- 相關推薦
2013高考生物一模試題
第I卷(選擇題共12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植物克隆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花藥離體培養可獲得單倍體
B.通過平衡植物激素種類可實現器官發生
C.可利用細胞培養生產人參皂苷等中藥成分
D.對植物愈傷組織進行誘變、培育和篩選可獲得新品種
2.下圖表示科學家利用小鼠皮膚細胞培養出多種細胞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細胞內發生了基因突變
B.過程②中細胞內某些基因處于關閉狀態
C.過程②中細胞內核酸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D.誘導性多能干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3.下圖為有髓神經纖維的局部,被髓鞘細胞包裹的軸突區域(b、d)鈉、鉀離子不能進出細胞,裸露的軸突區域(a、c、e)鈉、鉀離子進出不受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 區域處于反極化狀態,膜內離子均為正離子
B.a 區域處于極化狀態,細胞膜對 Na+的通透性較大
C.b、d 區域的電位為外正內負,不能產生動作電位
D.局部電流在軸突內的傳導方向為 a→c 和 e→c
4.質膜的膜蛋白有各種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肌細胞質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既能識別信號分子,又能控制離子進入
B.腎小管細胞的質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體,沒有胰島素的受體
C.主動轉運過程中載體蛋白發生形變,易化擴散過程中載體蛋白不發生形變
D.成熟 B 淋巴細胞的質膜上有抗原的受體,每個受體有一個抗原結合位點
5.人類 B 型血友病屬于伴 X 隱性遺傳病,因為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Ⅸ導致凝血異常。下
列關于對患者進行基因治療的設計,正確的是
A.逆轉錄病毒的核酸可直接用作載體
B.需將凝血因子Ⅸ和載體連接起來
C.必須把目的基因插入到 X 染色體
D.需選擇患者自身細胞作為受體細胞
6.為了研究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的影響因素,科學家釋放了一定量的標記過的斜紋夜蛾,適當時間后用殺蟲燈誘殺,統計標記個體的個數占釋放總數的比例(回收率),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標記總量為 N,回收率為 a,則斜紋夜蛾的種群密度為 N/a
B.誘捕距離加大,被標記個體占被誘捕總數的比例上升
C.該研究說明,殺蟲燈的殺蟲效果與燈的密度無關
D.用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成蟲可改變種群年齡結構
第II卷
30.(12 分)夏季的晴天,一個發育良好的森林中某種喬木的葉片的表觀光合速率相對值如下圖。
請據圖回答:
(1)6∶00 時上層葉片的葉肉細胞中,合成 ATP 的場所有 ▲ 。
(2)上層葉片 15∶00 時的表觀光合速率小于 10∶00 時,原因可能是:此時 ▲ ,呼吸 消耗大;此時空氣濕度低,氣孔開放程度小, ▲ 。
(3)造成中、下層葉片表觀光合速率低于上層葉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
(4)在這個森林群落的垂直結構中, ▲ 層對群落的影響最大。
(5)如果該森林中某種灌木的表觀光合速率與圖中下層葉片的相同,那么在一個夏季里,
這種灌木的生物量 ▲ (填“明顯增加”或“變化不明顯”。)
31.(14 分)荔枝果皮褐變是限制長期儲運、降低品質的主要因素。經研究 pH 和溫度都
是影響果皮褐變的環境因素,且具有疊加效應,其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
(1)低溫儲存荔枝有保鮮效果,也可通過噴灑 ▲ 激素來保鮮。
(2)不法商販對已經褐化的荔枝使用硫酸處理能夠欺騙消費者,其原理是: ▲ 。
(3)有人認為酸性溶液可能會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進行探究。請完善實驗方案。
①實驗材料:新鮮荔枝若干、pH 為 1.7 的緩沖液、清水、恒溫設備等。
②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同種的新鮮荔枝隨機分為 2 組,其中 A 組加 ▲ ,B 組加清水,兩組都在 ▲ (填“常溫”或“低溫”)條件下保存;
第二步:3 天后將 B 組的清水換成 ▲ ,20 分鐘后觀察 A、B 組的褐化程度。
③實驗結果和結論:
若 A 組的褐化程度 ▲ (填“明顯大于”“明顯小于”或“基本等于”)B組,說明酸性溶液能通過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達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若 A 組的褐化程度 ▲ (填“明顯大于”“明顯小于”或“基本等于”)B組,說明酸性溶液不能通過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達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32.(18分) 研究發現果蠅棒眼性狀是由于 X 染色體
上16A 區段重復導致,染色體結構和表現型關系見下
表。右圖表示 16A 區段中的部分 DNA 片段自我復
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過程。請回答問題:
(1)DNA 的同一脫氧核苷酸鏈中相鄰兩個堿基之間依次由 ▲ 連接。RNA 中,相鄰
的核糖核苷酸通過 ▲ 鍵相連。與③相比,②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 ▲ 。
(2)若要改造此多肽分子,將圖中丙氨酸變成脯氨酸(密碼子為 CCA、CCG、CCU、CCC),可以通過改變 DNA 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 ▲ 。
(3)雌果蠅 a 與雄果蠅 f 雜交,F1 表現型為 ▲ 。
(4)雌果蠅 c 與雄果蠅 e 雜交,正常情況下 F1 都為棒眼,但出現了少數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蠅。研究發現這與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不等交換有關,依據該理論,上述雜交后代中出現異常果蠅是由于親本中 ▲ 果蠅在減數分裂時發生不等交換,產生了 ▲ 的配子。
(5)若用 b 代表一個 16A 區段,B 代表兩個 16A 區段,科研人員構建了一個棒眼雌果蠅品系 XmBXb,其細胞中的一條 X 染色體上攜帶隱性致死基因 m,且該基因與 B 始終連在一起,如右圖所示。m 基因在純合(XmBXmB、XmBY)時能使胚胎致死。請用遺傳圖解寫出棒眼雌果蠅(XmBXb )與正常眼雄果蠅(XbY)雜交獲得 F1 的過程。
http://www.shddsc.com/【高考生物一模試題】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一模試題08-06
中考語文一模試題及答案08-04
中考英語備考一模必做試題08-11
中考語文一模檢測試題08-06
2014年上海高考二模語文試題(完整版)09-25
中考英語一模考前必做試題練習08-11
2017九年級語文一模試題及答案08-08
2013年江蘇高考生物試題(真題)08-05
2016廣州二模語文試題及答案09-25
關于語文中考二模試題及答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