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7

時間:2023-03-26 14:55:24 考試輔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7)

  第十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7)

  第一節 態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關系

  (一)態度

  1、定義: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2、實質:

  ①態度是一種內部準備狀態,而不是實際反應本身

  ②態度決定個體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務,即決定行為的選擇

  ③態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3、態度的結構

  ①認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為成分

  (二)品德

  1、定義: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2、實質:

  ①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在需要的復雜過程,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

  ②具有相對穩定性;

  ③是認識與行為的統一。

  3、心理結構:

  ①道德認識——個體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②道德情感——直覺的、想象的、倫理的道德情感

  ③道德行為——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技能、習慣)

  (三)態度與品德的關系

  1、相同點:實質相同、結構一致

  2、區別:

  ①范圍不同:態度大;品德小。

  ②價值的內化程度不同:態度有五種水平(接受、反應、評價、組織、性格化);品德是價值觀念性格化時的穩定態度.

  第二節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1、道德發展階段論(皮亞杰 瑞士)

  ①10歲以前,他律道德

  ②10歲以后,自律道德

  2、道德發展階段論(兩難故事法) 柯爾伯格 美國

  三水平六階段:

  ①前習俗水平:懲罰服從取向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②習俗水平:尋求認可取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③后習俗水平:社會契約取向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二)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征

  1、倫理道德發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與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識增強

  ③道德行為習慣逐步鞏固

  ④品德結構更為完善

  2、品德發展由動蕩向成熟過渡

  ①初中階段品德發展具有動蕩性

  ②高中階段品德發展趨向成熟

  第三節 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條件

  (一)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依從→認同→內化

  (二)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

  1、外部條件(家庭的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2、內部條件(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個體其他因素)

  第四節 良好態度與品德的培養

  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價值辨析: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

  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經典習題】

  1.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稱之為()

  A.模仿

  B.從眾

  C.認同

  D.內化

  答案:D

  2.“榜樣學習”的教育效應最適合的心理學解釋理論是()

  A.強化說

  B.認知失調論

  C.從眾說

  D.觀察學習理論

  答案:D

  3.愛國主義情感屬于()的道德情感。

  A.直覺的

  B.想像的

  C.行為的

  D.倫理的

  答案:D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 心理健康概述

  一、概念: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二、心理健康標準(六條):

  1、對現實的有效知覺

  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

  3、自我調控能力

  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5、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

  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三、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①焦慮癥、②抑郁癥、③強迫癥、④恐怖癥、⑤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進食障礙、⑧睡眠障礙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第二節 心理評估

  一、定義: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資料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二、參考架構: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三、心理評估的意義

  1、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

  2、檢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四、常用方法:

  1、心理測驗

  2、評估性會談

  技術:①傾聽、②鼓勵、③詢問、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質

  3、其他方法:觀察法、自述法

  第三節 心理輔導

  一、心理輔導及其目標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②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③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④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⑥小組輔導

  2、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適應。

  3、心理輔導目標

  ①學會調適,包括調節與適應——基本目標

  ②尋求發展——高級目標

  二、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1、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強化法、代幣獎勵法、行為塑造法、示范法、懲罰法、自我控制法

  2、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訓練、系統脫敏法、肯定性訓練

  3、改善學生認知的方法:理性情緒輔導(艾里斯提出)

  【經典習題】

  1.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稱為()。

  A.行為塑造

  B.行為訓練

  C.行為矯正

  D.行為強化

  答案:A

  2.提出情緒輔導方法的心理學家是()。

  A.斯金納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答案:C

  3.通過角色訓練增強自信心,然后將所學得的應對方式應用到實際生活情境中的行為演練方式稱之為()。

  A.自我控制訓練

  B.肯定性訓練

  C.自我強化訓練

  D.自我監督訓練

  答案:B  
 

http://www.shddsc.com/

【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7】相關文章:

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1)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2)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3)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4)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5)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6)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8)09-25

2015教育心理學復習資料(9)09-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金川县| 宜阳县| 乐陵市| 广河县| 荆州市| 精河县| 库尔勒市| 昔阳县| 石嘴山市| 怀仁县| 卢龙县| 招远市| 青海省| 通江县| 鲁甸县| 会理县| 汕尾市| 德州市| 平定县| 石林| 府谷县| 伊宁县| 高要市| 方城县| 张家港市| 上虞市| 涿鹿县| 神木县| 永泰县| 昌黎县| 凤山县| 英超| 英德市| 九江县| 北票市| 天水市| 江达县| 武隆县| 安徽省|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