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2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卷了,做試卷的意義在于,可以檢驗學習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強自信心。什么樣的試卷才是好試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1
一.選擇題
1、某校七年級一班同學在學習“商鞅變法”時,排練了形象生動的歷史課本劇:下面是四位同學模擬發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A.小明:出生貴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襲
B.小麗:努力種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紅:土地屬于私有,可以自由買賣
D.小強:軍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2、秦統一后,為維護皇權,鞏固統治,加強了對官員的監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監察百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園會的會徽取名為“長安花”(見右圖),取意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這取意于源自我國古代的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4、自秦朝歷漢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兩千年間,中國古代國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權制度 ③封建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與“大一統”
A.①②③ B.②④ C. ①② D.①②③④
5、秦朝舉行的一次廷議中,廷尉李斯的發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說:“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仇人);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確反對
A.禪讓制 B.世襲制 C.郡縣制 D.分封制
6、下列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評價,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一項是
A.局部統一,為大一統創造了條件 B.戰亂頻繁,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
C.政權割據,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 D.破壞了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7、下面四幅關于中國古代歷史上皇權勢力消長的示意圖,哪一幅是最準確的?
A B C D
8、歸納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以 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應填的是(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戰國 C.西周、東周 D.東周、戰國
9、下圖是“中國歷史部分紀年表”(a、b、c、d代指4個朝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a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 ②d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朝代
③b、d兩個朝代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統的王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在一個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答記者會關于物價上漲的問題時說,“我一邊看網,一邊腦子里想起一段話,就是‘民之 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溫總理所引句體現了百家爭鳴時期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1.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那么,這一“主軸”的起點是( )
A.秦朝的咸陽 B.西漢的長安 C.東漢的洛陽 D.宋朝的東京
12.圖文結合 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重要方法,你知道為開通下圖中這條東西方交通要道做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是誰( )
A.漢武帝 B.張 騫 C.班超 D.甘英
13.孫中山說“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 明,唯有我先。”這里贊頌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 )
A. 炎帝 B .黃帝 C. 堯 D.舜
14、“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孔子周游列國”,與“諸侯”“列國”的產生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15.某同學利用右邊的地圖進行研究性學習。他研究的內容應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戰 國七雄 D.秦滅六國
16、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結合所學知 識,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材料二 法家 ,春秋戰國時代一個以君權為核心,法制為手段的思想學派,它盛行于春秋戰國時代,為秦朝最為采用。
(1)材料一是誰的觀點?他所代表的學派思想何時正式確立為我國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2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被成功實踐的事件?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秦朝實行的哪一項政治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2分)
17、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問題:
探究一 制度篇
(1)(2分)統治階級為加強中央集權,不斷調整政策,開創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實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1分)美國學者費正清說:“在一個我們看來特別注重私人關系的社會里,中國的科舉考試卻是驚人地大公無私。每當國勢鼎盛,科舉制度有效施行時,總是盡一切努 力消除科場中的徇私舞弊。”對作者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
A科舉制度擴 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 B科舉制度實現了封建國家的興盛
C科舉制度體現了公平競爭的精神 D科舉制度背離了傳統的倫理道德
探究二 經濟篇
(3)(1分)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的原始農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嗎?
(4)(2分) 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請列舉典型一例來說明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促進了社會大變革。
18、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個國家繁榮富強的 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民族交響——中國篇】
材料一 大約距今5000-3000年間,黃河中下游出現了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華夏族,……民族融合不斷在進行,……經秦漢四百年的'發展,華夏族成為統一的民族,中國也逐漸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戴逸《中國民族邊疆史研究》
材料二 如下圖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著名戰役是什么?中國逐漸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哪一歷史時期?(2分)
(2)民族融合是我國古代民族關系的發展趨勢。材料二反映了促成這種趨勢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分,只填選項代號)
① 世襲制的推行 ②各族間的長期交往 ③統治階級的改革 ④設立管理機構 ⑤實行“和親”政策 ⑥少數民族的內遷 ⑦海外貿易頻繁 ⑧確立“冊封”制度 ⑨民族政權間的戰爭 ⑩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1.A 2.C 3.C 4.D 5.D 6.A 7.B 8.C 9.D10.B 11.B 12.B 13.B 14.C 15.A
16、(1)孔子、西漢
(2)商鞅變法、郡縣制
(3)蔡倫改進造紙術
17.(1)秦朝:郡縣制 ;
(2)C(1分)
(3)水稻 或 粟(1分)
(4)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我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2分)
18. (1)使齊國國富兵強,為齊桓公成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礎。(1分)相同點:都為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1分)(2)信息: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1分)作用: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革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1分)
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2
一、選擇(2分一個,共60分,將選擇題答案填在下頁表格內。)
1.根據目前考古發掘,我國境內目前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北京人B.藍田人C.元謀人D.山頂洞人
2.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原始人群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山頂洞人D.河姆渡人
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會做的是()
①建造房屋②制作磨制石器③種植粟④飼養家畜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標志是()
A.舜帝代替堯帝B.禹帝代替舜帝
C.禹帝代替堯帝D.啟繼承父親禹的位置
5.被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黃帝C.蚩尤D.舜
6.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漢字來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號
7.以下戰役不屬于戰國時期的是()
A.圍魏救趙B.牧野之戰C.馬陵之戰D.長平之戰
8.下列諸侯國中,地理位置最西的是()
A.齊國B.楚國C.秦國D.燕國
9.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相傳是為了紀念()
A.黃帝B.孔子C.屈原D.李白
10.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持相反態度的人物是()
A孔子與莊子B荀子與莊子
C墨子與孟子D墨子與韓非
1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學生,他知道曾參性子慢,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揮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對這句話最準確的認識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無類
C.因材施教D.當仁不讓于師
12.秦統一六國的時間()
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20年D.公元前209年
13.秦統一后,假如你是個商人,準備要到沿海收購產品,你應該帶哪種貨幣才行?()
ABCD
14.如果請你來編演電視劇《秦始皇》,秦始皇要在中央設置官職,應該不包括:()
A.丞相B.司隸校尉C.御史大夫D.太尉
15.我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是有歷史淵源的。它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晉楚中原爭霸B.巨鹿之戰
C.漢朝反擊匈奴D.楚漢戰爭
16.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A.國人暴動B.陳勝、吳廣起義
C.楚漢之爭D.牧野之戰
17.西漢時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的是()
A.主父偃B.韓信
C.董仲舒D.蕭何
18.下列屬于漢武帝為鞏固“大一統”局面采取措施的是:()
①頒布“推恩令”②獎勵耕戰③剝奪大批列侯的爵位④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大興儒學教育⑤承認土地私有⑥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A.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19.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時間是:()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119年
20.公元前60年,歸屬漢朝中央政權的地區是()
A.越族地區B.云南、貴州
C.河套地區D.西域地區
21.美國南達科他州的一個農民,他種植轉基因作物,駕駛有全球定位系統的拖拉機。這則材料反映出哪種經濟現象的特點( )
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知識經濟C.經濟全球化D.第三產業
22.東漢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是()
A、《九章算術》B、《周髀算經》
C、《傷寒雜病論》D、《算數書》
23.促使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性戰役是()
A.巨鹿之戰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D.淝水之戰
24.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書是()
A.《史記》B.《漢書》
C.《論衡》D.《神滅論》
25.同學們,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是什么時候的嗎?()
A.戰國時期B.秦朝
C.西漢D.東漢
26.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B.南方統治者的推動
C.南方自然條件好
D.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
27.被后世尊稱為“醫圣”的東漢醫學家是()
A.張仲景B.酈道元
C.顧愷之D.神農氏
28.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一”的是()
A.《漢書》B.《蘭亭序》
C.《洛神賦圖》D.《女史箴圖》
29.南朝四個朝代更替順序是()
A.梁、宋、齊、陳B.宋、齊、梁、陳
C.齊、宋、梁、陳D.陳、宋、齊、梁、
30.農學家賈思勰寫的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是()
A.《水經注》B.《孫子兵法》
C.《齊民要術》D.《史記》
二、綜合題
1、識圖題
讀下邊《三國鼎立形勢圖》:
填出國名:A.______B._____C.__________
填出都城名;D._______E._____F.__________
2、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
a.《漢書》記載:董仲舒認為“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因此君主沒有辦法實現思想統一);法制不變,下不知所是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1)上述材料闡述了的思想。(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2)這一思想主張被所采納。
(3)歷史上與該思想主張相反的舉措是。
b.絲綢之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
(2)它出現在什么時期?在我國歷史上有哪些作用?
(3)西域是指我國今天的什么地區?西域與絲綢之路的關系怎樣?
3、簡答題
(1)根據所學歷史知識,對秦始皇進行評價。(從他推進和阻礙歷史進程影響兩方面進行評價)
(2)試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歷史作用。
期末考試歷史答卷
一、選擇題
123456789101112131415
CDDDBCBCCBCBCBD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BCBADBACACDABBC
二、綜合題
1、魏蜀吳洛陽成都建業6分
2、a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焚書坑儒4分
b長安-河西走廊-西亞、中亞、南亞-大秦
(2)西漢它加強了中西聯系,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
(3)新疆絲綢之路通過西域,西域設置的都護府為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了可靠的保證。12分
3、(1)功勞: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統一貨幣、車軌、度量衡;統一文字;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南攻越族鑿靈渠
過:焚書坑儒;殘暴
總之,他功大于過,是一個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11分
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3
1.“距今約七十至二十萬年,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經會使用天然火”。請你判斷他屬于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原始人
2.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人是
A.北京人B.半坡原始居民C.山頂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3.俗話說:“洪水無情”,在我國遠古時代,曾經發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災難。此時,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時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消除了水患,造福人民。他是
A.黃帝B.堯C.舜D.禹
4.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是因為
A.華人是黃皮膚的黃色人B.從中國大陸出去的華人
C.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黃兩部分部落聯盟發展而來
D.炎帝黃帝戰勝了蚩尤
5.下列文學作品以“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的是
A.《三國演義》B.《封神演義》C.《隋唐演義》D.《西游記》
6.“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說明這句話正確的歷史事件是
A.國人*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C.實行分封制D.盤庚遷都
7.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為春秋霸主的是
A.晉文公B.齊桓公C.楚莊王D.秦穆公
8.下列事件,成為我國春秋時期農業發展一次革命性標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鐮收割莊稼B.帶木柄的耒耜在農業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進一步推廣D.鐵制農具的使用和進一步推廣
9.下列古錢幣中屬于秦統一后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的是
10.秦末農民戰爭中,對*秦朝統治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是
A.長平之戰B.巨鹿之戰C.城濮之戰D.馬陵之戰
11.漢武帝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重視人才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設立太學D.削弱封國勢力
12.衛青、霍去病沉重打擊匈奴的地點是
A.漠北地區B.蒙古草原C.河西走廊D.河套地區
13.“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體現了
A.商鞅變法的精神和原則B.商鞅變法的具體辦法
C.商鞅向奴隸主貴族發出的挑戰D.商鞅向秦國國君立下的保證
14.如果讓你扮演華佗,你應該具有的醫學特長是
①針灸②外科手術③創制“麻沸散”④創制“五禽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5.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馬王堆漢墓帛畫B.秦始皇陵兵馬俑
C.長信宮燈D.四羊方尊
16.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進②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
③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④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7.下列戰役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官渡之戰②巨鹿之戰③淝水之戰④赤壁之戰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18.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到
A.長安B.洛陽C.開封D.鄴城
19.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A.張仲景——《傷寒雜病論》B.酈道元——《水經注》
C.賈思勰——《齊民要術》D.祖沖之——造紙術
20.“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是后人對哪位書法家作品的稱贊
A.王羲之B.顧愷之C.張擇端D.趙孟頫
二、識圖題8分
閱讀“絲綢之路”圖:
請回答:
(1)請你根據地圖說出其主要路線。4分
(2)對開通這條路線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是誰?(2分)
(3)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何意義?2分
三、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在括號里打“×”,5分
⑴秦朝是我國歷第一個國家()
⑵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分封制。()
⑶秦始皇規定以大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
⑷秦始皇“焚書坑儒”,加強思想統治,促進文化的發展。()
⑸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南達南海。()
四、連線題8分
秦末農民戰爭期間產生了許多成語故事,請你將下面的人物或事件用線段相連。
成語故事人物或事件
A.指鹿為馬①陳勝.吳廣
B.揭竿而起②趙高
C.約法三章③劉邦
D.項莊舞劍,意在沛公④項羽
E.四面楚歌⑤鴻門宴
F.破釜沉舟⑥巨鹿之戰
G.楚河漢界⑦楚漢之爭
H.霸王別姬
五、材料分析題(39分)
1.閱讀材料“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請回答:
(1)上述內容出自哪一作品?(2分)
(2)這一作品是誰創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時期?(4分)
(3)這兩句詩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懷?(2分)
(4)我國哪個傳統節日和這位詩人有關?這位詩人得到了世界怎樣的認可和評價?(4分)
2.讀右圖,回答問題。
(1)右圖青銅器的名稱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4分)
(2)它在青銅鑄造有什么地位?(2分)
(3)請你想一想,它是用來做什么用的?(2分)
3.秦漢時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躍于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
(1)秦朝時,哪一項重大建筑工程與匈奴有關?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匈奴的首領稱為什么?(1分)
說出你所知道的兩位匈奴
首領的名字。(4分)
(3)漢武帝時,派兩位大將出擊匈奴,使匈奴再也無力與西漢抗衡。你能說出這兩位英雄的名字嗎?(4分)
(4)右圖描述的故事家喻戶曉,你能為圖畫命個名嗎?(2分)
圖中描述的事件發生在哪一位皇帝統治時期?(2分)
圖中的主人公的歷史貢獻是什么?(2分)
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40分)
12345678910
BDDCBABCDB
11121314151617181920
BAADBCCBDA
三、判斷題
⑴×⑵×⑶×⑷√⑸√
四、連線題
A②B①C③D⑤E④F⑥G⑦H④
五、材料分析題
1.⑴屈原。《離騷》
⑵戰國末期楚國人。“楚辭”
⑶表達了作者憂國居民的一種愛國情懷。
⑷端節節。評為世界文化名人。
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4
1.唐肅宗時一個身兼多職,封國公,他的命令等于皇帝旨意的宦官是()
A.楊國忠
B.李輔國
C.李林甫
D.安祿山
2.唐政府在收復長安、洛陽時曾借得下列哪一民族兵力的`幫助()
A.回紇
B.突厥
C.南詔
D.吐蕃
3.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A.安史之亂
B.藩鎮割據
C.黃巢起義
D.玄宗南逃蜀中
4.下列事件技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唐朝滅亡②唐朝打敗叛軍③黃巢建立政權④安史之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5.下列屬于農民起義領袖的是()
A.安祿山
B.史思明
C.郭子儀
D.黃巢
6.唐末農民戰爭發生在()
A.唐玄宗時
B.唐僖宗時
C.唐肅宗時
D.唐中宗時
7.唐朝的范陽就是今天的()
A.山西太原
B.北京
C.成都
D.洛陽
8.唐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地點是()
A.長安
B.山西太原
C.范陽
D.河南、山東一帶
1.B2.A3.A4.D5.D6.B7.B8.D
【初一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6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06-26
初一英語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06-16
初一英語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02-15
(精選)初一歷史期中考試總結12-10
初一歷史期中考試總結06-12
九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及答案12-30
2024關于初一上冊地理期中試卷02-17
[熱]初一歷史期中考試總結10-04
初一歷史期中考試總結【熱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