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從業考試復習要點
1、依法辦事,認真遵守法律法規是會計工作保證客觀公正的前提。
2、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
3、21世紀企業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
4、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的外在標準和參照物是準則。
5、財政部對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6、財政部門作為《會計法》的執法主體,可以依法對社會各單位執行會計法律制度情況及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不同形式的檢查或抽查。
7、會計職業組織對會計人員遵循職業道德情況進行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表彰或懲戒。這種制度屬于他律機制。
8、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帳簿、記帳憑證、報表、完稅憑證發票及其他有關涉稅資料,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保存10年。
9、為促進形成和維護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可采取的措施有:利益引導、制度限定、紀律約束、法律威懾。
10、注冊會計師協會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注冊會計師可以采取的行業自律管理措施有:依照行規行約進行道德譴責和懲戒,通過談話提醒等方式給予警示,將其違反職業道德情況記入誠信檔案。
11、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組織與實施中,應當發揮作用的部門或單位有:財政部門、會計職業團體、企事業單位、會計學術團體。
12、按照國際會計師聯合會《職業會計師道德守則》的有關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各國職業會計師都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有:公正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專業勝任能力原則、保密原則。
13、為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財政部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組織開展《會計法》執法檢查,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會計職業道德宣傳教育,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與會計從業人員管理相結合。
14、可以對違反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進行處罰的有:財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行業自律組織、所在單位。
15、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活動的意義在于:培養會計職業道德情感、樹立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促使會計職業健康發展。
16、單位負責會計工作的中層領導包括: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17、沒有良好的德行滋潤,技能越高,其破壞力越大,這反映“德”與“技”的關系,“德”是“技”的前提和基礎,“技”是“德”的保障。
18、對會計人員實行獎懲機制有利于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19、社會審計工作的靈魂是獨立原則。
20、會計人員對省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的處理存有異議者,可以向中國會計學會職業道德委員會申請復議。
21、《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
22、1985年制定的《會計法》規定:“對認真執行本法,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23、《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支持結算辦法》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
24、《稅收征收管理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
25、我國現行增值稅減免權高度集中于國務院。
26、會計職業道德獎懲機制包括的內容有:對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會計人員給予獎勵、褒揚,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會計人員給予懲處、貶抑。
27、道德的職能有:調節職能、教育職能、認識職能。
28、會計人員的參與管理是間接管理。
29、會計人員取得財政部頒發的會計人員榮譽證書的最低財務會計工作年限是30年。
30、職業道德修養是會計人員依照職業道德原則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屬于這種活動的有: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提高。
31、會計職業組織在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制定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開展會計職業道德理論研究,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員實施懲戒,對嚴格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員予以表彰。
32、后任注冊會計師在接任前任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時,應當采取的行動有:在接受審計業務委托前向前任注冊會計師詢問審計客戶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原因,提請審計客戶授權前任注冊會計師對其詢問作出充分的答復。
33、各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是: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程序應當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34、各單位建帳的法律依據是:《會計法》、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其他法律、行政法規。
35、會計人員廉潔的保證是:自律。
36、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是會計人員的道德品行。
37、會計職業道德的本質:會計職業道德是從屬于一定階級的道德;會計職業道德是帶有強烈經濟性色彩的經濟道德;會計職業道德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社會道德。
38、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意義: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行為規范化的基礎;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重要手段;會計職業道德是提高會計隊伍素質的基礎條件。
39、愛崗敬業是會計職業道德之母;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之源;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之根;誠實守信是會計職業道德之本;熟悉法規、依法辦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提高技能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保守秘密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義務;文明服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
40、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包括三個層面:學歷教育;會計人員崗前、執業、技術資格考評中的教育;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41、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基礎教育、形勢教育、品德教育、規范教育、專題教育。
42、會計職業品德教育包括:會計職業信念教育、會計職業義務教育、會計職業榮譽教育、會計職業尊嚴教育和會計職業節操教育。
43、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違反了《會計法》、《注冊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會計行為,即所謂的違法犯罪行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要求,但卻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
44、對會計工作行使國家監督的部門主要有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督、保險監管等。
45、不依法進行會計管理、核算和監督的法律責任:對單位并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46、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金。不構成犯罪的,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47、隱匿或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此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處或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尚不構成犯罪的,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對其直接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負責人,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48、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編制、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49、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會計從業考試復習要點】相關文章:
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要點速記09-04
執業醫師考試外科復習要點08-03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外科學復習要點總結07-31
2018考研數學復習要點以及復習技巧12-04
司法考試卷商法復習要點:商個人08-03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復習考試要點02-16
成人高考化學復習要點12-19
2018考研政治復習注意要點11-26
考研英語完形填空復習要點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