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年司法考試水平測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試題,試題是參考者回顧所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參考資料。你所了解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3年司法考試水平測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司法考試水平測試題及答案 1
一、單項選擇題
1、甲從某廠退休返鄉后,決定利用曾在紅星公司工作多年的優勢,與村民乙、丙商量合伙開辦出口臺布的加工業務,約定甲出資1萬元,負責聯系業務,乙、丙各出資4000元,負責組織村民干活并進行技術指導。三人起草了一份協議,但尚未簽字。當年底,完成多批加工任務,獲得利潤5萬余元,三人按約定比例進行了分配。次年,因趕上農活忙季,人手少,臺布出現質量問題,給購貨方紅星公司造成3萬余元的經濟損失。紅星公司要求甲、乙、丙賠償,乙、丙稱自己是受雇于甲,不能承擔責任,于是甲向紅星公司賠償了全部損失。根據以上案情回答:甲、乙、丙三人之間的關系應如何認定?
A.因未簽訂書面協議,不形成合伙關系
B.乙、丙事實上是受雇于甲
C.甲、乙、丙已形成事實上的合伙關系
D.甲、乙、丙是協作關系,不是合伙關系
【參考答案】C
2、某合伙組織起字號為“通過商場”(個人合伙),由甲、乙、丙合伙經營,其中甲出資40%,乙、丙各出資30%。甲被推選為負責人.在與丁的訴訟中,甲放棄“通達商場”對丁的債權5萬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對。甲的這一行為的效力如何?
A.甲放棄債權的行為無效,因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甲放棄債權的行為部分無效,即對乙、丙的份額不發生效力
C.甲放棄債權的行為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發生法律效力
D.甲放棄債權的行為有效
【參考答案】A
3、合伙合同存續期間,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入伙,正確做法是什么?
A.合同有約定的依約定處理,無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過半數同意
B.他合伙合同的約定是否允許
C.合伙合同有約定的,依合同處理,無約定的須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
D.不允許,因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之間的信任關系而存在
【參考答案】C
4、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合伙企業的債務清償責任。這意味著什么?
A.合伙協議中可以規定某些合伙人只負有限責任
B.合伙協議中可以規定某些合伙人不負連帶責任
C.債權人只能根據合伙協議按比例向合伙人主張債權
D.合伙協議規定的債務承擔比例對債權人沒有拘束力,僅對合伙人之間有拘束力
【參考答案】D
5、2000年,湖南省某縣王樓鄉王村村民委員會辦起了村幼兒班,聘請鄰村民辦教師某甲擔任幼兒班教師。2001年1月5日上午9時左右,幼兒班課間休息時,某甲離校打電話,幾個幼兒在教室里的火爐旁烤火。其中兩人楊某(6歲)和李某(5歲)因爭奪位置而打斗,楊某用鉛筆盒將李某頭部打破,而李某則把楊某按在火爐上,致使楊某衣服著火。楊某帶火跑出教室,被人發現后,將火撲滅并送回家中。當日中午,楊某被送往縣醫院治療,當時診斷為:臀部、陰部、大腿后側燒傷,面積40%,深II度。第二日,楊某在其父帶領下轉往省人民醫院治療。半年之后楊某才基本恢復健康。2001年9月25,楊某之父以楊某為原告起訴至南中縣人民法院,要求村委會、某甲、李某賠償楊某被燒傷的全部經濟損失。請根據上述案情,回答:本案中的楊某、李某屬于民法上的( )。
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B.無民事權利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限制民事權利能力人
【參考答案】A
6、甲下落不明滿4年,甲父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甲母向法院申請宣告死亡,甲妻未做表示。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A.宣告失蹤
B.宣告死亡
C.人民法院自行選擇
D.申請人協商確定
【參考答案】A
7、王某19歲,為某大學學生,無經濟來源,一日在某餐廳進餐時與店主李某發生爭執,將餐廳的玻璃門打壞。此損失應由誰進行賠償?
ID(2546):王鋒與劉青結婚四年后,已生一于王達。1994年7月5日,王鋒出海打漁遇臺風未歸,生死不明。若干年后,其妻劉青向法院申請宣告王鋒死亡,法院依法作出宣告死亡判決。經查,王鋒結婚后與父母分開生活(其父于1996年10月3日死亡)。王鋒因與劉青感情不和且離婚未果而與劉青分居,分居期間王鋒蓋有樓房6間。王鋒遇臺風后被人相救,因不想再見劉青而來與家庭聯系,獨自到南方菜市打工。1997年王鋒與訂工妹陳瑩相識并相好,并在該市教堂舉行了婚禮,生有一女王莉。陳瑩為王鋒介紹了一收入頗豐的工作。1998年5月5日王鋒因摸彩票中獎,獲獎金30萬元。1998年6月6日王鋒與陳瑩各出10萬元購買了張明的3間私房,但未辦登記過戶手續。1999年4月8日,王鋒因心臟病發作死亡,臨終前告訴了陳瑩自己的身世,并口頭遺囑將自已原有的6間房屋由其母謝蘭繼承(有2名醫生在場)。劉青向法院申請宣告王鋒死亡,法院應予受理的最早申請日期是娜一天?
A.1998年7月5日
B.1998年7月6日
C.1996年7月5日
D.1996年7月6日
【參考答案】D
8、甲從某廠退休返鄉后,決定利用曾在紅星公司工作多年的優勢,與村民乙、丙商量合伙開辦出口臺布的加工業務,約定甲出資1萬元,負責聯系業務,乙、丙各出資4000元,負責組織村民干活并進行技術指導。三人起草了一份協議,但尚未簽字。當年底,完成多批加工任務,獲得利潤5萬余元,三人按約定比例進行了分配。次年,因趕上農活忙季,人手少,臺布出現質量問題,約購貨方紅星公司造成3萬余元的經濟損耗。紅星公司要求甲、乙、丙賠償,乙、丙稱自己是受雇于甲,不能承擔責任,于是甲向紅星公司賠償了全部損失。甲、乙、丙三人之間的關系應如何認定?
A.因未簽訂書面協議,不形成合伙關系
B.乙、丙事實上是受雇于甲
C.由甲、乙、丙連帶承擔
D.主要由甲承擔,乙、丙承擔部分
【參考答案】C
9、李家為兒子李丁過生日,卻為確定出生日期犯愁。李丁的母親記得兒子是6月28日傍晚出生。醫院的接生記錄簿上記載的是6月29日,出生證上記載的是6月30日,而戶口簿上記載的是7月1日。依照有關法律,李丁的出生時間應以哪一日期為準?
A.6月28日
B.6月29日
C.6月30日
D.7月1日
【參考答案】D
10、江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高中讀三年級時將同學李某打傷,花去醫藥費2000元。江某于畢業后進入一家自行車廠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訴要求江某賠償醫藥費,應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
A.江某承擔。理由是江某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
B.江某之父承擔。理由是江某在侵權行為發生時未滿18周歲,沒有經濟能力
C.主要由江某之父承擔,江某適當賠償
D.主要由江某承擔,江某之父適當賠償
【參考答案】A
二、多項選擇題
1、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購藥材,并匯去2萬元錢。因一時無貨,乙便以甲的名義將錢暫存銀行。乙的好友丙因生產經營急需用錢,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給丙,由丙的好友丁擔保。乙未將上述情況告知甲。后丙因生產經營不善無力還款而引起糾紛。甲訴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關系有效?
A.甲與乙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
B.甲與銀行之間的儲蓄法律關系;
C.乙與丙之間的借款法律關系;
D.丁與乙、丙之間的擔保法律關系。
【參考答案】AB
2、甲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半年生還。法院根據本人申請撤銷了死亡宣告。甲妻已另嫁,曾取得遺產房屋一間;甲父、甲子也分得遺產價值4000元、3000元。現甲請求返還財產。依照法律,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
A.甲妻之一間房屋可不返還
B.甲子之3000元中有輛自行車,現被盜,價值200元,可不予補償
C.甲父之4000元中有一彩電,由李某以1800元購得,李某可不予返還
D.甲子之3000元應予全部返還
【參考答案】CD
3、丁某因一次沉船事故下落不明,后被法院宣告死亡。此后,有人意外發現丁某依然生存。經其利害關系人申請,法院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請問:在下列哪些情況下,丁某因宣告死亡而消滅的婚姻關系不能自行恢復?
A.配偶再婚
B.原配偶再婚又離婚
C.原配偶再婚后其配偶病故
D.原配偶雖未再婚,但拒絕恢復婚姻關系
【參考答案】ABC
4、關于宣告失蹤制度,下列正確的是( )
A.為了保護失蹤人的利益
B.為了保護利害關系人的利益
C.在確定失蹤人的財產代管人的時候,法院應根據利害關系人的順序確定
D.財產代管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主張失蹤人的債權
【參考答案】AD
5、甲與乙離婚并達成協議:婚生男孩丙(3歲)由乙(女方)撫養,如雙方中一方再婚,丙則由另一方撫養。后乙在丙6歲時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撫養,乙不允。甲即從幼兒園將丙接回,并電話告知乙。為此,雙方發生爭執,訴至法院。下列有關論述正確的有哪些?
A.甲、乙均為丙的監護人
B.乙的行為是違約行為,受《合同法》調整
C.甲欲行使對丙的撫養權,應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D.甲、乙的協議違反了法律
【參考答案】AC
6、甲為一兒童影星,片酬頗豐,乙為甲的監護人。乙的下列哪些行為在征得甲同意時,屬于合法有效的民事行為?
A.因甲的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用其片酬予以支付的行為
B.用甲的片酬贈與他人的行為
C.用甲的.片酬為甲購買人身保險的行為
D.用甲的片酬為乙母購買房產的行為
【參考答案】AC
7、甲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半年生還,法院根據本人申請撤銷了死亡宣告。甲妻已改嫁,曾取得遺產房屋一間;甲父,甲子各分得遺產4000元,甲請求返還財產,以下可以得到支持的是:( )。
A.甲妻獲得的一間房屋應當返還
B.甲子4000元中有自行車,已被盜價值200元,可不返還
C.甲父4000元中有一彩電,由乙花1000買走,因可不返還
D.甲子4000元應全部返還
【參考答案】ABCD
8、甲有二子乙和丙。乙離家出走,經法院依法判決宣告死亡。后甲病故,遺產由丙繼承。甲病故3年后,乙返回并要求繼承甲的遺產,請判斷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乙、丙均為甲的繼承人,理由是甲與乙、丙之間是父子關系
B.只有丙為繼承人,理由是繼承開始后,乙被宣告死亡
C.乙無權要求繼承甲的遺產,理由是遺產已由丙繼承,該繼承行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D.乙有權繼承甲的遺產,理由是乙為甲的繼承人,且提出權利請求未超過訴訟時效
【參考答案】AD
9、劉敏因債務糾紛,為了躲避債務,離家出走到外省務工為生,一直未與家人聯系。8年后因思念家鄉回到家中,得知一年前其妻祝延已向法院申請宣告其死亡,并改嫁張華,劉敏與祝延的9歲女兒劉利已由安麗收養,閑置的住房被村辦工廠占用。劉敏可以行使以下哪些權利并會得到支持?
A.申請法院撤銷死亡宣告
B.請求法院確認祝延與張華的婚姻關系無效
C.請求法院判令解除安麗對劉利的收養關系
D.要求村辦工廠歸還占有的住房
【參考答案】AD
10、劉秋天因與妻子感情不和,于1996年離家出去打工后就沒有任何消息,下面哪些做法不合乎法律的規定?( )。
A.如果劉秋天的父母要求人民法院宣告劉秋天死亡,而他的妻子不同意,人民法院不應當宣告劉秋天死亡
B.如果他的妻子也同意宣告劉秋天死亡,人民法院應當首先宣告劉秋天為失蹤人,然后才能宣告劉秋天死亡
C.假如人民法院已經宣告劉秋天死亡后,一位打工的同鄉告訴他的妻子,一次在公共汽車上看見劉秋天,但未同他打招呼,他妻子于是要求人民法院撤銷死亡宣告,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宜告
D.假如人民法院已經宣告劉秋天死亡后,劉秋天寄了一筆錢回家,他的妻子正準備同他人結婚,不同意申請人民法院撤銷死亡宣告,而劉秋天父母要求人民法院撤銷死亡宣告,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宣告
【參考答案】BC
司法考試水平測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
1、在解釋法的本質問題上,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觀點,在世界各國幾乎都是(B)
A、正義論
B、神學論
C、權力論
D、社會論
2、從實質上看,正義是一種(B)
A、客觀真理
B、觀念形態
C、外化的意識
D、固化的客觀標準
3、當代美國哪位哲學家論述了社會正義和個人正義之分以及實質正義和形式正義之分?(A)
A、羅爾斯B、華盛頓C、邊沁D、林肯
4、構成法律部門最基本的細胞是(D)
A、法律制度B、法律體系
C、規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規范
5、把法的規范作用劃分為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教育作用、預測作用和強制作用的劃分方法,是按照法的(A)
A、行為的主體不同B、法律調整的范圍不同
C、立法意圖的不同D、行為方式的不同
6、我國社會主義法的作用以下列哪項為核心?()
A、國家的根本任務B、階級統治
B、抵御外來侵略D、經濟建設
7、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產力發展的要求B、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C、社會革命力量的推動D、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規律
8、劃分法的歷史類型的標準是()
A、法律調整的對象和方法
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
C、法的形式和歷史傳統
D、法的經濟基礎和階級本質
9、對法進行普通法與衡平法劃分的是()
A、英國B、日本
C、德國D、中國臺灣省
10、資本主義法律與以往私有制社會的法律存在著()
A、沿襲關系B、補充關系C、繼承關系D、改造關系
參考答案:6、A 7、D 8、D 9、A 10、C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治等于法制
B、法治代表著一種法律精神
C、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法治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
12、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法律跟不上改革需要的現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改革進程大大快于法律的制定
B、改革的漸進性與法律的穩定性之間的矛盾
C、我國法制建沒速度太慢
D、政策在改革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
13、“違法必究”的含義是指()
A、對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必須予以追究
B、對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必須追究
C、對任何違法的行為,都必須依法追究
D、對刑事犯罪必須追究
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A、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主義教義B、輕視法律的作用
C、重視道德教化D、法即是刑
15、當今世界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是()
A、改革B、開放C、科技D、網絡
參考答案:11、A 12、B 13、C 14、B 15、C
16、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定的根本指導思想是()
A、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B、密切聯系群眾
C、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D、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基本路線
17、國家創制法的兩種方法是()
A、制定新法與沿用舊法B、制定和認可
C、制定國內法和締結國際公約D、制定和解釋
18、下列屬于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機關的是()
A、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B、北京市順義區人民代表大會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D、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
19、把法律劃分為國內法和國際法的依據是()
A、法律效力范圍不同B、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
C、法律地位不同D、法律規定內容不同
20、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的淵源不包括()
A、經濟特區法規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B、法律
C、軍事法規D、判例與習慣
參考答案:16、D 17、B 18、B 19、B 20、D
21、我國法律體系科學性和合法性的保證是()
A、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
B、以中國國情和憲法為依據
C、實事求是
D、吸收外國先進立法經驗
22、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必須遵守()
A、憲法B、刑事訴訟法
C、民事訴訟法D、行政訴訟法
2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適用的機關是()
A、各個國家行政機關B、司法機關和國家的授權機關
C、黨的各級機關D、所有國家機關
24、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包括()
A、主體、客體B、權利和義務
C、主體、客體和內容D、主體、權力和責任
25、下列哪項屬于公民義務的是?()
A、公民向國家納稅的義務
B、子女贍養父母的義務
C、債務人履行債務的義務
D、拾取他人遺失物的人向遺失物所有權人交還該物的義務
參考答案:21、B 22、C 23、B 24、C 25、A
26、行政處分適用的對象是()
A、全體公民B、法人
C、國家機關工作人員D、社會組織
27、依法剝奪公民的政治權利屬于()
A、民事責任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政治責任
28、我國司法解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和()
A、司法行政機關的解釋
B、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解釋
C、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
D、國務院法制局的解釋
29、我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對其中“子女”的含義()
A、限制解釋B、擴充解釋
C、字面解釋D、系統解釋
30、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內容可以概括為法律上的監督和()
A、紀律上的監督B、政治上的監督
C、工作上的監督D、重大決策事項上的監督
參考答案:26、C 27、C 28、C 29、A 30、C
二、選擇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法的消亡條件是()
A、實現單一的全民所有制
B、實現“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C、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
D、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階級和剝削階級
E、世界各國達成取消法律的協議
32、社會主義法的制定與實施可能()
A、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
B、改變經濟規律
C、不適應經濟規律,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D、創造經濟規律
E、引導經濟按照經濟規律發展
33、高技術領域立法的顯著特點在于()
A、現實性B、時代性
C、前瞻性D、易變性
E、預見性
34、一劃分部門法的原則應該包括()
A、合目的性原則B、從實際出發原則
C、適當平衡原則D、相對穩定原則和重點論原則
E、辨證發展原則
35、在我國,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
A、責任法定原則B、公正原則
C、效益原則D、平等原則
E、類推原則()
參考答案:31、ACD 32、ACE 33、CE 34、ABCDE 35、ABC
三、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預測作用
38、法的創制
39、專屬權
40、法律制裁
參考答案:
36、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對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賦予的某種后果,包括肯定性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預測作用,即依靠作為社會規范的法律,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他們相互間將如何行為。
38、法的創制,即具有立法權的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制作和規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39、專屬權,即只能屬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轉讓與他人的權利。
40、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41、簡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答:(1)法并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除了法律之外,還有經濟、政治、行政、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習慣、傳統、輿論等手段可以調整社會關系。
(2)“徒善不足以為證,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適的人正確地去執行和適用;還需要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支持;法律的實現必須要有相應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條件的`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穩定性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不可能制定出永久適用于具體多變社會現實的法律。
(4)法律所要適用的事實無法確定,確定事實是適用法律的前提,如果確定事實在客觀上根本不可能,則制定這種法律必然無法適用。因此,法律不是萬能的,否認法律具有局限性的觀點是錯誤的。
42、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國家的法律在經濟領域中起著許多新作用、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在經濟領域中起著許多新的作用,主要有:
(1)以法律手段支持和調節私人企業活動、直接、間接地影響私人資本主義的產生、流通和分配的全過程。
(2)以法律手段調節各個經濟部門之間、社會團體之間的矛盾。
(3)法律規定國家直接經營企事業,實行企業“國有化”政策。
(4)用法律手段加強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5)法律規定各種福利和服務事業。
(6)以法律促進教育和職業訓練,發展科學、技術等文化事業活動。
43、部門法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先,一個法律體系的所有部門法是統一的,各個部門法之間是協調的。其次,各個部門法又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的內容是相異的。第三,各個法律部門的結構和內容基本上是確定的,但又是相對的和變動的。第四,部門法既有客觀基礎,也有主觀因素,是主客觀結合的產物。
五、論述題
(本大題共2小題,第44小題13分,第45小題14分,共27分)
44、為什么說法律關系屬于思想社會體系?
45、簡述社會主義民主和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與聯系。
參考答案:
44、答:
(1)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所結成的權利一義務關系或權利一義務關系。法律之所以是一種思想關系而非物質關系,就在于它的形成和實現,都要通過人們的意志的意識活動。
(2)任何法律關系都是根據法律的規定,由法律確認和調整某種社會關系而形成的。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就不能產生某種具體的法律關系。而法律是國家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任何一種法律關系,必然體現這種意識,即按照這種意識來規定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和義務。所以,法律關系和國家意識分不開,它是國家意識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3)每一種法律關系,通常總是要通過其參加者的意思表示而發生。例如,購銷、借貸、租賃、贈與、遺囑繼承等,都必須有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才能產生某種具體的法律關系。一切法律關系,無論其形成時是否通過其參與者的意思表示,但在實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時,都要求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做出相應的意思表示。
(4)在具體的法律關系當中,當事人的意志要受到法律的制約。如果法律關系的參加者違背法律規定,那么這種法律關系不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其結果可能導致因違法而產生的法律后果。因此,當事人的意志必須符合國家意志,才能構成合法的行為。
45、答: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其與資本主義民主的區別主要是:
(1)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民主,是全體人民的、絕大多數人的民主,是對人民民主和對敵專政的統一,其本質和核心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資本主義民主實質上是少數人即主要生產資料占有者的民主。
(2)社會主義民主是具有廣泛內容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一般是不包括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的,其政治民主的范圍也不如社會主義政治民主的范圍廣泛。
(3)社會主義民主是有物質保障的民主、實事求是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主要是掌握社會主要財富的少數資本家的民主,工人所享有的法定權利因為沒有物質保障而無法實現。
(4)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形式也不同于資本主義民主,我國民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基本形式,既體現了國家權力的高度集中,又保證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高度民主與高度集中相統一的民主,而資本主義民主則采取分權制、議會制形式。
二者的聯系主要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從資本主義民主那里發展來的。資本主義民主反映和維護并適合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種種做法和形式,資本主義民主在幾百年間所形成的相當完備的體制和運行機制等,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可以提供許多啟示,有的還可以為社會主義提供借鑒。社會主義民主較資本主義民主雖有較大進步,但還未盡善盡美,還有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
【司法考試水平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司法考試《二卷》測試題及答案精選50道11-08
2022普通話水平測試題10-19
面試預測試題及答案05-05
2023自考《財政與金融》測試題及答案05-22
初一政治上冊期末測試題含答案12-19
2023年計算機二級測試題及答案05-22
司法考試重點科目06-09
形容水平的成語10-28
如何提高演講水平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