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會有試題,通過試題可以檢測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什么樣的試題才是科學規范的試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4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題及答案 1
一、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24 分,每小題 4 分)
1. 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 諂媚(chǎn) 狹隘(ài) 安然無恙(yàng)
B. 哺育(bǔ) 粗糙(zào) 瞠目結舌(chēng)
C. 熾熱(zhì) 惆悵(chàng) 咄咄逼人(duō)
D. 提防(tí) 兌換(duì) 斷壁殘垣(yuán)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部署 備受青睞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 報道 伶牙利齒 群賢畢至 一年之計在于春
C. 揣度 共商國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違
D. 通諜 猝不及防 大相徑庭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他那樣做,______是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種種原因,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②這座經歷了八百年風雨______的古塔,究竟還能保存多久,實在難以預料。
③他這樣對待父母,太不應該了,______是沒有道德底線的表現。
A. 本意 侵蝕 簡直
B. 本義 侵蝕 幾乎
C. 本意 腐蝕 幾乎
D. 本義 腐蝕 簡直
4.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為了治理水流污染,該地區依法取締了十幾家污染嚴重的造紙廠,一時間,洛陽紙貴,用紙大戶紛紛搶購。
B. 對于孩子的毛病,他總是不以為然,覺得這些毛病無關緊要,不必大驚小怪。
C. 這篇小說的構思既精巧又嚴密,真是無可厚非。
D. 他雖然腰纏萬貫,但終日游手好閑,不學無術,身無長物。
5.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根治網吧“頑癥”,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B. 每一個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實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修養。
C. 信息化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任務。
D.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6. 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遍布華夏的古村落,作為鄉土建筑的精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的形成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①卻輝映著輝煌的過去
②鮮明地折射出中國悠久的歷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④它們看似陳舊
⑤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豐富多樣
⑥成為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
A. ④①③⑥②⑤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③⑤②⑥④①
D. ⑥④①③②⑤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 7 - 10 題(16 分,每小題 4 分)
鄉土情結
柯靈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人生旅途崎嶇修遠,起點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見的世界——幾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鄉土。他開始感覺饑飽寒暖,發為悲啼笑樂。他從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族的逗弄中開始體會愛。但懂得愛的另一面——憎和恨,卻須在稍稍接觸人事以后。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輩輩都植根在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歡離合的家史,在聽祖母講故事的同時,就種在了心坎里。鄰里鄉親,早晚在街頭巷尾、橋上井邊、田塍籬角相見,音容笑貌,閉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橫豎呼吸著同一的空氣,濡染著同一的風習,千絲萬縷沾著邊。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著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但人是不安分的動物,多少人仗著年少氣盛,橫一橫心,咬一咬牙,揚一揚手,向戀戀不舍的家鄉告別,萬里投荒,去尋找理想,追求榮譽,開創事業,富有浪漫氣息。有的只是一首朦朧詩,——為了闖世界。多數卻完全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許多稚弱的童男童女,為了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著眼淚打發出門,去串演各種悲劇。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浪蕩乾坤的結果,多數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黃金、美人、虛名、實惠,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的侘傺無聊,鎩羽而歸。有的春花秋月,流連光景,“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有的倦于奔競,跳出名利場,遠離是非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要達到這境界,至少得有幾畝薄田,三間茅舍作退步,否則就只好寄人籬下,終老他鄉。只有少數中的少數,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
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鳥戀舊林,魚游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但百余年來,許多人依然不得不離鄉背井,乃至漂洋過海,謀生異域。有清一代,出國的華工不下一千萬,足跡遍于世界。美國南北戰爭以后,黑奴解放了,我們這些黃皮膚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勞、廉價的特質,成了奴隸勞動的后續部隊,他們當然做夢也沒有想到什么叫人權。為了改變祖國的命運,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發軔于美國檀香山,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很多曾在法國勤工儉學。改革開放后掀起的出國潮,洶涌澎湃,方興未艾。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的產物。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決于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一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人籬下,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做了慷慨的奉獻。
鄉土情結每個人都有,程度可能有深淺,表現形式可能不一樣,但它永遠不會消失。
7. 從文中看,鄉土都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過 28 字)
8.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寫的少年離家的情況有哪幾種?請概括說明。
9. 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10. 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 本文以不會褪色的鄉土情結開篇,開門見山;以鄉土情結的形成和表現為主線,脈絡清晰;以不會消失的鄉土情結收尾,首尾呼應。
B. 第二段寫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故鄉的山水草木、鄉鄰的音容笑貌……這一切決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動,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C. “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遠離鄉土的游子們孤苦無助的境遇。
D. “鳥戀舊林,魚游故淵;樹高千丈,落葉歸根”的比喻,舊典活用,極富新意,為中華民族安土重遷這一傳統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據。
E. 最后一段,寫鄉土情結不會因科學的進步、東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變小而消失,筆法生動具體、細致入微,讀來發人深思,回味悠長。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11 - 14 題(25 分)
《鴻門宴》(節選)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對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之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項羽季父也,素善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出此計者?”沛公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我料其不知大王之意也。”張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見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舊?”張良曰:“秦時與我游,項伯殺人,我救之;今事有急,故來告我。”沛公曰:“孰與君少長?”張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我得與他私語。”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以備不虞。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將軍詳察之。”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于是項伯復夜馳回,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曰:“沛公不反矣,且今有大功于大王,若殺之,不義也。”項王許諾。
1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5 分)
(1)沛公軍霸上( )
(2)沛公欲王關中( )
(3)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
(4)張良出,要項伯( )
(5)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
12.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5 分)
A. 為擊破沛公軍 君為我呼入
B.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長于臣
C.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13.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2)所以遣將守關者,以備不虞。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14.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劉邦和項羽各有怎樣的性格特點?(5 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 15 - 16 題(9 分)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松風清竹韻,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5. 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描繪了怎樣的畫面?(5 分)
16. 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 分)
五、作文(60 分)
題目:《人生的價值》
要求:(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一、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
1. A。B 項“粗糙”的“糙”讀 cāo;C 項“熾熱”的“熾”讀 chì;D 項“提防”的“提”讀 dī。
2. A。B 項“伶牙利齒”應為“伶牙俐齒”;C 項“冒天下之大不違”應為“冒天下之大不韙”;D 項“通諜”應為“通牒”。
3. A。“本意”指原來的意思或意圖;“本義”指詞語的本來意義。“侵蝕”指逐漸侵害使變壞;“腐蝕”指通過化學作用,使物體逐漸消損破壞,也指使人在壞的思想、行為、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變質墮落。“簡直”表示完全如此(語氣帶夸張);“幾乎”表示接近于。
4. D。A 項“洛陽紙貴”原指洛陽之紙,一時求多于供,貨缺而貴,后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用在此處不當;B 項“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此處應為“不以為意”;C 項“無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此處用“無懈可擊”更合適。
5. D。A 項兩面對一面,應刪去“能否”;B 項“提高和充實”與“業務能力和思想修養”搭配不當;C 項“信息化”與“任務”搭配不當。
6. C。③承接前文“鄉土建筑的精華”,指出其文物價值,⑤②⑥進一步闡述其文化和歷史意義,④①與后文“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相銜接。
二、閱讀下面文字
7. ①父母之愛、家鄉的山水草木、鄉鄰的情誼;②悲歡離合的家史;③故鄉的風俗。
8.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事業去闖世界;②多數人是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維持最低生存被打發出門;③少數人是為人類做貢獻。
9. ①把鄉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并深化了鄉土情結的內涵;②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空間的阻隔而褪色,既照應前文,又使文章主題得到升華。
10. AC。B 項“這一切決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說法太絕對;D 項“舊典活用,極富新意”錯,這里并無新意;E 項“筆法生動具體、細致入微”說法不準確,最后一段較為概括。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
11. (1)駐軍,駐扎;(2)稱王;(3)到;(4)通“邀”,邀請;(5)道歉。
12. A。A 項兩個“為”都是“替、給”的意思;B 項“于”,前者是“對”,后者是“比”;C 項“之”,前者是“到”,后者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 項“具”,前者是“詳細地”,后者是“全部”。
13. (1)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現在進了關,不掠取財物,不迷戀女色,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
(2)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
14. 劉邦:機智靈活、善于用人、能屈能伸。項羽:剛愎自用、有勇無謀、優柔寡斷。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
15. 頷聯描繪了明月透過松林灑下清輝,清泉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的畫面;頸聯描繪了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荷葉紛紛向兩旁分開,漁舟順流而下的畫面。營造出一種清幽、寧靜、恬適的意境。
16. 尾聯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作文(略)
【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題及答案】
一、基礎知識(本大題計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自怨自艾 翌日 對弈 相得益彰
B. 方興未艾 狹隘 云靄 愛不釋手
C.一蹴而就 蹙眉 急促 一觸即發
D.同仇敵愾 凱旋 鎧甲 慷慨激昂
2. 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
A.我能成為你人生道路上的錚友,感到十分榮幸。
B.截止今年10月底,他己完成了全年的生產任務。
C.經有關部門認真鑒定,這些東西全是膺品。
D.新建的城市應按現代化的要求來安排市政設施。
3. 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
A.這對老朋友分別了近半個世紀,沒想到這次居然在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邊暢談起來。
B.看到馬戲團中小丑的這種滑稽表情,坐在旁邊的一名外國記者突然忍俊不禁了。
C.參加保險雖不能使人化險為夷,但卻能在災禍不期而至時,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到一筆賠償,盡量減少損失。
D.這篇講話,從更深刻的層面明確地提出了當前反腐倡廉、整頓黨風的重要性,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上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任何人承擔對外的各種業務,一律實行有限授權,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張, 不允許假公濟私、中飽私囊,違者 予懲處, 追究刑事責任。這種領導體制 體現了民主管理的思想, 確保了廠長的中心地位,使整個生產指揮系統運轉暢通。
A.也 就 及至 既 還
B.更 則 直至 既 又
C.也 則 直至 又 又
D.更 就 及至 又 還
5. 下列句子在修辭方法的運用上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老張的文章寫得很漂亮,是本單位出名的筆桿子。
B.這所學校的學生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C.個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浩瀚滄海中的一滴水。
D.科學研究應根據事實說話,因為事實是科學家的空氣。
二、現代詩文閱讀(本大題計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一)閱讀現代散文《瑣記》中的幾段文字,回答第6-10小題。
他留著濃黑的胡須,目光明亮,滿頭是倔強得一簇簇直豎起來的頭發,仿佛處處在告白他對現實社會的不調和。
他的氣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對任何問題的時候,仿佛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勢:從容不迫,游刃有余。
聽著魯迅先生的談話,昏沉沉的頭腦清醒過來,我又覺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難的夢魘一樣的日子里,魯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給我以勇氣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時時散發出犀利的光彩。說話時態度鎮靜,親切而又從容,使聽的人心情舒暢,真個有“如坐春風”的感覺。
6、第一段話的描寫方法是 ( )
A.肖像描寫
B.語言描寫
C.行動描寫
D.心理描寫
7、 在第一段話中,不能用“告訴”取代“告白”的原因是 ( )
A.“告訴”只有向人陳述的意思
B.“告白”具有自我聲明的意義,且態度嚴正
C.“告白”具有自我聲明的意義
D.“告白”態度嚴正
8、說明第二段話中冒號的作用 ( )
A.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B.表示后面的話是對前面內容的說明解釋,即“從容不迫,游刃有余”是對居高臨下的解釋。
C.表示這段話具有多重的豐富內涵
D.冒號表明前后兩個部分是并列關系
9、第三段話中“夢魘”一詞的意思是 ( )
A.夢中遇到可怕的惡劣情景
B.夢中遇到可怕的欲望
C.夢中遇到可怕的事而發出的呻呤、驚叫
D.夢中遇到可怕的欲望而感到萬分痛苦
10、簡述第三段文字的含義。
(二)閱讀余光中詩《鄉愁》,回答第11-12小題。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1.這首詩最顯著的藝術特色是 ( )
A.善于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來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B.善于選擇典型細節來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C.采用古典詩詞一詠三嘆的方式來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D.巧妙地運用一組意象來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12.簡析這首詩表達的情感。
三、文言文閱讀(本大題計4小題,其中第13—15題,每小題2分,第16小題4分,共10分)
閱讀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三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于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13. 下列各句中,對加粗詞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 )
A.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去:到什么地方去
B. 且庸人尚羞之 羞之:感到羞恥,意動用法
C. 藺相如固止之 固:本來
D. 而相如廷叱之 廷:朝廷
14.下列各句中,用現代漢語翻譯“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正確的一組是 ( )
A. 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熟悉?
B. 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更強?
C. 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可信?
D. 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
15. 這三段文字要表達的是( )
A. 相如不計個人恩怨,有意回避
B. 廉頗知錯即改,負荊請罪
C. 相如不計個人恩怨,廉頗知錯即改,將相和好。
D. 相如與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消除隔閡
16. 將下文譯寫成現代漢語: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四、寫作(40分)
17. 圍繞《我對“超女”的看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要求:
①文體不限(除詩歌外);
② 600-800字;
③ 字跡清楚,卷面整潔。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本大題計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 A ; 2. D; 3. A.; 4. B; 5. A
二、現代詩文閱讀(本大題計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6. A 7. B 8. B 9. C
10. 表達了作者聽了魯迅教誨所受的啟發、鼓舞,以及魯迅教誨在以后困難時刻給他的力量和鼓舞
11. D
12. 本詩表達了母子離別、新婚夫妻離別的哀怨,母子死別的悲傷,海峽兩岸親人分離的痛苦,深切而真摯地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陸的思念之情。
三、文言文閱讀(本大題計4小題,其中第13—15題,每小題2分,第16小題4分,共10分)
13. B 14. D 15. C
16. 廉頗聽了這些話,脫去上衣,露出肩膀,背上荊條,通過賓客到藺相如家里請罪,說道:“我這個庸俗卑鄙的人,想不到將軍胸懷寬闊到這種程度。”
四、寫作(40分)
17.(參照“大綱”中有關作文評分標準)
【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預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高起點)英語模擬試題及答案02-18
成人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09-27
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試題及答案09-27
2016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模擬試題02-12
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沖刺試題及答案05-10
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沖刺試題及答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