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1
1.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2.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4.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推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
5.青少年要學法、懂法、守法、護法,增強法制觀念。
6.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準則——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
8.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9.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0.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必須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11.法律打擊各種經濟犯罪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
12.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鞏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發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國家的根本大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懲治犯罪。
16.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并要逐步學會依法保護環境。
17.犯罪的本質特征是――具有社會危害性。
18.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違法(違反的刑法)
19.違法(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的聯系兩者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懲罰、刑罰
21.刑法的目的――預防和減少犯罪
22.什么是憲法――在內容上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2
1、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內涵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違法行為的含義: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3、犯罪的定義: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4、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含義: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權利和義務。
5、公民的經濟權利的含義:指公民享有經濟物質利益方面的權利,它主要包括勞動權、休息權、生活保障權等。
6、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7、環境問題的定義: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8、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
9、依法治國的含義:見課本P76最后一段大號字。
10、繼承權的含義:是指繼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1、智力成果權的定義:也叫知識產權,它是法律確認的人們對其創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這一權利同時具有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的內容。
12、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學的發展觀的含義/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3
1、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內涵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違法行為的含義: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3、犯罪的定義: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4、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含義: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權利和義務。
5、公民的`經濟權利的含義:指公民享有經濟物質利益方面的權利,它主要包括勞動權、休息權、生活保障權等。
6、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是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7、環境問題的定義: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8、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
9、依法治國的含義:見課本P76最后一段大號字。
10、繼承權的含義:是指繼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1、智力成果權的定義:也叫知識產權,它是法律確認的人們對其創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這一權利同時具有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的內容。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4
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民群眾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為嚴格的法律是:憲法(具體是:見初二教材P56大號字)。
6、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是指:人身自由權。
8、公民行使監督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聞監督。
9、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0、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徑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
12、科學技術(簡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3、科學的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
14、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人口問題。
16、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憲法。
17、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是:漢字。
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有:最高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
19、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領域中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20、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5
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民群眾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為嚴格的法律是:憲法(具體是:見初二教材P56大號字)。
6、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是指:人身自由權。
8、公民行使監督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聞監督。
9、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0、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徑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
12、科學技術(簡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3、科學的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
14、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是:人口問題。
16、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憲法。
17、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是:漢字。
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有:最高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
19、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領域中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就全國而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20、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
【中考的政治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中考政治知識點05-08
(優秀)中考政治知識點14篇06-10
中考知識點總結07-28
中考知識點總結(精選)07-29
中考物理的知識點總結12-31
數學中考知識點總結07-15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02-20
(經典)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05-21
【薦】中考知識點總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