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撰寫教學論文是教師表達和闡述其教學科研成果的基本方式之一。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有深厚的專業功底、嫻熟的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應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科研能力。所謂教學科研,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自己或他人的經驗體會、改革創新以及理論思考進行不斷的總結和加工整理,以進一步發現和認識教學規律,解決教學問題的科研活動。論文作為學科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通過人們對它的評價和對它的教學實踐所產生的影響,既能反映出該項成果的價值和功效,又能反映出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許多老師,特別是那些教學經驗相當豐富、教學研究成果相當多的老師,由于他們沒有把自己的教學成果用科研論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因而他們的極有價值的教學研究成果沒有被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因而,撰寫教學研究論文是教師進行教學科研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和重要技能。本文旨在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見解。
一、選題
所謂選題是指確立論文主題思想和文章的內容。選題的策略是多樣化的。
1、在科學研究的“熱點”上選題。這要求作者密切關注本學科、領域或其中某個方面當前討論的“熱點”(如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實踐體會)。能在這些“熱點”的某個方面寫出有質量的文章。但要注意抓緊時間,否則,稍有耽擱,“熱點”不熱或落后于人,論點就失去新穎性,也不會被錄用。
2、在科學研究的“冷點”上選題。
“冷點”就是別人不注意或不研究的。你研究出成果,就可能異軍突起,何況,冷和熱是相對、辯證的,可以互相轉化。有時“冷點”能變為“熱點”,但方向要看得準。
3、在學科研究的常規文獻上選題。
任何一個刊物都不會忽略常規研究方向上的文稿和常規教學內容。只要我們認識到教學研究的廣泛性,就會覺得可寫的東西真不少。從語音、語法、詞匯、課文教學到聽、說、讀、寫的訓練;從指導學生預習聽課、做筆記、做練習、復習、應試、總結到改進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策略訓練、各種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體會等方面,大有文章可作。即使是老課題,只要有新意,有新的突破,也是好文章,但一定要求有新意,有深度。
從現實來看,哪一個專題不被人研究?有的專題被人多次研究過,但我們可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同一個專題,如一個人我們的從正面、背面、側面看、俯視、仰視等,就會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感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既不和別人雷同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二、撰搞
一篇好的論文,既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是作者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方面的綜合表現。再好的素材,也需要緊湊的結構、巧妙的組合以及流暢的語言,才能成為好文章。
(一)擬定編寫提綱
1、撰寫論文前,教師必須先籌劃好文章結構,草擬出編寫提綱。這如同設計一個建筑大廈的施工藍圖,沒有藍圖不造不好高樓;如果不先寫好提綱,寫作過程就會走彎路,也寫不出好文章。在擬定論文提綱的過程,實際上是對所研究鐵問題進行全面總結和構思的過程,也是謀劃文章怎樣寫作的過程。在擬綱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搜集到的大量材料,包括自己已有的經驗體會和理論思考進行認真的整理加工,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對選用的材料進行篩選、提煉、增刪和聯合,選取其中最有價值的觀點和論據,并提出新的觀點和結論。有了詳細的論文提綱,實際上是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寫作任務,這為寫好全文奠定了基礎。
2、根據編寫提綱的思維框架,通過具體寫作,完成論文初稿,是撰寫論文的主要程序。這要求作者對文章題目、前言、正文、結論、引文注釋等努力做出準確、清楚的表述和恰當的安排。
(1)題目。論文韙必須反映論文所闡述的主要問題,盡可能用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組合,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引人入勝,做到確切、中肯、鮮明、簡煉、醒目,一看題目就能大體知道這篇文章要講什么,并產生立刻全文的舉。論文題目要避免籠統、繁雜和名實不符。題目太籠統、太短,文章論述的內容含不進來,深入不下去,給人以膚淺的感覺;題目太繁雜、太長,缺乏鮮明、醒目的力度,效果也不好。有時為了充分表現主要內容,可采用加副標題的辦法。
(2)前言。前言就是開場白。要求作者必須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論述的主要內容,扼要說明該項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現狀,并點出論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即論點。一般供學術刊物發表的論文,前言部分應力求簡明扼要,直接了當,不要拖泥帶水。長篇論文的前言可詳細一些,甚至自成一篇。文章開頭語是最難寫的,好比演奏音樂的定調,往往花很長時間才能找準。教學論文的開頭語,可以采取一籌莫展門見山的方法,直入主題;也可以先提出問題,再引入主題;還可以先交待交待研究的歷史、現狀、目的、意義,然后逐步展開等等。
(3)正文。正文是對研究的總是和內容進行的全面討論和闡述,占據論文的絕大部分篇幅,是論文的主題。正文又是論文的關鍵部分,體現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決定著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因此,要高度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撰寫正確正文必須首先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對材料進行加工提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經過概括、判斷、揄的邏輯整理,產生正確的觀點。在各市地文過程中,應以觀點為軸心,使論點明確;用材料說明論點,使論據確鑿,說理充分,從而做到觀點和材料的統一,論點和論據的統一,并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的成果。撰寫論文要克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只表述自己的觀點,缺乏使用材料的科學論證,使論文空洞乏味,沒有說服力;二是只羅列大量材料,不加整理,平鋪直敘,看不出主要論點。這兩種傾向都是理論與實際脫離造成。
(4)結論。結論部分是論文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后形成的總體論點,是整篇論文的歸宿。因此,結論應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什么問題尚待解決。有的論文由于把結論已分散到文章的各個部分,可以不必專門寫一段結論性文字。還有的論文可以不寫結論,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者對研究結果展開一番討論,或者提出若干條建議。教學論文的結論部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4 必然結果,必須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提示規律,而不是正文部分的簡單重復。所以寫結論應該十分謹慎,文字要簡明,措詞要嚴謹,邏輯要嚴密。
(5)引文注釋。教學科研是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得以發展進步的。撰寫論文在引用他人材料文章、論點時應注明出處。引文出處反映了作者嚴肅的科學態度,能體現出論文的科學依據,同時也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教學論文的引文注釋主要有文內注、頁末注和文末注三種情況。文內注又叫行內夾注,一般放在引文后面加括號。頁末注也叫篇末注,在文章后面對引文編制一個順序,依次注釋。注釋內容主要包括作者姓名、文獻標題、書刊名稱、出版社名稱、出版年份或期號、文章頁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