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英語熱背景下英語專業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就業問題論文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英語成為與國際接軌的一項必備技能。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是我國應對國際競爭的重要舉措。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看,英語專業學生有一定的就業優勢,但近年來高校英語專業的不斷擴招以及海外人才的回國熱潮,又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造成不小的沖擊,面對就業嚴峻的形式,如何增強競爭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
1.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優勢
英語專業總體可以分為兩類,即師范類與非師范類,再細分,又可以分為英語教育即師范方向,以及商務英語方向,翻譯方向。每個方向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培養目標不同。因此,盡管英語學習人數逐年增加,但卻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專業性不強。根據《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英語專業位于本科就業量最大的前五十位專業,就業率在90%以上,市場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可觀。
師范類學生主要從事中小教育方面的工作,專業方面不僅強調專業知識,而且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因此畢業后能較快適應工作需要。目前,大部分師范類畢業生選擇進入教育系統,因為教育系統的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好。同時,國家對于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師需求量大。總體上看,專業對口率高,就業穩定。
非師范類學生就業選擇更傾向與外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增強,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外企對于口語表達能力強,專業技能過硬的專業學生需求量大,因此商務方向的畢業生要利用英語這一技能,多方面的充實自己,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的增強,高素質的翻譯人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科技英語,旅游英語等方面人才缺乏。尤其是被喻為英語金字塔的同傳翻譯人才,極度缺乏。這對翻譯方向的學生來說是就業優勢,因此針對當前的市場需求,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抓住機遇,是首要任務。
2.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難的原因
雖然,總體上看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好,但是,每年仍有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分析原因如下。
2.1師范類學生
師范類學生勝在需求量穩定,專業對口,教育系統多傾向于招收師范類學生。但是近年來,國家政策轉變,由以前的教師崗位被師范生承包,到現在的教師資格證開放,越來越多的`非師范生考取教師資格證,進入教育系統,師范生的一大優勢消失;其二,由于對自身期望值過高,大部分畢業生就業的第一傾向是一線城市及沿海地區,造成經濟發達地區教師飽和,供過于求,中西部地區教師資源匱乏,供不應求的失衡局面。其三,教育更多需要的是實際經驗,應對教育過程中的不同問題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師范生缺乏相應的經驗積累,空有理論,缺少實習機會。師范類學生大部分的經驗來自與家教和假期的培訓機構兼職,這對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來說遠遠不夠。其四,教師在職時間長,崗位空缺小。教師屬于更新速度慢的職業,許多老教師未到退休年紀,崗位不缺,畢業的新人無法入職。
2.2非師范類學生
第一,教學質量遠遠落后于市場要求。英語市場需求大,讓越來越多的高校擴招,基本上各種本科院校,獨立學院,高職學院都開設有英語專業。只是盲目的擴招,忽略了教師質量,許多院校缺乏專業的英語教師,所教授的課程也老舊落后,過于注重理論,這種情況下,畢業生的質量堪憂。第二,學生們忽略自我核心競爭力的建設,自身能力不適應企業需求。英語的本質是語言,語言要結合技術,才能最大發揮它的作用。如果單純掌握英語,那現在的許多的專業生也具備同樣能力,有相關海外生活經歷的人更具備優勢。如何突出重圍,就需要清楚企業缺乏什么樣的人才。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科技英語,旅游英語,法律英語,多語言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現實情況卻是大部分畢業生都滿足不了企業的用人需求。第三,過于看重薪酬,忽視發展前景。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教育被染上了功利色彩,在調查中,70%的學生首先看重的是工資待遇,20%的學生看重發展前景,還有10%的學生只要求畢業有工作。工資只是一個方面,選擇一份工作更應該看有沒有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外企工作,每天接觸到新的事物。選擇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每天學習新的知識,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從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這比單單尋找一份工資合適的工作有意義的多。第四,學生們缺乏經驗,所學知識無法實際應用。如果說師范類學生還有學校安排的相應實習,那么非師范類畢業生的實習經驗幾乎為零。不同于師范類畢業生的專項(即各種中小學校及培訓機構)的實習,商務和翻譯方向的學生需要多項實習,到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實習,積累各方面的經驗。實際情況卻是,學校安排的實習工作種類單一,自己找的實習工作缺乏含金量。因此,出現畢業生的專業技能適應不了用人單位的要求。
3.應對策略
3.1師范類學生
首先要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求職傾向要由經濟發達地區轉為中西部地區。要由高中初中轉為小學。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修養,適應社會需求。第三,要利用空余時間積累實習經驗,不斷總結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自身技能。第四,要多向求職,師范類畢業不是只能進入教育系統,可以嘗試其他職業。第五,學校要深入貫徹教育改革的方針,順應社會需求,培養學生。
3.2非師范類學生
學校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需求,設置符合市場要求的課程結構,根據企業用人要求培養學生。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習條件和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適應市場需求。學生方面:首先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校期間多了解參加一些專業性的考試,如專業四級專業八級,上海中高級口譯證。為就業提早做準備。第二,涉足不同的領域,培養廣泛的興趣。單純的語言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減少,要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多了解學習其他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往復合型人才方面發展。第三,積極利用假期,盡可能去不同的行業實習,積累相關經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提前準備。第四,轉變就業觀念。工資高低并不是衡量一份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要目光長遠,看是否有利于自身的成長,是否有發展空間。
本文主要從師范類生與非師范類生的就業優勢與劣勢以及應對策略來闡述如何尋找就業出路。在當今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畢業生逐年在增加的背景下,無論是師范生還是非師范生,都要盡早明確自己的求職意向,立足于當前的市場需求,建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要有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面對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李月.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2013,(17):162-163.
[2]張冬艷.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32(9):50-51.
[3]劉韌.英語專業大學生就業現向與對策-基于對湖南省某高校的調查[J]. 2012,12(6):81-83.
[4]楊方.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歸因及應對策略-以揚州某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3):74-77.
[5]牛慧.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應對策略-從學生自身角度來看[J]. 科技經濟導刊,2017,(7).
【論英語熱背景下英語專業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就業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師范生英語專業見習報告范文5篇11-29
英語師范生實習總結08-21
非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初探論文04-29
【熱】師范生實習自我鑒定04-27
淺談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語用失誤研究論文05-10
師范生畢業論文提綱范例05-08
非師范生怎么考教師資格證01-17
非師范生怎么考教師資格證?12-27
非師范生怎么才能考教師資格證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