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財政部擬推退休職工醫保繳費解讀
2016年第一期《求是》雜志發表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文章《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于改革》。文章提出,“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保籌資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
退休人員也要繳納醫療保險費用?樓繼偉此文引起社會熱議。一財網報道稱,“現在政府釋放這一信息主要是在尋求社會共識,‘十三五’規劃建議也只是提出要研究而已,從啟動研究到真正政策出臺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接近決策層的專家表示。
一財從政府相關部網門得到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全國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達到了每月2250元,以這一金額為繳費基數,按照當前8%的醫保總費率(單位繳費6%、個人繳費2%),退休人員需要繳納的平均額度為每人每月180元。當然,具體要交多少醫療保險費,要根據政策具體規定和政策實行當年的退休人員的平均收入水平來定。
現行規定退休人員免交
我國《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據前述中國經濟網報道,不繳費的初衷,是社會醫療保險要體現互助共濟。退休職工一般患病較多,而退休后收入低醫療負擔較重,考慮到退休人員在以前的工作期間,已經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因而不需繳費。同時,這一設計也可以均衡企業負擔, 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
據前述一財報道,近年來,醫療費用大幅增加、醫保籌資增速放緩及人口老齡化這三重因素疊加作用之下,醫保基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收支壓力,很多地區的累計結余都達不到人社部提出的備付“6到9個月”的要求。
從累計結余來看,醫保基金的累計結余仍然是上漲的,但增幅在下降。
分地區來看,廣東等沿海地區勞動力流入省份醫保基金結余較多,一些中西部地區醫保統籌基金已面臨收不抵支的風險。
多地延長醫保繳費年限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結余是一個假象,按照人社部規定的支付安全標準,現在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處在“黃燈區”里面。
根據國際慣例,繳納基本醫保費,不能只是由退休職工個人繳費,還需有基金進行匹配,比如養老保險基金是否還得拿出一部分錢來繳費。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諸福靈稱,讓退休職工繳費從解決基金收支的角度來看,不如規范繳費年限更為有效,這樣不僅成本更低,也符合現行的法律規定,現在各地區繳費年限不一樣,可以做一個測算平衡,使繳費夠退休之后支用,這樣就能達到目標。
近年來,多地區都在延長當地的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其中,2014年,廣州市也已實施新規,將2014年后首次參加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的人員,最低繳費年限由10年調整為15年
楊燕綏認為,要保證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讓退休職工繳納一部分醫療保險費只是辦法之一,真正控制收支平衡,還是要控制欺詐基金和大處方現象,把有限的醫保基金用到合理的醫療上,這是最根本的,增加繳費只是長期中的一環,解決問題的力度遠遠不如加強醫療服務治理。
【2016財政部擬推退休職工醫保繳費解讀】相關文章:
退休職工醫保怎么報銷08-31
2017醫保繳費要多少09-10
醫保繳費后如何劃入醫保卡賬戶02-23
福州明年駕考擬推按科目收費04-12
2017醫保繳費要多少錢09-15
生育險的繳費標準及享受條件解讀03-17
解讀高郵失業保險繳費費率再降低08-04
2016濰坊創業政策全解讀12-31
解讀武漢社保繳費基數上調最新政策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