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的九大利好政策
利好政策一
上門服務醫療費納入醫保報銷
2016年,市衛生計生部門出臺了開展居家上門醫療服務的通知,表示可通過巡診等方式開展居家上門醫療服務。
為保障上門巡診工作的順利落實,方便百姓就醫,本市醫保部門明確,居家上門醫療服務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醫保規定的,由醫保基金予以支付。同時,對定點醫療機構也提出要求,要為參保人員做好醫療費用結算服務。
利好政策二
家庭病床醫療費納入醫保報銷且起付線減半
為讓老年人生活質量更有保障,醫保政策積極鼓勵和支持社區為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機構建立治療性家庭病床的,按照住院的規定報銷,報銷起付線降低50%,由1300元降低至650元。如果由醫院出院并在24小時內建立家庭病床的,家庭病床不收取住院起付線。
利好政策三
全市醫療機構轉診轉院報銷
12月1日起,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時,因病情需要,在全市定點醫療機構之間轉診轉院,即使不是患者所選擇的定點醫院,發生的有關醫療費用,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
利好政策四
大醫院醫保藥品在社區醫院也可報銷
目前,本市醫保大醫院藥品報銷執行《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品種為2510種,社區藥品報銷品種僅為1435種。
12月1日起,本市將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藥品報銷范圍,醫保患者到社區等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均可以執行大醫院的藥品報銷范圍,大醫院使用的藥品在社區也可以采購、使用和報銷。
利好政策五
職工在社區就醫時個人負擔減輕20%
目前,本市參保職工在大醫院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70%,如果參保人員到社區醫療機構就醫,門診報銷比例可達到90%,個人醫療費用負擔減輕20%。
利好政策六
四類慢性病患者可享2個月長處方報銷
為進一步方便患者在大醫院和社區用藥銜接,減少患者到大醫院往返奔波、排隊開藥的麻煩,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這四類慢性疾病患者,符合病情穩定、長期服用同一類藥物等條件的,衛生計生部門依據《處方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明確社區醫生可以按照慢性病管理的有關要求,開具不超過2個月量的常用藥品。
符合上述要求的長處方藥品費用,醫保均按規定予以報銷。
利好政策七
9種特殊病不出醫院門就能報銷
北京市9種門診特殊病申報、備案、治療、報銷,可在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完成。
1.惡性腫瘤的放化療
2.腎透析
3.腎移植服抗排異藥
4.肝移植服抗排異藥
5.血友病
6.再生障礙性貧血
7.心臟移植術后服抗排異藥
8.肺移植服抗排異藥
9.肝腎聯合移植術后服抗排異藥
注:特殊病種不包括除上述幾種疾病之外的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
利好政策八
京津冀三地醫保有望報銷
針對試點機構養老服務中涉及的康復、護理項目以及和北京市市屬醫院的.合作指導項目,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協調衛生計生和人力社保部門跟進業務指導,相互配合。
做好三地異地醫保報銷政策的對接落實,有針對性的引導北京市市屬醫院和河北、天津試點機構中的醫療服務單位開展合作和交流,探索將試點機構中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設施納入北京市醫保范疇,推動醫保系統對接,實現試點機構京籍老年人醫療報銷方便快捷。
利好政策九
補充醫保也能在線報銷
過去只能通過手工報銷的補充醫療保險,現在也可以進行在線報銷了。
FESCO全新推出了“補醫保在線報銷”功能,通過成立“集約化處理小組”,將醫保報銷最繁瑣的審單環節前置化和線上化,員工僅需用手機申請報銷,拍照上傳單據并提交實體單據,即可快速完成報銷流程。
補充醫保是相對于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
【醫保的九大利好政策】相關文章:
上海醫保政策10-30
2017醫保政策詳解09-11
西藏住房公積金提取利好政策調整詳情02-20
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利好政策02-27
2017西安醫保補助政策02-15
北京醫保新政策02-15
2017異地醫保政策介紹09-28
2017年的醫保新政策09-09
加拿大目前留學利好四大政策02-23
2017社保醫保新政策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