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象學實習報告
轉眼間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就已結束了,這段時間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吧,如果我們能夠寫好實習報告,可以收獲更多。但是實習報告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氣象學實習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氣象學實習報告
班級:
姓名:
學號:
第五小組
小組成員:
20**年12月2日
摘要
本組選擇的下墊面為干裸地。通過一天對小氣候的觀察與測量,影響小氣候的因素主要有云量,溫度,濕度,風,周圍植被情況及建筑物情況。選擇了下墊面和周圍環境的不同測點進行了對比分析。
太陽直接輻射根據太陽高度角、大氣質量數和大氣透明系數的變化而變化;散射輻射隨云量增多而增加;反射輻射取決于總輻射以及土壤濕度;反射率大小主要與下墊面的的顏色、濕度、粗糙程度及太陽高度角等因素有關。隨著深度增加,土溫日較差減小,位相也逐漸落后;不同高度氣溫一天中出現了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最高值出現在午后兩點鐘左右,最低值出現在清晨日出前后;水氣壓與相對濕度在一天中變化皆較大且變化趨勢相反;從風的特性上講,越近地面風速越小,在風速和風向兩方面都有陣性,近地面層風速白天最大,早晚變小。
關鍵詞:
小氣候輻射濕度氣壓日變化對比
正文:
一、前言
1.1小氣候的相關知識
因下墊面性質不同,或人類和生物的活動所造成的小范圍內的氣候。在一個地區的每一塊地方(如農田、溫室、倉庫、車間、庭院等)都要受到該地區氣候條件的影響,同時因下墊面性質不同、熱狀況各異,又有人的活動等,就會形成小范圍特有的氣候狀況,
與大范圍氣候相比較,小氣候有五大特點:
、、范圍小,鉛直方向大概在100米以內,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從幾毫米到幾十公里。
⑵、差別大,無論鉛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氣象要素的差異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貼地層內,溫度在鉛直方向遞減率往往比上層大2~3個量級。
、恰⒆兓欤谛夂蚍秶鷥,溫度、濕度或風速隨時間的變化都比大氣候快,具有脈動性。
⑷、日變化劇烈,越接近下墊面,溫度、濕度、風速的日變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溫度日變化可達40℃,而2米高處只有10℃。
、、小氣候規律較穩定。只要形成小氣候的下墊面物理性質不變,它的小氣候差異也就不變。因此,可從短期考察了解某種小氣候特點。
1.2實習目的、意義
、、通過小氣候特征觀測,了解小氣候觀測的原理、觀測儀器和安裝方法。
、、掌握輻射、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風等氣象要素垂直梯度觀測方法。
⑶、學會整理小氣候觀測資料,分析小氣候要素形成的原因,揭示不同下墊面小氣候特征,了解不同下墊面產生的小氣候效應,以便進一步改善小氣候環境。
、、通過對單點太陽輻射、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溫度、氣壓、風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分析,了解這些氣象要素的日變化規律;同時通過與對比點間這些氣象要素的對比分析,了解不同下墊面的小氣候特征,掌握小氣候的研究方法。
、伞l現不同下墊面氣溫的日變幅不同;不同綠地結構,不同植物種類產生的濕度效果也不同。
二、材料和方法
2.1測點概況
2.1.1北京概況:
北京位于北緯39°,東經116°。地處華北大平原的西北邊緣,山地與平原的過渡帶。海拔43.71m。東西寬約160km,南北長約176km,土地面積16410.54km2,平原面積約占38%,山地面積約占62%。北京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雨少,冬季寒冷干燥。四季雨量分布很不均勻,年平均降雨量731.7mm,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氣溫13.1℃,全年無霜期180~200d。
2.1.2測點概況
測點位于北緯40°,東經116°19’,海拔40m,北京林業大學氣象站東側,西側有建筑物遮擋,太陽直接輻射不強烈,通風狀態較差,下墊面為少量植物覆蓋,測點周圍為水泥地圍繞,所以濕度較小,日出后溫度回升較快。土壤為棕壤,下層土壤較為濕潤。
2.2觀測項目
直接輻射、散射輻射、反射輻射、總輻射、反射率,20cm、1.5m空氣溫、濕度,1m風向、風速,0~20cm土壤溫度,0cm地面最高、最低溫度,氣壓。
2.3觀測儀器及時間
各個小氣候要素均為正點每小時觀測一次:
利用天空輻射表和直接輻射表觀測太陽直接輻射、散射輻射、反射輻射、總輻射;
利用通風干濕表觀測0.20m和1.5m高度處的氣溫和空氣濕度;
利用三杯輕便風向風速表觀測1m高度的風向、風速;
利用地面、地面最低、最高溫度表及曲管地溫表觀測地面和土壤溫度。
2.4觀測程序(08點~19點每小時正點觀測,共12次觀測)
56′通風干濕表上水、通風(上發條3圈);觀測日光情況、云量;
57′觀測地溫(0、5、10、15、20cm)。(注:最高溫度下午15點觀測,最低溫度在氣象站早08點觀測一次即可);
58′調整直接輻射表進光筒,使之對準太陽;調整天空輻射表遮光板,使之遮住太陽直接輻射;
59′通風(上發條1圈),觀測20cm干、濕球溫度,連讀3個讀數;讀1.5m干、濕球溫度,連讀3個讀數;第二次觀測20cm干、濕球溫度,連讀3個讀數;
60′按直接輻射、散射輻射、反射輻射順序觀測輻射,各連讀3個讀數;01′松開輕便風速表羅盤套管,按下啟動桿,讀取風向及指示風速;03′第二次觀測地溫(0、5、10、15、20cm);讀取氣壓和附屬溫度;04′處理數據,訂正、查算、填表。
三結果與分析
3.1太陽輻射的時間、空間變化
太陽直接輻射主要與太陽高度角、大氣質量數和大氣透明系數有關。本組到達地面的直接輻射日變化如圖,從八點起,隨著太陽高度變大,直接輻射值也隨之增大,到11點達到最大值為265.237W/m,12時左右由于大氣透明度降低,直接輻射開始下降。12時后略有上升。然后隨著太陽高度角的減小,直接輻射持續下降,在15時時,輻射降為0。
散射輻射的強弱和太陽高度角及大氣透明度有關,云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也十分強烈。本組散射輻射日變化規律如圖。隨著太陽高度角增大,到達近地面層的直接輻射增強,散射輻射也就相應增大。由于正午時分云霧增多,使散射輻射的最大值提前,到11點達到最大值154.622W/m2,之后隨著云霧散去,散射輻射降低,太陽高度角的減小,至15點降為0。8時到9時散射輻射量增長快速,之后一直到11時增長速率開始減小,之后又開始增加直至最大時間14時。
總輻射的日變化與直接輻射的日變化基本一致,變化趨勢如圖,日出之后逐漸增加,由于中午云量突然增多,直接輻射變小,最大值提前,出現于11時。
篇二:氣象學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鞏固、擴大和加深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熟悉氣象業務的整個流程,獲得氣象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獨立的工作能力,熟悉基本氣象儀器的操作使用和維護,掌握地面、高空觀測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熟悉雷達原理、雷達操作及相關維護知識,為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單位介紹:
鄭州市氣象局是國家基準站,是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組成部分。該站涵蓋了所有的氣象要素的觀測項目,并承擔著國家氣象局最新研制的儀器測試工作。鄭州市氣象局負責本市內氣象監測、預報管理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御措施,并對重大氣象災害做出評估,為本級人民政府防御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市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負責向市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象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對氣象資源開發利用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
三、實習內容及過程
7月19日,實習第一天,阮臺長帶我們參觀了氣象觀測場,給我們介紹了鄭州市氣象局的有關情況,向我們提出了實習的相關要求,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沒能夠按照原定計劃實習而是做了臨時的調整。在隨后的七天我們分別在地面站,氣象臺,高空站進行了業務跟班實習,參觀了雷達站。
1、地面觀測
2、高空探測
高空站主要負責本地區高空氣象要素探測。主要利用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為一次性產品,懸掛在氣象氣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氣球、飛機、火箭上下投),能測定各個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氣壓,每天早晨七點和晚上七點釋放一次,汛期凌晨一點鐘要加放一次。無線探空儀在使用前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嚴格的檢測,當探空儀升入空中后,L波段雷達會進行自動跟蹤。無線電探空儀由感應元件、轉換電路、編碼裝置、無線電發射機和電源組成。可以連續不斷地發送氣球上升(或降落)過程中所測各高度上的氣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設備則進行信號接收、解碼和資料處理工作,由計算機終端直觀顯示出來。我們觀摩了一次高空探測的全過程,觀察了從儀器檢查到氣球爆炸的全部細節及各氣象要素的變化情況,并就過程中遇到問題向站長一一詢問。
3、雷達站
4、氣象預報
氣象臺是發布天氣預報的重要場所。全市各縣區的觀測數據匯聚在這里,三個顯示終端分別顯示著當前時刻的雷達氣象回波圖、衛星云圖和等壓線、等溫線圖。我們每天到氣象臺就打開氣象局的內部數據網,查看著昨晚到今天的天氣圖,觀察著未來96小時內,一張一張的衛星云圖、雷達圖,一圈又一圈的等壓線,五顏六色的溫度分布圖、降水分布圖,一撇又一捺的高壓低壓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著“F”的風向圖,剛開始的時候看這些圖的時候猶如看天書,雖說知道每幅圖都有什么作用,但至于具體意味著什么卻是一竅不通。只能努力地去請教別人,還得不斷上網搜索每幅圖、每個名詞的具體含義。慢慢地,自己也能看懂這些圖,也能夠結合所有的圖和數據分析天氣狀況,并能夠簡單的.預測出未來的天氣。
篇三:氣象學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它對一定范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和測定,為天氣預報、氣象情報、氣候分析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加強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用目測手段對風、云變化測量和估計的能力熟悉室外數據采集過程和對有效數據的整理過程,培養對氣象與氣候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維方法,加強時間概念在氣象與氣候的數據收集的有效性的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個人素質。激發對氣象學與氣候學的興趣。
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為期一周,4月2號在邯鄲氣象觀測站觀測場進行各種觀測儀器的認識和學習;4月3號進行防雷避險常識,防雷避險注意事項,暴雨預警,雷電預警的認識和學習;4月4號的見習包括短期天氣預報、短時預報和氣象預警系統的觀測和實習;4月5號我們跟隨那里的氣象工作人員學習衛星通訊、網絡系統、天氣預報影視制作;4月6號見習參觀見習地面要素觀測(人工觀測、自動觀測)、高空觀測及人工降雨基地;4月7號我們對這次實習工作進行了整理和總結,鞏固此次實習的成果;4月8號根據實習內容如實完成實習報告。
實習內容:
一、認識儀器
4月2號在邯鄲氣象觀測站觀測場進行各種觀測儀器的認識和學習。
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從事防雷減災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防護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和評估等。防雷減災工作,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二、天氣預報
4月4號的見習包括短期天氣預報、短時預報和氣象預警系統的觀測和實習。因為平時我們都是學完一個部分的觀測項目就進行這部分的觀測,現在可以進行綜合的觀測我們都很興奮。感受一下氣象觀測員所做的工作。今天我們要進行三次的氣象觀測。氣象觀測包括百葉箱氣溫、濕度和最高、最低溫度觀測,地面0厘米溫度和最高、最低溫度觀測,地中5、10、15、20厘米溫度觀測,還有降水量、蒸發、日照、風向、風速、氣壓、云、天氣現象等項目的觀測。
早上8點我們就開始了第一次觀測,我們拿著觀測記錄本分組去校園氣象觀測場進行觀測。按照平時老師教導的知識去操作。首先觀測百葉箱,先讀干球再讀濕球,然后讀最高、最低溫度表。最讀數時先讀干球的小數部分,再讀整數部分。因為在打開百葉箱箱門的時候,溫度表感應很快,外界條件會影響溫度表。其他溫度表也一樣,且動作要迅速。觀測記錄好后要百葉箱的箱門關上,以避免往后時間的數據的錯誤。觀測完這些就去觀測自記溫度繼和自記濕度計。
自記可以記錄下每個時間的溫度和濕度,河南天氣?醋杂浖埳系那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一天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還可以和人工觀測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檢測出人為記錄的錯誤。接著觀測地面溫度,包括0厘米和最高、最低溫度。還有地中溫度,然后去觀測降水量、蒸發項目,廣西天氣。
在氣象觀測場觀測完大部分氣象要素后,我們就去觀測風向、風速。風速、風向的觀測儀器是電接風向風速儀。它包括感應器、指示器和記錄器三部分組成的有線遙測儀器。感應器安裝在氣象觀測場的桿子上,指示器和記錄器安裝室內,所以我們就在室內觀測。通過指示器觀測瞬時風速瞬時風向。記錄器的自記紙整理后可以得出任意10分的平均風速和風向。我們今天觀測都沒有風所以風速記為0米/秒,風向c。
觀測完風速風向后,我們就到地理樓六樓去觀測氣壓。觀測室內的氣壓表是動槽式水銀表。使用動槽式水銀氣壓表要進行調節才可以讀數。
①觀測附屬溫度表(簡稱“附溫表”),讀數精確到0.1℃。當溫度低于附溫表最低刻度時,應在緊貼氣壓表外套管壁旁,另掛一支有更低刻度的溫度表作為附溫表,進行讀數。
、谡{整水銀槽內水銀面,使之與象牙針尖恰恰相接。調整時,旋動槽底調整螺旋,使槽內水銀面自下而上地升高,動作要輕而慢,直到象牙針尖與水銀面恰好相接(水銀面上既無小渦,也無空隙)為止。如果出現了小渦,則須重新進行調整,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③調整游尺與讀數。先使游尺稍高于水銀柱頂,并使視線與游尺環的前后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再慢慢下降游尺,直到游尺。
【關于氣象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氣象學家竺可楨》教學設計03-03
關于銀行實習報告03-01
關于業大實習報告02-28
關于測量實習報告02-22
關于工作實習報告02-18
關于網絡的實習報告02-22
關于銷售實習報告15篇02-28
關于見習實習報告三篇04-17
關于醫院護理見習實習報告07-16
關于房地產畢業實習報告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