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以法律為主題的經典著作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你還有讀書的習慣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學習法學的過程中更少不了經典書籍的熏陶和啟迪。今天,小編推薦10本以法律為主題的經典著作,再忙,也要選幾本讀一讀!
1
《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
推 薦 理 由
《看得見的正義(第二版)》作者是北大法學院教授陳瑞華,是經典著作的再版。本書第一版2000年出版,在法學界很有影響,對于普及程序正義的理念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十年之后作者對全書進行了全面修訂,全部圍繞刑事訴訟法的經典格言展開。
陳瑞華教授十年之后面向社會再度普及法學常識: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全書用格言的形式講述程序正義的理念,普及法學常識,穿插各種典故、寓言、經典案例,讀來妙趣橫生,不僅適合專業讀者閱讀,也非常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2
《刑法的私塾》
推 薦 理 由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與弟子的刑法小學堂。張明楷老師在指導學生時,每個周末都會精選刑法當中的疑難案例與學生討論,通過對案例的討論,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即為近幾年張明楷老師與學生“周末刑法討論會”的內容實錄合集。
本書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實回放刑法討論會的現場,閱讀本書如同親臨張明楷老師與學生的討論會,學習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處理疑難案例。本書所選案例,多數是經常困擾刑事司法領域人士的疑難案例,對于司法實踐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3
《你的權利從哪里來?》
推 薦 理 由
“人生是個試錯的過程,對權利來源和本質的探尋與認識亦然,這本書或許有助于大家少走些彎路,多幾分啟發。”(法官、學者何帆推薦語)作者德肖維茨從法哲學的角度探討了權利的來源,用語簡練,層層深入,絲絲入扣。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和思維方式。
德肖維茨是美國當今最著名的律師與法學教授,其在中國已經出版的作品都廣受歡迎。這本書主要從法理學的角度探討個人的權利來自何處。在這本書中,德肖維茨提出了一種全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
4
《稅醒了的法治》
推 薦 理 由
財稅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規范公共財政行為,實現政府財政權與公民財產權的平衡協調。財稅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錢袋子"的背后實質上是國家與納稅人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以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財稅法治和每個公民的具體權利息息相關。本書是對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劉劍文教授的訪談實錄,以一種平易的方式向你敘述作為公共財產法的財稅法,也是上承國計之天緣、下接民生之地氣的治國安邦之法。
5
《大變局下的.中國法治》
推 薦 理 由
本書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教授多年來在國內知名報刊文章以及演講記錄的合集。全書圍繞“大變局下的中國以及中國法治”而展開,由作者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初始的法律記憶說起,圍繞未來中國如何以最小化的代價進行改革這一命題層層展開。
季衛東教授對中國的改革,不拆毀、不激進,冷靜面對中國現實,所提方案深具建設性,是作者三十年來學術研究與對中國觀察的精華所在。
6
《明鏡高懸:中國法律文化的多維觀照》
推 薦 理 由
本書是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徐忠明教授近年來思考和寫作的結集。全書分五個欄目,從“核心觀念”、“器物與圖像”、“檔案虛構”、“人物與制度”、“詩與小說”幾個切入點對我國古代法律進行了跨學科考察。
所涉內容既有概念解讀、人物考證、文化解釋,也有制度梳理、司法實踐考索、律條檔案分析等。如通過對古代司法建筑中“明鏡高懸”匾額和古代典籍中聽審插圖的考釋和解讀來考察司法意義,還原古代司法實踐的場景,深入探究司法權力背后的運作機制,解釋司法官員與訴訟兩造的心態模式和行為策略,評估司法實踐之于社會秩序形成的作用與意義。作者通過勾勒和描述中國法律史圖像,冀以改變目前中國法律史的研究格局。
7
《批評官員的尺度》
推 薦 理 由
本書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翻譯,榮獲第八屆文津圖書獎、南方閱讀盛典2012最受關注年度十大圖書等19個各類圖書獎項。本書講述了1960年,因為一則批評性廣告,警察局長沙利文以誹謗為由,將《紐約時報》告上法庭,并申請巨額賠償。兩審失利后,幾乎被各地政府官員相繼提起的索賠逼至絕境的《紐約時報》,奮起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
九位大法官在“《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力挽狂瀾,宣布“對公共事務的討論應當不受抑制、充滿活力并廣泛公開”,維護了媒體、公民批評官員的自由。《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兩度普利策獎得主安東尼·劉易斯,以翔實史料、生動筆觸,系統回顧了這起新聞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為線,串接起美國人民爭取言論自由的司法抗爭歷史,展現了霍姆斯、布蘭代斯、漢德、沃倫、布倫南、布萊克、韋克斯勒等偉大法官和律師的形象。
8
《與絕望抗爭:尋求正義的3300個日夜》
推 薦 理 由
死刑的存廢問題一直是法律界關注的焦點,這本《與絕望抗爭》講述的是轟動日本的第一起未成年人判處死刑案。本書講述了1999年4月14日,日本山口縣光市,二十三歲的本村洋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己的妻女被慘遭殺害。一場為妻女討回公道,持續九年的訴訟案由此拉開。
在這九年當中,在嫌疑犯注定不會被判死刑的絕望當中,本村洋孤軍奮戰并震動了整個日本社會,日本連續三任首相都對此案予以密切關注,日本的司法體系因為此案得以修正,三大法律得以修改。更重要的是,本村洋的努力使我們意識到,在這個社會里,死刑為什么需要存在。
9
《政法筆記(增訂版)》
推 薦 理 由
《政法筆記(增訂版)》文稿來自于耶魯法律博士馮象先生在《讀書》開的專欄文字,以文學的筆意,言說政法領域的大小故事,從孔夫子名譽權、魯迅肖像權、婚前財產公證、取名用生僻字、性賄賂、人體寫真到版權、美國大選……涉及方方面面的話題,稱得上漢語法學隨筆的佳作。
10
《刑法格言的展開(第三版)》
推 薦 理 由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心血之作,是公認的法學經典,曾經啟蒙無數法學學子步入法學殿堂。書中選取了二十余則西方經典法律格言,以輕松的筆法和層層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刑法學的博大思想和理論內涵。
本書還是學術與法律實踐結合的典范,大量格言結合具體案件展開,鞭辟入里。本書自1999年初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成為很多法學院學生的必讀之書,也是很多刑法學學生的啟蒙讀物。
【10本以法律為主題的經典著作】相關文章:
不容錯過的心理學經典著作推薦08-20
租房合同范本以及租房合同注意細節08-08
青少年我身邊的法律故事主題征文09-18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書筆記06-07
法律在我心中征文(通用10篇)05-28
法律工作計劃匯編10篇04-02
HR必須知道的法律10個公式02-07
創業公司應當避免的10類法律風險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