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經組織安排,我從涼亭鄉財政結算中心選派到四武村任黨支部書記、2009年12月任村支部第一書記。三年來緊緊圍繞“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維護穩定,鍛煉干部,促進農村全面進步”的目標,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靠全村黨員和廣大群眾,扎實摸清村情村貌,本著求真務實,狠抓實干的態度,在宣傳、落實、服務上努力做好“三農”工作。歷經了工作中的從不適應到適應的艱難探索,通過村兩委換屆選舉、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村村通”工程建設、500KV變電所工程建設等重大事件的磨練,深刻感受了基層工作的苦與樂,更好的鍛煉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回顧總結三年來的工作情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抓學習教育,努力建設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
堅持“三會一課”的學習制度。帶領大家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等文件精神,并結合“保持先進性教育”、“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活動,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素養,努力營造一種講吃苦,比奉獻的工作環境和氛圍,真正做到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全村范圍內大張旗鼓地學習宣傳,使黨的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調動了廣大干群的積極性,更好地開展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
二、抓基層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核心作用
農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農村黨員是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干力量。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突出和維護黨支部的領導核心,發揚民主作風,堅持集體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堅持堅定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努力創造和諧舒暢、避短揚長、優勢互補的工作局面。加強個人修養,出以公心,寬以待人,用黨性和人格的雙重力量,團結同志,凝聚人心;嚴格要求自己,服從組織決定,自覺維護組織整體形象,認真做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
1、針對村干部推諉扯皮、辦事拖拉等不良作風問題先后制定了《四武村干部輪流值班制度》、《四武村干部集中議事制度》、《會議制度》、《公務用品領用登記制度》、《公務接待制度》、《考勤及請假制度》、《學習制度》、《村印鑒管理及使用制度》等制度,通過制度規范村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2、針對村財務收支管理混亂現象,制定了《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并對2005年以來的村級財務收支組織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切切實實做到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消除了干部之間的誤解和隔閡。按照財務制度的要求今后對村中的每一筆支出,進行嚴格審核簽章后上報鄉財務管理中心,做到一月一總結,一季度公開一次,扎實做好村務公開,緩和干群之間矛盾。通過三年的努力對2005年以來的村級債務進行了化解,切實改變了過去負債運轉的局面,較好地實現了收支基本平衡,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截止目前村級結余資金為28897.71元。
3、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特別是團結好現任村兩委成員,打消他們思想上的顧慮,是干好工作的關鍵。為此,在安排村級各項工作時,都與他們事先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充分發揚民主,集體研究決定村級事務,使村級各項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在村級黨組織設調整、流動黨員管理、“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雙向承諾等方面作出表率和示范。按照發展能力強、奉獻精神強和公道正派理念強的“三強”要求,做好村黨組織繼任書記人選的物色和培養工作,培養出優秀的繼任書記人選;根據工作需要聘用了一名新的計生專干,該同志目前已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加強了班子建設。培養年輕化、知識化的致富能手,加入黨的組織,增強黨支部的活力。2008年按期對1名預備黨員進行了轉正;2009年發展了預備黨員2名,確定發展對象2名;2010年發展了預備黨員2名、吸納了2名入黨積極分子。
4、先鋒在線工程建設。村級網頁是基層黨組織面向公眾進行黨建宣傳與黨員教育的平臺,是推進黨務公開,增強基層組織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擴大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對組織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的重要窗口。它既是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終端接收點,又是黨員干部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培訓站點,也是城鄉基層黨組織服務人民群眾、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傳授站點。我們根據鄉黨委的要求,充分發揮網絡平臺作用,在先鋒網站開通了村信息點,在本村網站通過設村務公開、黨務公開、天南地北四武人、科學發展觀專題、創先爭優活動專題等欄目,定期更新信息,同時通過網絡短信平臺將村內各項活動開展情況及時向流動黨員、在外知名人士發送,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村村通工程中,我村知名人士孫愛寶北京市同心力金剛石制品廠老總,通過網絡及短信溝通后,直接通過郵政匯款方式捐資了2萬元;省委宣傳部朱訓義處長也通過網絡、郵件等方式了解村村通相關材料后,從省交通廳爭取專項資金10萬元;安徽師范大學孫葉根教授今年回鄉在與村兩委接觸后反映他一直通過四武先鋒在線關注家鄉的建設,是四武網站的忠實觀眾;尖嶺組何權現在在合肥工作,也通過電子郵件反映他父母雙亡,家中有70多歲的老奶奶沒人照顧,鄉村兩級通過調查為葉來男老人辦理了五保手續,同時對該戶危房進行了改造。堅持網頁設合理化、信息更新制度化、人員管理科學化三大目標,努力將村級網頁打造成網絡上的一張“電子名片”,打造成推進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加強組織建設的重要平臺。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四武村經濟社會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加快經濟發展是全體村民的利益根本所在,是解決一切困難和問題的根本條件,也是村兩委的最根本任務。掛職到村工作后,迅速完成角色轉換,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廣泛開展進組入戶活動,與現任村兩委班子成員、原村班子成員、黨員及村民代表開展談心活動,盡快熟悉本村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本地的種植習慣、民風民俗、資源優勢、潛在優勢、外出務工人員等等情況;分析本村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自己工作得失的標準,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工作中切實做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切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通過深入走訪,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
1、著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村級經濟文化發展后勁。
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因四武村由原熱心村和四武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合并后形成有兩條自然村道,即熱心路和四武路,并且兩條路相互平行,各有一半人口受益,而上級部門僅僅將四武路納入村村通工程計劃,至使原熱心的村民不能享受這項惠民政策,也由于前期一直未能實施該項惠民工程,群眾意見極大,影響惡劣。通過深入展開調查,分析存在的原因,積極與村兩委成員及相關群眾溝通、協調,制定實施方案。于2008年10月13日與施工單位正式簽訂合同,承包金額為23萬元/公里,公路里程3.6公里,總需資金82.8萬元,缺口資金51.45萬元。面對資金缺口大,為確保該項工程的順利實施,針對熱心路段的立項事宜,積極與縣交通局等相關單位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幫助。通過努力爭取到縣交通局增補村村通指標0.8公里,在省交通廳爭取專項資金10萬元,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爭取財政獎補資金11萬余元。同時向全村人民發放倡議書,充分發揮全村人民的力量,調動全村人民的積極性。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多現象,帶領村兩委成員親赴北京、上海、合肥等大都市,爭取全村在外名人志士捐資,以解決資金困難;針對外出務工人員春節返鄉的良好機遇,無論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帶領村兩委成員深入各組、各戶發動全村人民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建設,通過一系列努力共籌集村民捐款資金20余萬元,從而使該項民心工程順利得以實施。在村村通工程施工過程中從路線勘測、路基平整、級配碎石、水泥路面施工過程,我均堅持親臨施工現場監督、指導、協調各方面工作,并于2009年6月17日3.6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順利通車,給全村人民群眾的出入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也促進了本地農產品的快速推向市場,加快了全村農民兄弟姐妹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村室建設上,于2008年籌集資金3萬余元對村部進行了裝修,改善了辦公條件;大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村醫療室工程建設正在破土動工;2009年通過努力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下,為我村配備了價值2.7萬元的農家書屋工程,切實解決了全村人民“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2、500KV變電所工程建設。占地面積84畝,原計劃工期為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工程總投資約7.5億元的500KV安慶輸變電工程落戶我村。該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全壽命周期設計建設示范試驗工程,也是安徽省電力公司首個示范工程項目。具有工作量大、任務重、時間緊等特點,為確保國家重點工程順利動工,如期竣工送電,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充分認識該工程建設在國家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自覺維護良好的施工環境,服從服務于工程建設,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深入村組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把握了村情、人情和村民的思想動態,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資源,積極配合做好征地、遷墳、桿線移位、林木及地面附屬物清除、拆遷安、還塘、還路、進線、出線、塔基建設等相關協調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目前該項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建成投產送電。將有效緩解安慶地區供電緊張問題,為今后規劃分層分區供電創造良好條件,為安慶地區220kV電網增加了 500kV電網的聯絡點,有利于形成安慶地區220kV電網的供電樞紐。該工程建設還為今后本地區新擴建的較大電源點接入系統提供了合理的接入點。
四、以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為重點,狠抓為民謀利、排憂解難等工作。
組織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結合村實際,確定并承諾為民辦實事的項目內容和項目數量,動員各方力量認真組織實施,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落實“村為主”機制,計生工作是一件長期性、緊迫性的工作,面對計劃生育工作的嚴峻形勢,多次在村兩委會上強調,要嚴格落實計生四項手續,并實施責任到人,履行獎懲措施,大力營造計生工作濃厚氛圍,村兩委各成員要積極配合協調計生專干各項工作,保證計生工作順利開展,對于重點人口、流動人口堅
決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信息反饋,以保證全村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穩定低生育水平。組織實施好城鄉共建活動,努力改善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主動與選派單位以及縣幫扶單位聯系,爭取加大扶貧的綜合投入,著力保障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環境,三年來分別對5戶五保戶和特困戶的危房進行了改造,讓他們居有定所、生活無憂。積極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09 年安裝自來水146戶,使人民群眾從此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主動的幫助各企業協調方方面面的工作,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圍繞農民增收,努力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有農業示范基地8個,分別為養豬基地3個、漁業養殖基地2個、黃鱔養殖基地1個,糧食種植基地1個、瓜蔞種植基地1個;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幫助特困家庭解決子女就學、看病、就醫難等實際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積極推進平安村建設,認真開展社會矛盾排查調處工作,有針對性地做好釋疑解惑工作,社會穩定工作進一步鞏固,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積極調處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時光飛逝,轉瞬間三年選派工作臨近結束,回顧往昔,問心無愧。三年來,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沈浩同志為榜樣,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盡心盡力盡能地為基層和群眾服務。雖然工作即將結束,但是今后我會繼續對四武的群眾、對四武村的未來發展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