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一、向上爭取資金成效顯著
立足自身實際,搶抓發展機遇,加大向上爭取力度。今年,由我本人主抓,共向上爭取各類資金233.5萬元(其中獲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200萬元,省非遺補助資金2萬元,市文物維修資金16萬元,市群體活動補助資金15.5萬元)。
二、全力做好舊城改造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
1、重點文化設施:協助新區管委會做好中國西游記博覽館10月18日揭牌儀式相關工作,邀請省文化廳馬寧副廳長參加并在當日下午的高峰論壇上作重要講話。專門明確一名副局長協助新區管委會做好中國城市化史館(郎靜山國際攝影藝術館)項目和圖書館方案的設計、調研和論證等工作。
2、舊城改造:克服眾多困難,抽調一名副局長,歷時8個月參與雨潤大廈項目拆遷工作。由本人主抓完成了人民劇場地塊中劇場26處3000多平方米公房的拆除任務。并于2月14日—4月23日,組織文藝小分隊分別在市區主要街道和廣場舉辦了10場以“明天更美好”為主題的舊城改造專場文藝演出,為和諧拆遷、陽光拆遷、廉潔拆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以繁榮發展為目標,推進文化惠民工程
1. 春節系列文化活動異彩紛呈。開展了以“幸福唱響春天”為主題的文化系列活動。組織書法家為社區百姓義務寫春聯余幅,圖書進社區活動,發放文化法律法規宣傳資料3000余冊,邀請市專業文藝團體為社區老百姓舉辦各類專場文藝演出15場,在新區舉辦元宵燈會及民間手工藝作品展等各類文化活動50多場次。
2、主題文化活動各具特色,讓百姓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快樂淮安、激情廣場”系列演出、區“廉政文化社區行”活動啟動儀式暨專場文藝演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專場文藝演出活動13場,積極構建平安社區,幸福。
3、圓滿完成第九屆中國淮安淮揚菜美食文化節相關文體版塊活動。按照組委會要求,全力以赴做好9月17日美食文化節開幕式晚會的舞臺搭建、音響安裝、調試、現場環境布置、演員接送、節目排演銜接及大型演出活動的報批等工作。認真制定花車巡游文藝表演方案,全方位組織協調14支表演方陣,精心編排節目、周密組織實施,花車巡游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4、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全民健身深入人心。
認真貫徹《全民健身條例》。將納入區政府工作報告,發放宣傳冊頁3000多份。積極實施社區大學生干部科學健身培訓工程;舉辦了全市天元杯圍棋賽、區選材運動會,組織12支隊伍參加淮安市第五屆萬人自行車環市行和沿途健身展示等文體表演活動31次。
成功舉辦區第三屆運動會。今年4-6月,由我局牽頭負責成功舉辦了以《激情運動活力》為主題的區第三屆運動會,特別是在新區體育中心成功舉辦的開幕式,市、區四套班子領導及全區干部職工近萬人參加,是歷屆運動會中參與人數最多、組織難度最大的一次。并爭取區委區政府對全區近年來群眾體育工作27個先進單位和 30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建區以來)。完成了我區748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社區居民體質監測任務。成立區體育總會,加強了對各單項體育協會的領導。
5、文化藝術交流不斷擴大,藝術創作成效顯著。
連云港市文化局、南京雨花臺區文廣新局先后到我區就文化旅游相關工作進行交流。新創排演5個群眾文藝作品:三句半《舊城改造妙!妙!妙!》、搖滾說唱《陽光燦爛你我他》、小品《改變》、《跑官記》、歌曲《飛歌古淮河》,并獲好評。
6、扎實開展農家書屋提升工程。今年為全區11個農家書屋配備了圖書4500多冊、音像制品1000多盤和11臺電腦等,并舉辦書屋管理員業務培訓班,并在全區開展了星級農家書屋評比活動,不斷規范農家書屋建設,使書屋更好地為廣大居民服務,并充分發揮其教育群眾,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作用。在全區建成12個 100平米以上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目前,我區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已達2666.42平米,新增706.68平米。
四、規范管理,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水平不斷提高
1、實行政務公開,提高執法水平。抓住政府機構改革有利契機,完善內設機構,成立文化市場管理科,并配備專門人員具體負責行政許可、行政審批工作,將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從原來的文化稽查部門剝離出來;制定了《淮安市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統一實行網上公開運行,每周五在市民服務中心的文化行政許可窗口,統一對外受理文化行政許可申請,統一送達文化行政許可決定;積極開展依法行政示范點創建工作,并將文化許可和行政處罰進行進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2、扎實開展文化市場各類專項整治活動。重點開展了凈化元旦、春節期間文化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整治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行動,“平安世博”、“平安亞運”文化市場專項保障行動,暑期網吧專項整治行動,娛樂場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及“掃黃打非”等七大類專項整治活動。截止10月底,共出動人員1200余人次,拉網式檢查文化經營單位1350余家,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000余本,非法音像制品2萬余盤,立案查處違規案件42件,結案率達100%,沒有發生一起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案件。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動新聞出版事業發展,根據市局要求完成了新華印刷廠、樂天瑪特超市、楚天極目動漫等3家企業的軟件正版化工作(全市僅一家完成)。完成區屬范圍內67戶印刷企業年檢工作。
積極開展娛樂場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召開文化經營單位消防安全會議,簽訂消防安全責任狀,舉辦文化經營戶消防安全培訓班。對全區網吧、娛樂場所進行拉網式檢查,對各文化經營單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電器安裝使用以及消防設施等重點部位和環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完成區屬范圍內20戶文化娛樂場所 “1+3”安全監控體系建設任務,全年文化經營場所無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發生。
3、扎實開展“文化經營單位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在互聯網營業場所,開展“文明網吧”的評比;在印刷企業開展“雙優誠信”優質服務競賽,并積極開展“門前三好”創建活動,從優質服務、依法經營、文明經營、安全管理、環境整治等方面對我區文化經營單位進行評比,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從而帶動整個文化市場行業提檔升級,規范形象。
五、全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壯大
1、積極開展省級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申報工作。3月份,遴選了古淮河文化生態產業園、楚天極目科技動漫產業園、文化創意大廈和長榮大劇院新建數字影院等四個優秀項目。經多次和市文廣新局與省文化廳溝通、協調。6月,通過省專家組評審,8月24日,由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財政廳相關領導組成的省專家組,就“古淮河文化生態產業園”項目來我區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努力,11月26日“古淮河文化生態產業園”項目最終獲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200萬元,并在南京舉行了簽約儀式。
2、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快動漫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動漫游戲產業發展,幫助江蘇楚天極目動漫科技有限公司4月份獲生產經營許可資質,目前正在積極開發和生產以淮安文化為背景的大型原創作品。
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加強各級文保單位日常管理,建立定期巡查與目標責任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市長辦公會《關于主城區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精神,全面啟動了市級文保單位青龍庵和清江鐘樓修繕保護工程。3個項目入選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我區市級名錄項目達11個。精心組織節目參加市第五個“文化遺產日”展演展示活動。
七、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構建文體專業人才的培訓平臺。截止10月底,局共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8期,參訓人員近600人次,涉及群眾文化知識、社區大學生科學健身培訓、文化體育法律法規、執法人員電子政務培訓、藝術欣賞、圖書管理、消防安全等內容,20人次參加了省、市、區三級各類培訓學習,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升。
加大文化緊缺人才引進力度。積極爭取,將緊缺文化專業人才納入我區百名緊缺人才引進計劃之中,最終2名人才充實到文化系統工作。
八、順利完成文化行政體制改革
按照區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要求,6月21日組建了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掛區版權局、旅游局牌子),體育職能轉入區教育局,增加了廣電行政管理和旅游管理職能。針對班子成員和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調整較大的現狀,能認真做好“三定方案”及內設機構、人員配備和工作運行等工作,確保工作不斷、秩序不亂,各項工作穩步順利推進。擬定了《淮安市區“十二五”文化事業發展規劃》(討論稿)。
【篇2】
一、突出重點、力求創新,認真做好文化工作
1.春節文化活動異彩紛呈
為了豐富我縣人民春節期間的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溫馨”的節日氣氛,春節期間,縣文廣新局協調有關部門組織了文化“三下鄉”、燈謎競猜、精品書畫展、武術表演、戲迷票友演唱會、優秀電影展映周、圖書展銷等文化活動,較好地烘托了春節喜慶氛圍,豐富了全縣人民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
2.展示文藝風采,建樹文化強縣形象
接到市局關于舉辦廊坊市文化藝術節活動的通知后,我們成立了領導小組,我局制定了實施方案,縣文廣新局組織文藝骨干巡回指導,使演藝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我們組織參加的秸稈扎刻展示等參演節目得到了上級領導和觀眾的肯定和好評。
3.積極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申報工作并取得可喜成效
經過縣文廣新局組織積極搜集、整理、申報,3月份,我縣申報的楊家將的傳說、老調、條牌制作技藝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我縣已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項(秸稈扎刻)、省級2項(同樂圣會、永清花燈)、市級7項(董家務音樂會、核雕、傳統虎頭鞋制作技藝、永清博弈、老調、條牌制作技藝、楊家將傳說)。
4.加強文化站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硬件設施建設,我們與上級主管部門積極聯系,申請文化站配套設施,預計7月份,將爭取到部分設備,發放到相關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更好的服務群眾,豐富百姓文化生活。
5.積極做好全市“雙十雙百”評選活動
按照中共廊坊市委宣傳部、廊坊市文廣新局關于《農村文化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活動實施方案》通知的指示精神,以調動農村文化單位和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全面帶動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為目的,開展了農村文化先進集體和農村文化先進個人評選活動即“雙百雙十”評選活動。我縣申報的別古莊鎮辛園藝術團和團長丁兆峰分別榮獲全市十大明星單位和十大明星人物稱號。為使我縣獲獎單位及個人在“雙十雙百”頒獎晚會現場更好的展示他們在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繁榮方面的事跡和成果,我們安排工作人員到別古莊鎮實地進行視頻及照片的采錄,制作成專題片在頒獎現場播放。
6.積極做好我縣數字電影院建設工作
根據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的相關文件要求和省、市、縣領導指示精神,我局扎實做好數字影院建設工作。2月份以來,我局按照數字電影院建設要求,在實地參觀考察的基礎上,認真謀劃,穩步推進,在規劃選址、各項材料手續的準備申報、設備的安裝調試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目前,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準備迎接上級驗收。
7.完成廊坊市“銀星杯”京劇票友大賽初選
參加了廊坊市舉辦的“銀星杯”京劇票友大賽。本次大賽采取縣級初選、市級復賽和決賽的方式進行,按照通知要求,我縣精心組織,認真選拔了一批優秀的京劇愛好者,選手資料及唱段CD已報送大賽組委會。
8.我縣文化館評估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
按照文化部開展第三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的要求和省文化廳的安排,我們積極行動,認真整理了相關資料,積極配合檢查組做好評估檢查工作,順利通過各項檢查,已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
二、群眾體育活動普及開展
成功舉辦了“夜時尚杯”黑八爭霸賽、“教育杯”乒乓球團體賽、冀鼎杯”中國象棋友誼賽、后劉武營----劉街鄉渠頭村中國象棋聯誼賽。活動中共吸引了1000多名群眾觀看比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參加了參加廊坊市第三十一屆釣魚比賽榮獲優秀獎。
三、加強服務和監管,文化市場和出版物市場規范有序
1.全面完成年審年檢工作。三月份以來對全縣文化經營戶進行了全面年審年檢工作,其中打字復印17家、網吧49家、音像店12家、歌舞娛樂場所3家,對以上經營場所全部進行了年審年檢。
2. 年初,縣文體局召開轄區文化經營業主會議,簽訂了《守法經營責任書》,抓好日常,尤其是重大節日期間娛樂場所、印刷企業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3--5月份,組織開展了全縣公共聚集場所可燃裝修專項整治行動,配合縣消防、工商、安監部門對轄區娛樂場所進行了消防安全檢查。
3. 根據廊坊市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廊掃打字【20xx】3號)《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化市場管理規范印刷業“百日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縣文化市場的實際,按照加強日常管理和開展集中專項治理相結合,堅持從嚴打擊和有效防范相結合的方針,我們分階段、有重點地對全縣文化市場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頓。“百日行動”從20xx年2月28日開始,我局迅速組織精干力量,分成兩個檢查組,堅持日常巡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對印刷企業和出版物經營單位進行了拉網式清查,確保縱橫交錯、到邊到角。共出動執法人員679人次,共檢查印刷企業853家次,重點做好了加大對出版物市場的監管監察、打擊無證經營和游商、深挖制售非法出版物源頭、健全掃黃打非工作制度,確保了我縣文化出版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