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后感1
最近,在網上淘到一本免費電子書《給理想一點時間》,這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鳳凰網博報年度博文精選集。隨便翻翻,卻把我吸引住了。
本書收錄張五常、劉瑜、笑蜀、鄢烈山、朱大可、柴靜、閭丘露薇、宮鈴等近七十位兩岸三地、海內外作者一年來最優秀、最為網友關注的博文,是鳳凰網年度最有影響力等文字結晶。鳳凰網首席運營官李亞先生特為本書撰寫序言。序言引用童大煥的“中國啊,請你慢些走,停下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梁坍塌,不要讓道路成陷阱,不要房屋成危樓。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中國請你慢些走等一等你的人民》)一下子觸動了我。
這是一部極具沖擊力的小書,書中收錄的,不再是我們在傳統媒體上所看慣的那種四平八穩、溫文爾雅的文章,而大都是一種犀利、潑辣、充滿野性的文字。這些文字具有網絡論壇發帖一貫的短小精悍和威猛凌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思想敏銳、視野開闊、觀點鮮明,決不以簡單媚俗、模棱兩可的態度示人。基本上涉及到了過去一年來備受民眾關注的國內外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敏感話題——諸如日本大地震,利比亞戰爭;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小悅悅事件;大陸官員的貪腐現象,房價飆升的背后推手……對于這些事件和話題,盡管官方已經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解說和結論,但這些文章不僅敢于揭露尚未被主流媒體披露的社會真相,將對敏感事件和話題的討論引向縱深,同時,也為真實的民意和輿情提供了一個直接對話與溝通的渠道。像笑蜀所謂:“公民精神不是計劃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只能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發育,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成長,潛移默化為每個公民的本能。”他們為社會現狀擔憂,為中國的未來吶喊,為底層民眾悲鳴,他們都是有良知的一群人,讓我從心里敬佩。
曾經當過高中教師后來成為一名記者的單士兵在《中國教師為何過著“掙扎的人生”》一文中說道,沒有做過教師的人,有時是不適合談教育的。當我們感嘆這一代“聽話的學生”失去自由精神與獨立人格的時候,我們可能沒有想到,他們背后站著的其實同樣是一代“聽話的教師”。許多年來,對師德過度開發,對教師權利過多掠奪,讓教師背負無限責任,漸漸已經改造了這代教師的人格,讓他們離真正的現代公民越來越遠,而是守在那四角天空里,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卻又沒有能力與勇氣,走出去呼吸更加開放的空氣。
于是,中國教師就這樣過著“掙扎的人生”。……今天的中國教師,絕不止是在艱難的現實生存中掙扎,更多還是在精神空乏與理想缺失之中,讓疲乏脆弱的靈魂找不到出口。
“當過去不再照亮將來時,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法國人托克維爾曾這樣說。沒有健康的教師,哪里健康的學生?沒有健康的教育,當然也就不會有健康的教師。我感同身受,眼睛被濕潤……
事實上,無論身處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謂的“公平”和“正義”,都不會自己從天而降,當然,更不必指望在別人的恩賜中唾手而得,能夠指望的,只有每個人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一個人的聲音固然微弱,卻能夠在網絡的平臺上匯聚為一股巨大的洪流。我們由此看到了民間話語的力量,從而更有理由相信,給理想一點時間,讓它落地生根,就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后感2
最近,我閱讀了《給理想一點時間》,給人觸動很大。這是一部極具沖擊力的小書,書中收錄的,不再是我們在傳統媒體上所看慣的那種四平八穩、溫文爾雅的文章,而大都是一種犀利、潑辣、充滿野性的文字。這些文字具有網絡論壇發帖一貫的短小精悍和威猛凌厲,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思想敏銳、視野開闊、觀點鮮明,決不以簡單媚俗、模棱兩可的`態度示人。
在《給理想一點時間》這本書里,我看到別人的文字,有些是“響當當”的人物,讓我從心里敬佩,他們為社會現狀擔憂,為中國的未來吶喊,為底層民眾悲鳴,他們都是有良知的一群人,但我想,最起碼這些人不壞,都在做著有益的事。
當然,書中的文字具有多樣性,內容更是各抒己見、眾聲喧嘩,基本上涉及到了過去一年來備受民眾關注的國內外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敏感話題——諸如日本大地震,利比亞戰爭;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小悅悅事件;大陸官員的貪腐現象,房價飆升的背后推手……對于這些事件和話題,盡管官方已經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解說和結論,但這些文章不僅敢于揭露尚未被主流媒體披露的社會真相,將敏感事件和話題的討論引向縱深,同時,也為真實的民意和輿情提供了一個直接對話與溝通的渠道。
說實話,就我個人的閱讀而言,書中議論風生、可圈可點的文章可謂俯拾即是。像笑蜀所謂:“公民精神不是計劃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只能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發育,從日常的公民生活中成長,潛移默化為每個公民的本能。”十年砍柴所謂:“無良缺德的官府,單靠嚴刑峻法不可能擁有良民。”都稱得上是剴切明辯,切中肯綮之論。
另外,書中還收有老愚《夜色深處有官人》這樣揭露中國官場陋習丑態的文章,字里行間,極盡冷嘲熱諷、嬉笑怒罵之能事。它們雖然很少會出現在傳統紙媒上,卻在網絡博客中盡得風流,從中既能夠聽到來自民間的真實聲音,也不難看出一般讀者的閱讀喜好和民心所向。
在老家農村,我們把那些講話公正,做事正派,吐口唾沫都能釘釘子的人,叫做“明白人”,會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愛戴,聲譽好,德高望重。我想,這書里的文字,這些人應該都講的是真話,沒有違心地寫字,所以,值得我尊重。
最近我校又開展了“走進師生、傾聽心聲”活動,通過“走進學生,傾聽心聲”調查問卷,我對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心聲情況進行了匯總”,對于學生的心聲,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其中有些問題屬于我本人能力的問題,這有待于我通過不斷的學習研究,加以改進。還有的問題是學生多年來養成的惡習,譬如學生中厭學情緒濃厚,懶于學習,不求上進,混日子的學生大有人在,這些問題不是短期內一個或者幾個任課老師能解決的,需要學校領導和老師共同努力,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多開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活動。切實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改革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學生管理,改變學生學業考核辦法等方能得到改觀。
事實上,無論身處任何社會、任何時代,所謂的“公平”和“正義”,都不會自己從天而降,當然,更不必指望在別人的恩賜中唾手而得,能夠指望的,只有每個人日拱一卒的不懈努力——一個人的聲音固然微弱,卻能夠在網絡的平臺上匯聚為一股巨大的洪流。我們由此看到了民間話語的力量,從而更有理由相信,給理想一點時間,讓它落地生根,就一定會有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給理想一點時間》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理想一點時間02-05
林志炫精彩演講:給理想一點時間01-06
把理想推遠一點01-14
污一點霸氣一點的情話11-12
簡單一點,就會豐富一點01-11
《輕一點,再輕一點》教學設計01-18
經典情詩:愛我少一點 愛我久一點02-23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閱讀練習及答案03-03
關于《輕一點,再輕一點》的教學設計05-02
《輕一點,再輕一點》教學設計范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