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數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2016年數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1】
從小培養中小學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還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
法制教育教學中處理好滲透的“點”、“時”、“度”至關重要,找準“滲透點”是重點,把握“滲透時機”是難點,掌握“滲透度”是關鍵。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016年數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2】
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緩。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學的任務,各學科都應滲透于教學之中。這在教育理論上稱之為“傳授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統一的規律”,“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原則”。數學作為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課時分配比例大,更應該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已明確規定:“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利用教學內容的辯證關系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指出,數學是“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方式”。這就意味著數學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觀點。例如,在講授數軸、函數等概念時,對它們的本質進行透徹的理解并能運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辯證觀點;再如,從討論整數運算產生了分數,而分數又包括全部整數作其特殊情況,以及運算、等式、方程、函數等一系列數學概念都是以一個概念發展成為另一個概念,讓學生從概念的進程中掌握概念,大大有利于學生辯證觀點的形成。再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對學生進行事物之間想到聯系和運動變化的教育。
二、通過介紹我國古今數學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講授無理數時,結合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圓周率π的研究:我國魏晉數學家劉徽建立了計算圓周率π的兩個近似值和南北朝時數學家祖沖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并提出π的兩個分數近似值約率和密率;再如,在講授直角三角形時結合我國古代數學家關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我國古代數學家在《周髀算經》(公元前一世紀)就已經應用“ 勾三股四玄五”,在東漢初發展為《九章算術》的第九章內容的講述,學生們大大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通過介紹數學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例如,在講課過程中聯系學生身邊的數學知識:儲蓄利息的計算、市場經濟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氣預報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如,通過講授計算器的作用及統計的知識讓學生動手把身邊的數學問題加以解決,再順便介紹統計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同時簡介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巨大成就,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熱情。
四、通過數學推理、論證的嚴密、計算的精確,培養學生刻苦、求實的個性品質
在講授綜合的證明題時,讓學生不畏困難,尋找突破口,在講授復雜計算題時,要告誡學生耐下心來仔細計算。通過這方面的訓練,學生會養成誠實正直、知難而上的品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五、通過數學的奇異美、和諧美、對稱美來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
在講授黃金分割點時,通過講授其與繪畫,造型的結合提示數學中的和諧美;在講授軸對稱、中心對稱圖形時,通過介紹中心對稱圖形在建筑物與工藝品上的應用來揭示數學中的對稱美;通過二次函數圖像既可以描繪籃球運動的軌跡,又可以刻劃天體運動后軌跡的教學,提示數學中的奇異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美感直覺,引導他們去發現美、鑒賞美,從而陶冶學生愛美的思想情操。
六、通過數學史的教學,培養學生愛科學、愛科學探索的良好品質
例如,在講授負數發展經歷的漫長歷程時,讓學生知道真理發展曲折性,從而使學生堅定正確的世界觀。再如在介紹“哥德巴赫猜想”的發展時,告訴學生陳景潤證明了“1+2”,激勵學生愛科學,勇于探索科學真理。
七、通過教師講授的嚴謹,時時處處為人師表,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例如,老師講授知識時,力求準確無誤?梢坏┏霈F錯誤,應及時加以糾正。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更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學生,才有說服力。
總之,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是一個大課題,有待于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去探討和研究。我們要切實按照《綱要》提出的要求去做,在德育滲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徑,把傳授科學知識同思想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教育培養合格人才。
2016年數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心得體會【3】
初中學生一方面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迅速發展階段, 模仿性強、可塑性大, 是形成法律意識、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另一方面,他們的.情緒易偏激、沖動,容易意氣用事。因此,中學階段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對他們進行法律素質教育,不僅能在鞏固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深度,又可以體現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緊密性,能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法律對我們實際生活的積極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應把法制教育作為一項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法律,遵守法紀,把個人的需求與自己的權利義務結合起來,與社會責任感聯系起來,讓學生逐步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沒有固定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所要講授的學科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傳授知識的同時,將法律知識自然地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中。下面筆者就淺談一下自己是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是滲透法制教育的。
一、充分挖掘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內容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法制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數學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分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如:八年級在講一次函數時,我將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計算問題設計成例題,既融入了所學的一次函數知識,又向學生滲透了稅法的教育。通過具體的題目演繹法律條文,使抽象的條文形象化、具體化和實用化,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理解了依法納稅的光榮。
二、注重法制教育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靈活運用,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七年級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放學回家后調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通過計算一個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使學生明白了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同時也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及綜合素質,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寓法制教育內容于游戲活動中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需要教師從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筆者所在的學校位于中心城區,附近有好幾個十字路口,總有些學生為了趕時間闖紅燈。學習簡單的統計后,筆者帶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站在馬路口,統計在一分鐘內通過的各種車輛的數量。在帶領學生去統計前,首先對學生進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規的教育,到達現場后再對學生進行反面教育,假如在十字路口不按紅綠燈的指示行駛,即不遵守交通法規,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學生通過設想、討論一致認為:遵守交通法規不但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認識到了交通法規的重要性。
總之,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數學教學的規律,根據數學的特點挖掘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元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數學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非常融洽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隨著社會法制建設的更加健全,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是高素質的,他們應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培養初中學生法制意識,對他們進行法律素質培養及提高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從小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筑起一片純潔干凈的法制天空,讓他們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