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長征五號首飛心得體會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計劃于11月上旬擇機發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心得體會,一起來看看吧!
長征五號首飛心得體會一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綠色生態環保、技術創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開啟了我國發射大推力運載火箭的新征程。
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立項,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主要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占地16000余畝,建有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發射工位、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和水平轉載測試廠房、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航天器加注扣罩廠房、指揮控制中心等,是一座發射能力強、運載效率高、射向范圍寬、安全可靠、生態環保、利于國際合作、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蘊含多項技術創新。面對高溫高濕高鹽霧、強降雨強臺風強雷暴等沿海氣候條件,攻克了地基止水、建筑抗風、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術難題;全面采用液氫、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污染新型推進劑,集約化設計兩型火箭垂直轉運軌道,實現了生態型環保型發射場建設的突破;采用“新三垂一遠”測試發射模式,攻克了新型運載火箭推進劑貯運、加注、控制等技術難關,實現了大推力火箭發射能力的突破;運用自主可控的'國產軟硬件開發平臺、一體化試驗任務組織指揮平臺和自動化運行測試的發射場運行管理系統,實現了組織指揮一體化、操作使用遠程化、信息管理網絡化和技術保障智能化。
與酒泉、太原、西昌等內陸發射場相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具有更加靠近赤道、三面臨海、射向范圍寬等突出優勢。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了我國沿海內陸相結合、高低緯度相結合、各種射向范圍相結合的發射場格局,使我國航天發射場整體布局更為合理、體系更為完善;將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提升到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升到14噸,推動了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跨越發展;基本滿足國內外的衛星發射各種軌道要求,可發射的航天器種類多,進一步提高了商業發射競爭能力,促進了國際合作和擴大對外航天發射服務。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第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航天發射場,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設、管理和使用。發射場計劃2017年上半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未來,我國的探月工程三期飛行器、現代化空間站等都將在這里發射升空。
長征五號首飛心得體會二
6月25日8時22分,我國全新研制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這標志中國航天事業又一次歷史性的飛躍。
回顧中國航天事業,從“兩彈一星”建功到航天神劍驚艷亮相“九·三”閱兵,從航天員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傳回五星紅旗的圖像,從一枚枚火龍拔地而起、直上云天,到航天技術一次次摘得國家科學進步特等獎的桂冠。這一切,都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的騰飛和跨越。
現如今,發展航天技術,不僅是民族智慧、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更提升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國航天人巨大的榮耀和夢想的種子,將年復一年地廣泛播撒,為普及航天知識、激勵科學探索、培植創新文化帶來巨大感召力。
中國的航天事業在以后的日子里會有著更加蓬勃、輝煌的發展。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亦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航天探索永無止境,逐夢之行永不停歇。
【觀看長征五號首飛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我的長征》觀后感04-28
讀書與成長征文范文02-03
好書伴成長征文范文12-16
法律伴我成長征文范文01-29
閱讀伴我成長征文范文01-29
關于長征的黑板報內容02-19
陽光下成長征文范文12-15
地球上的星星觀看心得05-13
關于長征的故事的手抄報素材02-09
關于長征中的故事黑板報內容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