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解讀
重慶公布兩江新區管理辦法 ,1+3”行政管理體制固化。詳情請瀏覽以下內容。
2016年6月2日,重慶市政府網公布了《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繼續沿用了現有的“1+3”行政管理體制架構,但將轄區內部分街道的主要行政功能劃分給兩江新區。此《辦法》還明確了兩江新區的市場準入制度,推行負面清單管理,這為其未來的國際化標準的'運營鋪平了道路。
“1+3”行政體制進一步固化
兩江新區未來的行政操作行政操作將如何運行?目前,兩江新區沿襲的是“1+3”行政管理體制,即兩江新區管委會+江北區政府、北碚區政府、渝北區政府(以下簡稱三區政府)的管理架構。這也是目前該區的主要管理體制。從新公布的《辦法》可以看到,該行政管理體制非但沒有改變,反而得到了固化。
《辦法》規定,兩江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分區規劃、專項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交通規劃和其他重點專項規劃由兩江新區管委會會同三區政府編制,按規定報批后組織實施。
開發建設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均由兩江新區管委會和三區政府共同負責。
轄區內部分街道進一步融入兩江新區
兩江新區這一新設機構,構建在包括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3個行政區的部分區域之上,由三區政府負責兩江新區范圍內各自行政區域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權。
不過,在此《辦法》框架下,渝北區8街道的大部分行政管理“融入”了兩江新區,但鴛鴦、人和、天宮殿、翠云、大竹林、禮嘉、金山、康美等8個街道的疾病防控、征兵工作仍由渝北區政府負責——目前還沒有其它信息顯示其他三區在兩江新區內的區域,是否也會采取同一模式,逐步“融入”兩江新區。
部分市級部門管理職能下沉兩江新區
該《辦法》規定,重慶市規劃、國土房管、環保、稅務等部門在兩江新區范圍內設立的有關直屬機構和派出機構,這意味著,以上機構在行駛職能時,將面對重慶市和兩江新區兩級政府。
《辦法》沒有明確兩江新區和三區政府在規劃、環保、國土方面的相關事務,由此可見,作為特殊時期的過渡產物,還有很多事務有待進一步明確。
兩江推行負面清單與國際接軌
《辦法》規定, 兩江新區應當建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
有專家透露,兩江新區推行此運營管理體制,為其未來國際化的運營及此后承接自貿區鋪平了道路。
據了解,《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在2015年8月27日審議通過,到2016年6月2日才公開發布,跨度時間長達9個月。該《辦法》沒有進一步說明這期間是否有過相關調整。
【《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解讀】相關文章:
2016《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熱點解讀06-08
2016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全文06-08
2021典當管理辦法解讀05-15
解讀重慶夫妻公積金貸款條件03-23
重慶2017年社保政策解讀02-03
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解讀02-18
解讀2016高校宿舍管理辦法12-24
《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全文解讀12-24
醫療質量管理辦法解讀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