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健康扶貧“351”及“180”政策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健康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能夠為貧困戶提供實打實的幫扶,有效遏制因病致貧、返貧的情況。以下是小編搜集并整理的安徽省健康扶貧“351”及“180”政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健康脫貧兜底“351”
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健康脫貧兜底保障,健康水平明顯提高,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一)保障對象。保障對象為扶貧部門確認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以下簡稱貧困人口)。
(二)保障政策。貧困人口在省內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特殊慢性病門診及限額內門診費用合規費用納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圍。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補償后,貧困人口在省內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個人年度自付封頂額分別為0.3萬元、0.5萬元和1.0萬元,年度內個人自付合規費用累計超過個人自付封頂額時,超過部分的合規費用由政府兜底保障。個人自付封頂額按照貧困人口年度內就診最高級別醫療機構確定。
(三)資金結算。貧困人口醫藥費用“一站式”結算。貧困人口出院時,聯網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合規醫藥費用通過綜合醫保“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即時結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府兜底以及個人自付費用。貧困人口只需交納個人自付費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及政府兜底資金由醫療機構墊付。貧困人口在非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合規醫藥費用,回參保地的醫保管理經辦機構通過“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結算。個人只需承擔自付費用,其他費用由醫保管理經辦機構墊付。
醫療保障“180”
在“三保障一兜底”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以下簡稱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保障待遇,有效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貧困人口中的慢性病患者,包括常見慢性病和特殊慢性病患者,具體病種按照《安徽省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保障指導目錄》確定。
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三保障一兜底”綜合醫保補償后,剩余合規費用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以下簡稱“180”補充醫保)。剩余合規費用包括常見慢性病門診限額內經基本醫保(新農合)報銷后的自付部分、超出限額外個人自付的合規醫藥費用,以及特殊慢性病比照住院報銷后自付合規醫藥費用。合規費用的界定按醫保相關規定執行。
“180”補充醫保由基本醫保(新農合)經辦機構經辦,納入貧困人口綜合醫保“一站式”結算范圍,實行省內就診即時結報。進一步完善依托于新農合的“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啟用系統預留的“其它補償”接口,專門用于貧困人口補充醫保數據傳輸和費用核算,實現政府兜底保障和“180”補充醫保同步精準核算結報。
“180”補充醫保報銷費用從20xx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1月1日至本方案實施前貧困慢性病患者已經發生的門診醫藥費用納入報銷范圍,期間由個人自付的合規費用要予以補報。
延伸閱讀:
安徽省脫貧攻堅政策問答
1.為什么要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
精準識別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和前提。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并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2.建檔立卡的范圍和對象包括哪些?
我省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在全省70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市、區)開展,包括31個重點縣(含片區縣)、39個非重點縣。
建檔立卡對象是指貧困縣(含片區縣)、貧困村和農村貧困戶。
3.貧困戶識別標準、扶貧標準、脫貧標準有何區別?
識別標準:按照“規模控制、群眾評議、程序合法”的方法識別。既要考慮收入,更要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貧原因等因素。
扶貧標準:我省執行國家扶貧標準。2013年的扶貧標準是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于2010年2300元不變價),2014年、2015年扶貧標準分別為2800元、2855元。根據《安徽省扶貧辦關于下達2016年脫貧計劃的通知》(皖扶辦〔2016〕26號),貧困人口脫貧以戶為單位,該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準(不低于3100元)且吃穿不愁;
脫貧標準:以“兩不愁、三保障”(即中央提出的“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為核心,綜合考慮群眾發展能力、增收渠道、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費結構。居住地有相對完備的水、電、路、網等基本生產生活設施,以及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
4.對貧困戶識別的程序有什么要求?
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各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探索了一些好的經驗與做法,比如貧困戶識別“五比五看三優先”:比家庭收入、看經濟來源;比家庭資產、看消費水平;比家庭勞力、看勞動觀念;比生活環境、看居住條件;比貧困程度、看致貧原因。殘疾人的家庭優先,獨生子女家庭優先,純女戶家庭優先。
5.貧困人口識別“兩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貧困人口識別必須做到“兩公示一公告”,即:通過農戶自愿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后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6.貧困戶建檔立卡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包括家庭基本情況、主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脫貧時限、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效等方面內容。
《扶貧手冊》填寫要及時,信息要真實、準確,做到各級幫扶工作全過程記錄,扶貧手冊內容與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保持一致。
7.貧困村識別標準和程序是什么?
貧困村識別原則上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進行。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高于所在縣(市、區)貧困發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所在縣(市、區)平均水平,行政村無固定性集體經濟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按照貧困村識別標準,符合條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會自愿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的流程識別,并進行“一公示一公告”。
8.貧困村識別“一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鄉鎮人民政府向各村宣傳貧困村申請條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村級組織充分討論基礎上,自愿提出申請,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形成貧困村初選名單。鄉鎮人民政府對貧困村初選名單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后報縣(市、區)扶貧辦,經縣(市、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進行公告。
【安徽省健康扶貧“351”及“180”政策】相關文章:
2017全國健康扶貧新政策07-13
2017西安新農合健康扶貧新政策06-23
西安新農合健康扶貧最新政策201706-23
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政策07-14
2017年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03-13
安徽省大學生創業政策10-11
2017健康扶貧新政新規07-13
2017安徽省大學生創業政策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