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職業測評不等于職業規劃
職業測評,是心理測驗的一個分支,在學術上被廣泛認可的心理測驗的定義是“行為樣組的客觀的標準的測量”。如果你真的想借助職業測評達到了解自我的目的,應該選擇科學的職業測評。
職業規劃,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培訓和發展計劃等,并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
職業測評能快速發現個人的特點,對確定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具有指導作用。然而,形形色色的“職業測評”真是求職路上的試金石嗎?做了職業測試就等于做好了職業規劃嗎?
職業規劃師在咨詢中經常發現類似的情況:很多職場人或大學生過分迷信測評,往往在網站上做了一兩個測試后,就機械地套用結果,忽略了個人的實際情況,且誤認為職業測評就是職業規劃。
實際上,在職業規劃咨詢的過程中,測評只是用來了解咨詢者的方式或方法,是職業規劃中的一項工具,絕不能單憑測試導出的結果當成最終的職業定位。如何選擇有效的測評工具、正確理解測評工具的作用以及如何準確解讀測評結果,都需要審慎而為。
測評上說的對不對?
上海大學財會專業的汪嵩因為一直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于是,在求職時暗下決心:只要不干財務,別的什么工作都行。
去年九月,汪嵩終于拿到了松江一家民營企業做電子商務網絡推廣專員的面試Offer.汪嵩覺得做這份工作,可以每天泡在網上瀏覽大量的網站,與不同的人做溝通交流,甚是歡喜,干勁十足。可是幾個月后,重復機械式的工作令他很不喜歡,加上工廠在郊區,生活上遠不如在學校時便利,而且廠里的年輕人少, 工作氣氛很沉悶,做了將近一年的汪嵩還是交了辭職信,趁著國慶長假去外地痛快地玩了一場。
玩歸玩,遲早要面對現實。工作辭了還得找啊,于是汪嵩上各大招聘門戶網投簡歷。本以為有了一年工作經驗的自己應該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簡歷投了幾百份,沒能等來一個面試通知。
“一個月來我投了數百份簡歷,但一點消息都沒有。我急得整夜合不上眼,后悔自己不該學人家‘裸辭’。那時忍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一心想要抓住那根救命的稻草,情急之下我花了近千元做了一套職業測評。”沮喪的汪嵩對職業規劃師說。
“測評結果說我比較適合從事咨詢、教育/培訓類的工作,而究竟怎么做、如何找這方面的工作,那個老師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對此我感到很困惑。如果要轉行,究竟該怎么轉?”迷茫的汪嵩來到了向陽職業規劃咨詢中心,希望能得到幫助。
職業測評≠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是以實現個人的發展成就最大化為目的,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管理來實現個人發展愿望。職業規劃的三個核心要素是:職業定 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一般來說,職業規劃中所需要用到的測評內容包括性格、職業取向、潛能、天賦等。職業測評僅是職業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工具,但測評絕 不能等同于職業規劃。
1、職業測評僅是參考依據
時下大學生在自己的職業定位及發展目標尚未確定的前提下,求助職業測試來確立定位,甚至單憑測評導出的結果作為自己求職定位的依據,顯然是不夠科學 的。一般來說,職業測評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手段,分值高表明你在某一領域有較突出傾向,如果在此領域內發展,可能會更容易獲得成功。但單憑一項或幾項參考依 據就給自己定位,而不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以及社會環境,就有些懸了。
2、測評結果需要專家解讀
職業測評并非100%準確,一般來說,測評準確率通常僅為30—40%,而職業測評報告也往往只有較籠統的建議或多條選擇,測試者常常無所適從。所 以,對測評結果應正確理解,往往要有經驗豐富的職業規劃師結合每個人不同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行業/職業選擇解決方案。只有這樣,職業測評才能在實際職 業選擇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職業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
汪嵩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職業定位問題,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職業取向、商業價值以及職業機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興趣、特長、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而職業測評是一個快速了解他的工具。
通過職業規劃師與汪嵩一對一溝通,結合他重新做測試后的MBIT性格分析及SDS職業傾向測試結果,職業規劃師發現汪嵩的職業性格測試 結果為INFJ,確實是比較典型的咨詢師性格特質,喜歡從事創新型的工作,樂于幫助別人成長,工作必須符合個人的價值觀。從他的性格方面看,非常匹配咨詢 方面的工作。
而汪嵩也說:“我認為自己最擅長的就是和別人交流。平時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拿來和朋友一起分享。我能很好地與別人相處,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上大學時我是班上公認的最佳傾聽者。”
職業規劃師在溝通中還發現,汪嵩在大二時就加入了一個公益組織,經常去孤兒院為孩子們做義務的學習輔導,且研讀了許多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比較了解,參加過培訓師的專業課程,這都是他獨特的優勢。
經過長達三小時的深入溝通,在職業規劃師的幫助下,汪嵩確定了自己的優勢,找到了新的職業方向——培訓咨詢領域的咨詢顧問。當前切入點是教育培訓和咨詢公司兩個領域的咨詢助理職位,接下來可以利用3—5年時間完成從咨詢顧問到咨詢師的轉變。
找到了職業方向后的汪嵩終于解開了困惑,信心滿滿。在職業規劃師的幫助下,汪嵩還制定了周詳的行動方案。針對簡歷投遞沒效果的問題,職業規劃師給出了修改建議。
不久前,職業規劃師對汪嵩進行了跟蹤回訪,咨詢結束后的汪嵩沒再猶豫,鎖定了四家求職企業,有針對性地完善并投遞了簡歷,同時,他還參加了“求職就業特訓營”,提高了求職面試能力。汪嵩很開心地致電向陽生涯,他已經拿到了一家培訓學校的面試通知。
職業規劃的目的是實現人適其職,職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最終實現“人職匹配”的目的。職業規劃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不是通過做一兩個職業測評就 能完成的。目前,許多大學生在求職時缺乏自我定位,不了解自己畢業后的工作方向,更不清楚自己到底適合怎樣的工作,對企業的用人標準也一無所知,所以,在 不考慮現實條件及真實需求的情況下盲目求職。毫無目標的求職帶來的結果就是不喜歡、不適合、不勝任、頻繁跳槽,職業發展極不穩定。光憑一次測評就確定職業 定位和規劃風險較大,惟有做好科學的職業規劃,職業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順。
“學歷不等于能力,文憑不等于水平。”高學歷的學生,未必是職業能力出眾的職場人;低學歷的學生,未必不是職場能力出色的職場人。學歷與文憑,都不過是紙上談兵的東西,需要經過職業導師的職業指導才能將理論化作實踐,將理論知識轉為工作能力;沒有高學歷和文憑的職場人,同樣可以借助職業導師的職業智慧和職場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錯路,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縮短和他人的距離。
借助職業指導提升求職能力、職業能力
“選擇重于努力,方向重于能力。”很多職場人都缺乏借助職業導師的職業智慧和職場經驗為自己撥開職場迷霧,導航職業方向的意識。
千百年來,中國的職場人都是靠摸著石頭過河在職場中掙扎求存的。然而,現在社會高速發展,職場你追我趕,機會稍縱即逝,誰還敢依靠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摸索的結果,就是錯過機會。尤其是面臨“史上就業最難季”的人們,機會本來就少,競爭本來就激烈,就算能順利過得了河對岸,又有多少人能獲得機會呢?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無疑會不斷走彎路、不斷走錯方向、不斷跌倒。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人人知道“經驗就是財富”,但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借助他人的經驗教訓讓自己少走彎路呢?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將自己的經驗教訓變成財富呢?
喬治梅森大學的教授Ellen Fagenson Eland的研究表明:擁有導師的員工得到提升的可能性是沒有導師的兩倍。一個導師可以幫助你定位自己,反復地獲得加薪。
由Sun Microsystems主導的研究發現,在公司項目中受到指導的人得到升遷的頻率,是沒有被指導員工的五倍。
這兩項研究表明,導師對于職場人的影響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職業導師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強烈的職業針對性。如果能夠獲得職業導師一對一面試輔導,職場人便可以迅速找出自己技術上和經驗上的缺失,借助職業導師的職業智慧和職場經驗,全面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求職能力提升、履職能力提升、升職能力提升、創業能力提升。
職場發展,需要仙人指路;職業成長,需要名師開悟……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職業指導。
只要對專業及個人發展有興趣、樂意接受別人的建議與輔導、勇于接受挑戰、擁有時間管理智慧、以及渴求成就感的人,都需要自己的職業導師、職場導師。
http://www.shddsc.com/【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職業測評不等于職業規劃】相關文章:
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08-09
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08-09
個人的職業規劃怎么寫09-10
職業規劃是什么?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07-25
it職業規劃怎么寫07-28
職業規劃書怎么寫08-08
護士職業規劃怎么寫07-29
個人職業規劃怎么寫及規劃要點07-16
怎么寫個人職業規劃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