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

時間:2023-01-06 08:15:59 規章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1

  為加強我院醫療質量管理,保障醫療安全,結合行業主管部門與我院簽訂的《鹽津縣衛生系統20xx年綜治維目標管理責任書》之附件《鹽津縣20xx年醫療業務管理檢查評分標準》,同時以正在開展的“六月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于20xx年6月28日對我院醫療質量管理及醫療安全管理開展了自查整改工作,現將我院20xx年第二季度醫療質量管理與醫療安全管理的自查整改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環境衛生問題:

  1、室內衛生方面的問題:

  (1)由于雨季天來臨給日常保潔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不盡人意;

  (2)留有部分衛生死角長時間不清理打掃,如病床床頭柜角、病床床腳、各樓層飲水機擺放點保潔不及時、衛生間面盆擦洗不徹底等;

  (3)住院病房由于部分患者及其家屬對愛護環境衛生意識淡薄,隨意亂扔垃圾現象突出,給保潔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4)窗玻璃不潔凈、窗臺、窗槽有灰塵壘積;

  (5)院內墻體有小孩亂涂、亂畫現象;

  (6)部分上墻制度有灰塵、粘膠脫落。

  2、室外衛生

  (1)一、二樓門面外張貼有電話或紙制小廣告;

  (2)外懸掛空調機外殼上清掃周期過長。

  (二)消毒方面存在的問題

  1、每日紫外線消毒記錄登記不及時;

  2、個別科室消毒液更換周期過長;

  4、治療室的治療車未配備速干手消毒劑;

  5、查房、換藥一病人一洗手(雙手無可見污染時用速干手消毒劑)制度執行不嚴;

  6、呼吸機螺紋管、濕化槽、無創面罩、止血帶、體溫計、氧氣濕化瓶、吸引瓶等用后消毒執行干燥潔凈保存制度不嚴;

  7、霧化器用后水槽及霧化罐存在干燥放置制度執行不嚴;

  8、醫用冰箱未能做到每周定期除霜和清潔,每日無監測記錄。

  (三)醫療文書方面存在的問題

  1、處方

  (1)處方的后記內容存在有缺項;

  (2)個別處方存在書寫不規范或者字跡潦草難以辨認;

  (3)藥品的劑量、規格、數量、單位等存在書寫不規范或不清楚的現象;

  (4)處方修改存在未簽名并未注明修改日期,或藥品超劑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簽名的現象。

  2、病歷

  (1)病歷書寫質量存在一定問題,如:書寫不及時、不規范、簽字不及時,質控評分不認真;門診病歷存在不書寫或書寫不完整,不規范現象;

  (2)病程記錄中對修改的醫囑、陽性化驗結果缺少分析,查房內容分析少,有的像記流水帳;

  (3)個別自費用藥未簽知情同意書;。

  (4)在院病人病歷擺放順序不規范。

  3、門診日志

  (1)填寫項目不全,特別是家庭地址存在填寫大地址現象;

  (2)有個別醫生在填寫14周歲以下兒童就診時未在“備注”欄填寫戶主姓名;

  (3)門診日志上登記的傳染病患者在上報后,個別未在《門診日志》上標注“疫情已報”,同時有些存在缺少聯系方式(電話號碼)。

  (四)合理檢查與合理用藥、抗菌、激素藥物使用急救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1、個別醫生在抗菌、激素藥物的應用存在有不合理的現象。

  2、急救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足。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認真學習醫療衛生法律法規、有關條例及管理辦法,學習核心制度等及各級各類人員行為規范、崗位職責,要求每一個醫務人員遵守法律法規、制度、規范及職業道德。認真履行崗位責任,努力做到團結上進、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為提高醫務人員的整體水平、業務素質,應定期組織業務學習、病例討論,通過學習討論使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能熟練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都能做到對技術精益求精、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同時,要結合開展“平安醫院”、“三好一滿意”等活動,提高醫務人員醫德水平和人文修養,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轉化為醫務人員的自覺行動。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強醫院管理

  健全制度強化責任,認真落實行政查房制度、業務查房制度、總值班制度、院長后勤查房制度及請示報告制度等。臨床科室要強化首診醫師負責制、住院醫師24小時負責制、三級查房制度、會診制度、術前討論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等核心制度的落實。要以我院屬縣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民營醫院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醫院規范化管理。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證核心制度的落實1、加強衛生監督檢查力度,切實提升患者就醫環境;2、醫務科要進一步加強質量查房和運行病歷檢查工作,這項工作對于提高醫療質量是很好的措施,但是要注重實效,不能流于形式,對查到的問題除了當面講解以外,對屢犯的一定要通過經濟處罰,給予懲戒;

  3、要加強三基訓練與考核,要不斷完善考核辦法,嚴肅考核紀律,注重考核的實效,不能流于形式。科室負責人要重視三基訓練,要經常對醫務人員講三基學習的重要性,保證每月進行一次科內考核,這對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至關重要。8月初,醫務科要組織一次技能考核,提高醫務人員的操作水平;

  4、加強病案質量的管理

  要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及病歷檢查標準,要制定獎懲辦法,保證住院病歷的及時歸檔和安全流轉;

  5、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的監控

  要進一步在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環境衛生監測等工作上下大功夫,嚴格執行各項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要將工作做細,不能應付。要進一步加大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和宣傳力度,讓每個醫務人員都要認識到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自覺遵守無菌操作技術,做好個人控制環節。發揮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小組的職責,配合院感辦積極開展工作,杜絕醫院感染事件的漏報;

  6、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

  根據衛生部《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管理》通知精神,制定我院具體實施辦法及獎懲制度,注重監控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情況。要進一步落實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對門診醫生設置處方權限,保證制度的落實。提高藥敏試驗率,保證合理使用抗菌藥。

  (四)強化藥事會職責,確保病人臨床用藥安全醫院藥事會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條例》,加強培訓、監督和管理,以保證臨床用藥、醫用材料及檢驗試劑等質量合格、安全,符合臨床使用要求。進一步完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并按時上報。規范藥房建設,及時清查并上報近效期藥品。依法加強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的藥品及麻醉的藥品管理工作,保障臨床用藥安全。

  (五)滿足患者心理需要,密切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營造和諧就診環境。

  患者在醫院內的心理是十分復雜的,他們需要被關懷,被尊重,被接納,需要了解他的診斷、治療信息,需要安全感并渴望早日康復,同時他們還會有對今后家庭、工作等社會問題的種種憂慮。這些都需要醫護人員很好地了解,予以解決或滿足。首先,醫護人員在接診時必須著裝整齊、態度和藹、精力充沛,主動向患者介紹自己是其分管的醫生或護士,使患者得到一個良好的印象,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和有所依托感,使患者情緒穩定,家屬滿意放心,在診治過程中才能主動配合,建立起主動合作型的醫患關系。患者和家屬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迫切地要求醫護人員及時為他們傳達診斷治療信息,這也是患者和家屬的權利。所以醫護人員必須及時和他們溝通,征求他們的意見,使患者及家屬能主動配合,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能和患者及家屬經常交流病情和治療計劃,對他們需要了解的不能滿足,也會造成誤解甚至引起醫療糾紛。

  (六)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提高診療水平

  醫院目前硬件設施基本配備,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促進我院醫療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滿足臨床醫療需求。醫技科室對現有各種設備應及時進行保養維修,保證正常運轉;要操作規范,確保檢查結果準確可靠。對于新購置醫療設備要加強培訓,督促醫務人員及時學習和掌握新設備性能和用途,提高臨床診療水平。綜合上所述,我院自建院以來在醫療質量工作中圍繞“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離行業主管部門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兄弟醫院相比還有不足,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嚴格以《鹽津縣衛生系統20xx年綜治維目標管理責任書》之附件《鹽津縣20xx年醫療業務管理檢查評分標準》為藍本,認真對照自查自糾,持續質量改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保證醫療安全,不斷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品質,更好地為當地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2

  一、同安區醫院放射科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1.全科室人員必須把醫療護理質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強化質量意識,自覺接受醫療質量管理小組的檢查監督。

  2.認真落實和嚴格執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3.成立由科主任領導的,包括診斷和投照技術組及導管組人員組成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負責科室診斷和投照技術質量管理工作。

  4.堅持實行每日早間集體讀片制度和疑難病例討論制度;規范診斷報告的書寫。

  5.堅持實行技術讀片制度,由醫療質量管理小組人員對照片質量進行講評。

  6.加強質量管理力度,嚴肅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

  7.明確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嚴格“三基”培訓,定期進行考核。

  8.加強影像資料的管理,實行入庫前再次檢查核對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醫療質量管理小組

  組長:

  成員:

  三、放射科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職責

  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為組長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在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并對其負責。

  2.落實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建立的操作規程,醫療質量標準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醫療工作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和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4.定期開展活動,每月對本科室醫療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將檢查結果通報全科及上報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5.對職能部門反饋的質量問題及時進行落實整改。

  6.負責落實本科室醫、護人員的再教育,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

  7.負責制定本科室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措施。

  四、放射科質量保證方案、質量管理目標及實施細則

  根據衛生部《放射診療管理規定》、《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的有關精神,結合本科室實際情況,科室成立質量保證管理小組,制定《放射科質量保證方案、質量管理目標及實施細節》。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3

  一.建立質量管理目標:

  提高影像專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獲得最佳影像質量,減少放射劑量,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依據,達到代價—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優化。

  1.提高各級影像專業技術水平;

  2.改善影像科各專業人員間的關系,全面進行質量管理;

  3.建立各種設備、各項指標的標準和評價方式,為影像診斷質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觀、正確的決策;

  4.通過代價—危害—利益分析,以經營的觀點管理放射科。

  二.放射科、

  “射線防護與診斷質量保證管理小組”(下稱管理小組)負責制定質量保證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負責科室質量控制和日常的質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小組以下列法規和文件為依據和準則

  進行質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護管理工作。包括《醫用射線診斷放射衛生防護及影像質量保證管理規定》、《臨床技術操作規范》、《放射診療管理規定》、《兒童射線放射診斷衛生防護標準》、《育齡婦女和孕婦的線檢查放射衛生防護標準》;以及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為貫徹執行以上法規而做出的有關規定和實施細則,同時認真執行醫院的有關規定。

  四.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影像診斷質量保證和減少差錯的重要環節。

  衛生部醫政司編撰的《臨床技術操作規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必須嚴格認真執行。管理小組要組織全科人員認真學習,并經常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五.根據我院實際情況,放射科分為普放及ct兩個組。ct室由從事多年ct工作的醫師和技師為固定技術骨干,其他醫師技師采取定期輪換,以保證質量和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輪換醫師的診斷報告由主治以上的ct醫師審核簽發。ct室醫師要負責審查簽發中、晚班的急診報告。各專業組每天各由一名醫師值班。

  六.ct掃描方案和是否增強由醫師進行確定,原則上由原掃描醫師書寫診斷報告。在掃描中凡遇到疑難或不能確定的病例,應及時請其它醫師會診確定進一步檢查方法。在增強全過程,必須密切注意病人情況,如發現過敏或毒性反應,應立即處理,同時聯系急診科派人參加處理。

  七.堅持集體讀片和會診制度。每周四為讀片時間,由科主任或高年資醫師主持,全科人員參加并作好記錄。工作中遇到疑難病例要主動請上級醫師或其它醫師進行會診。凡是要求會診的醫師必須首先介紹患者的臨床資料和照片上的各種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見。參加會診的醫師必須認真負責地閱讀片,對所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診斷意見。首診醫師綜合分析會診意見后寫出診斷報告,并由參加會診的上級醫師審核簽發。

  八.從事放射診斷不滿三年的住院醫師的診斷報告要經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所有住院醫師的ct診斷報告需經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低年資醫師值中、晚班的診斷報告一定要注明“急診報告,以正式報告為準”,并囑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報告,以免錯、漏診。在值班中遇緊急的疑難病例應及時要求上級醫師回科會診,或報告科主任。凡被要求參加會診的同志均須無條件迅速回科會診。

  九.凡是透視發現有異常線改變的患者都必須攝片(復查病例或有舊片的例外),臨床高度懷疑消化道穿孔的病例,經透視未發現游離氣體,應囑患者變換幾次體位后攝包括雙膈肌的立位腹平片,凡是懷疑腸梗阻的患者要拍攝全腹立位和臥位各一張。立位片要包雙膈肌,臥位片包盆腔。原則上懷疑胸部病變的均要照胸部正側位片,特別是腫塊性病變、肺門區病變、縱隔處病變及心后方等處的病變,一定要照胸部側位片,以確定病變部位和形態。外傷的要照全胸正斜位片,做胸部ct檢查前一定要攝全胸正側位片。中、晚班急診照片由科主任或當班高年資醫師審閱,中、晚班值班人員必須登記急診病人的聯系電話,以便復審發現問題時,能及時通知病人,修改診斷意見。

  十.認真執行《病例隨訪制度》,病例隨訪制是檢查診斷質量、總結經驗提高診斷水平,積累科研教學資料的一項重要措施。科內設有專門登記本,每月下旬派醫師到病房和病案室查閱病歷,核對影像診斷與手術病理及最后診斷并進行登記。每月第四個星期四向科內通報隨訪情況,并進行回顧性讀片,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十一.認真書寫診斷報告書。診斷報告書是放射科最重要的醫療文件;是放射科工作成果的表現形式;也是反映診斷水平高低的`最終表現。報告書寫要規范化,要按衛生部編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術規程》中規定的“診斷報告的書寫要求和格式”書寫診斷報告。

  1.診斷室內保持肅靜,室內光線適宜。嚴禁不用觀片燈,在走道或不宜觀片的地方隨便看片,以免發生錯誤。讀片時首先要認真查對片號、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與申請單及片袋上一致。有舊片者要與舊片作比較。

  2.書寫報告時,有異常表現的要重點描述。病變描述要真實地反映觀察的過程。對異常征象應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狀、密度、邊緣、數目及其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或與正常組織的移行帶等。有鑒別意義的陰性表現亦應描述,描述應盡量使用醫學術語。復診病例對診斷明確的,要指明病變演變情況,診斷不明確的通過隨診觀察,可提出新的診斷,但應論述提出新診斷的依據。

  3.承諾出報告時間:

  ⑴線報告:急診30分鐘,普通1小時;

  ⑵ct報告:急診30分鐘,普通24小時(隔日上午9點30分前)。

  十二.放射診斷的思維方法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首先對每個病灶進行分析,確定其病理性質。

  2.將全部病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分析,作出診斷意見。一般的診斷原則是將所有的影象所見用一個疾病去解釋,解釋不通時,才用兩個或多個疾病去解釋。

  3.影像診斷意見與臨床癥狀及臨床診斷比較,不符合者應重復讀片及分析。在讀片時要認真閱讀申請單,參考各種臨床資料和檢查,必要時要親自檢查患者,詢問并補充病史。如果放射診斷與臨床表現和診斷不一致或差別很大,要重新審查線所見或診斷意見是否正確,必要時重復線檢查,如果線檢查正確無誤,應主動與臨床聯系,與臨床醫師會診,以明確診斷。要求檢查陽性率≥70%,診斷符合率≥90%。達不到者按考核標準予以扣分。

  4.線的診斷與臨床診斷基本相符者,可作出診斷意見。診斷意見用簡單的概括語句表達,其內容包括:線檢查方法、重要線所見、病理基礎和可能疾病。

  5.因急腹癥患者在不同時段線征象可有明顯變化,診斷醫師應在透視或照片檢查“陰性”的病人診斷書上寫明檢查時間。

  十三.每月28日,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負責隨機抽查20份照片,按《放射科報告質量要求及評分標準》對照片質量進行評定,規范診斷報告書寫,對診斷質量進行評定,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醫師,評定結果作為專業考核的重要依據,對廢片、錯、漏、誤診與當月績效掛鉤。

  十四.攝片技術、照片質量是線診斷質量控制的極為重要環節,也是作好受檢人員防護工作的重要環節。醫療質量管理小組成員應協助科主任組織本組業務學習、技術研討、改進技術提高照片質量。

  1.評片制度是保證和提高照片質量的重要措施,每天由質控成員組織評片,全科人員都必須參加。實事求是地評判照片等級,作為技術考核依據。對廢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并作好記錄。為了能準確掌握標準,應定期組織學習《線影片質量標準》,甲級片率要達到≥55%,廢片率≤2%。達不到標準者按考核標準扣分。

  2.攝片時要仔細認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對:

  (1)查申請單:核對姓名、病歷號、線號、攝片部位和位置。

  (2)查患者:核對檢查部位和臟器、膠片尺寸、照片范圍。

  (3)查攝影條件:核對電源電壓、臺次、程序、焦點和攝影參數(如kv、mas等)。凡是復查照片的,應參考原照片及各種攝影條件。

  3.ct掃描前要向患者解釋掃描方法,訓練患者按指令屏氣。攝胸片和腹部平片應訓練患者呼吸屏氣方法。

  4.檢查完畢要認真填寫各種記錄,整理好申請單、照片和片袋,嚴格核對,發現不符要立刻糾正。同一病人,同一天同一部位第二次照片時應在線片上標明照片順序。

  5.為了減少因取報告時間問題上的無謂糾紛,攝片人員必須在申請單上注明檢查時間,并及時把影像傳送到工作站處理。

  6.為了縮短危重病人在放射科停留時間和減少搬動病人,凡是綠色通道的危重病人,實行首診負責制。即不管患者要照多少部位,均由首先接診的技師完成,檢查完后即刻進行影像處理,并將打印好的照片交給醫師診斷。

  十五.實行專機負責制與定期輪換相結合的制度,以利于專業技術的相對穩定、保證質量和培養人才,同時也有利于機器的保養和維護。

  1.ct組與常規組人員定期輪換,原則上具有醫師職稱、持有上崗證人員方能進ct室單獨操作ct機。

  2.本科室的專機專人每周輪換一次。每周五下午為機器清潔和保養時間,責任人都要做好所操作機器的清潔工作。工作中發現機器故障應報告科主任,并記錄故障情況及時填寫維修申請單。

  3.在使用前,技術員必須熟悉該機性能、操作方法和規程,以及適合該機的攝影參數。每臺機應有相應的各種攝片參數表。不熟悉操作規程者,不能單獨操作機器。

  十六.影像投照技術是穩定和提高照片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技術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必須了解各設備的基本結構、功能,熟悉主要部件的裝卸、保養方法,能排除簡單故障。

  2.嚴格執行激光相機及洗片機的操作規程,嚴防膠片曝光。裝完膠片后要及時蓋上儲片箱的內外盒蓋。保證膠片的絕對安全。因違反操作規程而導致機器損壞或膠片曝光者,根據情節和受損程度按有關差錯事故標準處理。

  3.暗盒要保持清潔。禁止打開暗盒,將增感屏長時間暴露,禁止用手直接觸摸增感屏,應保持無污染(如紙屑、毛發、纖維、指紋、蚊蟲等),如發現有污染,應及時用無水酒精棉球清潔。

  十七.做特殊造影或增強時,必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處理搶救過敏及毒性反應的準備工作。特別護理人員思想上必須樹立任何一個使用造影劑的病人都有發生副反應可能的意念。

  1.檢查前應詳細了解和核實病人是否為高危人群,尤其是以往有過敏體質或過敏史,對危重病人(如惡病質、心、肝、腎功能嚴重受損害等),應與臨床有關科室一起協商,決定能否進行增強檢查。

  2.檢查前常規作碘過敏試驗。方法是靜脈注射30%泛影葡胺或優維顯1ml,然后觀察15分鐘,看病人有無過敏反應。

  3.檢查前可靜脈注射xxx10mg,或在造影劑中加進10mgxxx,以減少副反應發生的可能。

  4.放射科護士負責管理科室內藥品,及時更換補充,負責造影檢查和增強掃描的藥物注射。負責院感管理工作。

  5.造影或增強檢查時,操作人員應全程觀察病人,不準離開病人,發現有異常情況即刻通知醫師和護士處理。檢查前應做好術前談話及簽字,了解是否高危人群,做好常規術前預防工作,造影或增強病人的過敏試驗結果應認真核對并保存過敏試驗結果。

  6.每年一次請急診科或內科醫師對科室人員進行搶救知識和操作的培訓和考核。

  7.造影檢查及增強掃描完成后,盡可能保留帶連接管的注射針在靜脈內,并在準備室觀察15分鐘后方可囑病人離開,防止出現造影劑延遲反應。

  十八.ct掃描室和線機房內應備有充足的醫技人員和病人用防護用品,執行各種防護規程,做好醫患的防護工作。

  十九.登記室人員應嚴格執行登記室工作制度和借片制度,認真編寫ct號和線號,防止錯號重號,并將ct號和線號印在病人病歷本上,以便以后查找舊片。要及時將舊片歸檔,嚴防歸錯檔和遺失。預約造影時,一定要向病人或其家屬解釋清楚注意事項。

【醫療質量管理規章制度】相關文章:

質量管理規章制度11-10

醫療質量管理辦法解讀02-15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專員簡歷12-29

醫療質量管理辦法2016全文01-19

醫療質量管理與自查報告12-04

個體醫療機構規章制度12-27

醫療機構規章制度范文01-02

醫療機構管理規章制度01-03

培訓質量管理規章制度(簡約版)12-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锡林浩特市| 专栏| 裕民县| 辉南县| 丰都县| 西乡县| 商河县| 建阳市| 峨山| 财经| 务川| 靖远县| 彰化县| 万安县| 台前县| 开阳县| 台安县| 黑山县| 滦平县| 阜康市| 泰顺县| 云霄县| 娄烦县| 从化市| 襄樊市| 溧阳市| 安多县| 石门县| 那坡县| 浦城县| 红河县| 咸宁市| 清远市| 左云县| 义马市| 饶阳县| 信宜市| 陈巴尔虎旗| 泰顺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