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銀行理財新規解讀
這幾日市場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什么網約車被認可,延遲退休等等,不過目前對我們印象最大,印象范圍最廣的莫過于銀行理財監管新規改革了。此次改革新規可謂是雷聲大,力度也大,據說是達到最嚴狀態。那么這次改革到底涉及到了誰?對誰有影響?下面是關于銀行理財新規解讀:
問題一:此次新規會不會影響到銀行理財的收益率?
會。相關研究人員表示,在之前銀行類理財產品的大部分投向主要是高端收益產品非標資產,非標資產顧名思義只能是信托。當投資比例收到一定的限制,理財產品的收益自然會受到影響,進而走低。對于那些基礎的銀行理財產品頭像的非標資產受到限制,整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都會下降。
問題二:那么銀行新規到底利好誰呢?又利空誰?
信托。利空基金子公司與券商資管。對信托來說,這將是一大利好。從業務方面來看,此次新規主要表達了:監管層對銀行理財業務投向非標資產的限制,基礎銀行理財不能投向非標與權益類資產;可投非標資產的種類限制,也就是不能對接資管計劃。當一個通道受限,那么所有的業務只能集中另一個渠道——信托公司,這是一個基本的`規律。從監管面來看,資管的計劃從來都是比信托的監管標準要低很多,而風險水平卻在整體上高過信托,那么限制了資管通道,也就能防范風險。
另外,銀行與信托的監管都是銀監會的隸屬,資管公司卻是證監會監管,此次限制資管通道有一部分可能是為了便于統籌監管,防范多頭監管不到位。據了解,部分基金子公司表示,此次新規對公司業務影響很大,可能會導致公司業務規模嚴重縮水。
問題三:銀行新規終極大招是什么?
可能設置權益類資產占理財的比重。如果監管部門考慮設置此項比例限制,也是因為最近的“萬寶之爭”讓監管部門調整銀行理財監管取向。有些銀行資金采用各種通道設計規避監管,使資金可以購買二級市場的股票。這種做法對監管帶來了極大的爭議。所以,不排除監管部門更加強化對銀行理財的穿透管理。從總量、比例上控制高風險類資產的投向。
解讀新規四大關注點:
1. 禁止銀行理財的非標投資對接資管計劃,但信托計劃可以豁免。非標債權投資讓券商或者基金子公司去做本身沒有太多的專業性,大部分都是通道業務。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理財資金套用通道肯定是不符合監管規定。就非標債權投資而言,信托更加專業,風險隔離的效果也更好。但具體到資管計劃中非標債權占比多少算是違規,還有待界定。
2. 提出理財業務綜合準入的基礎資質,把銀行理財業務分成綜合類和基礎類;A類銀行理財的投資范圍非常狹窄,所有的非標債權和權益資產投資都禁止。綜合類理財產品的門檻比較高:50億元凈資本要求、監管評級良好、及時準確報送銀行理財信息等等。從數量上看,有相當部分已經發行理財產品的中小銀行未來將不達標。但從理財產品規?,分類辦法影響的理財資金量并不多。
3. 類似于公募基金,提出了“雙10%”的投資比例限制。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標準化資產需要符合“雙10%”的要求,即每只理財產品持有一家機構發行的所有證券市值不得超過該理財產品余額的10%;商業銀行全部理財產品持有一家機構發行的證券市值,不得超過該證券市值的10%。“雙10%”規定下,理財資金參與定增遭遇阻礙。如果兩融也納入間接投資類別,那么影響會很大。具體界定有待監管明確。
4. 明確界定了托管行的資質,有利于規范銀行理財業務。新規對托管行職責做了詳細的規定。現在的銀行理財沒有強制要求第三方托管,大多數托管行不夠盡職,沒有做好估值和資金流向審查。如果嚴格執行新規,推進第三方托管,那么銀行理財會在真正意義上實現銀行理財之間、銀行理財與自營之間的風險隔離。
【銀行理財新規解讀】相關文章:
2016年銀行理財新規逐條解讀08-09
解讀2016史上最嚴銀行理財新規08-08
銀行新規全面解讀02-10
銀行理財新規什么時候執行?08-09
銀行理財最嚴監管新規將出08-03
解讀網絡支付新規08-19
酒席新規媒體解讀02-13
網絡直播新規解讀01-29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新規解讀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