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全文解讀
為統一中國共產黨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了《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同時廢止了1996年中辦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和2000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條例》的發布施行,對推進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需將發揮重要作用。與《辦法》對比,《條例》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重新定義了公文處理相關概念
《辦法》規定,“公文處理是指公文的辦理、管理、整理(立卷)、歸檔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也就是說公文處理由公文辦理、管理、整理(立卷)、歸檔等工作組成。
《條例》規定,“公文處理工作是指公文擬制、辦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其中,公文擬制包括起草、審核、簽發3個環節(在《辦法》中,這3個環節均隸屬發文辦理)。《條例》同時將整理(立卷)、歸檔劃歸公文辦理范疇。經此調整,公文處理工作由公文擬制、公文辦理、公文管理組成。
二、增加了公文種類
《辦法》規定公文種類有13種,《條例》規定文種為15種,增加了“決議”和“公報”,同時將“會議紀要”改為《紀要》。原有13個文種的適用范圍與《辦法》的規定基本相同。
三、調整了公文格式要素
《條例》規定,“公文一般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從格式要素看,增加了“份號”、“發文機關署名”、“頁碼”,減少了“主題詞”。考慮到《辦法》雖未對“份號”、“頁碼”作出規定,但實際工作中一直在使用,屬于增加的要素只有“發文機關署名”。
格式要素的應用有以下變化:一是規定涉密公文應當標注份號(《辦法》只要求對絕密、機密公文標注份號);二是規定緊急公文應當分別標注“持急”“加急”(《辦法》要求標注“特急”“急件”);三是規定聯合行文時發文機關標志可以單獨用主辦機關名稱;四是明確規定公文標題應標發文機關(《辦法》未作強制性要求);五是規定有特定發文機關標志的普發性公文可以不加蓋印章。
公文的版式以及格式要素的具體應用,《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將作詳細規定(該國家標準尚在編制中)。
四、行文規則方面增加了一些具體規定
《條例》減少了“行文規則”一章的條目,但增加了一些具體規定,主要有:上行文“原則上主送一個上級機關”(《辦法》只對請示作此規定);“黨委、政府的.部門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報告重大事項,應當經本級黨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權”;“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如需以本機關名義向上級機關請示,應當提出傾向性意見后上報,不得原文轉報上級機關”;“不得以本機關負責人名義向上級機關報送公文”;“屬于黨委、政府各自職權范圍內的工作,不得聯合行文”。
五、公文擬制更加強調程序規范
在“起草”環節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分析問題實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辦法切實可行”;“深入調查研究,充分進行論證,廣泛聽取意見”;“機關負責人應當主持、指導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在“審核”環節強調,“需要發文機關審議的重要公文文稿,審議前由發文機關辦公廳(室)進行初審。”
在“簽發”環節強調,“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辦法》只對上行文作此規定);“黨委、政府的辦公廳(室)根據黨委、政府授權制發的公文,由受權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或者按照有關規定簽發。”
六、簡化了公文辦理的環節
在“收文辦理”中,將“審核”改為“初審”,將“分辦”、“批辦”并入“承辦”,并增加了“傳閱”、“答復”2個環節。
“發文辦理”的環節由8個減少為4個,其中,“起草”、“審核”、“簽發”3個環節列入“公文擬制”,“用印”并入“印制”。
《條例》將發文辦理的“分發”改為“核發”,規定:“公文印制完畢,應當對公文的文字、格式和印刷質量進行檢查后分發。”
七、公文管理更加注重安全保密
《條例》在第七章“公文管理”中著重強調了有關保密規定,提出了設立保密室和閱文室的要求,對公文定密和解密、密級文件的復制和匯編、公文的銷毀和移交、新設立單位的發文立戶等作出具體規定。
閱讀延伸: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的變化
1.份號。涉密公文一定要標注份號。原來只有機密、絕密文件有要求。一般用3號黑體,用6位3號阿拉伯數字,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如“000001”
2.密級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號黑體,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2行,數字用阿拉伯數字。
3.緊急程度。如需標注,一般用3號黑體,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時標注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按照這三個順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版頭。上行文的版頭已經取消,請示件、報告件使用正式發文的文頭紙即可。
5.標題。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不應使用上下長度一樣的長方形或上下長、中間短的沙漏型。
6.用印頁(發文機關署名頁)如無正文,應標注“此頁無正文”字樣。具體標注方法是在用印頁上空一行,左空二字,在括號內標注“此頁無正文”字樣。
7.附件內容。“附件”二字后面不再加冒號。
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8.落款署名。原來要求署名不蓋章,蓋章不署名,現在要求除電報、會議紀要以外,一般既要落款署名,又要加蓋印章。
9.成文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
10.版記。
(1)全部用4號仿宋體字,原來都是3號字。
(2)抄送機關。如有抄送機關,一般用4號仿宋體字編排在公文最后一頁的下方位置,左右各空1字。
“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號,冒號后標注抄送機關名稱,回行時與冒號后的抄送機關首字對齊,最后一個抄送機關名稱后標句號。
(3)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印發日期是指文件的送印日期,而不是文件的簽發日期。
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編排在抄送機關下1行位置,末條分隔線之上,印發機關左空一字,印發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后加“印發”二字。
(4)版記中不再保留“主題詞”和“印制份數”。
(5)版記中如有其他要素,應當將其與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用一條細分隔線隔開。
11.頁碼。一般用4號半角宋體阿拉伯數字,單頁碼居右空一字,雙頁碼居左空一字。
公文的版記頁前有空白頁的,空白頁和版記頁均不編排頁碼。公文的附件與正文一起裝訂時,頁碼應當連續編排。
【2016《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全文解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