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解讀
近日,通過各方近兩年的努力,在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基礎上,《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三次聽取全體市人大代表意見后,經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下面就來看看CN人才網小編分享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解讀吧。
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獲悉,為保障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上海市局在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加強網絡訂餐平臺監管,督促平臺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同時,鼓勵網絡訂餐平臺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數據對接共享,探索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
一是出臺網絡訂餐平臺采集應用政府食品安全數據指導意見。2015年12月,上海市局出臺《關于鼓勵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采集和應用政府食品安全數據的指導意見》,鼓勵網絡訂餐平臺從采集和應用政府許可和監管數據、政府監管信息納入平臺信用評價體系、向政府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獲得的入網單位違法線索等方面,與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信息的對接和共享。
二是與網絡訂餐平臺對接餐飲單位許可與監管數據。根據指導意見,上海市局開發了全市持證餐飲單位許可和監管數據接口供網絡訂餐平臺對接,目前主要網絡訂餐平臺均已實現與上海市局數據庫餐飲單位許可和監管(臉譜)信息的對接,3萬余戶次入網餐飲單位的許可和監督信息已經在各網絡訂餐平臺上線。通過信息對接,既使網絡訂餐平臺提高了對入網餐飲單位資質審查的精確性和有效性,又使消費者能夠選擇有資質和信用等級良好的餐飲單位,訂餐時更多了一份放心。
三是建立與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大數據共享機制。2016年,上海市局與“美團點評”、“餓了么”兩家網絡訂餐平臺建立食品安全大數據共享機制,平臺根據食品安全負面評論關鍵詞(包括非食用物質、違禁食品、環境衛生、食物中毒等4大類30余項)主動搜索消費者網上評論數據,并將涉嫌違法線索報告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對入網餐飲單位開展針對性監督檢查并查處違法行為,查處結果反饋網絡訂餐平臺,平臺對違法餐飲單位采取調整搜索排名、停止提供服務等措施。
四是指導網絡訂餐平臺開發市民食品安全評價大數據分析APP。為提高網絡訂餐的食品安全透明度和廣大群眾的感受度,在共享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大數據的基礎上,上海市局還指導兩家平臺分別開發專門的手機應用(APP)“餐廳市民評價大數據平臺”和“食品安全公共服務應用平臺”,實時分析和公示上述消費者評價大數據以及網絡訂餐平臺采取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2017年1月,上海市出臺《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新增了與監管部門信息進行比對、對平臺上的食品經營行為及信息進行檢查并公布結果、公示入網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狀況等網絡訂餐平臺的管理責任;上海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動方案》,要求建立網絡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評價體系和大數據管控平臺,加強監管信息與平臺食品安全信息銜接,建立共同對入網食品經營者監管的機制。市食藥監局將以貫徹落實《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和《上海市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動方案》為契機,在強化網絡訂餐監管的.同時,引導網絡訂餐平臺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進一步提高政府監管效能,強化社會監督,努力實現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相關閱讀:
新通過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3月20日即將開始施行。為提升本市整體食品生產行業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宣貫大會暨2017年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參會的近250家食品生產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任人)現場學習、現場考試《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現場通過手機微信進行了集體簽訂承諾書。
本市食品安全形勢復雜
會上,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閻祖強要求,生產企業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深入查擺食品安全風險和薄弱環節,夯實食品安全基礎,不斷提升食品生產安全管理水平等。特別是本市的一些品牌企業、領軍企業要起好作用,提高供給質量,推進企業產能升級。
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張準民分析了本市食品安全面臨的復雜形勢。首先,食品行業基礎仍然較差,“小”“散”的整體產業現狀仍沒有根本改變,上海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18%左右,全市通過HACCP 等體系認證的生產企業數僅占20.6%,企業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企業法人、負責人的食品安全意識依然薄弱。
此外,企業的生產衛生狀況仍不盡如人意,這也是監督檢查中最常見的問題,占日常監管中發現問題的60%以上。違法行為仍有發生,為追求高額利潤,鋌而走險,甚至衍生成為行業“潛規則”。
今年促進食品生產規范
2017年,本市在食品生產環節重將重點推進3項制度:全面施行良好生產規范(GMP),要求所有食品生產企業要嚴格執行《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和有關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等;開展“上海市食品安全誠信企業”建設,促進一批食品生產企業規范化、品牌化發展;推進建立供應商檢查評價制度,特別是高風險食品生產企業必須建立相關制度,加強對源頭把控,做到原輔料使用的質量可控制、可追究。
2017年,監管部門還將創新監管機制,完善準入制度建設;落實事中事后監管;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度;推進執法監管信息公開。
【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解讀】相關文章:
《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全文02-27
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全文02-23
統計法實施條例專家解讀06-26
全民參與公益活動條例解讀06-19
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02-28
貴州省食品安全條例03-01
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05-09
解讀《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02-16
《上海市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解讀02-14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修訂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