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的教學設計
一、 設計的一般過程
1.設計的一般過程: a
①發現與明確問題、②制定設計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測試、評估及優化、 ⑤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方案優化可以對三種典型人群,即專家、潛在客戶、用戶進行征求意見。設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些階段或步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循環,不能將設計過程簡單化、模式化。
2.設計過程的設計要求和設計方案:a
發現和明確問題:設計是技術發展的關鍵,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
制定方案的步驟
設計分析
方案構思方案
方案呈現
方案篩選
收集信息
其中設計分析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比如材料、結構、功能等。
3.方案設計中創新:b
創新就是通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已有的產品的革新來創造具有相當社會價值的事物或形式。創新是設計的核心。可以從原理、結構、技術、材料、工藝等方面進行考慮改進和突破,以實現創新的目標。要實現產品設計的創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智慧外,還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現代的設計理論和方法。
二、 設計的一般原則
1.設計的一般原則:b
①創新原則 ②實用原則 ③經濟原則 ④美觀原則 ⑤道德原則 ⑥技術規范原則 ⑦可持續發展原則。
創新是技術的核心。實用原則是最基本的原則,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例:格雷夫斯水壺的設計)。經濟原則是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卷紙設計成方形來減少空間,降低運輸成本)。道德原則強調產品要考慮人、社會、環境的關系(例:假冒偽劣產品、有毒有害食品、竊取別人設計成果都是不符合道德原則)。技術規范是指產品需要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例:數碼產品的USB接口、飛機統一的圓形窗戶和其他行業標準等)。
2.設計一般原則的相互關系:b
各種原則并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之間往往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三、 設計的評價
1.設計過程中的評價:b
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按評價對象來看,分為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和對設計成果的評價。按評價者來看分為設計者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
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
2.產品的評價:b
最終產品是設計過程的結晶,是設計質量、設計水平的集中體現。
對最終產品評價的依據:一是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二是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在實際評價中,這兩個方面也可以結合起來。
日常用品評價:功能、形態、效率、創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價格比、美學因素、對社會、環境、資源的影響以及市場應用前景等
3.評價報告的撰寫和分析:c
采用坐標圖和列表分析 P71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面試試題設計原則07-05
《貓》教學設計及反思10篇03-30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