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新教學設計
教學思想:
揣摩字詞,品味語言;激活思維,觸動情感;引導意境,打通文脈;簡單的說,就是讀一段文,展一副畫,悟一段情,注重細節,用足教材,用心設計,夯實工具性,點亮人文性。
本著尊重教材,尊重學生,尊重課堂的原則讓文本的本身的特點盡情展現,使課堂更加潔凈,整個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了解“窟”不是一個平凡的洞穴。
1、互動——導入——讀題。
2、抓“窟”,什么意思?
3、“窟”隨處可見,實非平常,對莫高窟有什么不平凡的東西呢?是什么讓作者如此的神往,如此的留戀,如此的癡迷?
二、讀文。感受“窟”這個不平凡的山洞。
1、有什么?(亂)(不亂)
2、
·· 整段歸意。
評價,人們如何評價。概括成詞,與上面形成段落基本層次,而后,再還原成句子。
3、評價,人們如何評價。
①首句(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與尾句(最后一段第一句)
②連句
③加因為把所有的句連起來。
④用“因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為”反復對句式進行訓練,訓練的比較徹底。
三、理解。理解“窟”里那份人民的智慧。
1、就是這樣再讀上述語句。
2、果真如此嗎?
3、先找寫彩塑段,再找寫壁畫段。
4、自己輕聲讀,邊讀邊思,用文中一句話來說明結晶的原因。
5、訓練過渡句。
①仔細讀,思,為什么找這句話,我們發現這句話前半句是說……,后半句是說……
②好個精典句,前半句概括上段之意,后半句又引出下段之意,教案《《莫高窟》新教學設計》。
③言簡意賅,好不精練,再讀,你會發現它們的特點是什么?
④好一個“精妙絕倫”,好一個“宏偉瑰麗”,難怪人們給了它這么高的評價,讀過渡句。
好美的莫高窟,好不平凡的山洞,你想了解那“彩塑”的“精妙絕倫”,還是想了解那“壁塑”的“宏偉瑰麗”。
四、感悟。“窟”里那份輝煌的世界。
解決二段
讀:思“精妙絕倫”體現在什么地方,用詞語回答,讀、再讀、思考,理順構段方式。
①· 亂說,理詞,這句話說的是哪個詞。
②· 不亂說,三者加一起就構成了“精妙絕倫”。
③· 這樣的“彩塑”美嗎?不,不夠,因為還沒有讓給我們想得到,文章又作了具體闡述。
④· 找出四字詞。
⑤· 組詞,連讀。
⑥· 美嗎?好不平凡的洞穴,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游人的嘖嘖稱嘆。
⑦· 現在我們再把這些詞語還原回句子,有意分成三層,再轉眼組成一整段,指導朗讀,想作者是怎樣把彩塑寫得如此精妙絕倫的?
⑧· 引導學生回答:作者緊緊圍繞……這句話來寫,為了更好的說明彩塑的精妙絕倫,又具體的介紹了……,更為生動的是寫了16米這個特寫,讓彩塑變得惟妙惟肖,最后,再次總結,照應中心,讓精妙絕倫這個詞在嘖嘖贊嘆聲中得以升華,得以驗證。
⑨· 孩子們,自己先讀一讀,你能讀出這種自己的感覺嗎?
⑩· 試讀——抽讀——導讀——評讀
回讀中心句。
解決第三段
①· 看完“彩塑”的“絕妙精倫”,我們再去看那“壁畫”的“宏偉瑰麗”。
②· 抓句。
③· 宏偉,為什么?理解感受數字。
④· 如何的瑰麗,從幾方面寫的?
·· 美麗嗎?多么美,美成什么程度,作者只舉了一個例子,只是一個例子。
讀:普普通通的一個例子,只是一個例子,作者卻用了幾個有的?五個夠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莫高窟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莫高窟》教學設計11篇03-09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4篇05-04
普通話莫高窟內容06-24
新中式設計開題報告02-05
拼音教學設計04-05
《早》教學設計04-04
氓教學設計04-04
牧童教學設計04-02
《乘法》教學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