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孔乙己》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本文在教材第28—35頁,第5課孔乙己(語文版九年級上教案)。本文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說。文章通過對一個
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較深的迂腐窘迫而又自命清高的舊知識分子的刻畫,反映了當
時整個社會的環境和當時整個國民的心態,表達了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控訴和鞭撻,
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病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掌握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2.認真研究當時的社會環境,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3.理解小說的情節結構,了解作者的精心布局。
4.學習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細節描寫等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先查找文章中的生詞,為讀懂文章作準備。
2.先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大致了解文章的線索。
3.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人物進行分析。
4.通過分析人物找出決定人物命運的原因。
5.研究作者的情感及其要表達的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培養他們對現在的社會制度的認同感。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情和理解弱者。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參重點
1.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
2.分析人物性格。
3.學會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
4.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第5課孔乙己(語文版九年級上教案)》。
難點
1.通過了解人物所處的環境,理解當時的社會現實。
2.通過對比分析人物性格,學會各種描寫人物的方法。
3.抓住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突破
1.認真分析非主要人物對主要人物的態度和影響。
2.把人物和當時的環境聯系起來進行分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搜集本篇文章的作者及其文章風格的有關資料。
2.把故事發生的背景資料準備好,上課時給學生進行說明。
◆學生準備
1.在課前把課文認真閱讀一遍。
2.回顧自己學過的魯迅的文章。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1.介紹作者和他的文章風格、社會背景。
2.讓學生回答故事發生的開端和線索。
3.對人物進行分析,讓學生找出描寫方法。
學生活動
1.認真聽講,與自己的了解進行對照。
2.回答教師的提問。
3.分析人物,學習描寫方法。
【九年級《孔乙己》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孔乙己》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28
《太陽》教學設計范文04-09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09
《西湖》教學設計范文04-07
跳繩教學設計范文09-10
慈母情深教學設計范文04-11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猜字謎》教學設計范文04-09
《青蛙寫詩》教學設計范文04-09
《山行》教學設計范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