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第三課聲樂入門教學設計
教具準備
錄音機
課時安排
4---5課時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用活潑,歡樂的聲音演唱《一對好朋友》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的好品德。學會歌曲后能用小樂器為這首歌曲伴奏。。
2. 通過聽賞剪紙片《葫蘆兄弟》主題歌《小葫蘆娃》感受七個葫蘆兄弟團結一心,誓斗妖魔的豪情和決心,體會歌曲所表現的熱烈,歡快,自豪的情緒。
3. 通過游戲和律動鞏固對音的強弱的感受,并能用小樂器及身體動作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 能用小樂器為歌曲伴奏。
2. 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模仿能力。
3. 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通過學生欣賞《小小葫蘆娃》并結合演唱《一對好朋友》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的好品德。
教學活動
一. 律動進教室
二. 師生問好
三. 發聲練習
四. 新授課:欣賞《小小葫蘆娃》:通過故事引入課題。
故事簡介:十三集系列剪紙片《葫蘆兄弟》是個傳奇故事:白發老翁 家的葫蘆藤上長出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個葫蘆,七個葫蘆變成了七兄弟,他們神力無窮。他們一個個單獨去和危害人民的蝎子精,蛇精作戰,竟紛紛被擒,小葫蘆又被妖精用毒汁澆灌,成了黑心葫蘆,認賊作父。最后他們還是團結一心,終于戰盛了妖精。歌詞內容: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叮當當咚咚當當葫蘆娃,本領大。
歌曲分析:主題歌《小小葫蘆娃》熱烈,歡快,情緒高昂,不斷推進的旋律贊美了葫蘆娃的豪情和本領。童聲明亮清晰的歌聲跟更體現了葫蘆娃歡快,激昂的個性。生動活潑的襯詞使葫蘆娃可愛的形象更栩栩如聲。
教學設計
。1) 導――生動介紹故事,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帶領學生朗讀《小小葫蘆娃》的歌詞,進一步了解歌詞內容。
2) 聽――仔細聆聽,邊聽變想。
3) 想――歌曲歌頌了誰?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聽了后想到了么?
4) 動――根著音樂拍拍手。跟著歌曲一起唱一唱。跟著樂曲做幾個鋼勁有力的動作。
5) 看――有條件的可播放剪紙錄象片段,讓學生視聽結合,產生更強的感染力。
6) 反復聆聽,加深印象,記住旋律。
學唱《一對好朋友》:
1)讓學生邊看插圖邊聽教師講故事,初步了解歌詞內容。圖上有一對好朋友,誰在放鴨,誰在放牛。讓學生即興模仿鴨子和牛的叫聲,再按歌曲中第五,第六小節節奏學唱襯詞。
2)老師范唱后提問,歌曲中講到的2位小朋友叫啥名字?他們是怎樣成為一對好朋友的?
3)老師彈奏旋律,讓學生用律動,拍節奏或輕聲哼鳴的方法來熟悉旋律。在熟悉曲調的過程中,將帶有倚音的襯詞先教會學生,為學生學唱新歌掃除難點。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歌表演?梢匀嘁黄鹱,也可以一組一組進行表演。表演時必須把歌唱正確,還要表現同學間的真摯友情五.師生再見
4)指導學生朗讀歌詞。讓學生用高位置聲音朗讀,使聲音集中而動聽。
5)指導學生唱歌。老師要采用師生對唱,男女聲對唱等各種方法演唱。
6) 師生討論進行歌表演:可以一對一扮角色表演?梢圆粩嘧杂山Y合,找到伙伴進行表演。體現同學之間友愛之情。
口語要求:
1.聽懂并能動作:律動:小鳥飛
Let’s fly. Fly high. Fly low. Turn around. Eat some worms. Drink some water. Fly again.
2. Can answer:
How is the song? It is bright/good/legato.
【一年級音樂第三課聲樂入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15篇04-0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08-23
《音樂巨人貝多芬》教學設計(通用11篇)06-09
一年級《畫》教學設計10-13
學校音樂課《粉刷匠》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22
一年級教學設計《i u ü》01-01
一年級語文《太陽》教學設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