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上《論語》的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3 20:09:5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上《論語》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上《論語》的優秀教學設計

  1.了解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有關情況及《論語》,能流利朗讀及背誦課文。

  2.理解每則語錄的內容,體 味《論語》的語言風格。

  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歸納,理解文中重要實詞的意思及有關句子的含義。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 。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在小學時又強調快樂學習,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夠重視,因此學生在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論語?十二章》是學生本學期 接觸的第二篇古文,由于初一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基礎較差,對文言文實詞、虛詞的掌握較差,實詞積累少,因此在閱讀中存在 一定困難。所以本文要在熟練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拔釘子”的方法,掌握重點詞語。并且注意積累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知識。

  課時分配

  2 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有人說,若 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半部《論語》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典對后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讀儒家經典

  1.介紹孔子及《論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者,被后世尊稱為“圣人”。魯國陬邑( 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長期聚徒講學,開私人講學的風氣,傳說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藝者72人。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關于孔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二十篇,行文以對話體為主,是語錄體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2.輕松聽一聽: 學生聽教師朗讀課文,聽準字音,聽清節奏,圈點勾畫生字詞。

  3.大膽讀一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全班齊讀,感知課文內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合作譯一譯:四人一小組,邊讀邊口譯課文,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弄懂字詞句的含義。注意以下重點詞語和句子 。

  ①三省、慍、說、罔、殆、信、傳、矩、十有五、堪

  飯疏食,飲水、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擇其善者而從之。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論儒家經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講講每一則語錄的意思。

  參考:第一則主要談學習方法以及怎樣做人。“學”是認知過程,“習”則是鞏固提高的過程,二者有機統一,才能學有所成。“人不知 而不慍”,這是談個人修養的崇高境界。

  第二則講治學的人的品德修養。“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個冒號,表示它是總領后面的內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

  第三則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在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第四則主要談對知識的鞏固與創新。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為人師表,簡練的話語中蘊含深刻的哲理。

  第五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強調學習和思考相結合的必要性,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六則是講孔子稱贊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這里包含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即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 其樂。

  第七則講的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在這里沒有具體指懂得什么,看來是泛指,包括學問、技藝等。

  第八則是要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則講的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已成為至理名言。

  第十則講要珍惜時間,孔子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則講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氣。“匹夫不可奪志”,反映出孔子對于“志”的高度重視,甚至將它與三軍之帥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他應維護自己的尊嚴,不受威脅利誘,始終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則講教育方法問題。即:博覽群書,廣泛學習,就與切身有關的問題提出疑問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再讀課文,思考并討論哪幾則講的是學習態度,哪幾則講的是學習方法,哪幾則講的是品德修養?

  談學習方法的有:第一則、第四則、第五則、第十二則。

  談學習態度的有:第七則、第九則。

  談品德修養的有:第一則、第二則、第六則、第八則、第九則、第十一則、第十二則。

  3.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問題。

  宋開國丞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是什么意 思?結合所學的《論語》十二則,說說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 :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精通《論語》就 可以治理天下。這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的作用。

  結束語: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習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板書設計】

  歸類     章節

  《論語》十二章學習方法―→一、四、五、十二學習態度―→第七、九章道德修養―→一、二、六、八、九、    十一、十二珍惜時間―→第十章自述經歷―→第三章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做人

【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上《論語》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12-25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1

《荷花》優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04-03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清明上河圖》教學設計范文03-11

《荷花》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07-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合山市| 南溪县| 南昌县| 汉沽区| 长顺县| 精河县| 招远市| 长宁县| 仙桃市| 江口县| 达日县| 游戏| 古田县| 遂昌县| 民丰县| 平定县| 蒙自县| 龙山县| 秦皇岛市| 塔城市| 巴东县| 百色市| 宁乡县| 即墨市| 武清区| 南充市| 循化| 武鸣县| 北海市| 吉安市| 拉萨市| 旬阳县| 横峰县| 合作市| 三河市| 日土县| 嘉鱼县| 仁化县| 航空|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