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島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分數加減法信息窗一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活動中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能用列舉法和短除法找出100以內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會在集合圖中表示兩個數的因數和它們的公因數,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在探索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意義的過程中,經歷列舉、觀察、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掌握求兩個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的算理。
評價任務設計:
1.教師對學生能夠利用列舉法、短除法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學習情況的評價。
2.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形結合思想的評價。
3.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評價,及時評價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實際表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昨天,老師布置了這樣一項課前作業。
師:誰能拿著你的作業到前面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指名答)
師:這個同學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的非常清楚,我們再來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課件演示)
問:還有不同分法嗎?(生答師演示)
預設:匯報出錯,比如4厘米師引導觀察:如果用邊長4厘米的小正方形來分的話,長可以分幾個呢?這樣還能不能把長方形正好分完呢?
師: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意見嗎?
同位互相看一看各自是怎樣分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認識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1.教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總結列舉法
師: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小正方形的邊長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或者是6厘米,最多是幾厘米呢?
師:這些小正方形的邊長1、2、3、6與長方形的長24和寬18之間有什么關系啊?
生:1、2、3、6是18的因數也是24的因數。
師:我們把18和24的因數都找出來,對比著看一看吧!
師:誰能快速找出18的因數?24的因數又有哪些呢?(指名說)
師:對比觀察18和24的因數,你有什么發現?
生:它們的因數中都有1、2、3、6.
師:看來,這和我們剛才的想法是一樣的,1、2、3、6既是18的因數,也是24的因數,我們就把1、2、3、6叫做18和24的公因數。
師:公因數中哪個最大啊?生:6最大
師:我們就把6叫做18和24的最大公因數。
師:其實在前面的課前作業中,小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長與寬的公因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師:剛才我們分別列舉出了18和24的因數,又找出它們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這種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叫列舉法。【板書:列舉法】
2.教學集合圈
師: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看出它們的關系,我們還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來。
24的因數
18的因數
【課件出示】
12 36 12346
9 18 81224
師:左邊的集合圈表示的是18的因數,右邊的集合圈表示的是24的因數.因為它們有公因數1、2、3、6,所以我們就把兩個集合圈合在一起。
問1:現在你知道左邊這一部分表示的什么嗎?(指名答)
右邊這一部分呢?大家一起說!兩個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呢? 左半部分又表示什么呢?大家一起說右半部分表示的什么?
師:下面請同位互相說一說集合圈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青島版數學第八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青島版數學第八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師小結。
師:現在給你一個集合圈你會填了嗎?
師:看到這道題你能不能直接填呢?那應該先怎么辦?
生:先找到16和28的因數和公因數,再填集合圈。
師:請同學們先在作業紙上列舉出16和28的因數,再填集合圈。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展示與評價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填的?(指名匯報)
給大家說說你先填的什么?又填的什么?
指名說一說,及時評價。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位同學的作業。
師:同位互相檢查一下,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認識短除法
1.講解短除法
師:同學們,除了用列舉法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還有一種方法也能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但是需要你用心觀察才能發現,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師:請大家先把18和24分解質因數。
師:誰來說說你分解質因數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式子,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它們都有質因數2和3.
師:18和24公有的質因數2和3與它們的最大公因數6之間有什么關系呢?生:2乘3等于6
師:根據這個發現我們就可以把兩個短除式合并在一起,用短除法來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數。
師邊板書邊講解
師:最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就能得到18和24的最大公因數了。
問:現在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數呢?(指名學生說一說)
2.練一練
師:下面請你用這種方法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快速的完成在你的作業紙上!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學生展示匯報)
問:你認為他做的怎么樣?
四、練習與應用
1.練一練(蘇教版P27T1)
師:接下來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嗎?(課件出示)把它完成在你的作業紙上!
展示匯報
師:我們在找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時候,除了列舉法和短除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課件演示、介紹)
2.扎花束
師:同學們!春季運動會馬上就要到了,學校花束隊買來了兩種顏色的花準備來扎花束。(課件出示,師讀題目要求)
問:同學們想一想這道題其實在求什么?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完成在練習本上。
問:大家一起告訴我最多能扎多少束?這樣每一束花里面有幾朵紅花?幾朵黃花呢?
2.數學知識
師:同學們!早在很久以前,我國古代的數學家就已經在研究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了!
五、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數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12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6篇03-05
數學教學設計12-27
8和9的教學設計09-11
《牛和鵝》 教學設計03-24
《開花和結果》教學設計12-1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8-21
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8-22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