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P32~33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用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放暑假了,老師組織同學們參加夏令營,今天他們就準備乘火車去北京了,我們也去為他們送行,好嗎?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數學問題。出示“乘火車”掛圖。
(1)理解圖意。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的問題只要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2)選擇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問題①: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鼓勵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請小組同學派代表板書計算過程,并口頭說明計算過程,只要學生的算法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算法:
①70×5=350 ② 7 2
2×5=10 × 1 5
350+10=360 3 6 0
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再討論豎式上的“0”漏寫得“36”是否正確,引導學生關注積的個位上的“0”處理問題。
(3)比較歸納。
將本題與上節課例題(出示16×4的豎式計算過程)相比較,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這兩題的豎式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②: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學生在獨立解決的基礎上交流,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33頁“練一練”中的1、2、3、4題。
1、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全班交流。反饋時引導學生注意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第2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先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時,指名板演,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第3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4、第4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第(1)個問題,可以將小朋友家站點到最后一個站點的鐵路長度,進行5等分后確定出發3小時后火車的大概位置。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方法,如結合過站停車等因素確定位置,只要學生分析有道理,都應該得到肯定和鼓勵。
第(2)個問題解決過程可參考如下:
120×5=600(千米),
45×2=90(千米),
600+90=690(千米)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乘火車》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解簡易方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數學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1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