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利用平移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掌握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的策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加深對“平移”這種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平移的方法解決簡單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平移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方格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同學們,前幾天的課上 我們一直在借助方格圖研究數學問題。
2.出示:
教師:你能知道這兩個平面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同學們通過觀察圖形特點,從方格圖中獲取信息,求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識,喚醒學生的記憶,幫助后面更好地學習。
(二)探索新知
1.提出問題。
教師:現在在方格紙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圖形,你能夠知道他的面積是多少嗎?
2.提出要求,獨立解決。
教師:請你自己求一求這個圖形的面積,可以在圖上標一標,寫一寫,畫一畫。
學生自己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選取典型案例。
3.討論交流。
教師:這里有幾位同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預設1:數方格的方法。數一數這個圖形有占多少個方格,當數到不是整個格時,要拼一拼。
預設2:算一算的方法。在前面拼一拼的基礎上算一算:1×1=1(cm2),4×6=24(cm2)。
預設3: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規則的圖形,直接求長方形的面積。
4×6=24(cm2)
4.對比辨析,加深理解。
教師: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最喜歡哪種方法?你是怎樣想的?
說明:利用圖形在平移的'過程中,大小不會改變的特性,運用割補的方法,將不規則的圖形先分割,再平移,最后補成一個規則的圖形,求出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會生的自主探究、討論幫助學生運用“平移”的知識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關注轉化前、后的圖形特征,感悟知識間的聯系,滲透“等積變形”的策略,既加深了“平移”這種圖形變換方式的理解,又為后續的學習平面圖形面積奠定了基礎。
(三)知識運用
教材第88頁練習二十一第1、3、4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用平移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對平移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又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利用平移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四年級語文下冊:《麥哨》教學設計04-05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