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假如我是一顆種子》課程教學設計
教學說明:
這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記敘了小作者夢想自己是一粒種子、一片綠葉、一朵小花,希望種子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生根發芽、綠葉襯托萬紫千紅的百花、花兒永遠開放清香飄向天涯。 詩歌結構整齊,語言優美生動,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讀起來朗朗上口。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想象,在體會、想象中提高朗讀水平。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意境,發現詩歌結構上和語言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帶有生字的詞語卡片、水晶項鏈。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春天到了,我們來唱支春天的歌吧! 齊唱《小雨沙沙》
2、春雨姐姐為我們帶來了一些種子(出示詞語卡片),讀出上面的詞語,你就能得到它。誰來讀?(指名讀、搶讀)
3、現在,我們就是一顆顆種子,讓我們一起種在泥土里吧!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感悟朗讀。
1、老師配樂朗讀詩歌。(點擊課件右下角開始按鈕)
2、請打開書第50面,自由朗讀詩歌,標出小節序號,想想每一小節寫了什么?
3、這首詩一共有幾個小節?請三名同學合作朗讀詩歌。(指名輪讀)
4、引導學生正確評價。
5、引導學習第一小節(點擊課件種子按鈕)
春天來了,小種子們,你們是怎么想的,你會怎樣做呢?(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詩歌里是怎樣寫的?找出詩句來讀一讀。(指名朗讀第一節)
(課件出示句子)這兩句話,哪一句更好?為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假如我是一顆種子,就在土壤里吸收養料。
假如我是一顆種子,就把心兒貼著土壤媽媽,在她溫暖的懷抱里里吸收養料。
小結:第二句話把土壤當作媽媽,把種子當作在媽媽懷里吮吸甘甜乳汁的小寶寶來寫,使詩歌更加生動、形象。這是一個擬人句。畫上橫線,在下面寫下“擬人”二字。我們寫習作時也可以采用這種手法。
請看屏幕,齊讀這句話。
(課件展示春雨)看,春雨下起來了。雨點是怎樣的?
出示水晶項鏈,感受“亮晶晶”。你能用“亮晶晶”說句話嗎?
來,小種子們,我們一起迎著亮晶晶的雨點說話:(生接讀種子的話)
種子的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啊?[板書]“茁壯成長”
現在,我們看屏幕齊聲朗讀第一小節,要讀出種子渴望生根、發芽的愿望。
6、自主學習第二、三小節。
下面,我們在學習小組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詩歌的第二、三小節。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有感情地朗讀,說一說,在這節詩中,作者借用什么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
匯報學習成果。 教師根據學情及時調控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可適當借用提示語使教學有序進行。
如;
好,同學們,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點擊綠葉圖標)葉“用綠色編織青春年華”,默默奮斗,在它的襯托下,花兒才會 更加嬌艷。
“讓幸福與甜蜜藏進苞蕾”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點擊花朵圖標)花兒帶給人們美好的感受。人們看到花兒,就會想到萬紫千紅的春天,想到秋天豐收的喜悅,心中充滿幸福與甜蜜。
(點擊火焰圖標)這就是杜鵑花。(繼續點擊火焰圖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每當春天來臨,漫山遍野開放著美麗的杜鵑花,像燃燒的火把映紅了青山。美嗎?
在這節詩中,作者借什么來抒發情感呢?
多么可敬的葉啊!為了花的絢爛、果的輝煌,它無私奉獻著。讓我們齊讀這一節, 表達我們對它的敬佩和贊美。[板書] “無私奉獻”
自愿讀第三小節。喜歡第三小節的同學站起來,讀。(點擊花兒按鈕)
你們為什么喜歡這一小節呢?
來,我們共同欣賞。(欣賞朝霞)(點擊課件)
(點擊課件)花兒打扮著春天。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要靠我們來建設。[板 書] “建設祖國”
齊讀第三節,讀出驕傲和自豪。
7、小結:這是一首優美的小詩,作者接種子、綠葉和小花抒發了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我們把它完整地讀一次,好嗎?可以邊讀邊做動作。
8、指導背誦。(點擊全文按鈕)
三、拓展延伸,啟發創意。
1、讀了詩歌,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2、請按照這一規律自己仿編詩歌。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小詩人。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3、拿出你的作品給大家欣賞。
4、我們班的小詩人可真多,課后啊,大家把自己的作品寫下來,我們也來編一本詩集。
5、假如我是假如我是什么呢?孩子們,我們的未來有無限發展的可能,讓我們為著心中的夢想努力奮斗!(按回車鍵轉到片尾或直接按Q鍵退出)
四、作業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仿編詩歌。
【《假如我是一顆種子》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種子的萌發教學設計02-10
《種子》教學設計(精選11篇)12-14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課程教學設計范文05-16
種子發芽實驗教學設計05-04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01-11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3篇12-24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精選20篇)03-10
《一顆小豌豆》優秀教學設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