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設計
課題:20以內進位加法
課型:新授課
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9加幾等一些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設計充分考慮了兒童煩人現實生活,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水平,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的規律,進一步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把20以內進位的加法算式規律地整理成表,并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表中的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整理20以內的進位加法表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預習作業
課前準備
1、20以內加法口卡
2、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教師活動:師拿出20以內的加法口卡,進行開小火車游戲。并了解學生掌握20以內加法的情況。
學生活動:學生進行開火車游戲
二、探究體驗
教師活動:
1.教師出示課件,并讓學生觀察,說感受。
師:那我們應該怎么做,讓他們看起來不那么亂。
生:很亂。。。
2.師:書上已經幫我們整理出幾道了,剩下的就交給各個小組了,開始動筆吧。
教師巡視各小組,給予指導。
師:各小組討論,填到書上。并說說是怎樣填的,為什么這樣填。
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感受凌亂的算式,讓他們自主地想到要整理。體現了教師在課堂中起引導作用,學生是主體。
3.師:出示20以內加法表。讓學生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得數相同,有8加幾。9加幾。。。。。。
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鍛煉了學生小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實踐與應用
1.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二題 教師展示《海底世界》圖片,引導學生說說都看到什么,并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數學游戲(小小郵遞員)
游戲規則:黑板上有三個信箱,請小小郵遞員把信封投到正確的信箱里。
設計意圖:通過做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反思
這節課講完之后,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比如在組織課堂上,還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因為一年級學生小,具有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老師就要時刻管理課堂秩序。來保證孩子的注意力和聽講效率。再次就是,對這節課的設計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該挖深的地方沒有挖深,應該給孩子們講透,講全。引導孩子對本節課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提升孩子們的思維空間。擴展他們思維領域。還有就是課堂小結,看似很不起眼,其實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也鍛煉了老師課堂總結能力。總之經驗太少,還希望各位老師給與指點和批評。自己學要更加的努力學習。
【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9-20
小學科學《預測》教學設計02-07
《數學學科電子備課》教學設計參考03-22
小學的數學教學設計04-21
小學科學《觀察巖石》教學設計04-03
探究小學科學概念的教學設計03-20
小學科學《風的形成》教學設計03-22
小學科學《抵抗彎曲》教學設計12-21
小學科學吹氣球的教學設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