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件好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十個生字。能夠獨立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好對話,體會人物情感。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我和克拉拉善良的童心,培養學生樂一助人的,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課文朗讀帶。
3、收集一些幫助、關心他人的小故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釋題導入。板書課題:一件好事。看完題目后你們定會提出哪些問題?(這件事好在哪里,這是一件什么樣的好事,誰做的好事等等。)怎么樣解決這些問題呢,(自己讀書,互相探究)。好,自己提出目標,自己讀書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請同學們讀課文吧。
二、新課
(一)自學
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書。
同學們,想自己來讀讀這個故事嗎,請大家輕聲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和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交朋友。
2、同桌互讀。同桌有困難,請你幫幫他,同桌讀得好,請你夸夸他。
3、檢查評價,根據正確、流利的要求,適時評價,注意鼓勵。
(二)識字
自主、合作識字中體驗成功。
1、游戲形式自主識字,師出示生字卡,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畫出生字。注意送字回家時別喊錯生字的名字。
2、交流啟思。師點撥:“父是一個部首,由它帶出的合體字有“爸、爺、斧”等,“即”是硬耳旁(單耳旁)。
(三)寫字
1、觀察田字格中生字,根據漢字結構或偏旁自己分類。
2、書寫,可按分類標準來正確書寫。如“穴、窮、穿”,不一定按照書上的順序來寫。
3、同桌互檢、互評。
(四)交流
合作釋疑,互動探究。
1、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問題,把它們寫在問題卡上。
2、合作探究。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如:紅十字會。這件好事“好”在哪里?爸爸為什么說“我真想哭,也真想笑”?有獨立思考基礎上,在小組中交流,老師適時點撥。全班匯報時,大家各抒己見。引導學生向健康方向展開對接濟窮人的看法。
(五)誦讀
分角色朗讀,感悟孩子們的純真的與善良。練好對話部分,尤其是無拉拉問“為什么窮人就該老穿舊的東西呢?”表示出很強烈的語氣,不需回答。
三、小結:這篇課文,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童心的純真與美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世界將更美好。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2
[教學分析]
《一件好事》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13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快樂的生活”為主題內容,而本課則要幫孩子理解“快樂”不僅僅局限于吃好的,玩游戲,看電視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很容易獲得的快樂。要讓學生懂得快樂的含義是很大很廣的,如同課文中的克拉拉那對姐弟一樣從一件平常的好事中得到了快樂,他們這樣做完全出于善良的愿望。在做這件好事的時候,他們是全心全意、真心實意、為窮人著想的。通過本課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幫助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快樂。通過談話使生活再現,讓學生從更廣闊的視角中看到更多的東西,理解更深層次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會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我和克拉拉善良的童心,培養學生樂一助人的,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4、嘗試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2、嘗試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通過多讀文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和克拉拉善良的童心,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懂得關心他人。培養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嘗試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解決教學難點的途徑]:
通過多媒體使學生養成積累掌握閱讀方法,平時注重實踐的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啟發談話。
1、xx班的同學們,真高興和你們一起上這節課。不過,今天除了上課,我還有個心愿,就是想在這里交上一些好朋友,我還為我的好朋友準備了好多禮物呢。想和我做朋友嗎?
可是,我對朋友的要求可是很高的,我的朋友一定要是很優秀的人,一定要做過好事的人,誰愿意和我聊一聊你都做過什么好事呢?
2、你做這件事的時候,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周圍的人有哪些表現呢?
3、很好,你用到了“快樂”這個詞,用的很不錯,你能用別的詞再來形容一下你當時的心情嗎?(學生對“快樂”一詞進行拓展練習)
4、我知道有兩個和你們年紀相仿的孩子,他們也做了一件好事,可是他們的爸爸知道后卻哭笑不得的,你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文——《一件好事》(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建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想要更好的理清課文的內容,隨手標上自然段。
(自由讀文)
2、(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詞,發現問題給予糾正。
(課件去掉拼音)去掉拼音再讀,最后齊讀。
3、我這還有一些句子,我們來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出示句子)誰能讀出疑問的語氣呢?(指導朗讀)
4、這些問題是都是誰提出來的呢,又是誰來回答的呢?我們再一次讀讀課文,答案都藏在課文中呢。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這一次我們默讀課文,做到不指讀,不出聲,遇到你認為重要的地方用筆在課文中做一做標記,畫一畫。
2、這些問題都是誰問的,又都是回答了他?
學生匯報。
(課件分別出示句子)
這個問題小姐姐是怎么回答的呢?
從姐弟的對話中你能聽出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呢?
愿意來感受一下嗎?請你選擇你喜歡的角色,來讀一讀這小段對話,同桌表演一下吧。
練習讀
表演讀
3、姐弟倆商量好之后就行動了起來。他們是怎樣做的呢?請你仔細的讀一讀課文的6、7自然段,然后根據老師的提示,復述一下好嗎?
(課件出示關鍵詞:立即找來、放、想、又去找來、拎到)
學生根據提示復述。
從這些詞中你讀出了什么呢?講解重點詞
立即:表示動作敏捷,積極
費力:很有誠意,付出最大努力
4、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當然是,姐姐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姐姐有更高的認識,看看他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匯報。
(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7、為什么說別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呢?
8、課前老師也了解到同學們也做了很多的好事,那你能不能用“我做了 , 快樂,我也很快樂”說一句話來表達一下你做過好事后的心情呢?
(課件出示句子)
(教師可以適當的舉例引導孩子表達)
8、在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享受著這份快樂,這就是助人為樂,克拉拉和他的小弟弟就是這樣的好孩子,對嗎?他們的爸爸知道了這件事后是怎樣的態度呢?
9、對于爸爸的問話,姐弟倆是怎么回答的?
(課件出示姐姐的回答)你認為姐姐的話說的有道理沒有?
嗯,誰能讀出理直氣壯的感覺來?姐姐的問題需要回答嗎?你能換一種說法來說一說姐姐的話嗎?你覺得那種說法更好一些?
10、面對這對姐弟倆,爸爸又是怎樣的?爸爸為什么搖頭又為什么笑了呢?在小組中說一說你的看法。
四、總結談話,體驗快樂。
這節可,我發現你們都是一群可愛的懂得愛的小天使,我要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好嗎?
1、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快樂,只要你用心體會,用心發現,快樂會一直伴隨你的,現在我要送給你第一份禮物(課件出示小詩,什么是快樂)
2、要送給你的第二份禮物,是一本書《我和小姐姐克拉拉》這篇課文就是從這本書里選取并改編的,里面還有很多這對姐弟倆很多有趣的事情呢,喜歡的.同學可以看一看。(課件出示書的封面)
3、我要送給你的第三份禮物是無價的,其實你們早已經得到了,知道是什么嗎?對,就是一份快樂的心情,愿這份心情永遠都伴隨著你,好嗎?
五、作業
向同學講述一件使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并把它寫到日記里好嗎?
[教學媒介]
本課中多媒體的輔助使課堂增色不少,除了直觀、鮮活的圖片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以外,還解決了很多常規教學中所不能解決的一些難關:
1、識字關。本課的一個重點是按照學過的步驟和方法獨立識字,而學生到底認識了多少,如何檢測,通過常規教學手段就會很耽誤課堂的時間,方法也很陳舊。而在本課的教學中課件解決了這個問題,將課文中的重點的詞語先是帶拼音讀,以便糾正字音,隨后去掉拼音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同時生動鮮活的畫面也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
2、句子關。本課中始終貫穿著幾個重點的文句,這文句不僅帶出了文章的主題思想,而且,在句式上也有不同。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對比了解一般疑問句和反問句的不同,滲透反問句的學習。
3、朗讀關。課文是以克拉拉姐弟的對話展開內容的,因此,在文章開頭的角色對白很有特點。可是由于二年級學生的分角色表演讀的訓練不是很多,對于要讀引號中的句子的要求理解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在課件中我把對白展示成學生在連環畫中常見的對白模式,對應著課文,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分角色朗讀的方法。
4、拓展關。語文的學習在于其語文工具的延伸和拓展。在本文的學習最后,以課件的形式向同學展示了一首有關快樂的詩歌,不僅在情感上有所升華,而且在語文的學習上有所延伸。同時還通過課件向同學介紹了本篇課文的出處,將語文的閱讀由本課的興趣轉向更廣闊的空間中去。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2篇】相關文章:
《一件好事》教學設計(2篇)03-02
《一件難忘的事》教學設計2篇03-02
做好事心得03-30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