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對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代人的對話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兩代人的對話教學設計1
一、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教學內容
本框題主要內容為兩目:(一)架起理解的橋梁,講如何與家長溝通商量、溝通商量的要領;(二)交往講藝術,主講與父母交往的藝術,自己應有的胸懷。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探索解決親自沖突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與父母溝通、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在家庭矛盾發生后會用合理、恰當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從而與父母和諧相處。
2、【能力目標】
學會與父母溝通,從而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的回憶和反省,體會父母深沉、無私的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為家庭付出的主動意識,增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和欣賞,培養學生尊重父母的品質,引發學生人生價值的思考。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彼此袒露內心世界,進而達到相互理解,掌握溝通的正確方法,并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活動法,輔之以教師必要的點撥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課前準備
教師:1、了解班級學生基本的家庭關系,記錄特殊家庭的學生、與父母關系緊張的學生,以便在活動中給與更多關注。
2、記錄家庭關系良好的學生,以便有意識地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給其他同學提供好的建議。
學生:回憶最滿意的成功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和最糟糕的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
八、教學用具
多媒體
九、學情分析
社會的急劇變化,社會上的種種不良誘惑,家長對子女的高期待、嚴要求,學生面臨的復雜環境,面對的競爭壓力,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不可避免地表現于親子交往之中,這既有處于青春期學生正常發育所帶來的共性問題,也有每個學生面對的個性問題。代溝及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導致家庭中的矛盾與沖突。家庭矛盾處理得好,學生會有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進步;家庭關系處理得不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甚至釀成悲劇。因此,從教育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家庭矛盾,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沖突,是必要的。學生在不斷擴展的生活中,要學會與人交往,這是他們立足社會的基本功,而與父母的交往是學生練習交往的第一課堂。所以,思想品德課針對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要求安排這一教育內容。
十、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子女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造成兩代人隔閡的直接原因。產生代溝、出現隔閡怎么辦?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發展,那樣對自己和父母都沒有好處,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與父母平等地對話、溝通。怎樣溝通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具體的方法。
本課內容順接上一課時,主要是解決家庭矛盾、沖突的方法,從語言上進行過渡后,自然進入主題。
活動一:
感知幸福
1、播放flansh《父女經典對話》
說一說:你聽了動畫中父女倆的對話后有什么感想?給我們什么啟示?
2、出示兩張家庭照片
說一說:看了這兩張家庭照片后,你會怎樣形容這兩個家庭?用flansh動畫,一則動畫內容形象生動、風趣幽默,讓學生多感官感受,其中的情景能引發學生的共鳴;二則flansh本身很受學生的喜愛,可提高學生的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和討論作好鋪墊。
兩張家庭照片很自然地喚起學生對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聯想。
活動二:
認識沖突
分析兩種家庭觀念,從而正視家庭矛盾,認識家庭沖突。通過討論、分析,認識到夸大與父母的矛盾和看不到與父母矛盾的觀點都是不對的,積極的做法是在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認識到與父母溝通的必要性。
活動三:
探求方法閱讀書中p23的故事,思考:
1、假如你是小冰,你會怎樣做?
2、你能尋求解決這一沖突的好的方法嗎?
教師要引導學生設想有幾種方案,選出哪種方案比較好,能讓雙方都滿意,并分析為什么?設計這一活動,是讓學生體會家長的心情,學會與家長溝通,進而歸納出解決家庭沖突的方法。這既是一個道德教育的過程,也是幫助學生掌握順利實現社會化過程的方法。
活動四:
實踐方法學生說說自己的故事
心靈檔案:說一說與自己父母發生過的一次矛盾,當時是怎樣處理的?
引導學生大膽交流,學會溝通,理解父母。沒有體驗就沒有內化,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感受,以激發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情感,形成他們自己的認知、感悟,進而把道德要求內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
活動五:
繼續探討分析小陳的故事(做作業磨磨蹭蹭,但有孝心,張羅為爸爸過生日,遭到誤解),設想一下小陳會怎樣做?引入這個故事,目的在于進一步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并得出溝通的基本要領。
活動六:
經驗介紹
學生:交流與父母交往的成功經驗
教師:推薦八招與父母交往之神功
引導學生認識到,與父母交往,核心是愛的奉獻。溝通的成功與否,除了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基本的要領外,還要意識到:溝通是要講究藝術、策略的。
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溝通的方法、溝通的基本要領,懂得了溝通是要講究藝術的。家庭沖突是客觀存在的,但只要我們能以孝敬之心、孝敬之行對待父母,溝通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
播放動畫故事《蘋果樹》,體會偉大、無私的母愛,為布置實踐作業做好鋪墊。教師總結全文,使學生形成完整印象,從而對所學內容非常明確。
在觀看動畫中升華對本課內容的理解。
課后探究“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給予我們無私的付出,我們應滿懷感激之情。然而,親子之間的矛盾又使我們平添許多煩惱,也令父母憂心忡忡。你聽過以歌曲形式表現的“家書”嗎?來,讓我們馬上動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以及與父母溝通的愿望,然后再在信的下面請父母寫上回音。
通過作業,將本課的學習落實到行為實踐中,并通過親身實踐,促進知識的內化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讓學生解其言、識其意、明其理、記其要。
兩代人的對話教學設計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材第二課第二框題《兩代人的對話》。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交往是學校交往、社會交往的基礎。如果說上一節課的內容是針對學生在家庭交往中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那么本課的學習內容則側重學習如何與家長交往,是本課乃至本單元教育的一個落腳點,也是本冊教材后續內容的一塊奠基石。
2、課標依據
這一框題的內容體現了課程標準“交往與溝通”板塊中“1.3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調適逆反心理,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3、學習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淡化知識的講授,意在體現思想品德課的人文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自覺改善親子關系,增強家庭責任意識。
能力目標:主動提高與父母溝通的能力,增進與父母的情感
知識目標:學會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及主要策略
4、重點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掌握溝通的有效方法
難點:提高學生與父母進行溝通的藝術
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渴望“自由”因而變得敏感、情緒容易沖動,而家長對子女的期待高、要求嚴,不可避免地在親子交往之中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如果親子關系處理得不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矛盾,架起理解的橋梁,掌握溝通的方法藝術迫在眉睫。
二、教法學法
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因勢利導,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活動法、典型事例分析法,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積極參與。在學法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加大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過程
本節教學,設計了三個“主題引領,板塊教學式”的活動,目的使教學環節簡約,教學素材低碳、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益。即:一、關注生活,正視矛盾;二、再現生活,解決矛盾;三、回歸生活,增進情感。
生活調查,通過調查本班學生與家長發生矛盾的情況來確定本節課的側重角度及具體實施措施,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矛盾普遍存在,從而敢于直面與父母之間的矛盾,為后面的解決矛盾做好預設。
(二)學習過程:
一、關注生活,正視矛盾
1、請和父母最近發生過矛盾的同學講一件你和父母最尖銳的矛盾經歷。
2、你是怎樣看待和父母之間矛盾的?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引起共鳴,敢于面對矛盾,認識親子之間矛盾的危害,從而有意識地去解決和避免矛盾,即樹立與父母溝通的意識。
二、再現生活,解決矛盾
活動一、觀看視頻,探究問題
1、文文對媽媽的指責是用什么方式處理的?
2、分組討論并歸納:文文的哪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3、你們還能奉獻哪些與父母溝通的金點子
設計意圖:認識到矛盾可解決,態度是關鍵;直觀學習避免矛盾的做法及技巧,歸納解決矛盾的基本程序,即探索與父母溝通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活動二、情景表演,主動踐行
主題:溝通考場——“媽媽,我沒有談戀愛”
場景:媽媽下班回家,看見你正和同班的女生小陳在附近的冷飲廳一起吃冷飲,回到家里,媽媽怒目圓睜??
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扮演劇中人物,巧妙化解即將發生的矛盾,時間不超2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實踐認識溝通的核心是“愛”,不能急躁,更不能粗暴,否則適得其反。同時也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會溝通的快樂,即提高與父母溝通交往的能力。
三、回歸生活,增進情感
1、請回顧并講述父母做的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
2、請以你最喜歡的方式跨出與父母溝通的第一步。
溫馨提示:
可以以交談、寫信、發短信、寫小紙條、打電話、贈送禮物等形式。
目的:化解矛盾、消除誤會、感動親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故事中充分感受父母無私而偉大的愛并抓住學生積極與父母溝通的熱情,落實溝通行動,增強熱愛父母的情感。
總結提升:今天同學們的表現足以讓在場的每個人感動,這就是主動溝通的魅力,父母給我們的愛太多太多,我們卻無以回報,在最后一刻,讓我們深情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思想品德課注重課內外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和體驗,實踐作業“讓愛永恒”是讓親情溝通活動在生活中延續,讓愛的對話成為習慣。
【兩代人的對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設計(通用7篇)03-16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秋思的教學設計03-01
球的教學設計03-01
蠟燭的教學設計02-28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圖案設計教學設計03-01
英語面試的對話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