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發現漢字規律,掌握一些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熟讀并背誦《鞋》。
5、能完整地講述自己做家務的經過,學會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的發現”
1、課件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字詞:
生讀讀這些字,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2、在課件“我的發現”的字詞下出示學習伙伴和她說的話:
生讀學習伙伴的話,看看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的辦法來學,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辦法來學。
3、課件出示“我會認”:
生認讀課件上的字,并進行組詞比賽。
4、課件演示,將字演變成詞語:
生用賽讀的方式認讀課件上的詞語。
5、課件出示“讀讀想想”中的詞語:
生認讀詞語。
6、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和學習實際或用動作演示的方法理解“張”的不同意思,并相機利用動畫效果在課件的詞語下出示有關的圖片:
用“張”字的不同意思組詞。
討論還有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二、學習“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
自由讀。
同桌互聽互讀。
指名讀。
2、游戲:
登山。
3、課件出示“讀讀背背”中的詩歌《鞋》:
自讀、背誦。
配上音樂背誦。
三、完成“口語交際”
1、用多媒體動畫課件創設情境:
小組討論:
怎樣才能勸說父母讓小明做家務?
組內表演。
上臺表演。
互相評價。
2、出示多媒體動畫課件:
孩子做家務的情景。你在家也像他們一樣做過家務嗎?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呢?你是怎樣做的?
交流討論。
3、聽了那么多同學的介紹,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他們嗎?
學生自由說話。
4、你有什么話想說?
學生自由發言。
5、播放歌曲《我有一雙勤勞的手》:
師生一起唱。
四、完成“展示臺”
課件出示一小女孩及她的對白: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狼、猩”等10個生字,正確認讀“狼、猩猩”等10個詞語,并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猜讀擬聲詞的讀音,并能結合語境,準確運用擬聲詞。
3、了解左右寬窄大致相同的字的書寫要領,養成先觀察后落筆,減少修改次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動物名稱的詞語,并能根據動物的不同特點,嘗試不同的分類方法。
2、學習擬聲詞并能結合語境準確的運用擬聲詞。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形聲字的構字特點,猜出擬聲詞的讀音,并能根據語境準確的運用擬聲詞。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動物的圖片
預習要求
1、借助拼音讀一讀識字加油站中的10個動物名稱的詞語,并嘗試分類。
2、認讀字詞句運用中的擬聲詞并能加以運用。
教學過程
旁注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八的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及書寫提示三部分的內容。
2、板書課題:語文園地八。
3、學生齊讀課題,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十字加油站
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動物的名稱。
相機出示這些動物名稱的詞語。
2、引導學生讀一讀10個表示動物名稱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蚯蚓”的“蚓”讀第三聲,并且是前鼻音。
3、學生自由練讀10這十個表示動物名稱的詞語,邊讀邊思考:如果要我們給這10個動物進行分類,你會怎樣給它們分類呢?你的分類標準是什么?
學生練讀詞語并嘗試分類。
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給這10個動物分類的,并且說一說自己的分類標準。
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從活動方式、飲食習慣、腿腳的數量、生活的環境等等來進行分類。
4、學生再次朗讀這10個表示動物名稱的詞語并積累。
三、字詞句運用
1、教師播放各種各樣的聲音,引導學生聽一聽,說一說這是什么聲音?
教師引導:為了用語言文字表示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古人造出了各種模擬聲音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是擬聲詞。
2、出示課本字詞句部分的擬聲詞,引導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這些擬聲詞都是表示什么聲音的詞語?
3、學生練習朗讀這8個擬聲詞,說一說這些擬聲詞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全班交流討論,教師小結:這些擬聲詞都是由左右結構的形聲字組成的,左邊的口字旁提示這個字的字義,右邊的聲符提示這個字的字音。因此當我們看到擬聲詞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右邊的聲符來猜一猜這個字的讀音。比如說“唰”右半邊的“刷”就是這個字的讀音。
學生再次朗讀著8個擬聲詞,體會擬聲詞的特點。
4、除了書上出現的這八個擬聲詞,我們還知道哪些擬聲詞呢?那些擬聲詞是不是也具有這個特點呢?
學生列舉自己知道的擬聲詞,讀一讀并且說一說這些擬聲詞是不是也符合部首主義,聲符主音的特點。
嘿呦嘿呦、哎呀、呼呼、喵喵、啾啾
5、擬聲詞的運用。
出示課本109頁的兩個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再選擇合適的擬聲詞放在句子里。
全班交流,齊讀句子。
除了這兩個句子,我們還在哪些句子里面看到過使用擬聲詞的呢?
學生說一說或者從課文中找一找帶有擬聲詞的句子。
教師出示一些帶有擬聲詞的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這些句子中的擬聲詞是表示什么聲音的。
風娃娃又來到河邊,看見許多船工正拉著一艘大船。他們彎著腰,流著汗,“嘿喲、嘿喲”喊著號子,可是船卻走得很慢很慢。
火越燒越旺,哎呀,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
“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6、教師小結:擬聲詞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運用的非常廣泛,有了這些模擬大自然或者生活中聲音的詞語,句子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趣。
四、書寫提示
1、出示“領、群、船、朗”四個生字,引導學生讀一讀并仔細觀察四個漢字,說一說它們的結構特點,想一想這些生字在書寫時的注意事項。
2、全班交流討論:
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而且左右寬窄大致相等,在書寫的時候,這一類字左右部件寫得要緊湊,并且要盡量往中線靠。
3、教師再次引導:同學們,平時我們書寫漢字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把字寫美觀,還要注意什么呢?
教師出示兩幅學生作品,字寫得都非常的工整,一幅作品書面比較整潔,另外一幅作品書面不太整潔。
學生觀看兩幅作品,體會到保持頁面整潔對于書寫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
4、學生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減少修改次數,保持頁面整潔呢?
教師指導: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要先看后寫,才能減少修改次數,保持頁面整潔。怎么看?第一步,看字的結構;第二步,看各部分位置;第三步,看關鍵筆畫,這三個看清之后,再動筆書寫,寫完之后盡量不修改,這樣就可以保持頁面整潔了。
5、引導學生根據“看”字的步驟,進行書寫練習。
教師巡視,提示學生注意書寫姿勢,同時提示學生注意看清楚字之后再書寫,一開始速度可以慢一點,觀察的時間可以久一點。
6、展示學生的書寫作品,請頁面整潔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書寫經驗,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書寫時,要先看后寫,盡量不修改,保持頁面整潔。
五、課后延伸
1、讀一讀表示動物名稱的詞語并加以積累。
2、練習朗讀字詞句運用部分的擬聲詞,并觀察在生活中擬聲詞的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帶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并能夠發現成語的特點,誦讀積累。
2、閱讀短文《稱贊》,了解短文的內容,感受稱贊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懂得在生活中學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3、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正確認讀12個成語,發現這些成語的特點并背誦積累成語。
2、閱讀短文《稱贊》,感受稱贊帶來的美好與快樂,明白在生活中我們要學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教學難點閱讀短文《稱贊》,感受稱贊帶來的美好和快樂,明白在生活中學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教學準備課件
預習要求1、借助漢語拼音認讀12個成語,讀準字音。
2、讀一讀短文《稱贊》,初步了解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旁注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語文園地八的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及書寫提示三部分的內容,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語文園地八中的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兩部分。
2、板書課題:語文園地八
3、學生齊讀課題,明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二、日積月累
1、出示課本110頁日積月累的12個成語,引導學生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生朗讀,相機正音。
“雞鳴狗吠”的“吠”讀fei,第四聲,是“叫”的意思。
2、學生再讀這12個成語,邊讀邊觀察這12個成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這12個成語中都帶有動物的名稱。
學生讀一讀這12個成語,并動筆把動物名稱的詞語圈起來并讀一讀。
(2)出示第一列三個成語:
狼吞虎咽龍飛鳳舞雞鳴狗吠
學生通過觀察,明白這三個成語每個成語里面都含有兩種動物的名稱,并且每個成語的前兩個字和后兩個字是對應的。
學生自由讀一讀這三個詞語,進一步體會這三個詞語的特點。
師生對讀這三個詞語,比如說教師讀“狼吞”,學生讀“虎咽”;也可以教師讀“狼”,學生讀“吞”,教師讀“虎”,學生讀“咽”,進一步體會這三個成語的特點。
(3)出示第二列的三個成語:驚弓之鳥漏網之魚害群之馬
學生讀一讀,發現這三個成語中都有“之”這個字。
學生再讀這三個成語,進一步體會這三個成語的共同特點。
(4)學生自由朗讀第三列的三個成語,交流這三個成語的共同特點是都有“如”這個字。
教師提示:這三個成語都有“如”這個字,說明這三個成語都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理解膽小如鼠。
理解“如”字,“如”是好像的意思,“鼠”指老鼠。
“膽小如鼠”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非常膽小,就像老鼠一樣。
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去理解“如虎添翼、如魚得水”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練讀這12個成語,進一步體會這12個成語的特點,并背誦成語,積累成語。
三、我愛閱讀
1、引導學生讀一讀短文《稱贊》,注意把短文讀通順,讀流暢,初步了解短文的主要內容。
2、指生朗讀短文,交流短文的主要內容:
(1)課文里面寫了哪兩個小動物之間的故事?
(2)小獾在干什么?小刺猬是如何稱贊小獾的?小獾聽了,心情怎么樣?
(3)小獾又是如何稱贊小刺猬的?小刺猬聽了之后心情怎么樣?
3、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稱贊》,進一步體會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并想一想,我們從這篇短文中獲得哪些收獲?
通過交流明白稱贊能夠給他人帶來美好和快樂。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4、同學們,我們讀了這篇短文,同時也明白了這篇短文的內容,知道了稱贊能夠帶來快樂和美好。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對這篇短文的理解,可以閱讀其中的一個段落,可以表演其中的一個片段,當然更可以說一說自己學了這篇短文之后的感想。
學生在小組內展示自己對這篇短文的理解,其他同學對同伴的展示加以稱贊和表揚。
5、指幾名同學用自己的方式在全班展示自己對這篇短文的理解,其他同學對同學的展示加以稱贊和表揚。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稱贊別人以及被別人稱贊帶來的美好和快樂。
四、課后延伸
1、讀一讀日積月累部分的12個成語,并背誦成語,積累成語。
2、閱讀短文《稱贊》,進一步體會稱贊帶來的美好和快樂,明白在生活中學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
3、學著去稱贊別人,體會稱贊別人以及被別人稱贊帶來的快樂和美好。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梳理、總結解決問題的策略。
2、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方式認識生字,探索偏旁的秘密,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收集新詞,通過查閱資料、閱讀拓展理解詞語原有含義和新的含義,進行積累。
4、體會作比較說明方法的作用,遷移運用,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5、誦讀并理解《江畔獨步尋花》,拓展閱讀,養成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聯系課文,梳理策略
1、想一想:本單元學習中,我們邊閱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嘗試著去解決。回憶一下,在課文的預習或學習中,你遇到了哪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呢。
要點:
(1)在預習《琥珀》時,學生對琥珀并不熟悉,先查閱資料了解琥珀的形成。課后練習題:“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推測的依據是什么?”這些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課外查找的資料去學習。
(2)《飛向藍天的恐龍》這篇課文有點難懂,剛開始讀不懂就聯系上下文找答案。
(3)《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里面有許多科學術語。學生對于納米技術還是陌生的,納米技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運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這些也是需要查資料并結合生活實際來了解的。
(4)《千年夢圓在今朝》中,學生對航天事業了解較少,比如“千年的飛天夢是怎樣實現的”“飛天夢實現的原因是什么”,可通過詢問父母或其他專業人士了解相關知識。
2、小結: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找資料、請教他人來解決。
板塊二憑借偏旁,意義識記
1、讀一讀“識字加油站”中的生字,指名認讀,正音。
出示:濱、潔、減、挑、挺、預;中、介、止、凡、正、劉。
2、讀一讀:出示“識字加油站”中加上和去除偏旁的兩組生字和新詞,指名認讀。
3、說一說:有什么新發現?
要點:第一組減去一個偏旁,
組成了新字;第二組加上一個偏旁,組成了新字。
4、小結:偏旁可是個大功臣。減一減,加一加,識字竅門就靠它。不同的偏旁有不用的含義,觀察這些偏旁,說一說含義。
出示:
氵:與水有關。
冫:與冰或寒冷有關。
扌:與手或手的動作有關。
月:大多數和身體部位相關。
阝(在左):作部首時可以表示和山或地名有關的事物。
阝(在右):作部首時可以表示和城市、邦國、地方、居住、姓氏有關的事物。
5、你還知道哪些部首及其含
義?試著組詞理解。
提示:
(貝)與錢貨有關。
貫,貝串,古人用貝作貨幣;
賀,以禮物慶賀;貪,貪財。
(彳)與行走有關。
行,行人;循,循環,順著路走。
(艸)與植物(多為草本植物)有關。
草,青草;落,葉落。
(耳)與耳朵有關。
聰,聽力好,成語有“耳聰目明”。聵,耳朵不靈,“聰”的反義詞。
6、運用這些方法,你的識字量就會越來越多。
板塊三關注生活,積累新詞
1、出示“語句段運用”中的兩組詞,指名認讀。你發現了什么?
要點:這些都是生活或網絡中的新詞。
2、結合預習時查的資料,說一說你對第一組詞的了解。
要點:
云技術是基于云計算商業模式應用的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技術、管理平臺技術、應用技術等的總稱,可以組成資源池,按需所用,靈活便利。
多媒體是將計算機、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和游戲機等技術融為一體,形成電腦與用戶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環境。
互聯網即廣域網、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
克隆是通過體細胞進行無性繁殖,復制出遺傳性狀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質或生命體。
3、第一組詞是近十幾年出現的,而有些詞是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含義。你了解它們嗎?出示第二組詞,指名說。
要點:
窗口:
(1)房子里的窗所開的口;場所中窗形的孔,多用于售票、掛號、取藥等;
(2)獲得信息的入口;
(3)保持彼此聯系,QQ聊天對話框。
桌面:原指桌子的面;現在又增添了主界面的意思。比如,手機的桌面就是開機后的界面或者是待機時候的界面。
潛水:原意是為進行水下查勘、打撈、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業而在攜帶或不攜帶專業工具的情況下進入水面以下的活動。后來潛水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以在水下活動為主要內容,從而達到鍛煉身體、休閑娛樂的目的的休閑運動,廣為大眾所喜愛。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大眾又賦予了潛水新的含義,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隱秘地觀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動表露自己的身份、發布信息和回復他人信息的單獨行為,現逐漸用于網絡。
文件夾:專門裝文件用的,使文件整齊規范。普通計算機文件夾是用來協助人們管理計算機文件的,存放文件,進行整理。
4、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幾年通過網絡和媒體,我們認識了許多新生事物,新鮮的詞語也應運而生。你還知道哪些新詞呢?
板塊四學習比較,遷移造句
1、出示“詞句段運用”中的句子,指名讀。
2、關注加點部分,你發現了什么?這樣運用有什么好處?
要點:都運用了作比較的方法。把恐龍和狗比較,突出恐龍的大小;介紹1納米球的大小,把直徑為1納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與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比較,突出納米的小;把“碳納米管”的神奇材料與鋼鐵比較,突出其結實的特點。
3、小結:這些句子都是把人們不熟悉的事物和非常熟悉的事物進行比較,便于理解。
4、遷移練習。
秦兵馬俑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_______。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_______。
5、選擇一個陌生事物,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寫一句話。指名交流,師生點評。
要點:兩個對象或現象要有共同點,比較要合理。
板塊五日積月累,誦讀經典
1、出示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指名讀,讀通順、流利,注意停頓,讀出韻味。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2、點撥:杜甫年輕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科舉考試還落榜了。最后雖然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了官,但遇到了安史之亂。戰亂之后,杜甫決定辭官入川。他居住在一個草堂里,所以有的人也稱他為“杜草堂”。在那兒的杜甫生活略為安定,經常來到成都錦江江畔散步。
3、圖詩結合,邊觀察圖片邊想象,詩中描寫了什么。
提示要點:學生結合圖片以及詩句想象描述畫面即可。
4、借助關鍵字詞的注釋,再來說一說。
江畔:指成都錦江之濱。
獨步:獨自散步。
懶困:困倦。
一簇:一叢。
可:反問句詞,究竟。
要點:
黃師塔前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著春風小憩。一株無主的桃花開得正盛,究竟是愛深紅還是更愛淺紅呢?
5、誦讀積累。
6、《江畔獨步尋花》可不止這一首,而是一組詩,共七首,這是第五首。課后搜集其余幾首,誦讀積累。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4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識字卡片、詞語卡片。
③競賽評比用的小紅旗。
④讓學生準備展示內容。
教學設計
我的發現
要引導學生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一樣,體會漢字表意的豐富性。
①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來組詞。
②引導: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一個新的知識,是什么呢?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③結論: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結合語境來理解字意。
(采用換詞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④擴展積累:引導學生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現象。
日積月累
①讀讀認認
a、激趣: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炊具、餐具,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名稱。
(課件播放:結合實物出現詞語)
b、小組內練讀詞語。
c、比一比。
小組開火車讀詞比賽,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
同學來挑戰,看誰最棒。
d、認讀生字
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要認的生字。
課件出示:灶、鋁、鍋、漏、勺、鏟、壺、湯、碟。
小組內互相讀一讀生字。
老師用生字卡抽查。
聽字音舉卡片。
小組討論交流: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②讀讀背背
a、引入: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
b、小組內練讀成語。
c、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得最準確,記得最牢固。
(老師簡筆勾勒一座山,山腳下貼幾面紅旗代表各個小組,老師隨意抽出詞卡,小組搶答,哪個小組搶答成功,就把哪個小組的紅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個小組最先到達山頂)
d、學生自由說成語的意思。
e、擴展積累: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口語交際
①看圖了解圖意。
a、出示掛圖,提出要求:先仔細看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圖、理解圖意。
c、在小組且內練說。
②續編故事。
a、小組討論: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會怎么做。
b、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c、評一評誰的辦法好。
d、把續編的故事講給同桌聽。
e、推薦講得好的同學把故事講給全班聽,評出“故事大王”。
③擴展延伸。
a、自主畫了一幅或幾幅畫,然后再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
b、與同學交流自己畫或寫的內容,互相觀賞,互相學習。
展示臺
①小組內展示課外學習語文的成果。
②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辦一個班級小報展覽。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3課時,其中口語交際用1課時。
學習目標
①發現漢字的一字多義特點,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意。
②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③能看懂圖畫的意思,能根據圖意、聯系生活實際想出辦法,并樂于與同學交流、討論。
④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⑤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教學重難點
漢字一字多義,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意。
看清圖意,根據圖意、聯系生活實際想辦法,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5
一、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趣味性較強,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學生可以充分體驗到觀察帶來的樂趣。
二、習作
本組習作的內容和要求與剛剛學過的課文密切相關,要求學生寫下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有兩種習作的形式供學生選擇,一是自己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二是用《觀察日記×則》為題,把自己對某一事物進行連續觀察的情況以日記的形式整理出來。
三、“我的發現”
通過三個例句和一組對話,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正是因為觀察得認真、細致,正是因為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本組課文的幾位作者才有可能把文章寫得那么具體,那么準確。
四、日積月累
內容是一首花名歌謠,按一年12個月的順序排列,易讀易記。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行試讀,提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教師給予幫助。
五、“胸有成竹”的典故
交流:文與可的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胸有成竹”的意思,并練習運用這個成語。
老師們,《課標》的“教學建議”部分指出:教學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努力,改變學習過程,加強語文實踐,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構建快樂的語文課堂,快樂的語文學習生活。謝謝!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發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并用這樣的方法認識“票、元”等六個生字。
2、讀六個帶有“張”字的詞語,體會“張”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義。
3、積累一些常用詞語,鞏固生字。
4、朗讀背誦小詩《鞋》。
5、口語交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認識“票、元”等六個生字。
2、體會“張”字在不同的詞語中有不同的意思。
3、積累一些常用詞語。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發現。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列小火車進入一個小站,站名是語文園地二。)
小朋友們,我們乘坐的學習小火車又進入了語文園地小站,看看在這個小站里,我們以會有怎樣的發現呢?
二、引導發現,實踐運用
1、讀課件出示書上的字詞:
試著讀一讀,看一看,你一定會有精彩的發現。
2、你發現了什么呢?
(學生自由回答。)
課件出示學習伙伴的話,指名讀。
3、小組內說說哪些字可以用“減一減”的辦法來學,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辦法來學:
票、元可以用“減一減”的辦法來學。
旦、值、篇、遍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學。
4、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齊讀、開火車讀、比賽讀。
5、認讀詞語卡片,進行組詞練習。
6、擴展練習:
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來學習下面的生字:
先、司、桿、伙、銅、伴
三、讀讀想想,理解一字多義
1、自由讀詞語。
2、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3、課件出示六個詞語,仔細觀察這六個詞語,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
(每個詞里都有一個“張”字。)
4、聯系生活和學習實際,理解“張”字的意思:
⑴這六個詞中的“張”字意思一樣嗎?
⑵在這六個詞中,“張”字各是什么意思?
“張爺爺”的“張”是人的姓,說說班里哪些同學姓張。
“張貼”、“東張西望”、“張開嘴巴”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動作來理解。
“一張畫”可以用實物講解。
“開張”可以放在句子中理解:
某某飯店今天開張了。
⑶根據“張”字的不同意思進行組詞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日積月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小朋友們都有精彩的發現,下面,我們又要在“日積月累”的天地里再一次進行積累,增長知識。
二、積累詞語
1、讀“我會讀”中的詞語:
今天,我們要積累什么呢?
(課件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詞嗎?請小組長帶著你的組員把它們讀一讀吧!
2、小組開火車讀詞。
3、全班開火車讀詞。
4、你們能用它們造句嗎?選擇你喜歡的詞語進行造句練習。
三、讀背詩歌《鞋》
1、導入:
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連小小的鞋都愛它,你們想讀一讀這首詩歌嗎?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
2、想聽老師讀一讀嗎?
(師范讀,學生評價。)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7
我的發現:
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都給人一種方正、勻稱、平穩的美感。但每組字的具體結構形式不同,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過程建議:
1、出示“多--呂--昌--炎”等三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特點?(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2、讓學生說說如何利用這種構字特點記憶生字。(兩又成雙,雙木成林……)
3、引導學生歸納自己的發現,如果還有其他發現教師要給予肯定。
4、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
日積月累
這次活動安排了“讀讀認認”“讀讀記記”“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其中“讀讀認認” 中學習的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構字規律,自主識字。 “讀讀記記”重在積累詞語,要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自主感知一些詞語中兩個詞之間搭配的準確性。 “讀讀背背” 重在體會諺語蘊涵的人文思想。四條諺語包含的思想體現了第二組課文的人文教育主題:要學會真誠地關心人、幫助人,因為這樣不僅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借助拼音自讀生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后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2、記憶生字:你還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
3、組內互查讀音;給生字組詞;
讀讀記記
1、自由讀詞,說說這六個四字成語的出處。
2、做連線練習。
雷聲 燦爛 隨風 撲鼻
傾盆 大作 芬芳 相間
陽光 大雨 黑白 舞動
3、填空,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
泉水( )琴聲( )枝葉( )空氣( )鮮花( )紅旗( )
讀讀背背
1、自由讀,邊讀邊想:幫助別人有什么好處?
2、背誦諺語:個人背、組內背、競賽背(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3、課外查找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口語交際
這是圍繞本組“關愛與奉獻”主題設計的口語交際話題。教學中教師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得到交際鍛煉,促進交際活動的展開與深入。
交際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
2、劃分交際小組,布置教室。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尋找話題: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
提示:可從家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
3、個人說說自己幫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組內和學習伙伴說說,互相評議。
4、在組內開展獻愛心活動,大家群策群力發表意見,互相取長補短。然后根據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幫助的過程。
5、組內展示表演,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表演獎”。
展示臺
這部分包括“故事會”和“查字典擂臺”兩項活動。重在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大膽表述見解,積極參與討論的能力。“故事會”是對本組“奉獻與關愛”專題的拓展和延伸。教學時可結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的實踐活動進行,也可以在活動前讓學生繼續查閱關于記述雷鋒故事的書刊,或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還要留心身邊的同伴、家長、鄰居和其他人樂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動的準備。“查字典擂臺”是復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練習。
故事會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要寫上會標。
2、查閱有關雷鋒的書刊、文字和圖片資料。
3、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創設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關雷鋒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學生講一講自己身邊的雷鋒故事。
4、師生共同評議。
查字典擂臺
1、復習“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2、教師發給學生生字卡,選出又快又準的小組為優勝組。題卡設計如下:
要查的字讀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3、交流經驗,共同評議,頒發獎品。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8
【三維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通過比眼力,交流觀察感受,讓學會僧體驗觀察的樂趣。
2、寫下平時觀察中的新發現,或者觀察中發生的事。練習修改習作文。
3、能一邊讀課文,一邊體會到觀察的重要性,養成留心觀察的意識和習慣。
4、積累花名的歌謠了解幾種花的特點,并作適當拓展,讓學會僧依照短文試寫歌謠,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5、積累成語,運用成語。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世間萬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而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有可能發現事物的奧秘,認識事物見的聯系。本組教材的幾篇課文講的就是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我們來看看書上的圖,比比誰的眼力好!
二、在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況。要求:
一開始看到了什么?后來又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并由此說出觀察的感受。
2、推舉代表,準備在班組匯報。
三、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四、總結、引導討論
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觀察方法: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們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
第二課時
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師:近來,你留心觀察了什么事物了嗎?是怎樣觀察的?有什么新的發現?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趣事?仔細回憶一下,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內容寫出來吧。
2、根據習作提示,讓學會僧無拘無束的小組交談中,捕捉習作內容,激發習作興趣。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再寫。
師巡視個別指導。對觀察日記和寫法和格式稍作指點
學生試寫。
第三課時
修改習作
一、自讀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二、指名讀習作,大家共同修改
1、選擇不同內容習作,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⑴ 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 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⑴ 在小組內展示。
⑵ 在全班展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讓學生想一想發現了?
2、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⑴ 自己讀一讀。
⑵ 指名讀。
⑶ 小組比賽,說說發現了什么?
2、讀讀背背。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2、4、5、6題
教學過程
一.第2題
自己拼一拼、指名拼這些音節。
同位說一說這些音節的聲調標在哪?
抄寫音節
二.第4題
聽故事《我,我,我,我知道》判斷那種說法是這次賽跑的規則。
先小組內說一說,注意說明理由
全班交流。
每小組由一名組員代表小組發言。
三.第5題
觀察圖畫寫一寫。
自由填寫。
小組內討論。
將自己的答案編成一句話。
這一問題對學生的回答不能要求過高,只要學生的回答沒有病句,并且符合圖意即可。
四.第6題
分段朗讀
思考:丁丁寫字不好是因為什么?
后來他是怎樣把字寫好的?
五.自評
六.總結
課后札記:
學生對于這組練習,出錯較少,只是在說話練習上,部分學生表達能力較弱,說不清楚,但有部分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表達水平,要多進行此方面的訓練。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樂于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
2、能獨立識字,區別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參加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課外學習所得,展示與同學合作辦的墻報、以及其他有關記錄“六一”活動的內容。
【課前準備】
1、課堂小練習。
2、生字認讀卡片。
3、“辯論會”的活動主題牌。
【教學設計】
〖我的發現
引導學生發現六組詞語的共同構詞特點:重疊形式相同;都是由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
1、請學生自由讀詞語,說說這些詞語有哪些相同之處,再讀讀這些詞語,注意把握這些詞語的朗讀節奏。
2、照樣子說詞語: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淺淺──( ) 高高低低──( )
長長短短──( ) 粗粗細細──( )
〖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⑴ 自由練讀四組同偏旁的字,說說每一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處。
⑵ 讀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這些字詞的意思。
⑶ 通過組詞的形式,認讀記憶八個生字。
⑷ 采取多種形式鞏固識記。
2、我會填:
⑴ 看題目,說說這道題要我們干什么。
⑵ 仔細讀讀每一組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⑶ 獨立完成練習。
⑷ 四人小組交流互改,有不能確定正誤的,提出來請老師或同學幫助。
3、我會讀:
⑴ 自由練讀。
⑵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懂得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
⑶ 提出不懂的問題,集體討論解決。
⑷ 交流該怎么來讀這首詩,再自由練讀。
⑸ 賽詩會──年誰讀得最好。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1
1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自己”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自信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不依賴他人,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他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電腦課件、多媒體。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自己去吧
孩子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2、你都認識那些小動物呢?
3、你們可真厲害,認識那么多的小動物。這節課我們一起再去認識兩個可愛的小動物,好不好?
活動2講授:自己去吧
檢查生字詞
1、看大屏幕檢查課后生字詞。
(1)課件出示:生字帶音節。
(2)去音節(開火車)
這些生字你都認識了嗎?小組檢查一下。
(3)小組檢查生字。
(4)交流難記得字。
(5)識字方法:您————
課件出示:強調“您”
再指兩名學生讀一讀。
教學另外兩個生字,課件出示:吧嗎
強調這兩個字都是輕聲,讀的時候要輕輕的讀。放到句子中去讀。
課件出示: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6)奪紅旗游戲。
(7)讀詞語。(練讀、比賽讀)
活動3練習:自己去吧
(8)游戲:齊讀。
三、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兩名學生讀課文。(指2名生分自然段讀)
強調:要想讀好課文就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還要把句子讀通順了!
2、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誰和誰的故事。
3、課文主要講了它們的什么故事呢?
課文主要講了小鴨子學會了游泳和小鷹學會飛翔的故事。板書
4、生自由讀文
5、重點體會“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媽媽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小鴨子再和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非常的想去)
6、鼓勵學生體會著小鴨子的心情來讀一讀小鴨子的話。2名學生
7、再找一生“好嗎”來說一句話嗎?
課件出示:---------------好嗎?找2-3名學生來說
8、生齊讀
9、理解鴨媽媽的心情,生齊讀鴨媽媽的話
10、找兩生讀它們的對話戴上頭飾)
11、有禮貌而又懂事的小鴨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引讀)過了幾天,(生)小鴨學會了游泳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小鴨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游泳,鼓勵學生自己試著去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聽清要求:同桌之間去讀一讀小鷹和鷹媽媽的話,并體會它們的心情。(生練習)
3、檢查學習情況
找2組同學來讀一讀鷹媽媽和小鷹的對話戴頭飾表演。
課件出示:小鷹說:“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
媽媽說:“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看吧。
教師小結: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學會了自己去讀書學習,真棒!小鷹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飛翔。
(板:學會了)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2
【課 型】單元梳理課
【教學目標】
1.通過熟悉的打掃衛生,認識“掃、抹”等漢字,讓學生養成聯系生活實際來識字的好習慣。
2.運用多種方法猜字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
3.學習比喻句。
4.通過書寫提示讓學生發現同樣的字當作為獨體字和作為偏旁部首時筆畫和外形都發生了變化。
5.初步了解二十四節氣,背誦《二十四節氣歌》。
【教學重點】
1.運用多種方法猜字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
2.學習比喻句。
【教學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猜字的讀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驗證。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新課:同學們平時在家里、在學校里打掃衛生嗎?都做過哪些呢?你做這些活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學生自由暢談)
課件出示有關清潔工具和清潔活動的詞語,借助拼音,學生認讀。
(1)掃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看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各自是用來干什么的。
(2)掃地 擦玻璃 倒垃圾 擺桌椅
看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些活動是怎么做的。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掃帚、簸箕、擦玻璃”最后一個字都要變調讀輕聲。“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掃 、抹 、拖、 擦、 擺”都是提手旁。
你還知道哪些清潔工具或清潔活動?學生自由表述。
板塊二:字詞句運用
1.(出示課件)猜一猜加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小組自由交流,猜一猜字音字義。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對不對。
教師板書: mō dú jiē
摸 讀 揭
(教師指導:“摸”讀音“mō”,字義:用手接觸或輕輕撫摩。“摸”字是用手摸,所以用提手旁。
“讀”讀音“dú”,字義:依照文字念。
“揭”讀音“jiē”,字義:把蓋子上面的東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東西分開。)
總結方法: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我們首先可以通過偏旁猜測字意,其次可以通過全句的語境來聯想字意,最后可以通過查字典來檢驗自己的猜測。
2.學習比喻句
(1)課件出示句子,指名學生讀一讀。
(2)學生互相討論交流:讀完句子,你們有什么發現?(都有“像”這個詞)
(3)(出示課件)想一想:這三個比喻句,各自把什么比作什么。
(4)出示月亮和白云的圖片,引導學生用“好像”“像…… 一樣”“像…… 似的”寫句子。
教師板書: 好像 像…… 一樣 像…… 似的
板塊三:日積月累
1. 學生自讀節氣歌,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多音字“處”的讀音。
2. 師范讀節氣歌,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出示課件,學生自己讀讀后面的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對比起來探究,看看每行中都講了哪些節氣。了解“暑相連”的意思,指的是:小暑和大暑相連,小暑后邊是大暑。
4.熟讀成誦。
板塊四:書寫提示。
1.出示“勸、堆”。觀察一下這兩個字的書寫,教師提示:有的字變成偏旁后,某些筆畫的大小和形態要發生變化。(教師板書:勸 堆)
勸:“又”捺改長點。
堆:“土”橫改提。
2.出示“轉、特”。觀察一下這兩個字的書寫,教師提示:有的字變成偏旁后,筆順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板書:轉 特)
轉:“車”橫改提,先豎后提。
特:“牛”橫改提,先豎后提。
3.學生書空筆順,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你還知識哪些字作為偏旁以后筆畫的大小、形態和筆順發生了變化?
(板書:蛙 秧 堤 輕 物 輪……)
【板書設計】
mō dú jiē
摸 讀 揭
好像、 像…… 一樣、 像…… 似的
勸 堆 蛙 秧 堤……
轉 特 輕 物 輪……
【教學反思】
本案例優點
本案例建議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著力體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從而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樂于探究,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復習舊字。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閱讀現代詩《一個石頭小姑娘》。
4.通過口語交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課外學習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辦的墻報、以及其他有關記錄“六一”活動的內容。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體會詞語朗讀時的節奏。
2.詞語減肥,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給詞語減肥后,發現新詞:大小 深淺 高低 長短 粗細 多少(都是反義詞)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后歸納:這些詞語不僅重疊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
4.照樣子說詞語。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淺淺( ) 高高低低( )
長長短短( ) 粗粗細細( )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現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教師相機板書)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進進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讀一讀書中和剛剛積累的詞語。
7.選擇5個詞語補充在書上。
8.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設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探索和發現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吧!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又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匯報
①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蘿、茄、菇(與蔬菜有關)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詞:燉、燒、烤(與“火”有關,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扒、扛、揀(與“扌”有關,都含有動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跺、踢、跳(與“?”有關,都含有動腳的意思。)
(4)、想想說說
①再說幾個表示蔬菜一類的詞:──────—(與蔬菜有關)
②再說幾個表示“煮”意思的詞:────—(與“火”有關。)
③再說幾個表示有動手意思的詞:────—(與“扌”有關。)
④再說幾個表示有動腳的意思的詞:────—(與“?”有關。)
2.我會填。
①審題。說說題意。
②說說每組詞有什么不同點。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組內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④全班交流。啟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⑤選擇自己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新。
⑥拓展練習, 創設情景說話:如
風光秀麗的黃山──────;川流不息的汽車──────
⑦ 獨立完成作業。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檢查。
購( )評( )破( )拾( )
溝( )坪( )玻( )給( )
拎( )甸( )續( )錢( )
鈴( )句( )讀( )線( )
3.我會讀。
(1)自讀詩歌。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詩歌。
(4)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
(5)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設計意圖]
本環節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教學反思]
教是為了不用教。教學就是指導學生自己會學。當學生有了充分的空間展示自我時,就會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會形成積極的創造精神,促進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維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語文終究姓“語”,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工具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形象不能是課本的翻版,而是充滿個性思辯和眾人智慧的個性化知識體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創造空間的知識框架。活動的開展首先要考慮的是千方百計給學生帶來認知的歡樂,讓學生在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等活動方式中不斷將知識積累、儲存。因此,本設計意在搭建一個活動平臺,老師和和學生一起開動“知識快車”,教學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的收獲裝入“小成果袋”內,然后再有選擇地“買票上車”。這樣的活動,貌似無序,但卻會有很多內在的規則支持著有序的運作,學生會成為真正的知識主人。《語文園地》的教學設計更應如此。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再現情境
(1)引用書中的第一段話導入。
(2)小組討論:他該怎么做?為什么?
(3)集體交流。
教師小結學生的做法:①記下小龍的名字。②不記。
二、提出建議
(1)按不同意見分成兩組。相對而座。分別給兩隊取名為正方、反方。
(2)選出一名陳述自己觀點的陳述人。在陳述人說明觀點后,各方展開辯論,充分說明自己觀點正確的理由,對方錯誤的理由。
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三、小小辯論會
(1)陳述觀點。
(2)自由辯論。
(3)教師總裁、小結。
[設計意圖]
本環節的設計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參與、合作的意識,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優化。教師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學生的辯論,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小學生動腦、動嘴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的角色已發生變化,由教授者轉變成為學習的合作者。這一探討,有相當的積極意義,應大力提倡。學生也由聽課者轉變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課堂上的主人。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自己的親身體驗。教師由灌輸變為指導,學生由認真聽變為自己動腦動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為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創設了廣闊的空間。同時,這樣的堂課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實際上課堂重心已發生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過去的重結果,向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原來那種教師強調“注意聽”的呆板模式,被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取代。這就是注重了學生學習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學習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但對教師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語交際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訓練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需要說明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引導學生養成文雅的舉止談吐,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第 三 課 時
一、展示臺
1.讀讀學習小伙伴的話,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可以練習生活實際理解,也可舉例子理解,也可講故事幫助孩子理解。
3.說說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還做得不夠。
4.你想為集體做些什么?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
在聯系生活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過交流和展示,來感悟“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報”。
1.小組交流。
如:小報的名稱、內容、小組是如何分工、怎樣收集的資料等等。
2.“推銷小報”比賽。
假如自己是推銷員,如何把自己的小報推向市場或讀者。
(1)先自由準備
(2)小組內交流,推選一位最佳推銷員。
(3)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三、粘貼學生的小報作品。
[設計意圖]
引導小學生交流生活體驗,組織小學生“推銷小報”比賽。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小學生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體驗是成功是快樂。這種超越和溝通聽、說、讀、寫的綜合性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①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②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里話。
③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課前準備
讓幾個學生排練一個小品:一學生在校園里亂扔紙屑,另兩個學生據理勸導。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例如:別人有事找父母親,父母親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呢?
①剛才幾位同學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話想說?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揭示“以誠待人”的交際主題)
②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討論交流
①個人準備后,在小組內交流。
先由一名學生舉一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余學生輪流發言。
②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準備在班上交流。
③班級交流: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并隨機規范其語言。
●提建議
在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成幾條明確簡要的建議,一一寫在黑板上,然后做歸納整理,再在條文前加上幾句關于以誠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議書。課后抄錄并張貼在教室里。
第二、三課時 習作 我的發現
●學習“我的發現”
①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②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啟發思路
①閱讀習作提示。讓學生明確:寫的是自己想說的心里話,要真實,不說假話。
②思考表達的內容。先要想好,最想對誰說自己的心里話,再考慮要說的話,可以是歡心的事,也可以是煩惱的事、難受的事……
③學生醞釀交流、師生個別談話;
根據習作要求,學生自行醞釀,指名個別交流,啟發學生的習作思路。教師隨機與個別學生輕聲交談。
④學生動筆。
⑤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趣味語文
●詞語盤點
①學生自讀。
②同桌互查。
③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④記記寫寫。
●日積月累
①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③逐句自讀。
③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④教師釋疑。
⑤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①聯系本單《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自讀。
③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仔細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特點。用“……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能自主根據形聲字特點進行識字,積累語言。
3、能積極參與有關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里的發現,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展示和本組課文有關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口語交際、積累語言。
2、難點:用“……像……”說話,口語交際,收集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圖片。(出示圖片)
2、觀察比較,發現朋友。請趕快認識畫上的事物,哪些能成為朋友。你是怎樣發現的?
3、觀察聯想,練說句子。
(1)、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了一對對朋友,再想想,怎樣把你的發現說得更明白、具體。聽聽春姑娘是怎么說的?(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試試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爭取說給全班同學聽。
(3)、和同學交流時,比比誰說得好,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
4、聯系經驗,拓展交流。誰還能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什么像什么,請在小組交流。(學生自由發言)
5、小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吧!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么發現,你又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匯報。
(4)、游戲鞏固生字:
a.說偏旁猜字:師說今天所學生字的偏旁,學生站起來搶答。也可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b.編序號:給生字編上序號,學生先自由準備。然后師問:“1號是誰?”生齊答:“1號是XXX”
c.開火車擴詞游戲:師說生字,哪一組擴得多為優勝組。
d.說句練習: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可以是一個或幾個)說一句或幾句話。
2、讀讀背背。
(1)、現在我們去采集一些有關春天的有關詩句吧,看誰采集得多。
(2)、輕聲讀詩句,不認識的字,看音節多讀幾遍。
(3)、將詩句大聲地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
(4)、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有味道。(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驗眼前仿佛看見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讀,個別讀、齊讀、分組讀等等。)
(5)、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背詩句。
(6)、展示交流,課外收集描寫春光的詩句,或即興寫詩。
(7)、展示交流,課外收集描寫春光的詩句,或即興寫詩。
3、我會填。
(1)、同學們積累了那么多描寫春天的詩句,會用學過的詞贊美春天的景物嗎?
(2)、讀詞:春光、天空、枝條、綠葉、陽光、小溪
(3)、請同學們討論填空。
(4)、交流欣賞,畫圖,個別同學在黑板上填寫。齊讀詞語。
拓展練習:
害羞的( ) ( )的眼睛 () 的筍芽 () 的嗓音 () 的世界 ( )的辮子
健壯的( ) 嫩綠的( ) ( )的玫瑰
三、總結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09-09
《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15篇)12-02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15篇03-03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03-08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08-20
語文《賣白菜》教學設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