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2、能力目標
過觀察實驗和實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參與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意識,使學生具有眼保健意識。同時培養他們對殘疾人的關愛。
培養學生將科學規律、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和設計思想
眼睛和眼鏡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涉及透鏡的初步知識、照相機成像原理、凸透鏡成像規律等物理知識,還涉及生物學科知識。它是在學生認識了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了解凸透鏡如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等的應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后的一個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眼睛、近視眼及其矯正、遠視眼及其矯正等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節教材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標準“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發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觀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鏡》這一節從眼睛的構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調節作用逐步展開,在介紹眼睛的調節作用以及明視距離后,進一步引出了視力缺陷及其矯正的問題,最后安排了《科學世界》供同學們閱讀。
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尋找教與學的切入點,把方法的獲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將學生下意識運用到的科學方法和良好的思維脈絡展露出來,教師的引導以及合理的歸納與總結,將未知的知識和隱含的學科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領悟知識獲取的過程和方法,為主動探究、解決新問題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奠定基礎。這是我設計的主要思想。
我先通過一個有趣的魔術,讓學生明白眼睛是人的最重要的感知世界的器官之一,隨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拿出需要的東西,感受盲人的生活,來說明眼睛的重要性,同時對學生進行關愛殘疾人的愛心教育。再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課題。這樣設計,主要是想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使教師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并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教師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將有利于和學生構建一種平等的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
隨后,把眼睛與照相機做比較,介紹眼睛的成像原理,并引出了眼睛的調節作用,再講述近、遠視眼的成因。為此我為每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了預備知識一欄,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突出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把知識的產生過程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地應用已學到的知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探求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手段并內化為學習研究的能力。這樣做有利于實現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最佳配合,發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改變“重結果輕過程”這種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在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比較等思維方法,并把重點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上,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研究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終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教學時要注意學生自主與教師引導的結合。
課后學習,把過去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轉向讓學生經歷知識探索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評價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后學習),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發展的潛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愿意探究、敢于創新等能力。
三、教學要點
1、重點:眼睛成像原理和調節作用、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
2、難點:眼睛的調節作用、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正
四、教學方法:
探究性學習(以啟發式為主,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知識)、觀察法、討論法。
五、教具:
眼睛的構造和成像原理PPT演示文稿;近視眼及其矯正,遠視眼及其矯正的PPT演示文稿;魔術用的橡皮筋;
六、教學過程(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一)引入:
1、教師表演橡皮筋魔術,引出眼睛在人的生活中的作用。
2、我們都有一雙眼睛,我們能否想象出,一個一生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如何度過她的每一天?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拿出你們的圓規直尺,然后談談你在黑暗的世界里的感受?不失時機地進行愛心教育。從而導出眼睛的重要性。
3、對于我們來說,眼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有關眼睛,你了解多少?請你提一個有關眼睛的問題,寫在一張紙上。
(二)展開:
【讓同學們公開他們想問的問題。】
為了解決你的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和研究與眼睛、眼鏡相關的知識。我們很多同學都喜歡照相,照相機為什么能照相?(學生:物體可通過凸透鏡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
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眼睛的結構,來解決“眼睛為什么能看見物體”這個問題。
【結合課件演示,觀察眼睛成像原理圖,與同學門一起探討、分析,再與照相機比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
晶狀體、角膜等組織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它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而視網膜相當于凸透鏡成像中的光屏。
用凸透鏡使距離不同的物體成像,像與透鏡之間的距離會不同。而用眼睛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像都成在視網膜上,即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不變,這不是與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有矛盾嗎?
【凸透鏡中間越厚,焦距越短,凸透鏡使光線偏折的程度越大,會聚本領越強,引出眼睛的調節作用——改變晶狀體的形狀,從而改變“凸透鏡”的焦距,使遠近物體都能在視網膜上成像。】
遠眺時:睫狀體放松,晶狀體較薄,焦距較長,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人便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結合課件,講解眼睛望遠時的調節過程)
近觀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較厚,焦距較短,近處物體射來的光又會聚在視網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處的物體。(結合課件,講解眼睛近觀時的調節過程)
講解明視距離。
剛才有同學問,近視眼是怎么回事?怎樣矯正?
我想先請眼睛近視的同學談談他看遠近物體時有什么感受?
然后,利用PPT課件演示,講解近視眼的成因,讓同學們知道,由于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遠處物體某點發出的光會聚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經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并利用以前的知識: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發散,讓同學討論如何使原來會聚視網膜前方的光線改變傳播方向,會聚在視網膜上呢?
在同學討論后在PPT演示課件上獲得與鞏固有關近視眼及其矯正的信息。
通過PPT課件演示,出示20xx年至今的某學校的近視眼人數的統計圖表,從而倡議保護眼睛!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自己總結有關眼保健知識,如長時間看書后,要向遠處眺望休息幾分鐘,看書時眼睛不要離書本太近等。
有同學看見老人串針線時的情景嗎?這說明了什么?(學生會說明老人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從而引出遠視眼。
然后,結合課件,通過與近視眼及其矯正的比較對比,得到遠視眼成因、通過凸透鏡矯正的知識。
組織學生探究討論創新探究的問題,見PPT課件
(三)小結,布置課后學習
【簡略對本堂課作小結后布置課后學習】
七、課后學習
1、愛護眼睛,遠離近視:誰不希望自己擁有一雙明澈的眼睛?“愛護眼睛,遠離近視”,是我們健康用眼的主題。請到醫院、眼鏡店、互聯網尋找保護眼睛的措施并記錄下來,同時要求自己做到。
2、關心工程:
你關心你的家人嗎?你知道你爺爺(奶奶)有沒有得老花眼?你爺爺(奶奶)的老花眼鏡的度數是多少?假如你爺爺(奶奶)不知道他們自己的老花眼睛度數,你能幫他們測量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101頁的科學世界“眼鏡的度數”,然后分組進行討論,設計測量老花眼鏡度數的實驗方案。
《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和實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參與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意識,使其能自覺注意保護視力。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用前面所學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知識,加深對眼睛的了解。
【教學難點】
將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的培養。
【教學方法】
觀察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掛圖、眼睛模型、投影儀、課件、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眼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滾動放映一組與眼睛有關的一組圖片和視頻,最后畫面定格在一幅帶眼鏡的卡通畫面上:讓學生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認識到眼睛是人體中一個既復雜又奇妙的器官,它幫助我們認識身外的世界,判斷物體的大小、距離、質感、顏色及長寬等等,但在我們周圍許多人的眼睛出現了問題:
匯報上一節課布置的近視率的調查結果:
結果表明,近視已是我們同學們中存在的很普遍的視力問題。你想知道有關近視的哪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確定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問題一:眼球的結構及視物原理:
上節課已布置讓學生查閱有關眼睛的資料:
放投影片,課本圖-1,眼球的結構,讓不同的小組通過掛圖和投影片講敘,然后其他小組補充:
師生總結: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體。此外,還有一些附屬結構。
2.眼球由角膜、晶狀體、瞳孔、虹膜、睫狀體、玻璃體、視網膜等組成。
3.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4.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玻璃體的折射作用,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
5.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小組交流:有關眼睛的結構各小組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讓其他小組解決:
問題如下:
1.眼睛的睫毛、眼皮不屬于眼球的構造,屬于什么?(解答:眼球的附屬結構:有使眼球運動的肌肉,保護眼球的眼瞼、睫毛、結膜、淚器。)
2.眼睛睫狀體起什么作用?(眼睛的睫狀體的作用是調節晶狀體的形狀,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遠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變大小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若在一個陽光普照的室外環境下,由于我們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線來觀看物體。瞳孔會自動收縮;相反,在漆黑的環境下,由于我們需要更多的光線來看物體,瞳孔便會自動擴張,瞳孔好像照相機的光圈。)
4.視網膜起什么作用?(眼睛中視網膜的作用是把物體成的像的光能轉變為神經沖動,再經過通往大腦的神經把神經沖動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到達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產生視覺,視網膜好像照相機的底片。)
5.既然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那么物體能成什么樣的像?(光線由物體射入眼球,經過角膜和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的折射,然后到達視網膜形成倒像,但我們看見的物體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為受生活經驗的影響。)
師生總結:我們的眼睛就是這樣:光線由我們所觀看的物體發出,經過瞳孔(好像照相機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狀體(功能好像照相機的鏡頭),再會聚在視網膜上(好像照相機的底片)。
(一)眼睛(板書)
主要構造:
設問:我們的眼睛實在了不起,我們不需要像攝影師那樣,要考慮到環境的光暗或物體距離,我們的眼睛會自動調節,只要眼睛各部分運作正常,每一次我們均可"攝"取一張美麗動人的"相片"。有些人單靠自身眼睛的調節已不能使像成在視網膜上,這種情況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處理?
問題二: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及矯正:
小組交流:
1.近視眼的成因: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近視眼的視網膜距晶狀體過遠或者晶狀體太凸,折光能力太強,致使遠處射來的平行光線還未到達視網膜就已聚成一點,而當光線到達視網膜時又都分散開,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2.遠視眼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遠視眼是視網膜距晶狀體過近或者晶狀體太扁,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近處射來的平行光線到達視網膜時,還沒有聚成一點,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設問:那么怎么矯正近視眼和遠視眼?你們能不能通過實驗模擬矯正近視和遠視的過程?
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交流:
1.矯正近視的模擬實驗方案:
取一個凸透鏡,蠟燭、光屏和近視眼鏡。把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按圖3-34所示擺好,調節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個蠟燭的縮小實像。我們用白紙板模擬眼睛的視網膜,上述實驗,表示正常眼看物體時,能在視網膜上生成清晰的像。
圖3-34
把蠟燭向左移動一定距離,此時蠟燭的實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蠟燭的形象變得模糊,用另一張白紙在光屏前移動,可得到蠟燭清晰的像。這個實驗模擬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近視眼視網膜的'前方。
用一個近視眼鏡鏡片放在凸透鏡前,模擬近視眼用凹透鏡來矯正視力。這時物體發出的光通過凹透鏡發散后再進入眼睛(凸透鏡),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蠟燭像。
2.矯正遠視的模擬實驗方案:
教師對學生的方案表示贊揚并總結。
問題三:怎樣愛護眼睛:
播放課件:生活中的錯誤用眼方法:
請幾位戴眼鏡的同學說說戴上眼鏡之后在生活中和學習中的不方便之處。思考怎樣注意用眼衛生?同學們舉例說明。
教師補充:形成近視眼的原因,一般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是形成學生近視眼的主要因素。
兒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狀體彈性強,睫狀體的調節能力大,但是如果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書本放得離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條件不好,或持續用眼的時間過長,都會使睫狀體內的肌肉持續收縮。晶狀體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遠方物體時,睫狀體內的肌肉就不能放松。變凸的晶狀體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樣就造成了假性近視。
發生假性近視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會造成變凸的晶狀體不能恢復正常,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播放課件:你的眼睛累了嗎?專家教你做放松眼睛的眼部體操,學生一起跟著做。
三、課堂總結:
學生分組概括本節的內容。
設問:你還有那些想知道的問題可利用留言板和老師。同學繼續交流。
四、課后拓展:
閱讀科學世界"眼鏡的度數",回答提出的二個問題。
五、板書設計:
一、眼睛
(1)結構:
(2)成像原理
二、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用凹透鏡
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用凸透鏡
【《眼睛和眼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0-13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02-13
【熱門】《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12-21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優秀02-13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優秀03-07
教案和教學設計12-12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15
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通用13篇)06-22
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