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14 16:04:4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篇【經典】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篇【經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數學課本90-93頁,紅點、綠點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整數乘法-小數乘法,在教學中滲秀轉化的學習思想。

  3、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確定小數乘整數的積的小數位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鋪墊:1分鐘口算。

  1、同學們,期中考試之后,每天晚上我們都會進行40道口算練習,現在對自己的口算能力有信心嗎?好,那咱們來一次1分鐘的口算竟賽,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拿出口算練習紙,準備,開始。

  2、同桌交換訂正。大家做得非常好,看來口算練習對大家的計算很有幫助。其實復習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創境創設,探究新知。

  1、出示學習資料

  師簡單介紹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后,出示課本第90頁的信息。(請同學們看黑板)老師這里有一則關于三峽電廠的信息,誰愿意給大家讀一下?這則信息中,你了解到什么數學信息?誰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

  2、學生提出問題

  生: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10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26臺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師根據學生提問,將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3、解決第一個問題

 。1)列式。

  師: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誰來列式?為什么選擇乘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求6個58.6用乘法)同意他的做法嗎?

  師: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計算。

  (2)探究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算式已經列好了,看一下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小數乘整數)

  師:對啊,以前我們計算的是整數乘法,現在換成小數乘整數,能不能想辦法試著做一做?動腦筋想想?

  師:老師看很多同學都有想法了,下面就請大家前后四人為一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注意:第一,把你的想法在小組中說一說,第二,小組長在練習紙上記錄下你們小組的計算方法;第三,推舉一名代表一會在班內進行交流。好,開始。

  (3)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做法為大家展示。

  (4)展示計算方法(請幾位同學把方法寫在黑板上)

  師:老師剛才在同學們那里搜集到這幾種做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A用6個58.6相加,加法算式求得結果。

  師:這是哪個小組的方法?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的想法,其他同學認真聽,有疑問可以提出來。

  師:大家覺得他們的方法怎么樣?可以計算出結果嗎?師:把小數乘整轉化成小數連加來計算,把不會的轉化成會的,這個想法不錯

  B把58.6萬千瓦時化成586000千瓦時來做,結果再化成用萬做單位的數。

  師:他們的想法你們聽明白了嗎?他們也把小數乘法轉化了,轉化成了什么?(整數乘法)

  師:這個小組先把58.6萬改寫成586000,再進行計算,最后不忘再改寫成用萬做單位的數,很有想法。

  C先乘法,后除法

  師:我們再來看一下這種做法。

  生:58.6先乘10,變成586,讓586乘6得3516,再把積除以10,就能得到58.6乘6的積。

  師:誰有問題要問他?老師有點不明白,為什么要先乘10,再除以10?(這樣先擴大10倍,再縮小10倍,結果不變。)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板書時注意對齊,空行)

  58.6擴大10倍數586

  351.6縮小到積的1/103516

  師:分析得非常有深度。

  D列出乘法豎式計算。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方法,哪個小組的,給大家解釋一下?

 。ㄕ故緯r請學生說一說自己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做的過程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師:對于他的這種做法,大家有沒有什么問題想問他?3516是誰的結果?要得到58.6乘6的結果還要怎么樣?以前我們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求數位對齊,那現在怎么不用了?(整數乘法,末端對齊就可以了)

  師:同學們,剛才大家的分析真讓老師大開眼界,你們把新知識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種思想方法在數學當中稱為轉化,這種方法在我們數學學習中大有作用。

 。5)剛才大家總結出這么多的方法計算小數乘整數,如果再遇到這種題,你打算選哪種方法計算,為什么?(列豎式,簡便利索)

  (6)老師這里還有一道題,13.2*4=你能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出結果嗎?

  讓學生獨立完成,找一名同學講講計算過程,然后同桌互相檢查。

  4、解決二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題。教學課本第91頁綠點的問題。

  同學們,剛才我們解決的兩個問題都是一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題,如果有一道題是兩位小數乘整數,你還會做嗎?請同學們看黑板:出示91頁綠點問題

  在練習本上試做。請同學板演。訂正時說明計算思路,想法。其他同學有沒有什么問題要問他?(點明為什么這次積的小數位數是兩位)

  5、歸納計算法則:

  (1)師:如果現在有一個三位小數來乘整數,大家猜猜積會是幾位小數?為什么?如果是一個四位小數呢?積又是幾位小數?

  師:哦,看來大家好象發現了什么規律,誰來說一下?

  (2)歸納計算法則。

  如果再遇到小數乘整數這種題,你會不會算?那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遇到小數乘整數的計算題,可以怎樣計算?

  師:小數乘整數,把小數看成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二、鞏固練習

  對于小數乘整數這類計算題,還有問題嗎?咱們做幾組題,試一下。

  1、下面有一位小伙伴要請我們同學幫忙了。

  王紅同學在使用計算器算數的時侯,發現計算器的顯示屏上顯示不出小數點,你能幫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結果嗎?

  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練習后交流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有何關系?(因數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大家可以利用這一點,對我們的計算結果進行簡單的檢驗。

  2、完成課本自主練習91頁自主練習第1題。(強調列豎式時因為先看成整數計算出積,所以不用數位對齊,只需要末端對齊就可以了。)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

  完成學生提的問題2和問題3。

  完成課本自主練習91頁第2題,及第5題。

  《小數乘整數》教學反思

  本學期家長開放日,我執教的是第六單元“三峽工程(一)”小數乘法的第一個信息窗:小數乘整數。在研究教材及教參的基礎上,我進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本節課主要目標就是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

  二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三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策略的滲透:從整數乘法到小數乘法,在教學中滲秀轉化的學習策略。

  四學習本節課學生所需要準備的知識有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積的變化規律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五在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時侯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允許學生算法的多樣化,從多種算法中優化豎式計算的方法,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六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在教學豎式計算時,不僅讓學生明白點一位,還要明白為什么從右往左數一位點上小數點。

  基于以上考慮,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課前進行1分鐘口算練習,目的有兩,一是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做鋪墊,二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為創設情境,探索新知的過程,本部分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概括歸納結論――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學生探究出來的各種計算方法給予肯定,并滲透轉化的策略教學,然后對用豎式計算這種方法重點講解。

  第三部分運用列豎式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課堂總結。

  從整節課來看,我認為比較可取的地方是:

  一學生在探究方法的過程中,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并能將自己認為好的方法表達出來,我大體總結一下:兩個班級共產生4種方法(1)連加(2)文字敘述(3)列豎式(4)文字豎式并用,分層次表達。針對學生研究出現的這些方法進行了整合,第(1)種方法,四四班譚霄在介紹時說“笨方法”,兩個班級合起來共有2人使用,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于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理解非常好;剩下三種方法其實不謀而合都運用了積的規律來解決問題。

  二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對轉化這種策略的點撥比較好。

  三觀察學生反應,大家對于課堂上的這種研究問題的氛圍都比較喜歡,學得都很帶勁兒!學生的思維訓練在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不足之處:

  本節課我在設計時最大的不足就是對教材的研究仍不夠透徹。信息窗1中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提升應用是在一位小數乘整數及二位小數乘整數之后,但是我在設計時忽視了綠點的內容,在解決紅點內容后繼續解決的是“2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現多少萬千瓦時?”這個問題其實仍是一位小數乘整數,并沒有起到知識的延伸的作用,因此學生對于“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體會不夠深刻。課后我對教學設計進行了調整,將學生提出的問題2問題3留做課后作業,讓學生運用本節課的知識解決,而在課堂上繼紅點內容后,繼續研究綠點,然后再進一步提升,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是三位小數乘整數,四位小數乘整數,這時侯積又是幾位小數呢?你是怎么想的?”在此基礎上再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其次就是對于教學各個環節時間的把握不夠合理,探究時間過長導致歸納總結時間及練習時間太短,最后草草收場,感覺頭重腳輕。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我再次深刻地體會到鉆研教材的重要性,教材中呈現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呈現這個知識?值得我好好分析體會!敖K身學習”這四個字我體會越來越深,以往總是教五年級教材是有夠熟,第一次教四年級我仍要從頭學起!回想這節課,我雖然遺憾頗多,但是我一直認為問題愈多,進步愈大!以后我教學中我將吸取教訓,不斷完善自己,用精彩的課堂吸引學生,用高質量的教學回報家長!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2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小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掌握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小數乘法中積的變化規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正方形紙片。

  教學流程:

  一、自學反饋:

  關于小數學乘法你已經知道了哪些方面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關于小數乘法你還想知道哪些知識?

  二、提示課題:

  師:真是好樣的,通過自學,不但知道自己懂什么,還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想懂什么?而且還提了許多很有研究價值的問題。老師在你們這個年齡可沒這么厲害。雖然多數同學對小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都有了初步了解,但有些同學還不是很明白,有些問題還需要我們深入的探討,這節就讓老師跟你們一起到小數乘法的王國里去樂上一樂,同時把所有想解決的問題都解決掉怎么樣?

  三、設境激趣:

  1、出示情境圖:

  師: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小刺猬的紅領巾文具店開張啦,老師準備買一些文具獎勵給平時工作出色,學習優秀,敢于提問,善于思考的孩子,每種文具的'數量不超過10件,請同學們幫著出出主意,看買些什么文具,買多少合適。

  2、學生出謀劃策。

  買4塊橡皮、買9枝鉛筆、買2把直尺、買5個書包。

  光顧著出主意,還得幫老師算錢呢?請你們根據圖中的信息,和剛才說的數量,提出問題。

  3、提出問題:

  生1:一塊橡皮0、2元,買4塊橡皮多少元?

  生2:一枝鉛筆記本。0、3元,買9枝鉛筆多少元?

  4、探究意義與算法:

  師:第一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可以怎樣列式計算?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怎么想的?0、2×4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計算?

  四、自主構建:

  1、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匯報:為什么這樣列式呢?(可能有多種算法。)

  3、根據學生出現的各種不同方法進行點評。

  4、優化算法:你們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師:看到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小淘氣也不服氣,他也想出了一個與你們不一樣的算法。請看屏幕(出示圖形表征算法。)

  師:看懂了圖所表示的意思了嗎?

  師:現在誰能說說小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相互補充,嘗試著說出小數乘法的意義。教師板書:

  小數乘法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計算。

  五、運用模型,深化拓展

  1、基本練習:分組完成同學們看情境圖提出的幾個問題。

  2、提高練習:做書上“練一練”,完成后與同桌的交流。

  匯報“練一練”第1題:怎樣計算4×0、3?說說你的想法。

  3、探索規律: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并展示結果。

  說說0、01×10、0、01×50、0、01×100、0、01×1000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結合圖示觀察,看看這組算式有什么規律?

  六、全課總結:

  解決自學反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部分遺留下的問題讓學生課后繼續獨立學習,下節課再來研究。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68~69頁例1、“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3題。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整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小數乘法的計算教學,關鍵是處理小數點。教材讓學生在計算情境中體驗豎式計算,研究、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的聯系:

  例1從“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引出小數乘整數。首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0.8×3”的計算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介紹怎樣用豎式計算“0.8×3”,使學生初步感知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中的小數位數是相同的。接著例題繼續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要求學生分別用加法和乘法計算“2.35×3”,從而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小數與整數相乘計算方法的感性認識。通過例題的教學,學生初步知道小數乘整數可以列豎式筆算,乘的方法和整數乘法基本相同。

  “試一試”著重教學積里有幾位小數,即怎樣在積里點上小數點。首先要求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三道小數乘整數的題目,然后觀察每題中的積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最后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聯系例題獲得的感性認識,歸納出整數與小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練一練”主要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初步理解的計算方法。

  設計思路:

  讓數學走進生活,是新課程理念下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時代要求,如何從生活出發把計算課上出新意,讓學生學得有趣、生動呢?本篇教學設計作了一些大膽構想,主要有以下特色:

  1、以生活為依托,創設情境。

  在設計中選擇姜堰河橫村種植的西紅柿在姜堰、蘇州兩地的不同價格這一情境,引發思考:“在兩地各買3千克西紅柿,分別要多少錢?”引出純小數、帶小數與整數相乘的教學,吸引學生積極探索并理解計算方法。

  2、注重開展自主學習。

  在每個“板塊”的活動中,積極為學生主動嘗試、交流、討論等創造條件,提供充分探索的時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發展自己。并把計算器引進課堂,分別算出在兩地各買51千克、104千克西紅柿分別要多少錢?猜想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進而在小組內驗證猜想,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把估算放在具體的情境中來教學,不但使學生體會到估算的重要價值,還會讓學生感受到估算是活生生的,就在自己的身邊!懊壳Э舜竺自诮哔u2.4元,在蘇州賣3.05元。用40元在姜堰買,能買到一袋嗎?在蘇州呢?”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探究并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 姜堰河橫村,被評為全球500家綠色產品生產基地,這里種植的西紅柿,紅通通的很誘人,這樣的西紅柿在姜堰的價格是很便宜的,出示(姜堰:每千克0.9元,)如果我買3千克,要多少錢呢?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計算?

  2、引發思考:用乘法做怎樣想的.?這個乘法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比有什么不一樣?

  3、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自主參與 探索新知

  (一)探索一位小數乘整數的算法

  1、啟發:同學們,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這道題的得數嗎?

  2、交流:你是怎樣算的?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生1:0.9+0.9+0.9 (師生共同列加法豎式進行相加)

  生2:0.9元=9角,3個9角是27角,27角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生3:把0.9元看作1元,1×3-0.1-0.1-0.1=2.7(元)

  3、嘗試用豎式計算

  師: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可以用豎式算出結果。同樣,計算0.9×3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你能不能試著在本子上列一列?

 。1)學生試列豎式

  0. 9

  × 3

  2. 7

  0. 9

  × 3

  2. 7

 。2)對比評議 比較:這兩個豎式哪兒不一樣?

  指出:通常情況下,在計算乘法時人們習慣把兩個因數的末位對齊。

  (師示范0.9×3的豎式列法,邊示范邊講解:這里的3要對著這個因數末位上的9)

 。3)追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是把什么對齊?計算乘法呢?

  4、觀察:這里乘得的積是幾位小數?這個因數呢?

 。ǘ┨剿鲀晌恍党苏麛档乃惴。

  1、提問:通過計算,在姜堰買3千克西紅柿要2.7元。在蘇州買3千克西紅柿要多少錢?據我調查了解這種西紅柿在蘇州的批發價是每千克1.34元,買3千克要多少錢?誰能口頭列式的?(板書:1.34×3=)

  2、思考: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3、提出要求:先用加法算算看,再用乘法豎式算算看。

 。1)板書出加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2)講解:用乘法豎式怎樣算出它的積?誰能指著豎式跟大家說說看?(師根據回答完整板書出豎式)

 。3)觀察:這里乘得的積是幾位小數?這個因數呢?

 。ㄈ┨剿鞣e和因數中小數位數的聯系

  1、列式:在蘇州買3千克西紅柿要4.02元,而在姜堰買只要2.7元,便宜了許多,看來這里面蘊藏了極大的商機。假如在姜堰買51千克、104千克分別要多少錢?在蘇州呢?誰能口頭列出算式?

  2、用計算器計算:0.9×51= 1.34×51=

  0.9×104= 1.34×104=

  3、觀察:仔細觀察這兩組數據,看看積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

  0.9×3= 2.7 1.34×3=4.02

  0.9×51=45.9 1.34×51=68.34

  0.9×104= 93.6 1.34×104=139.36

  生:因數是幾位小數,積就是幾位小數。

  4、猜想:如果一個三位小數乘整數積是幾位小數?

  如果一個四位小數乘整數,積是幾位小數?

  5、驗證:

 。1)思考:這只是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我們還要怎樣做?

  你準備怎樣驗證?(舉例)

  (2)小組合作:請各小組拿出一份這樣的表格,聽好要求:小組內任意寫兩道小數乘整數的算式,然后猜猜積會是幾位小數,并用計算器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想是否真確。

  算式 猜想積的小數位數 實際積的小數位數

  ①

 、

 。ǜ餍〗M活動)

  6、全班交流:

  (1)交流猜想與實際算出的是一致的小組。

 。2)交流與實際算出的不一致的小組,并說說其中的奧秘?

 。3)師生共列豎式。

  師: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聽的更明白,我們一齊列出這道題(0.018×15)的豎式(先算出整數乘法的積是270,0.018是三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三位點上小數點,這里的積是幾位小數,我們猜想的積呢?

  (4)說明:這說明我們猜想的與實際算出的是一致。只不過這個小數末尾是0,我們依據小數的性質把末尾的0化簡了。

 。ㄋ模┚毩曥柟 深化認識

  1、根據148×23=3404,直接說出下面各題的積。

  ①14.8×23= ③148×2.3=

  ②148×0.23= ④1.48×23=

  思考:第①題的積是怎樣想的?

  為什么第①、第③題的得數一樣,第②、第④題的得數一樣?

  這四道題的積都是根據哪道算式想出來的?

  2、出示:,每袋河橫大米15千克,每千克大米在姜堰賣2.4元,在蘇州賣3.05元。如果用40元在姜堰買,能買到一袋嗎?在蘇州呢?

 。1)估算。

 。2)筆算:在兩地各買一袋到底要多少錢呢?請大家列豎式算一算。

 。3)組內交流:針對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評議。

 。ㄎ澹┮龑〗Y 促進內化

  師:同學們看一看,今天我們研究了怎樣的乘法?如何計算小數乘整數呢?

  (先在小組里說說,在指名說)

  三、鞏固深化 解決實際問題

  1、 列豎式計算

  54×0.41= 1.05×24=

  2、練習十二第2題。

  四、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2頁。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得進行計算。

  2、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得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提出要求。

  課件顯示:介紹三峽概況,如三峽工程建設有關圖片,特別是發電情況。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想?

 。▽W生說出三峽美麗、能創造財富、建設三峽工人辛苦等。)

  2、點出重點,引出課題。

  課件顯示:三峽一施工隊,有3名工人;超市部分飲料或礦泉水的價目表。

 。ㄍㄟ^生活情境的引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思想,并為下面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整數提供條件。)

  師:三峽工程如此的龐大,需要三峽建設者付出很多的勞動,他們真是辛苦。你們看這三位工人叔叔正在吃飯,讓我們一起到超市買些飲料或礦泉水給他們解解渴,怎么樣?請你為這3名工人叔叔挑選一種飲料或礦泉水,每人一瓶。你打算買什么?你們能算出購買這種飲料或礦泉水應付的總錢數

  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然后全班交流。)

  (1)學生獨立選擇,說出列式。

  生1:我選的是每瓶1.5元的礦泉水。1.5×3=4.5元,一共花了4.5元錢。生2:我買的是每瓶1.8元的小瓶Q兒。1.8×3=5.4元,也就是5.4元。生3:我買的.是每瓶2.5元的,2.5×3=7.5元。

  生4:我買了非常檸檬,每瓶2.6元。列式2.6×3=7.8元。

  ……

 。2)觀察算式特征,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發現,發現同學們都非常的聰明,你們看這四個算式都是小數乘整數(教師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同學們學過嗎?(沒有)但這四位同學卻將這些算式正確的算出來了,老師非常佩服他們。

  (3)交流計算思路,總結小數乘整數的基本方法。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指出其中轉化成整數方法的實用性。

  師:那位同學起來說一下,你是怎樣算出2.5×3=7.5的?

  生1:我是先將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生2:我是用加法進行計算的2.5+2.5+2.5=7.5(元)。

  生3:我是先算出2×3=6(元),0.5×3=1.5(元),6+1.5=7.5(元)。師:這三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5×3=7.5(元),特別是這位同學,他先將2.5元化成25角,25×3=75角,75角就是7.5元,他實際上是將題中的小數轉化成了整數來計算,這是一種很好的數學方法,同學們在學習小數乘整數時,是不是可以向這位同學學習,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呢?

 。ㄔ趯嶋H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探究。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二、合作探討,理解算法。

  由三峽工程發揮的效益,引入課件,顯示:第90頁圖。

  1、生認真觀察情境圖,讀取信息。

  學生讀情境圖中的文字。

  師:通過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W生尋找信息,提出問題。)

  生1:6臺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生2:10臺發電機組又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颗_發電機組15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20xx年有多少臺發電機組投入發電?26臺發電機組可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

 。ń處煾鶕䦟W生提出的有用問題,粘貼在黑板上。)

  2、列出算式,估算結果。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好不好?(師板書問題)

  (生獨立列式計算,看學生能否根據數量關系和乘法意義列出合理算式。)

  生:58.6×6=

  師:請你估計一下58.6×6大約是多少?

  生:58.6≈60,60×6=360。

  3、豎式計算,小組討論。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正確的得數?

 。▽W生先獨立用豎式計算;然后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4、理解算理算法,總結概括。

  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的答案?

 。1)匯報展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

 、58.6586

  351.63516

 、58.6×10=586

  586

  3516

  3516÷10=351.6

  師:剛才這兩位同學的做題形式雖然不一樣,但老師發現了他們都用到同一個方法,就是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

  多媒體演示轉化過程,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58.6擴大到原來的10倍586

  351.6縮小到原來的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是××同學做的,同學們看,他是直接用豎式計算的,我們請××同學說一下他的計算思路,好嗎?

  58.6

  351.6

  生:我是先將58.6擴大的原來的10倍變成586,586×6=3516,再將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就是351.6。

  師:我知道了,原來××同學的做法和前面兩位同學的做法一樣,只不過他把轉化過程放在腦子里進行的,這種方法非常的好,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給同學做個樣子,好不好?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是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乘法,如果小數部分是兩位、三位的,你還會像××同學那樣用豎式計算嗎?

  多媒體出示練習:2.47×5=2.453×2=

  學生獨立計算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訂正并說出計算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具體方法,多媒體出示。

 。ㄍ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師作為一名點撥者、合作者在重點處啟發引導,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方法。)

  三、鞏固應用,完善算法。

  師:同學們表現得這么好,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大家解決。13516 10

  出示問題:每臺發電機組15小時可發電多少萬千瓦時?

  師:誰來介紹以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我們第一步算出的是誰乘15的積?(一生板演,共同探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注意引導學生算理的表述和結果的化簡。)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多媒體出示火眼金睛辨對錯。

  14.675.8

  61 48022 3 2

  8.1 2

  2、多媒體出示我幫三峽叔叔算一算。(課本92頁第6題)

  生獨立計算,互相檢查,看學生能夠根據乘法意義正確列式計算。(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五、回顧反思,總結全課

  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一起研究了什么內容?

  生回憶交流,看生能否回顧所學知識。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5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口算乘法中又包括,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和每 位積不滿十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筆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不進位的、 進位的),被乘數中間有0,末尾有0 的乘法。

  二、本單元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是本冊教材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又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多位數 乘法,不論乘數是幾位數,在計算過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數乘多位數。

  三、本單元編寫特點

  1. 適當加強口算。

  為加強口算與筆算的聯系,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特意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進行教學,還適當擴展了口算 的范圍。如在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中,開始教學口算乘法,并且先出現一位數乘兩位數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 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數乘幾百幾十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如120×3 等。學生掌握這些口算,便于理解筆 算的算理。

  2. 適當調整了筆算乘法的教學順序。

  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雖然被乘數的位數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 是使學生掌握乘的順序和某位乘積滿10 如何進位的問題。教材中一開始先教學一位數乘二、三位數,每位乘積 不滿10的,以解決乘的順序問題,接著教學一位數乘四位數,引導學生類推。然后教學某位乘積滿10 的和每位 乘積都滿10 的,著重使學生理解積滿10 進位的道理,并掌握進位的方法。這樣安排僅規律明顯,而且重點突 出。

  3. 注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類推出某部分新知識。如教學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時,先 舉被乘數末尾有一個0 的例子,說明簡便算法,然后出現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 的例子, 引導學生類推出簡便算法 ,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 注意引導學生探索規律。

  教材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如教學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以后,引導學生想怎樣計算簡便? 從中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總結出簡便算法。

  四、備課建議

  1. 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決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乘兩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編者對這些內 容共設了4 個例題。例1、例2 主要是教學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數,至于乘整千的數,學生可以類推出簡算方 法。這兩個例題教材中都配有直觀圖,并在虛線框中說明了思維方法和過程。教學時,可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點應是例1。

  例3、例4 主要是解決每位乘積不滿10 的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這兩個例題中例3 是重點,可以讓學生操作學具,討論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以乘數后再相加 的算理和算法。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一位數乘多位數乘的順序、進位問題和被乘數有0 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編者共設 計了11 個例題, 它們各自的作用與內在聯系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建議如下:

  例1、例2、例3,重點解決乘的順序問題, 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很 好掌握。

  這三個例題中,例1 是重點,可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簡寫方法。例2 和例3 則可 以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推理,或學生自己類推, 掌握乘的順序。 轉貼于

  例4、例5、例6、例7 重點是解決進位問題,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難點。教學例4 應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 明白進位的算理及進位方法。例4 掌握了,例5、例6可以引導學生推理得出計算方法, 進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法則。例7 可讓學生獨立做。

  例8、例9 重點解決0 和任何數相乘得0 的問題, 它是被乘數中間有0 和末尾有0 的乘法的基礎。教學例10,應著重引導學生明白被乘數中間有0時,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與被乘數中間沒有0 是一樣的。

  例11 是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在教學時, 可以提問:“如果用筆算,怎樣寫比較簡便?”啟發學生思考 解決。

  2. 讓學生建立數學與實際的自然聯系。

  現代數學是一種直接用于生活的技術,為了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數學是看得見,摸得 著,用得上的科學。在教學時,要把新內容的引入都力求來源于實際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的數學就是身邊的 事情,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為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使抽象的數學具有實際的意義。

  如口算12×3,可以表 述成, 清明節我校去栽樹,每班栽12 棵,3 個班共栽多少棵?然后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 應該怎樣計算? ”同學們可以擺一擺小棒,算一算。對于其他例題也最好加上生活情境,這樣所有的計算就具有了實際意義, 不再是抽象的數學和枯燥的計算,學生感到親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油然而生。這種對科學的興 趣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嗎?

  3. 重視學生參與,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北師大教授周玉仁講:“要讓學生做科學,而不是讓學生聽科學!苯涷炓哺嬖V我們,要想把學生真正放 在主體位置,就必須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在活動中得以提高,學 生的智力是在活動中得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在不斷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中得到鍛煉。所以在課堂 教學中要讓每個同學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手“動”起來,口“說”起來,思維“活 ”起來。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操作活動是非常必要,也是觀察和演示不能替代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在課堂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操作。學具操作目的要明確,操作的時機最好為學生想獲得新知,又苦于沒有 好的辦法時,教師提出用相應的學具試一試,這時讓學生操作學具為好。重視操作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講,學 生操作學具,應讓其先自由操作,再規范操作。自由操作就是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操作,去探討,不要強求一 致,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個性,使其體驗成功的愉悅。在操作過程中, 要求學生把操作、思維、語言及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數學學具操作數學化。如教學口算12×3?梢宰 學生擺小棒,學生可能有以下三種擺法。 ①每行擺12 根小棒,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2 + 12 + 12= 36 ;②先擺 10 根一行的,擺3 行,再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0×3 + 2×3 = 36 ;③先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再 擺10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2 ×3 + 10×3 =36。這些不同的擺法,反映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之后引 導學生發現10×3 +2×3 符合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口算方法, 這時可讓學生按這種方法再操作一遍,最后總結 歸納。像以上這樣把操作、思維、語言、計算有機結合,既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有利于發展學 生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6

  本周三,我們舉行了青年教師教學設計比賽,高段的比賽課題是五年級上冊的《小數乘整數》第一課時,以下是我參賽時所設計的學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教材第61頁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3題。

  共幾課時

  2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三維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理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探索、樂意交流、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以及會用豎式計算。

  難點:豎式的寫法以及積中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教學資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會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乘整數既是小數乘、除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基礎。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小數乘整數”,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預習設計

  1.豎式計算:25×3= 31×6=

  2.計算:1.2+1.2= 2.35+2.35+2.35=

  試一試:你能把這兩道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嗎?

  3.計算下列各式,并找規律。

  120×3= 240×3=

  12×3= 24×3=

  猜想:1.2×3= 0.24×3=

 。ㄓ眉臃ò焉厦鎯深}算一算,檢驗一下對嗎?再試著用豎式算一算檢驗一下。)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在四年級已經學習了用計算器探索規律,所以此題我設計了一個猜想的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對今天的新知有初步的感知,即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中的小數位數是相同的!

  4.思考: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法有什么相同點?如何進行計算?

  學程設計

  導航策略

  設計意圖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預設3分鐘)

  1.交流預習作業1-2

 。1)學生報答案進行校對。

 。2)學生回答。

  2.揭示課題

  二、目標驅動,自主學習(預設17分鐘)

  1.小組圍繞預習作業3-4進行合作學習。

 。ǔ鍪拘〗M交流要求:有分工,有記錄)

  2.全班交流預習作業3

  (1)找到規律了嗎?1.2×3表示什么意思?用加法算式如何檢驗?用豎式呢?

 。2)小組匯報計算方法。

  (3)學生回答計算方法,教師依次出示。學生敘述豎式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那0.24×3呢?

  學生交流算法。

  學生敘述豎式計算過程。

  三、驗證交流,總結提煉(預設4分鐘)

  1.說一說下面幾題的積是幾位小數?。

  學生回答后,用計算器驗證。

  2.歸納計算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齊讀法則。

  四、分層練習,內化提升(預設10分鐘)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回答后獨立計算。

  集體交流:在計算中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嗎?

  2.辨析

  學生獨立作業,投影展示,集體交流。

  3.用豎式計算。

  54×0.41= 1.05×24=

  0.23×4=

  學生獨立完成。

  從學生中發現錯誤并讓學生糾正。

  4.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4.8×23= 148×2.3=

  ()×()=34.04

  5.練習十二第2、3題。

  集體評講。

  6.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請你用“我最開心的是……”來說一說。

  【板塊一】

  1.交流預習作業1-2。

  (1)校對答案。

  (2)1.2×2與2.35×3各表示什么意思?與以前所學的乘法算式有何不同?

  2.揭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板塊二】

  1.請大家圍繞預習作業進行小組交流學習。(教師巡視了解)

  2.小組交流后進行全班交流。

 。1)1.2×3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檢驗的?

  (2)教師重點講豎式:3與誰對齊?怎樣計算?

  (3)強調:把1.2看作12,按整數乘法先算出積,再點上小數點。

 。4)學生交流算法,教師板書。

  0.24×3=0.72

  教師板書豎式:3與誰對齊?

  強調:把0.24看成24,按整數乘法計算。

  提問:積是幾位小數?你怎么知道的?

  提問:(教師指著兩個算式)請同學們猜一猜,積的小數位數會與誰有關?

  【板塊三】

  1.說一說積有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2.8×53 4.96×12 103×0.253

  提問:剛才我們的猜測對嗎?那積的小數位數應與誰有關?

  2.討論: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法有什么相同點?如何計算小數乘整數?

  (師:我們可以歸納成7個字,先算、后數、再點點。先算,是指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后數,要數兩次。第一次數因數的小數位數,第二次從算出的積的右邊起往左數出和因數的小數同樣的位數,計算的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板塊四】

  1.練一練第一題。

  提問:這三題的積會是幾位小數?

  集體交流:為什么0.18 ×5的積變成一位小數了?

  通過點撥,完善認知:第2小題,0.18是兩位小數,要在乘得的90左邊先點上小數點,再在整數部分補上0;乘得的積是小數,而且小數的末尾有0時,通常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

  2.辨析。

  1.6 12 3.6

  ×7 ×0.05 ×2 4

  11.2 6.0 144

  72

  864

  3.用豎式計算。

  集體評講

  4.“練一練”第2題。

  說說思考過程。

  5.練習十二第2、3題。

  由預習作業直奔課題,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給學生足夠的交流空間和時間,分別用加法和乘法計算進行檢驗,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計算,進一步積累小數與整數相乘計算方法的感性認識。

  有了課前的預習,再聯系小組交流中獲得的感性認識,通過“試一試”歸納出整數與小數相乘的方法。

  練習的安排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第一板塊是基礎練習,先看豎式計算到辨析改錯,強化方法后再進行豎式計算,以達到進一步的鞏固。

  第二層次是變式練習,即第4題,是把“練一練”中的第2題進行了改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三層次是解決實際問題,即第5題。

  作

  五、當堂檢測,評價反思。

  必做題:《補充習題》p46第3題的下面一行三題和第5題。

  選做題:出示:( )×( )=0.48,看誰填得最多?

  選做題是上面第4題的延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輔墊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價2元,買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單價一定時,購買的數量越多,用的錢就越多,購買的數量越少,用的錢就越少。

  觀察:積的變化與因數的變化有沒有什么規律?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價9.8元,買4盒

  (1)估計: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應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2角×4=8角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豎式計算

  (3)點撥:為什么這樣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樣列豎式計算?

  重點點撥:把9.8×4轉化為什么數相乘?

  小數點怎樣處理?為什么?

  小組討論與看書自學相結合

  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數點這樣處理?教師板書過程

  小結:說一說9.8×4的計算過程

  2、深入探索:

  遷移:0.98×4=

  0.098×4=說一說想法,算出答案。

  觀察:仔細觀察題組,這三題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你發現積的小數的位數受什么數的影響?與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時怎樣很快的找到積里小數點的位置?

  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3、運用計算方法:

  口答:2.5×151.14×50.013×20把它轉化成()×(),在從積的()邊數出()位點上小數點?

  再用豎式計算。

  三、活學活用、拓展延伸

  1、針對性練習:

  2、對比練習:

  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題,并加以比較:

  16.11×816.11+8

  3、走進生活:

  兩種包裝的.薯片價格如下:

  100克售價5.4元50克售價2.75元

  那種包裝的薯片便宜?(請計算說明)

  4、開放性練習:

  假如每組有100元錢,大家對照好又多購物單,確定想買的商品的名稱、單價、和數量,并計算出相應的價格,填寫下表:

  商品名稱:

  單價:

  數量:

  總價:

  應付的錢數:

  找回的錢數: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時《小數乘整數》。

  【教學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再來進行學習的,它將為后面繼續學習小數乘法的應用及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在本課中,學生要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情境引入,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新課程理念。接著讓學生體驗到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單位轉化來初步感知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在第2頁,教材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來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為鋪墊,也有了較好的數感,這對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正遷移的作用。學生的思維是以直觀的形象思維為主,正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學生要抽象的用兩次轉化的思想來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他們的概括、歸納能力還處于薄弱階段,所以不要求他們準確的用數學語言描述出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探索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小數乘整數的 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學會簡單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獲得運用已學的知識解 決新計算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具準備】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生活情境,提出問題(預計1-2分鐘)

  1.課件呈現,尋找信息

  設問:從圖中你能看出哪些數學信息呢? 2.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買3個3.5元的風箏多少元錢” 的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追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數乘整數(板書)

  二、嘗試練習,探究算理(預計23-25分鐘)

 。ㄒ唬┨骄克憷 1.估算范圍

 。1)估一估:3.5×3大約是多少?

  (2)算一算:學生估算,可能出現以下幾種結果: 估算1:

  3.5×3≈3×3=9 比9多

  估算2: 3.5×3≈4×3=12 比12少

  估得3.5×3的積的范圍大致在9和12之間

  2.感知算理

 。1)算一算:要想知道3.5×3精確值是多少,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在草稿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 巡視期間,師抽生板演 板演展評

  (2)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3個3.5就表示3個3.5的和,這就是小數乘整數的意義,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小數的和的運算。

  把小數拆分成整數 把3.5變成3元5角,先3元乘3,再5角乘3,最后把它加起來 。

  利用豎式的計算方法,把元轉化成角來計算,即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來做。

  引導:第三種方法中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小結:3.5轉化成35,也就是小數點向又移動了一位,即擴大到原來的10倍,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中,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要使積不變,就要縮小到原來的1/10,所以結果就是10.5

  3.明確算理

 。1)想一想:現在老師手上只有一根4.6米長的線,老師放風箏需要5段這樣長的線,你知道老師需要線的長度是多少米嗎?先自己獨立思考,如果無從下手的同學,可以向老師要準備題,,如果還是有困難,可以自學課本,也可以向同學老師請教。

 。2)算一算:學生在草稿本上嘗試計算,教師巡視 巡視期間,師抽生板演 板演展評

  引導:你是怎么想的呢?

 。3)說一說:抽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預設:

  4.6 擴大到原來的10倍 X5X5縮小到原來的1/10 2 3 0 引導:橫式上的積為什么是23呢?

  小結:根據小數的性質,積的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二)概括算法

 。1)觀察:觀察上面豎式,因數的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聯系? (2)想一想:小數乘整數應怎么計算?

  (3)說一說:請同桌互相說說你的發現和計算方法。

  小結: 1.看:把小數乘整數看做整數乘整數,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2.數:數因數有幾位小數

  3.點: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積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要把“0”去掉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預計13-15分鐘)

  (一)基本技能練習

  1.計算

  想一想: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用豎式計算

  12.4×7 12.04×5 12.25×8 10.25×8 3.森林醫生

  1.7處方 1.6 處方 × 5 × 5 8.5 8.0 (二)計算方法應用

 。1)下圖是一塊長方形菜地。如果寬擴大到原來的1.6倍,則菜地的面積會增加多少平方米? 12米

 。2)要下雨了,小麗看見遠處的閃電,4秒后聽到了雷聲,閃電的地方離小麗有多遠?(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0.34千米/秒 )。

  (三)思維發展練習

  四、課堂總結,深化新知(預計3-4分鐘)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你認為還有什么地方要用到轉化的思想 五、當堂檢測,知識落實1.在括號內填上適當的數

  2.計算下面各題

  2 .60.4 70.9 5 10.4

  X 5X 1 5X4 X 9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理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確定積的小數位數。教學準備:計算器 課件 學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1)談話交流:同學們喜歡逛超市嗎?(喜歡)

  其實超市不光是我們購物的一個大買場,同時也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個大園地。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超市的文具區,看看能學到哪些數學知識?

  師問;你想買什么?買多少? 老師把大家的問題從難到易整理一下。如果要買2個文具盒要付多少錢呢?怎么列式?

 。ò鍟6×2=12(元))6×2表示的意義是什么?(2個6相加是多少?)

  如果要買3支鉛筆要多少元呢?可以怎樣列式?(板書:0.8×3)

  0.8×3表示的意義是什么?(3個0.8是多少?)

  由此可見:小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3)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一)學習“0.8×3”。

  1.啟發:買3支鉛筆到底要花多少元呢?板書:2.4(元)2.交流想法:你是怎樣得到的? 預設學生有以下幾種想法:

  想法一:連加法:0.8+0.8+0.8=2.4元

  想法二:把元轉化成角。0.8元=8角,8×3=24角,24角=2.4元

  想法三:因為8×3=24,所以0.8×3=2.4 提問:為什么要在積里點上小數點?(如果不加,2.4元就變成了24元)

  想法四:用乘法豎式計算。

  你會列豎式嗎? 誰來試一試?(指名上黑板板演)

  出現了如下的任何一種后,追問:有不一樣的列法嗎?板書出第二種豎式形式。比較:

  0.8 0.8

  × 3 × 3 2.4 2.4 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數位對齊,未位對齊)那哪一種更合理呢?

  談話: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把0.8元看成了8角,得到3個8角是24角,再轉化為2.4元。也就是要按整數乘法的方法計算,所以要末位對齊。

  教師:現在,我們得到“三八二十四”。

  教師在積的位置上寫上“24”后提問:小數點能不點嗎?為什么? 4.討論:你覺得小數和整數相乘應該怎樣計算?

 。ǘ⿲W習“2.35×5” 如果要買3支鋼筆要多少元呢? 板書:2.35×5= 那你會計算嗎?

  學生嘗試計算,有意識地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自備本上。2.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按整數乘法的方法算出積1175,再在積里點上小數點

  師追問:小數點點在哪里?

  3.驗證:那2.35×=7.05,對不對呢?

  小數點真點這里嗎?我們用計算器幫忙驗證一下。

  用計算器驗證后,教師提問:哎,剛才計算時你是怎么知道積就是兩位小數的呢?(因為因數里有兩位小數)

  4、得出:

  小數乘整數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將小數轉化為(整數); ② 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③ 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那積的小數點位置如何確定呢?

  三、探索積和因數中小數位數的聯系

  1.觀察兩個算式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呢?

  (一位小數乘整數,因數里有幾位小數,積里就有幾位小數。)2.那么一個三位小數乘整數積是幾位小數? 一個四位小數乘整數,積是幾位小數?------

  用一句話說就是——幾位小數乘整數,積就是幾位小數(板書)3.不過僅憑這兩個式子就得出這樣結論,似乎有點欠妥,(板書 ?)那么我們就用計算器對下一道題驗證一下。練習:1.125×35 0.8752×16 1.32167×9 1.25×()1.25×(2)師:怎么回事?對我們的'結論提出了挑戰。讓我們借助豎式來進一步看看吧。

 。ㄔ瓉碛嬎闫骱苈斆,已經靈活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把積的小數末尾的0化簡。)

  補充:因數中的小數是(幾)位小數,積也是(幾)位小數。積的小數末尾有(0),一定要(化簡)。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根據情景圖,你想買什么,買多少?應付多少元? 獨立完成,小組內共同驗證,集體點評。

  2、假如文具區的計算器的顯示屏上顯示不出小數點,你能幫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結果嗎?

  課件出示: 已知:148×23=3404 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交流:怎你是怎么得出各題的積的?

  3、()里可以填哪些數? 看誰填得最多?()×()=4.8

  五、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想學到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乘整數的含義,學會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積累計算學習的經驗,培養分析、推理和抽象、歸納等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學會轉化。

  教學難點:

  積的小數位數的確定。

  教學方法:

  遷移類推,引導發現,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動畫導入:炎炎夏日,同學們去海島玩耍,看到了海島特產冰激凌,打算買幾個嘗嘗,需要付多少錢呢?

  生回答一人挑選一個

  師:是啊,每人都要有一個,那應該是怎樣列式呢?

  指定學生回答:3.5×3,

  教師板書:3.5×3。

  繼續播放動畫

  師:大家觀察這一道算式,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觀察后回答:一個小數乘以一個整數

  師:對,以前我們學習的乘法都是整數乘整數,今天的算式中卻出現了小數,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小數乘整數。(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精講新授

  1.引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獨立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師走到學生中,了解學生參與討論的情況。)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敘述板書,學生可能想出下面幾種不同的方法:

  方法1:連加。展示:3.5+3.5+3.5=10.5(元)

  師:大家想想還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嗎?

  下邊大家一起來觀看動畫視頻,視頻中顯示

  方法1:3.5×3就表示3個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計算。(師板書意義并播放動畫)

  有同學說了,這里面一共有三個同學,那如果有很多同學去,一個一個加豈不是很麻煩,那么有沒有其他的計算方法呢?

  又有同學想到了其他的方法,是什么呢,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方法2: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還有嗎?下邊大家繼續往后看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則35角×3=105角=10.5元。

  追問:剛才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果要用豎式計算,你會算嗎?請同學們想一想,并與同桌討論:如何列豎式計算3.5×3

  老師強調:我們可以把3.5元轉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轉化成10.5元。注意在列豎式時因數的末尾要對齊。

  3.下邊我們在做一道題進行一下練習吧

  通過做練習題,同學們觀察一下,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中的小數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回答: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就有幾位小數

  4.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整數,下邊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計算方法,先把小數乘整數轉化成整數乘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進行計算,輸出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1題

  想一想: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2題

  同桌之間相互談談是怎樣點小數點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頁做一做第3題

  4.不用計算,你能直接說出下面算式的結果嗎?

  已知147×24=3528

  14.7×24=( ) 1.47×24=( ) 0.147×24=( ) ( )×( )=35.28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做補充)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一1,2,3題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導入新課,本節課是在整數乘以整數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動畫引導、小組討論,使學生明白計算小數乘以整數,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計算的,這樣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算法,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數乘整數是小數乘法和除法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在數與計算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由于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我緊緊抓住這種聯系。幫助學生將未知轉化成已知,逐步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在教學0.8×3時,提出了“你能利用學過的知識計算嗎引導學生經歷將未知轉化成已知的學習過程,同時獲得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領。在本節課中借助動畫小視頻,是學生理解起來更加直觀形象,學生理解更深刻。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九冊第一單元《小數乘整數》第一課時,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

  2、經歷探究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建立模型和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3、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思維,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用具:

  課件PPT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聽說四年級的同學們很聰明,老師今天考考你們:

  1元=角3元=角10角=元102角=元

  一、創設問題情境

  南非世界杯足球賽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連小學四年級的小明、小軍、小剛也受到了影響,他們踢起了足球,即使在這么高溫的天氣里也是樂此不疲。這不,口渴了,他們三人到商店里買水喝。假如他們3人買同樣的飲料。

  1、你能提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1:買3瓶娃哈哈礦泉水要多少錢?

  預設2:買3瓶冰綠茶要多少錢?

  2、你能解決嗎?1、1x3=3元2、x3=?

  3、他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哪道是我們學過了的,哪道還沒有學過?

  x3和我們以前學的1x3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究新知

  1、探究x3的'計算方法

  1)、估算4x33x3

  2)、小組合作嘗試計算

  3)、匯報交流

  方法一、加法++=元

  方法二、轉換單位元=35角35x3=105角=元

  方法三、豎式計算(略)重點探究豎式計算

  三、練習闖關我最行

  1、嘗試練習。

  1)x5

  觀察:你有什么發現?(末尾有0)

  2、對比練習。

  做書上做一做第一題、第二題

  思考: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有何不同?

  3、總結小數乘整數的方法

  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再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計算,積的末尾有0要去掉。

  4、勇爭先奪紅旗

  5、極限挑戰競風流

  用1、2、3、4、5這5個數字和一個小數點組成一個小數乘一位整數(x5)。能寫幾個算式就寫幾個算式,并算出積。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收獲嗎?

  五、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學習的知識,看看能派上什么用場?

  六、愛數學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科學王冠上那顆最璀璨的明珠!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計算時避免易出錯的地方。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在炎熱的夏天,你喜歡吃西瓜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們不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題的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導:根據圖中的信息,要求“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0.8×3”是求幾個0.8相加的和?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誰先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后繼續提問:誰還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計算式是求幾個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誰來說說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

  2.35是幾位小數?2.35×3的積是幾位小數?

  6、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小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乘3呢?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2、討論:通過剛才的計算和比較,你認為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可以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集體交流、糾正。

  小結:如果積是小數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進行化簡。

  提問:剛才計算的四道題中,還有哪些題目的計算結果需要化簡的?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教科書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3、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

  學生讀題討論:響雷和打閃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但為什么會先看到打閃,后聽到雷聲呢?

  指出:因為光傳播速度快

  提問:這道題中雷聲在空氣中傳播了幾秒鐘?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閃的地方離小華有多遠,就是求什么?

  學生在作業本上解題。

  五、全課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3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前談話:暑假生活交流

  2.情境引入

  師:暑假里天氣炎熱,為了消暑,人們通常會買一些水果吃。來看看(多媒體展示買賣水果情境)

  師:從圖里,你能獲取什么信息?(西瓜每千克3.5元,蘋果每千克2.6元)。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教、訓、練)

 。ㄒ唬┝私庑党苏麛

  1.提出問題

  師:這時,來了一位小朋友,她要買3千克西瓜(多媒體展示問題)

  需要多少錢?請同學們估算一下,并說說估算的理由。

  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同學們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問題也很有深度。那么到底花多少錢呢?你們能列出算式并計算出來嗎?

  2.嘗試解決問題

  師:誰把你的成果展示給我們大家看。

 。ń處熓占瘜W生的不同方法,在實物投影演示,并從中選擇板書。)

  豎式筆算35角×3=105角。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3.小結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3千克西瓜一共用多少錢時,老師注意到學用這種方法,(教師指板書),3千克西瓜花了10.5元,你們算得對嗎?

  師:你能說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識來驗證10.5元是對的嗎?

  [出現把3.5元看作35角(),35角乘3等于105角,105角以元作單位是10.5元。(教師邊描述邊板書)]

  師:請同學評價這種方法怎樣?(學生各抒己見)

  師:這些方法證明了我們大家算對了。

 。ǘ┳灾魈剿餍党苏麛档乃憷怼⑺惴ā

  1.比較發現

  師:觀察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小數乘法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法)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即聰明又很會應用知識,能把沒學的小數乘法轉化成以前學過的整數乘法。

  2.嘗試解決

  出示0.72×5

  師:這也是一道小數乘法的題,怎樣寫豎式呢?(師生共同寫出來。)

  師:同學們看0.72不是錢數,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那怎么辦呢?

  3.理解豎式筆算方法

 、賹W生獨立思考。(自己想一想)

 、谛〗M交流計算方法。(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

 、蹖W生試算。(根據小組的意見,把這道題試著在小卷上算一算)

 、軈R報演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

  師:這樣算你們同意嗎?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堇斫馑憷硭惴ā

  師:你是怎樣想的?

 。ń處煾鶕䦟W生的講解板書,讓學生質疑。如果沒有,教師問:"在計算時,實際上算得是哪兩個數相乘?","那么0.72×5=360嗎?","橫式的乘積怎么寫?")

 。ń處熤攸c引導學生理解3點:怎樣把小數轉化成整數;乘積小數點的位置如何確定;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指出把小數轉化成整數的過程在筆算時可以不寫。

  4.練習鞏固,總結概括。

  師:同學們會計算小數乘法了嗎?看老師這有一組算式,請同學們算一算,比一比。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ㄈ私贪嫖迳辖滩摹葱党朔ā道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進行筆算。

  2、使學生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體會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準備:

  主題圖幻燈片

  教學過程:

  [課前熱身]

  2×3= 5000×17=

  20×3= 500×17=

  200×3= 50×17=

  20xx×3= 5×17=

  口答,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數學規律?

  一、情境導入

  1、天里,幾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廣場上放風箏,他們來到商店買風箏。觀察主題圖,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自由說(鳥風箏3.5元/只……)(教師順勢板書)

  3、如果你要買風箏,你準備買哪種形狀的?買幾個?(教師順勢板書)

  類型單價數量

  鳥風箏3.5

  魚風箏6.4

  三角風箏4.6

  半圓風箏7.8

  4、如果他們三位小朋友想買3個鳥風箏需付多少元?怎樣列式?

  5、學生獨立列式。

  6、交流想法3.5×3或3.5+3.5+3.5。

  7、教師適當小結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并揭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自主計算

  1、3.5×3等于多少呢?請你自己嘗試計算出得數。(教師巡視,并要求部分學生在黑板上羅列不同的計算過程)

  2、全班交流各種方法

  3、教師指出重點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學生的自主解釋過程中教師順勢板書,并重點指出這樣做的'關鍵步驟是將3.5元轉化成35角,實際上就是將小數轉化成整數。

  5、用這種方法嘗試計算你自己的數學問題,買怎樣的風箏,買幾個,需付多少元?

  6、同桌檢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計算方法

  1、出示算式0.72×5=?,提問:“0.72不是錢數,怎樣計算?”自主列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2、指名說說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師順勢板書)

  3、同桌互說算理

  4、請學生觀察積3.60,提問:“與3.60相等的小數是多少?”(3.6)告訴學生,算出積以后,可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將積中小數末尾的0去掉。

  5、計算3.15×8

  6、小數乘整數是如何計算的,四人小組內討論

  7、全班交流總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 先將小數轉化為整數;

 、 按整數乘法算出積;

 、 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

  四、練習鞏固

  1、練習一 第2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整數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方法。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小數乘整數的一般方法,會正確地進行筆算。

  3.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感悟到小數乘整數可以轉化成整數乘整數,探索并運用“因數是幾位小數,積就要點出幾位小數”的規律。

  【教學設想】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與代數”的教學更加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探究和運用數學能力的發展,從而改變計算煩瑣乏味的狀況。基于這樣的新課程理念,在設計“小數乘整數”的一課中,努力營造一種認知、生活、情感等協調互動、共同融合的,多層次、立體型的大課堂,從而使學生從中吸取一種理性精神,積淀一種數學文化。具體策略如下:

  1、讓計算成為解決問題的需要。將計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這是課改的亮點之一。讓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計算,才能使他們感受到計算的需要,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計算的學習中去。教學伊始,創設了學生喜歡的“買風箏”的情景,得出“8×2,3.5×3,5.6×4”等算式,從而通過比較引出小數乘整數計算問題,激起學生自主計算的興趣;在應用部分又創設了“旗魚3秒鐘游的路程和西瓜6千克要多少元”等問題情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小數乘整數。

  2、讓已有經驗成為突破難點的載體。在教學時,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元、角”之間的進率,將小數乘整數轉化乘整數乘整數,初步理解算理感受算法,感受轉化策略;然后脫離具體的“元、角”依托,將小數乘整數“數學化”,利用學生已有的“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引導學生歸納出積的小數點定位的方法,從而有效構建起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3、讓思維拓展成為計算教學的目標。計算教學的目標如果仍然停留在完成“雙基“的層面上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計算教學應該關注學生思維的發展。其一,通過尋求“因數是幾位小數,積就要點出幾位小數”的規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驗證,經歷規律得出的具體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其二,在學習小數乘整數的過程中,體會轉化的思想方法;其三,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豎式是小數乘整數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不同的題目、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風箏店里放著哪些風箏,一起來看看。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銷售的數量。

  3、如果要知道每一種風箏賣出的價錢是多少元,該怎么列式?

  4、觀察這三個算式,哪個算式我們已經學過了?那剩下的這兩個算式能不能給它們取個名字?(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展開

 。ㄒ唬┮劳小霸、角”之間的關系理解算理、體驗算法

  1、分層嘗試:3.5×3(板書),能做嗎?

  ※你覺得自己能做的同學可以先獨立做!

  ※暫時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和老師一起進行研究。

  2、反饋交流:請板演的同學依次來介紹自己的思路。

  3、回顧體驗:剛才我們是怎么來解決3.5×3的?

  4、嘗試練習:算一算企鵝風箏的總價是多少元。

 。1)練習: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交流:請板演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同桌檢查豎式,并交流思路。

 。3)感悟:小數乘小數可以怎么算?

 。ǘ┨剿鞣e的小數點定位

  1、獨立計算:7.3×50.73×5

  2、反饋交流:說出你的計算過程。

  3、比較體驗: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得出:因數是幾位小數,積要點出幾位小數。

  4、驗證規律:這個規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們一起來進行驗證。

  先說說下面各題的積要點出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4.76×12=

  2.8×53=

  2.30022×3=

  104×0.025=

  三、鞏固

  豎式計算:12.4×72.05×41.2×23

  (1)獨立完成。

  (2)反饋校對。

  (3)自我反思:通過練習,你覺得小數乘整數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結

  1、回顧:今天這節課學習什么?小數乘整數可以怎么算?注意什么問題?

  2、過渡:下面,我們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五、應用

  解決問題

 。1)世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動物——旗魚,每秒鐘游泳的速度達29.48米,3秒鐘能游多少米?能游90米嗎?為什么?

 。2)西瓜每千克4.25元,買6千克多少元?20元夠嗎?30元呢?

  師:如果要知道準確答案,該怎么辦?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選擇學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購物”的事情,給出常見

  事物的單價,讓學生來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分析:學生對小數點位置的變化規律已掌握,并且本節課所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起來會比較感興趣,接受起來也應該會很快。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3、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有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能發現自己計算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解決問題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教學具準備:

  課本情景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到超市里買過東西。俊鄙。師:“現在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一起到一所超市里去轉轉看看那里有些什么?好不好。俊鄙稹

  二、新知傳遞 :超市購物

  師;呈現自動筆及掛面的物品和價格,讓學生了解事物和價格信息。

 。1)提出問題一:亮亮買三支鉛筆花多少錢?(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然后交流學生個性化的算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師生列出1.8×3的算式和豎式,出示課題:小數乘整數 (小黑板上) 教師介紹用豎式計算得方法和過程。即,先把1.8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變成18,算出18×3=54,再把54縮小10倍變成5.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板書)

 。3)讓學使用計算器驗算并交流計算的結果,使學生確信豎式計算的結果是正確的。

 。4)解決問題(2)。

  師先提出問題(2),師生共同列出算式。讓學生先估算,得出:買25包掛面不到25元。

  教師寫出25×0.95的豎式,分別提出:0.95有兩位小數怎樣把它變成整數?等問題,在討論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嘗試計算。

  交流學生的豎式計算的過程和結果,學生板演。重點知道確定積中小數點位置的方法:把0.95擴大100倍,先算95×25=2375,再把2375縮小10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變成23.75。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超市的物品價格來引入課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感受到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深刻經歷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及過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新知的自信力打下了基礎。)

  三、練一練。

  第一題,鼓勵學生利用“超市的信息自己提問題,并用豎式解答”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我覺得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本課的學習效果。)

  第二題,勇奪計算小冠軍。

  3.2×34 0.46×18

  16×0.84 1.5×71

  第三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從王家莊到劉家灣共行了2.4小時。王家莊到劉家灣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

  擴大10倍

  1 . 8-------------1 8

  × 3 × 3

  ------------ ----------

  5 . 4 ------------5 4

  縮小10倍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6-03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6-23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9-19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優秀04-18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精選12篇)06-14

小數乘小數教學設計08-16

小數乘小數教學設計01-09

小數除以整數教學設計12-15

分數乘整數教學設計07-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德安县| 德格县| 吴江市| 同江市| 达州市| 读书| 东方市| 遂溪县| 加查县| 安岳县| 高安市| 信丰县| 当涂县| 高密市| 政和县| 北安市| 中西区| 托里县| 察隅县| 交口县| 扶风县| 高要市| 哈尔滨市| 信宜市| 盖州市| 板桥市| 南木林县| 余庆县| 新丰县| 缙云县| 房山区| 道孚县| 忻州市| 余干县| 乡宁县| 丹巴县| 凉城县| 济宁市| 吕梁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