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導語: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什么),例如:
、懦醪搅私。
⑵讓學生學會。
、悄軌蛘莆。
⑷使學生熟練掌握。
、赡馨粗付ㄒ。
、誓軌蚋鶕笇б。
2、過程與方法:(怎么學:通過一個什么樣的過程、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讓學生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
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例如:
、磐ㄟ^直觀演示,自主探究及實踐操作的.方法,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知識與技能。
、仆ㄟ^預設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辦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⑶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法解決預設問題,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葘嵺`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稍诶蠋、同學幫助下,感受學習的過程,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學會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得怎樣),例如:
、磐ㄟ^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聘惺苓\用信息技術創作作品的樂趣,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桥囵B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韧ㄟ^作品展評,培養學生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赏ㄟ^學習,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本章、本節應該掌握的技能或知識點。
【教學難點:】從學生實際出發,對哪里學習有困難的技能或知識點。 教學重點要重在將知識的“透”上,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消化,難點則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設計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情境導入、問題導入、談話導入、激疑導入、復習導入、游戲導入、謎語導入等)
(教學意圖:××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明確了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信息處理(新授):(信息處理)(講授法、示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教學法、“兵教兵”合作法、游戲教學法)
1、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師:對的操作,怎么做呢?請同學根據書中××頁內容進行操作,然后說說以下幾個問題:
(教學意圖:帶著問題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操作法解決××問題,任務驅動、加深印象。)
2、直觀演示法:
教師演示,強調步驟,學生觀看。
(教學意圖:⑴直觀演示,明確方法;⑵老師直觀演示為學生解決一些共性問題,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⑶讓學生對本課學習任務進一步鞏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難點。)
三、課堂活動(作品制作):
首先,教師要提出實踐操作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
其次,要精心組織好操作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邊操練邊討論,進行協作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式學習;
再次,老師要在課堂上巡回進行技能練習指導。
四、信息技術課的評價(作品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老師點評為主導原則)
(教學意圖:激勵學生,取長補短,培養自信,培養創新,培養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五、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讓我們的作品更加完美。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讓信息技術真正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去。
(教學意圖:梳理概括、形成網絡;畫龍點睛、強化主題;承前啟后、巧妙過渡;擴展深化;小結查標,鞏固效果;及時反饋,查缺補漏。)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基礎教學設計03-22
《信息技術應用》教學設計03-21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范文03-21
關于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1-12
有關《信息技術》的教學設計02-24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設計02-16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與反思02-23
優秀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9-12
《信息與信息技術》教學設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