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誦讀課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雖然初一學生在小學時就已接觸、積累過一些古詩詞,甚至有的在幼兒園時就已咿咿呀呀地背誦了一。但由于他們年紀還小,沒有什么人生閱歷,對于詩歌中所體現的心情、情感難于共鳴。較難掌握詩歌誦讀的節奏、韻律,對詩歌的含義難以深刻理解,對詩歌的凝練美和韻律美更難以領會。但他們可塑性強,想象力豐富,樂于接受新東西。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晨讀課進行引導、激趣待準備充分以后,再組織本課。
二、課前準備
按《誦讀經典詩文 傳承華夏文明》課題研究計劃,利用每周的晨讀課指導學生進行誦讀積累,待學生對誦讀產生濃厚興趣,積累比較豐厚之后,籌備本節誦讀展示課。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情感美,涵泳詩歌情味、意境。
過程與方法:自主選擇,合作互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誦讀展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熱愛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四、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詩歌學習中有兩點是不容忽視的',就是朗讀與背誦,這正是我校開設晨讀課及設立“朗讀與背誦“課型的原因。訓練學生朗讀與背誦,應是語文課堂的重要內容之一。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與老師都急于了解訓練情況,手法單一的線性展示已無法讓學生提起興趣,而誦讀展示課的形式,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其成就感。
在這樣的課堂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積累的平臺,演繹吟誦的舞臺,可以現場營造一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優美的吟詠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感覺詩歌的韻律,體會詩歌的意境,提高學生對詩歌的欣賞水平。
五、教學流程
(一) 老師宣布上課
師告訴學生,本節課師生角色互換,由兩名學生主持人組織課堂,師以一名普通學生的身份參與課堂活動。
(二) 主持人上場
(一班)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首先讓我有請張宇同學演講《語文是……》
是的,語文是美麗的,美麗的語文因有了誦讀而更加美麗。自從跨進初中的校門,誦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們。誦讀承載我們最真純的感動,誦讀帶我們遨游最廣闊的時空,今天就讓我們來上一節誦讀展示課--我愛誦讀。
(二班)合: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首先宣布按慣例演講,生演講《古詩詞,我的最愛》
張萌同學的演讀道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們愛古詩詞,我們更愛現代詩詞。
主持人甲:好詩需要分享,
乙:誦讀豐富人生。
合:歡迎參加陽光二班的誦讀展示課。
甲:我們的主題是“我誦讀,我快樂!”
乙:我們這節課共分三個板塊。首先讓我們共同進入第一環節:“小組對對碰”(甲板書)
口述本環節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自選篇目,自選形式進行誦讀,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分鐘。
各小組分別展示后,主持人請聽課老師點評,據此選出優勝組,得一顆誦讀之星,貼進本組評比表。(實現第一輪互動)
(本環節大約15分鐘 )
主持人: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你行我更行”(一人板書,一人宣部比賽規則:可單人誦讀,也可合作誦讀,組內合作、跨組合作都可以,每有一人次上臺誦讀,組長即可在本組桌面上插一面紅旗,課下每面旗貼一顆星。爭取讓更多的同學展示。)
(本環節大約20分鐘)
第三環節:“全班互動,點詩平臺”
主持人請聽課老師參與誦讀,獻花。實現第二輪互動,全班師生共同誦讀,原班老師領誦,其他合誦,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主持人提供點詩單,請聽課老師點詩,全班同學以各種形式進行誦讀。最后以一首《再別康橋》結束本課。
主持人結束語:
(一班)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雖然我們不愿意但鈴聲告訴我們下課了。雖然我們的誦讀很膚淺,雖然我們的聲音很幼稚,但我們相信,誦讀明天會更好,語文的明天會更好。
(二班)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雖然這節課結束了,但它一定能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甲:語文因誦讀而精彩 乙:我們因誦讀而快樂 合:我朗讀,我快樂!
(三)教師總結,宣布下課。
【古詩詞誦讀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詞誦讀比賽主持詞04-26
作文課教學設計04-03
觀摩課教學設計09-15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寫字課教學設計(精選8篇)03-02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小學綜合實踐課《制作年歷》教學設計范文04-20
體育課跑步教學設計(精選5篇)05-19
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
《雪兒》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