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第89-90頁“比和比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比例的意義及基本性質,弄清兩者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2、進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簡比的方法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斷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掌握關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實際運用和計算。
教學難點:
能理清知識間的聯系,建構起知識網絡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今天我們來復習比和比例
(板書課題:比和比例的整理與復習)
關于比和比例,你懂得了什么知識?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識:
1、回憶知識,小組活動,梳理知識。
要求: a、4人小組合作,共同回憶比和比例的知識;b、盡可能地有條理地分類進行整理;c、把整理的結果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d、時間為5分鐘。學生分小組合作整理。
2、匯報交流。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對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整理,方法都不錯,整理得很認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區別,我們再來一起整理一下好嗎?
師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
教師小結:從表格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區別。我們可以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
師:比和除法、分數有哪些聯系? a:b=a÷b= a/b (b不等于0)
3、思考
(1)比和比例的關系
(2)求比值和化簡比的關系
求比值根據比值的意義用除法,化簡比則根據比的基本性質,比值是一個數,可以是整數,分數或小數,而化簡比是一個比,它的前后項是最大公約數為1的兩個整數,可以寫成分數形式。
如:求比值:4:8=4÷8=0.5(1/2)
化簡比:4:8=1:2或(1/2) 0.15:0.75 7/6:2/3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較、區別。 x/y =k(一定)xy=k(一定)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解決例4,讓學生獨立審題并寫出答案,然后交流。
例4 李阿姨是個剪紙藝人。平時李阿姨每天工作6小時,剪出72張剪紙;節日期間,李阿姨每天工作8小時,能剪出96張剪紙。
(1)你能寫出李阿姨平時和節日期間剪紙張數及相應工作時間的比嗎?(說說比值表示什么?)
(2)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3)如果李阿姨要剪120張剪紙,需要多少小時?
試一試:
小紅看一本書,每天看6頁,20天可看完。如果限定15天看完,平均每天需要看多少頁?
2、心中有數。
(1)、把5克的糖放入100克水中,糖與糖水的比是()。
(2)、甲數是乙數的6倍,那么甲數:乙數=( ):( )
(3)、把1噸:250千克化成最簡整數比是( ),它們的比值是( )。
(4)、如果A×3=B×5,那么 A:B=( ): ( )
(5)、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要10天,乙隊單獨做要8天,甲隊和乙隊工作效率的比是( )。
3、慎重選擇。
(1)、5:7的前項和后項都乘以3后,比值是()
A、15:21 B、5:7 C、5/7
(2)、甲數與乙數的比是2:3,那么乙數是甲數的( )
A、 2/3 B、 3/2C、1/2
(3)、4:5能夠和()組成比例。
A、5:4B、 1/4 : 3/4 C、 2/5 : 1/2
4、火眼金睛。下面兩個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關系?)
(1)正方體一個面的面積和它的表面積。
(2)分數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
(3)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4)圓的面積和半徑。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學校會議室用方磚鋪地。用邊長3dm的方磚,要360塊,用邊長4dm的方磚,要多少塊?
獨立完成 基礎訓練 練習十七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因此,同學們要多交流,相互學習。
板書
比和比例的復習
意義 基本性質 應用
比
比例
點——線——網
【比和比例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比應用教學設計04-04
比例尺教學設計04-12
比的化簡教學設計03-01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7篇03-17
正比例教學設計模板04-11
《比金錢更重要》教學設計03-02
比尾巴教學設計(15篇)09-05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3-31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