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相關康橋情結。
2.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詩歌。
3.展開聯想和想象,體會詩歌意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課
課前先播放《再別康橋》的視頻MTV,直接把學生引入詩歌美的意境之中,營造學習詩歌的學習氛圍。
1、教師深情引課:(教師用深情的語言概括徐志摩的人格魅力。)
有這樣一所學府,它英才薈萃、精美靈動;
有這樣一座橋,它風景秀麗、聞名遐邇;
有這樣一條河,它溫婉沉靜,幽遠迷人;
有這樣一個人,他才華橫溢,風流瀟灑;
有這樣一首詩,它清新淡雅,精美絕倫。
2、教師設疑激情:其中的這個人是誰呢?(徐志摩),他與這河、這橋、這所學府有著怎樣的情深意長,他因何寫下這首令世人傳誦不息的詩篇呢?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徐志摩,品讀他的這首傳世之作——《再別康橋》。(出示PPT題目,板題 作者)
出示目標,齊讀目標,鼓勵完成。(PPT課件)
(二)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是正確理解詩歌情感的有效途徑)
徐志摩是怎樣的一個人,《再別康橋》是怎樣的一首詩呢?
1、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
2、教師補充:(康橋情節是本詩的核心所在,有助于學生對詩情的把握)
⑴生平經歷: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1918—1920年,他先后就讀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代表作:《志摩的詩》《猛虎集》等。曾用名:南湖、云中鶴。他一生的追求是:愛、美、自由。
⑵康橋情結:
①康橋:即劍橋,因劍橋大學而聞名。劍橋大學的學術氛圍、自由探討的空氣,給青年徐志摩以很好的影響。正是劍橋大學引導徐志摩走上了文學之路。
②詩人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詩人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芽的。”可以說,康橋是開啟詩人性靈、撥動詩情的地方,是詩人的精神家園。沒有康橋便沒有了一代才子徐志摩。
③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他一個人也沒有通知,悄悄來到康橋尋找朋友,可是朋友們一個也不在,只有康橋在靜靜地等待他,回憶起往日的歡聲笑語與灑落其間的青春年華,詩人詩情涌動,寫下了《再別康橋》。
(三)品讀入境(朗讀感知)
1、課前我們聽到的那首歌就是蔡琴的《再別康橋》, 她唱得是那樣的深情,那樣的纏綿、哀婉。今天,我們試著用我們瑯瑯的書聲來詮釋這首詩,好嗎?
(配樂),首先,讓我們在聽讀中初步感知康橋的美,康橋的秀,以及詩人對康橋的款款深情。
播放FLASH朗誦:(以范讀指導學生朗讀,以范讀帶領學生進入詩歌意境)
聽了這位老師的朗誦,我們說他讀得好嗎?(好) 好在哪里呢?(生自由發言)
剛才同學們說的非常好,總的說來呢,要讀好詩歌,就要做到:字正腔圓
讀出感情 輔以技巧 (板書)
字正腔圓、讀出感情。要讀出感情,就要輔以技巧。下面我請同學就按這樣的要求,來自由地朗誦一遍《再別康橋》。開始。
好,我們同學第一遍讀完了,是嗎?好,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首詩好嗎? (生齊讀)
通過同學們對詩歌的朗讀,看來我們的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這樣離別的痛苦了,我不知道同學們體會到的這種離別感情跟我體會到的'是不是一樣。下面老師通過我的誦讀,來把我體會到的情感告訴大家,好嗎?
師配樂深情朗讀詩歌。(播放《春江花月夜》mp3)
我請同學來說一說,在這一首詩當中作者要告別的對象有哪些呢?
(云彩 金柳 柔波 青荇 水草 清泉 天上虹 浮藻 長篙 星輝 笙簫 夏蟲 )ab fat口碑茶樹精油祛痘紅血絲順豐快遞查詢單號美白火影忍者中文網很好如何減肥瘦腿效果好的申通快遞價格洗面好用纖體霜去黑頭薰衣草精油去痘印很好減肥什么牌子好排行榜好用纖體產品評價
師:詩人在跟這些對象深情的告別的時候,他流露出來怎樣的情感呢?(不舍、依戀、傷感、惆悵)出示課件:
初讀詩歌感知詩情
不舍、依戀、傷感、惆悵
4、教師小結:
看來,詩人的情感是非常復雜的。是啊,即將離開啟迪我人生的母校,怎能輕言一個“別”字;看母校如詩如畫的美景,怎一個“戀”字說得清楚;重尋往日足跡,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又是怎樣一個癡字無以形容。悄然而至,飄然離去,半是凄婉半瀟灑,雖掩卷也難以釋懷!
5、 再讀詩歌:
請大家試著走進詩人的內心深處,深入體會這“別”時的“戀”、“癡”、“凄”、“灑”。再次誦讀這首詩。
6、 學生試讀:
請同學們推薦一位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學生試讀,其余學生簡單點評。
(四)移情會意(再現意境):(教給學生賞讀詩歌的方法)
1、 知識加油站:意境
詩人把豐繁復雜的內心情感寄寓在不同的情境、景物中,構成了詩歌深邃含蓄的“意境”。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和社會圖景就是“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意”。“意”和“境”的完美結合就形成了詩歌獨特的藝術魅力。
賞讀詩歌時,如果能仔細品味詩中的每一幅“境”,同時加入自己的聯想、想象,在腦中再現詩人作別母校時的情境畫面,那就一定能更真實準確地感悟到詩人的“意”。
2、 教師示例(入境會意):
教師以第一小節詩為例,引導學生進入詩歌,展開聯想、想象,再現詩歌意境。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輕輕的我來了,來到我至愛的康河岸邊。潺潺的河水清澈見底,長長的水草隨波蕩漾。我曾仰臥在點點繁花間與書神游;也曾漫步在蔥綠草坪上沐風而舞;更有泛舟于碧波中縱情高歌……康橋依舊,往事不再。而今我不得不向它們再次告別。看不倦河畔水色,聽不厭近村晚鐘,道不盡離愁別緒。西天的云彩是你幻出的手臂么?西天的云彩是我眷戀的眼神么?惆悵與無奈,使我在夕陽的余輝中久久徘徊。別了,我的母校;別了,我的康橋,讓這寧靜與和諧永遠定格在我的心間。
3、學生練寫:
請你選取最喜歡的一節詩,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再現詩人的離情,詩歌的意境。
4、學生交流:
每一節詩可以請不同學生來說,其他學生進行補充。重點段落讓學生讀一讀、議一議、改一改。
5、收束全詩:
教師以優美抒情的語言,再現最后一節詩歌,呼應第一節詩歌,收束全詩。
6、全體自由誦讀,再次感受詩歌意境。
(五)多角度欣賞
在歌曲《再別康橋》中結束課堂。
(六)作業:
背誦這首詩。
【關于再別康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6-10
關于《白鵝》教學設計(通用5篇)05-09
關于跳繩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