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駐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
格桑,男,1973年6月出生,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1998年7月參加工作,200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西藏自治區就業服務局副調研員。
2014年底,格桑自動請纓申請駐村,他不顧身體患有慢性腎炎的病痛,帶著對妻兒的無限眷念,于12月3日與同事來到這海拔3793米,距離尺牘鎮6公里、距離縣城73公里的偏僻山村——烏巴村。烏巴村屬半農半牧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現有484戶3140人,屬丁青縣的較大的行政村。該村村民收入渠道單一,主要來源為蟲草采挖收入。
來到這里,作為工作隊隊長,看著鄉親們一雙雙期盼的目光,倍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剛到這里,便匆匆放下行囊,走入烏巴村的這個大家庭,在田間地頭、村民家里、山間小路上留下了格桑與同事們的一步步堅實的足印。帶著感情,帶著使命,沉下身,靜下心,擺正自己的位置,緊緊圍繞駐村“五項任務”, 堅持“指導不包辦、盡職不越權、幫忙不添亂”的工作原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貫穿于駐村工作的始終,把著力解決突出問題作為載體,把緊密聯系群眾作為主要措施,把進一步建強基層組織作為駐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通過匯報、座談、走訪、調研、慰問等方式,認真、扎實地開展駐村工作。
一、查村情民意,理工作思路
自駐村以來,格桑始終堅持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真正做到群眾的“知心人”,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格桑雖藥不離身,但始終堅持在駐村工作第一線,剛入駐到烏巴村就帶領工作隊員走訪了學校、低保戶、五保戶、黨員、村干部、致富能手等各個群體,并通過召開群眾、黨員代表、農牧民代表、困難戶代表、宗教人士調研座談會等方式,傾聽群眾心聲,了解村情民意,全面細致地掌握了烏巴村的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和經濟收入狀況,勞動力、外出打工收入、農業種植結構以及畜牧養殖結構等。在了解村情的基礎上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幫助烏巴村理清發展思路,制定了烏巴村發展計劃和兩年規劃,并把群眾最急切、最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做為駐村工作重點,制定階段性工作計劃和目標,對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和困難建立問題消號臺帳,統一研究部署,逐項進行幫助解決,落實解決完成一項打勾消號一項。直到所有問題和困難全部解決為止。
二、建基層堡壘,聚發展合力
“給錢給物,不如建設一個好支部”,這是工作隊隊長格桑同志經常說的一句話。為了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格桑以“放手不放眼”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基層組織建設。一是認真分析村“兩委”班子的現狀,對村“兩委”班子進一步抓引導求穩定,適時掌握村“兩委”班子成員動態,積極引導班子內部穩定;二是采取培訓,提高其自身素質,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由村黨支部統籌安排,駐村工作隊督促指導落實情況,做到不走過程,不搞應付,真正把“三會一課”制度落到實處,切實起到整體提高的效果,同時重點培養村黨支部書記操作電腦及使用新型辦公設備的能力;三是大力培養農村后備干部,制定和建立烏巴村黨員發展規劃,按照“在黨員中培養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培養黨員,在黨員和致富能手中培養后備干部”的工作思路,發展了5名預備黨員,確定了7名入黨積極分子;四是協助健全完善《村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財務管理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村民議事制度》等多項制度,把黨建、維穩、經濟發展等工作任務明確到人,真正做到“制度管人、機制勵人”,形成村干部“按章理事”的良好局面,實現了農村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五是幫助制定《烏巴村村規民約》,力求為解決長期困擾本村發展穩定的老大難問題提供制度依據,同時對于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適時做出研判,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特別是對于戶口遷移問題、宅基地糾紛問題、亂占亂圍亂建問題、適齡兒童入學問題、蟲草采挖相關問題、以宗教活動為借口進行亂攤派問題等方面做出了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規定,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系群眾民生,解突出問題
格桑從村民最盼、最急的事情入手,針對烏巴村飲水難、行路難、外出務工人員少、村民過度依耐蟲草收入等實際問題,協助村兩委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一是投入資金102萬元購買犏奶牛202頭,使202戶群眾從中受益。同時,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帶領村主要領導前往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取經,并征得縣分管領導的意見建議后,初步計劃在10月份左右建設一個集飼草種植、犏牛養殖、奶產品加工和銷售一體的烏巴村犏牛養殖合作社。通過發展農村養牛經濟合作社,增加農牧民收入,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改變村民依賴蟲草收入的單一經濟模式,引導群眾依靠自身的智慧、技能和勞動來增加收入,走可持續發展的致富道路;二是針對烏巴村人畜飲水緊張的實際,積極協調自治區水利廳、昌都市、丁青縣等相關部門,爭取政府投入部分,組織群眾投勞,解決烏巴村四個自然村的人畜飲水維修擴建項目,緩解人畜飲水難問題,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協調烏巴組至空薩組的一路一橋工程,新修公路5公里,1-16米橋梁一座,6米4道鋼波紋管涵,總投資450萬元,解決了200戶,1690人出行難問題;四是舉辦SYB創業培訓等老百姓急需的技能提高培訓,先后培訓農牧民群眾30人次,投入資金7萬余元;五是組織召開村、組群眾會20余次,解矛盾糾紛10余次,解決困難8個、辦理實事好事12次,其中:為去世“五保戶”老人旺吉籌措喪葬費用8000元并協助村兩委做好其后事料理工作,為“五保戶”老人卡窩籌集資金2000元維修其所居住的活動板房并為其添置生活必需品,為生病的“五保戶”老人請醫送藥5次;六是對本村進行流行病學方面的調查和傳染疾病的預防教育活動,對烏巴村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情況作了初步的調查摸底,同時對40多名疑似結核病人進行了篩選登記,還邀請昌都市疾控中心專家還就肺結核等傳染疾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治療等開展了知識講座,現場發放結核病防治宣傳掛歷、計劃免疫宣傳掛歷等宣傳資料500余份,場提供各類疾病咨詢100余人次。
四、關百姓冷暖,羸民心之本
為做好政策宣傳和感恩教育工作,格桑帶領全體工作隊員,一是利用“元旦”、“春節”、“ 藏歷年”等節假日期間,探訪慰問三老人員、困難戶、五保戶、村組干部等,一一了解他們的困難和期望,并發放慰問金、慰問物資21000余元,該同志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2000元,對家庭確實困難但未能包含著集體慰問中的6戶人家,購買面粉等物資單獨進行慰問;二是通過集中學習、專題培訓、 面對面宣講等形式,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學習自治區黨委、市委、和縣委開展“強基礎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精神,傳達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重點在惠農政策上下功夫,讓群眾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這些“惠”是誰給的,激發他們愛黨愛國的熱情;三是結合“黨日”、“宣講日”和“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等活動載體,設立新舊西藏對比圖片展,并通過座談和走訪等方式,大力宣傳和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深該揭批“三股勢力”妄圖分裂國家、破壞社會安定的反動本質,真正使廣大群眾明白團結是福,分裂是禍,堅定跟黨走的信念。
五、強安全措施,促和諧穩定
為切實做好烏巴村安全維穩工作,格桑同志多次組織召開村組干部、雙聯戶長和全體村民大會研究制定多項舉措以確保烏巴村社會局勢穩定。一是在節日期間和敏感節點成立了以村黨支部書記、村長扎西次人為組長、駐村工作隊隊長格桑為副組長的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對工作進行分工,對工作提出要求,并從成立領導小組之日起維穩工作進入一級警戒,嚴防發生自焚、暴力恐怖襲擊、食品安全事故、安全生產事故等各種影響社會穩定情況的發生,確保了烏巴村社會局勢穩定;二是在節日期間和敏感節點建立維穩值班制度,加強值班紀律,每天安排由村“兩委”班子成員、民兵連、駐村工作隊隊員共同組成8個值班人員,保證24小時值班;三是由各組長、聯戶長做好外出人員、外來人員的登記和備案;四是要求全村各小組負責人召開會議,傳達區市縣三級有關維穩要求,對本小組全體人員進行維穩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排查火災、散裝油等安全隱患;五是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確保處置及時有效,盡最大可能控制其影響;六是在蟲草采挖季節要求工作隊全員在崗,該同志身先士卒,帶領全體駐村干部克服海拔高、氣候惡劣等現實困難,前往蟲草采集點做好村民的管理和秩序維護工作,確保蟲草采挖工作秩序井然,和諧圓滿。此項工作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縣維穩工作會議上予以點名表揚,并通過縣電視臺做了專題報道。
自第四批強基惠民活動開展以來,他以對人民的忠誠,以火熱的心、無盡的愛、埋頭的干、使勁的拼、默默耕耘,當好強有力的支柱,辛勤耕耘駐村工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在自己駐村的足跡當中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譜寫下了執著、勤奮、謙遜、嚴謹、求實、和諧、關愛……的動人篇章。當農牧民群眾用不同的方式向他表示感激之情時,他說他體會到的是當一名駐村工作隊隊長的幸福感,那是一種別樣的人生享受。是啊,他是在傾情注愛,用愛心與智慧耕耘。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業,舍小家顧大家,心系新農村建設癡情不改,情牽人民群眾無怨無悔,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實干及以身作責的工作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極高的思想覺悟,贏得廣大黨員干部及村民群眾的擁護和好評。
【駐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駐村干部述職報告03-05
駐村干部述職報告10-08
駐村干部辭職報告03-03
駐村干部個人述職報告11-19
駐村干部述職報告范文02-22
大學生村干部先進事跡材料07-23
駐村干部扶貧工作計劃01-06
駐村干部述職述廉報告11-11
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先進事跡材料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