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劇,年輕人負擔越來越重,必不可免為了家庭外出打工,或者因生活關系沒法與老年人一同居住等,在市場調研中發現,農村老人面臨著經濟拮據、日常生活難以自理、身體健康與醫療沒有保證、生活乏味、情感孤獨、缺乏溝通、沒有足夠的娛樂節目,與鄰里關系也時常緊張等主要問題。
一、農村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
1、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生活拮據:經濟收入普遍較低,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日常生活費全部來自于子女贍養費,對于外出打工的子女而言,普遍達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更不要提看病就醫支出,很多空巢老人的飲食都不能滿足身體營養的需要,住所也十分簡陋;
2、行動不便,日常生活難以自理:對于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要么由親戚照顧,要么由孫子女照顧,而其日常照料十分缺乏,意外受傷、被打罵受虐待的更在多數,甚至有空巢老人生病時無人照顧,看護嚴重缺失;
3、身體健康狀況不好,農村就醫不便:調查顯示,多數農村空巢老人身體健康受阻,各種慢性病的占大多數,而且附近醫療狀況普遍偏差,基于經濟、身體等各種原因,大多數空巢老人不愿意去醫院就醫;
4、心理情感孤獨:來自經濟負擔、農活家務負擔和對孫輩的教育承受力三方面導致農村空巢老人精神壓力過大,沒有安全感,幸福指數偏低,與鄰里的小摩擦也是導致老人煩躁的一部分原因。
農村空巢老人寄希望于政府村里,能夠得到更多的生活補助,希望村里能多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等。
二、空巢老人產生的原因
1、子女養老意識越來越薄弱:人口流動性增強和社會觀念的轉變,生活壓力增大,子女收入低,養老成了子女重大負擔;
2、計劃生育和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長:計劃生育控制了人口也帶來了中國老齡化的增加,家庭規模逐漸縮小,農民子女凸顯養老負擔。越來越多的家庭格局變成一對夫婦養四個老人;
3、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青壯年多在城市打工,而城市收入少消費高的情況也無法將父母接到城市生活,使得老人被迫留守家中;
4、養老保障不夠健全:由于農村養老保障還不夠健全,目前大多仍然以家庭養老為主要方式。而部分年輕人無力承擔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導致傳統意義上的家庭養老功能日漸消弱,這就要求社會化養老的普及和加強。
三、關愛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議
1、加強宣傳力度,營造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空巢老人所屬社區居委會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范圍,讓社區養老服務更加貼近空巢老人,多一些關愛,讓他們開開心心的度過晚年生活;
2、依靠自然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實質性的工作:為老人提供很好的娛樂和生活環境,生活上給予空巢老人更全面的照顧,讓其減輕生活負擔;
3、建立養老社區:對于沒有辦法照顧自己的老人,政府提供更優越的環境供其生活,為空巢老人服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4、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保障空巢老人的合法權益: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開展以養老法規為內容的普法教育和宣傳,健全法律援助機制,加強老人家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村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要求,結合農村空巢老人的實際情況,有效的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是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農村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空巢老人調研報告08-19
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情況調研報告01-23
關愛空巢老人心得05-17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畢業論文優秀開題報告10-30
關于空巢老人問題的調研報告08-20
2017農村老人補貼新政策05-26
《翠鳥移巢》的閱讀答案02-06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2-14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05-01
農村環境保護的調查報告范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