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延川縣政協常委會工作安排,5月9日縣政協學習宣傳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由縣政協主席田鋒、黨組副書記馮勤帶隊,對全縣黃河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黃河文化旅游開發現狀
近年來,延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文化旅游產業開發,堅定不移地實施“文化旅游興業”的發展戰略,有力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1、充分利用資源,努力打造旅游強縣
延川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黃河流經縣境68公里,鬼斧神工、渾然形成5個巨型大灣,即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清水灣,蜿蜒曲折,景象奇特。特別是320度的S型大轉灣——乾坤灣,氣勢雄宏,內涵深厚,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灣”。經過幾年的努力,延川縣完成了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委托北京達沃斯巔峰規劃設計院完成了乾坤灣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環境評估、建設性規劃、土地預審和項目單體規劃正在有序進行。與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達成了1.5億的合作項目、天津跨越公司3000萬元合作項目、廣州佛山豪特舒家具公司2000萬元的合作項目。目前,延長石油集團公司投資5000萬元完成了五大項目中南大門服務區、乾坤灣服務區和乾坤臺項目建設土方工程;天津跨越公司投資300萬元基本完成了會峰寨開發、槐卜圪嶗接待站和景區電力工程;廣州佛山豪舒特家具公司一期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農家樂程家大院并投入運營,二期工程投資100萬元正在建設中,同時紅棗棗木家具加工,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知名品牌。
2、加大對外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延川旅游知名度
為進一步宣傳延川旅游業,縣委、縣政府先后邀請中央電視臺等媒體作了專題宣傳;2005年舉辦了首屆紅棗文化藝術節;2006年舉辦了中國知名作家乾坤灣筆會;2007年舉辦了小程國際民間藝術活動和第二屆紅棗文化旅游節;2009年以來,先后到上海參加了旅游項目洽談會;到深圳參加了旅游招商投資說明會;在陜西旅游商品博覽會上,連續三年獲得了陜西旅游商品博覽會的最佳組織獎。2011年,在《三秦都市報》、《陜西畫報》上對延川黃河文化旅游做了專刊宣傳,在市電視臺做了專業廣告宣傳。
3、積極爭取資金,狠抓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1.5億元,修通了24公里的旅游環線柏油路、建成了延川賓館、地質博物館、乾坤灣接待站、乾坤亭、漂流站碼頭和鞋島開發等基礎設施。2010年投資5400萬元,新修了11.73公里土崗—乾坤灣、改修了20 公里新舍科—土崗的三級旅游公路,極大地提高了游客的可進入性;土崗鄉政府投資320萬元完成了小程村小程社區建設的土地平整工作。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延川縣的旅游業有了長足發展,但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資金不足,項目進展較慢。因沒有項目專項資金,地方性投入少,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建設滯后。景區只完成了控制性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各景點沒有具體的項目單體規劃,造成多處景點存在重復修建現象。石油集團公司投資的項目只是完成了土地征購、平整工作,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配套進行。 二是管理體制不太健全。景區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文化、旅游、國土部門由政府不同的領導分管,造成管理程序比較混亂,部門之間相互配合不默契,旅游部門的人員、編制也都存在短缺問題,致使有些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三是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我縣旅游資源對外宣傳渠道不寬,內容單一、主題不鮮明、特色不突出。 四是行業服務功能不健全,服務水平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不能有機配合,在旅游業各種要素中,吃、住、行、游、購、娛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一整體需要各個行業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體系。景區景點沒有特色購物,直達旅游景點的固定班線客車量少,無當天往返車,且車況差。
三、幾點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落實保障措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嚴格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原則,真正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旅游部門全力抓,成員單位配合抓的良好格局。研究制定乾坤灣景區旅游開發優惠政策。在加快黃河文化旅游開發的背景下,發揮政府投資先導作用的同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機制,以政策換資金、以項目換資金、以利益換資金,采取多種形式和優惠政策,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旅游開發資金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允許集體、個人在黃河文化旅游景區詳細規劃的總體指導下,獨資投放對某些旅游景區、景點資源進行開發建設。
2、加快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或與先進景區結對子等辦法,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管理模式,提高旅游產業發展的決策水平。要高度重視旅游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搞好旅游管理干部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建設一支新時期高素質的旅游干部隊伍。
3、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旅游形象。一是搞一些大型的宣傳畫冊或電視形象宣傳片,利用網絡平臺宣傳延川旅游文化;二是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比如:陜北說書、道情、秧歌、快板等,與游客進行互動,形成一定的文化旅游氛圍;三是積極應用知青文化、作家文化,提高延川知名度,使黃河文化旅游的優勢真正得到發揮。
4、加大開發力度,充分發揮資源效益。著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盡快開通主景區的景點公路,開通旅游專線客運。同時,要繼續完善主要景區景點的水、電、通訊、閉路電視、因特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推出的旅游線路各個環節 上的餐飲、住宿、購物、廁所、醫療、郵政等相關設施。研 制開發具有延川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市場前景的旅游商品。鼓勵各種經濟成分特別是民營經濟從事延川特色的旅游商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著重開發和生產以剪紙、布堆畫、 刺繡、棗木制品為主的旅游工藝品系列和以紅棗產品、小雜 糧、地方小吃為主的旅游商品。
5、加大保護力度,在保護的前提下搞好開發。一是搞好旅游規劃。要督促各景區管理部門盡快完成旅游總體規劃和景區(點)和修建性詳規,旅游規劃區內建設項目必須嚴格遵循規劃,決不允許違背規劃亂建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杜絕浪費資源現象發生:二是加大對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力度,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永久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