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縣政府關于開展應急物資儲備調查研究的總體安排,為全面掌握我縣動植物疫病防治、農作物種子、農業保溫物資等應急物資儲備的工作現狀,推動全縣農業應急物資儲備工作上水平、上臺階,近期就我縣動植物疫病防治、農作物種子、農業保溫物資等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調研。
一、應急物資儲備基本情況
縣農業局在農業應急物資的儲備上,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及時做好相關應急物資的儲備,儲備情況如下:
(一)農作物疫病防治應急物資儲備。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機動噴霧器20臺、防護服60套,殘龍5%高效氯氟氰菊脂10件(每件40瓶)、戊唑醇4000包;
(二)動物疫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一次性防護服50套、一次性防護口罩100只、防毒面具20個、一次性防護手套100雙、耐酸乳膠手套50雙、長筒膠靴20雙、應急燈5只、碘制劑消毒藥25公斤、醛制劑消毒藥40公斤、火焰噴射消毒機1臺。
(三)農作物種子應急物資儲備。因縣級種子經營屬于委托經營,沒有相應的儲備能力,一般由省市級調撥和委托民營種子經營企業儲備。
(四)農業保溫物資應急物資儲備。保溫爐20臺,其它保溫物資一般由企業自主儲備。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組織機構。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安全局長為副組長,局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工作小組,明確了專人負責應急管理日常工作,專門負責處理各類重大突發應急事件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完善應急機制。按照《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等要求,強化應急準備工作,我局編制了《白河縣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嚴格標準啟動重大疫病預案,落實了縣級儲備突發一個疫點的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做到應急物資品種齊全、數量充足,保證質量、供應及時。發現疑似重大動物疫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采取撲滅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和疫情舉報核查制度,及時上報疫情。確保在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危害和損失,使我縣農業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三)應急物資儲備方式。植物疫病防治依托農作物重大疫病防治隊,儲備物資在縣農技中心,動物疫病防治每年縣畜牧中心配備疫苗,鎮建立了儲備點。農作物種子應急建立在省、市,縣級主要是依托省市級和縣級民營種子企業;農業保溫物資主要是保溫爐,其它以企業儲備為主。
三、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的動植物疫病防治、農作物種子、農業保溫物資等應急物資儲備的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新形勢下應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面臨的嚴峻形勢,各方面的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物資儲備不足。由于我縣農業動植物疫病發生較少,并且不是重大疫病的主發區,儲備應急物資數量和品種較少。
(二)應急演練經驗不足。雖然制訂了應急預案,大多數沒有進行過演練,專業人員缺乏相應工作經驗,預案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
(三)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缺乏。我縣在農業應急管理專業技能培訓方面力度不夠,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缺乏,應急隊伍在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預測預警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對縣、鎮、村三級預測預警平臺建設,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推動基層應急預警體系建設。
(二)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對農業重點區域、農業園區和產業大戶的監管,加大本地產品檢疫力度,防患于未然,切實杜絕農業重大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應急演練培訓。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均是兼職,對應急管理工作缺乏系統的理性認識,建議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考察培訓,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應急管理隊伍。
(四)加大應急資金投入。加大投入,增加物資存儲,為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提供強有力的財力物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