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教師行業調研報告

  (一)

  一、問題的提出

  1、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然而在過去的教育現實中,有的教師曾經膚淺地認為教師的存在只是為向學生這一中心進行單向的傳遞,而忽略了教師專業化成長這一重要的環節。教育的發展需要迫切的要求教育研究者在專業化發展方面進行更深層次地研究。

  2、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我校的發展至關重要。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就我校而言,盡管平時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但尚未從專業化發展這一高度去研究和關注。因此青年教師需要快速地成長,必須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強我校教育實力,推進我校教育可持續發展。

  3、我校課題《有效教學,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益》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開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調查”,調查數據的完整、準確可為課題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調查目的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校的開展,必將有力的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實現學校的科學發展,應該落實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而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科學發展最有力、最直接的動力。

  對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情況做專門調研,目的在于了解我校的教師專業發展狀況,更好地把握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探索新形勢下“有效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為尋求富有針對性的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有效教學技能的實踐策略奠定基礎,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科學發展,從而推進學校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調查方法與工具

  我們結合我校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擬出《大連市第三十六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問卷》,對全校教師進行了調查,問卷主要從教師的基本情況,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教學交流和教科研活動及需要學校所創造的條件等多個方面著手的。本項調查發放問卷88份,收回有效問卷為80份。

  四、統計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的基本情況

  我校教師共96人,其中女教師較多73人,男性教師23人。 教師的年齡分布比較均衡,既有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隊伍,又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從整體上看, 25-30歲的占全體教師的17%;31-40歲的亦占65.9%;40-45歲的占10.5%,46以上12人,占13%。偏年輕化的年齡分布表明:教師思想比較活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比較容易被教師接受。

  從學歷層次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10%。這表明我校教師整體學歷較高,教師的主動學習,持續發展的意識較強。

  就職稱結構而言,中學高級32人,中學一級占45人,中學二級占17人。由此可見,學校教師的職稱層次雖總體偏高,但職稱晉升還有不小的空間,學校管理者應抓住這個契機,有效地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

  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有著強烈的內在需求。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態度54%選擇比較重視,但25%的教師表示聽從學校領導安排,缺少自覺主動性。有近半的教師認為:內因是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教師們尤其看重自己的后天努力,如32%教師主動研修,并有明確的目標;學校環境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外因之一,占31%,其次是專家引領26%,借助網絡23%。26%的教師認為同伴互助是最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途徑,說明校內教師有互幫互學的良好教風。教師普遍認為工學矛盾嚴重阻礙了自己的專業發展,占62%,此外學習、研究意識不強,理論修養不高(25%)、校本研修的機制尚未完善(18%)、存在職業倦怠(17%)都是阻礙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師目前最想學習、最需要的知識依次是:與教學方法、技能相關的知識34%、與擔任學科相關的學科知識37%、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知識28%、有關學生身心發展和評價知識30%、與教育科研有關的知識214%。另外教師認為專業發展必須注重的是研究自己的學生,為學生的發展著想,占74%,解決教學中和實際情況48%,立足自己的課堂,不斷上好課43%。有15%的教師比較強調追求個人發展。

  在教學中,有95%的教師經常使用電視、廣播和網絡資源輔助教學,說明我校教師具有較強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能力;教學參考書依然是教師最廣泛運用的教輔材料,選此項的占43.8%。不過,僅有3%的教師經常使用社區、生活資源,說明教師比較缺乏將教育融入生活的意識,不能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經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90%的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43%的教師經常使用課件、模型和模具展示, 27%的教師經常使用錄音機、錄像機。

  被調查的教師中,有46%的人認為需要增強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加工的能力;38%的教師需要學習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21%的教師缺乏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尤其是非班主任的任課教師,很少有時間和機會與學生做較深層次的交流;20%的教師認為欠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學生的思維:85%的教師喜歡組織學生討論,將每一個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之中;81%的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6%的教師鼓勵學生閱讀有關教學指導書籍;另有11%用其他自己創新的形式。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如何開展教學科研感到困惑,37教師認為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24%師希望能加強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的學習; 22%教師希望提高學科的信息接納的能力;教師對如何評價學生以及與同事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表現得比較自信,沒有一人認為自己欠缺這兩項能力。

  (四)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后,最常使用的后續策略是在腦子里回顧一下,選擇此項的教師占總人數的37%;其次是和同事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占19%;在教案后面寫幾行占8%;11%的教師會征求學生對本節課的意見;只有12%的教師會系統思考并寫下來,說明教師比較缺乏總結教學經驗并記錄成長歷程的意識,甚至個別教師從教以來就從來沒自己主動寫過教師反思。

  在開展教學反思時,教師的困惑主要有:有12%的教師不知道如何表述;6%的教師不知道反思什么。可見教師們的理論水平需要提高,須多讀教育類書刊,增加積累。但調查顯示只有35%的教師有計劃的選讀專業著作,14%的教師一年能讀2本以上,49%的教師只是偶爾看看。2%的教師一本不讀。

  教學反思之后,多數教師都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43%的教師一定能調整;59%的教師有時能調整;沒有很少能調整和不能調整自己教學行為的教師。說明教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地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提高教學水平的動機。

  (五)教學交流及教科研活動

  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普遍具有開放的心態和交流的意識,能在教學中取長補短,互通有無。50%的教師經常與同行交流經驗或看法;43%的教師有時與同行交流;6%的教師有其他形式的交流;沒有教師從來不與同行交流。對于適合自己的研修方式,29%選擇研習優秀教學案例,29%認同集體備課,23%喜歡專題培訓,20%借助專業引領。

  我校教師較多參加的教科研活動是教學觀摩92%;其次是說課評課53%;再次是課題研究34%;有12%的教師開展教學實驗。說明我校教學研究活動比較豐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對學校教研活動的認識與態度,69%認為重要,需要加強,但仍有20%的教師認為沒有實效性,更有5%的人不愿參加。對我校集體備課的態度,65%的教師給予肯定,認為切合實際,值得深入開展,31%的教師建議改進,讓大多數教師真正參與。可見,有效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是我們應該思考并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校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可以考慮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課題研究的隊伍,鼓勵教師多形式地進行校本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良好的平臺。

  (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調查數據統計結果表明,教師希望學校能通過以下途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邀請專家開設相關的課題研究講座,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

  2. 多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先進地區和學校的經驗,感受直觀的教育成果。

  3.希望能與名校結對,推選學科骨干,組織業務競賽。

  4.加大經費支持,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激發教師提升專業發展的動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五、存在的問題

  1.很大部分教師專業發展遭遇高原時期。教師生涯發展的高原期對應的教師年齡大約在35~45歲左右,這時期的教師從教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經驗,但常因自身的經驗及資歷而自以為是,也會因“職稱”到頂而不思進取;會因自己對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環境”的顯赫成就而驕傲自滿,也會由于滿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產生“職業懈怠”的心理,從而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可能。我校教師平均年齡正處于這個之間,其中35-45歲的教師共87人,占專業教師總數49.3%。從調查結果來看, 44.4%的教師認為自己目前工作達到勝任水平,35.9%的選擇為能手,但對于第二欄“您的下一個發展目標是什么”,僅有 16.2%的選擇為能手,21.4%的選擇為專家。這表明大部分教師對專業發展缺乏思索,沒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滿足現狀,教育理想不鮮明。還有53.3%的教師認為下班后很疲憊,不愿再想學校的事情,這些都證明我校教師普遍感到職業的倦怠。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我校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處于專業高原平臺期。

  2.教師本體缺少及時的自我反思。這原因大體有二:一是忙于日常教學,無暇反省;38%的老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忙于教學進度,缺少及時的自我評價與反思。二是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積極性不高。調查表中,44%的教師一學期僅有一篇教學反思,25%的教師甚至沒寫過; 73%的老師對自己已有的知識比較滿足,沒有迫切想充電的欲望。這系列數據表明教師本身缺少積極進取的強烈動機,學習欲望不強烈,自主學習、自我反省意識比較淡薄。這與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要求存在較大距離。

  3.教師群體缺少有效的學習交流和專業引領。23%的教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氛圍,缺乏理論支撐,理論學習機會少。70%的教師對專家和同事聽自己課,未持高興態度。教學中遇到問題請求幫助,64%的老師沒有選擇請教專家,可見教師對專家的認同感不高,專家與一線教學距離太遠,一些專家教師未發揮引領作用。

  五、建議與對策

  總結上述各項調查,我認為,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已經作了許多工作,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我們要不斷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構建適合本校文化特點的發展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

  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校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場所,而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地。教師任職的學校當然是其專業發展的主要環境。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發展的。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團隊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科學具體的教師生涯規劃是教師發展的重要保證。

  現如今大部分研究都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為教師安排學習內容,制定考核標準進行考核,使很多老師都在被動接受著學習,沒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個人目標,這對教師的終身發展是有著不良影響的。“凡事預則立”,而且教師因根據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學會制定科學的目標。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證少走彎路,快速發展。幫助教師明確自身的地位、價值以及今后發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個人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學校制定出科學的教師發展目標體系。在此目標體系的引導下,教師建構個人年度成長目標。

  2、要進一步搭建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交流平臺。

  首先是重視制度保障。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全體教師的發展。學校要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通過對全體教師的教科研需求調查,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教師教學研究的啟動和支持體系。要在制度層面上將開展行動研究作為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促進每一位教師的成功,實現教師專業的整體成長。二是注重骨干引領。骨干教師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寶貴財富。學校一方面要制定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加大對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師徒結對、教學示范、經驗介紹、專業講座等形式為廣大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路徑。三是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都是工作在教學一線,有著共同的經歷,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因此,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搭建各種形式的教師交流平臺顯得尤為重要。要繼續抓實“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如一直堅持的“集體備課”、“師徒結對”等均給予了教師相互學習、切磋,共同提高的機會。要讓教師有機會走出校園,合作、探討,進而促進教師隊伍的凝聚與合力。如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各校觀摩學習。要加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擴大教師交流空間,為教師專業發展開辟新途徑。

  3、要進一步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體系。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專家的智慧引領、同事的合作互助,應勢而生的各種形式的培訓成為了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加油站。在培訓的內容與方式上要注重教師個體的學科性與差異性,比如實行分層培訓,對于教齡短、教學經驗貧乏的青年教師采取集中培訓,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聽取專家報告的機會;而對于已經形成一定經驗和風格的教師則可以采取互動式教學等校本培訓方式。另外,要通過開展積極有益的讀書活動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讀書成為支撐教師專業成長的支點。同時,要加強校本培訓,特別是同一學科的“組本培訓”。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應關注理論學習而獲得的知識積累,更應重視在實踐中獲得的智慧成長。學校要加強校本培訓,組本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動教師參與培訓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校本培訓落到實處。在教育行動研究過程中,使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得到有機的結合,使學校成為教師成長的樂園。

  4、要進一步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活動是教師發展成長的關鍵。教學實踐是內外因作用于教師發展的聚焦點,也是推動教師發展成長的直接與現實的力量。研究過程中,我們將以開展各種科學研討活動為主渠道,以學科教研組為抓手,推進“一課例多階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師互動的傳、幫、帶為主的結對策略,青年教師基本功對抗賽的競賽機制,隨機的課堂教學展示等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有效實踐,讓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得以充分鍛煉,才華得以充分展示,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同事的認同,領導的賞識,以期進一步的發展,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既滿足了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學校教師隊伍的素質。

  5、建立教師專業化成長考評制度。

要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方向,科學制定考評內容和考評標準,努力使考評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要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6、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教育研習活動。

   “教師即研究者”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培養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是教師職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使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就必須讓其參與系統的研究性學習,只有在研究性學習中才可能學會研究。所謂教育研習,是指教師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對教師職業專業化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等進行分析、探討和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教師工作。教育研習有利于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各項技能進行反思與總結,從而進行及時調整,最終達到“有效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的。

  7、倡導自主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一種內源性、主動性的發展,而不是外源性、被動性的發展。

    要倡導教師在反思自身工作中發展、在學習中發展、在調查研究中發展、在與專家和同行的合作與互動中發展。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理論、新觀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發現問題的專業敏感性。要提倡教師做的“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學習型教師”、“合作型教師”。

  (二)

  個人專業情況分析及專業發展愿景 

  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思想、知識和理論,通過反思與實踐,在教師專業化的道路上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為實現專家型教師的目標而努力奮斗。下面我就個人專業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專業發展愿景。

  一、現階段個人專業情況分析

  1、強化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體現在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這四個方面。對待事業要愛崗敬業,對待學生要熱愛學生,對待集體要團結協作,對待自己要為人師表。這四個方面是從事教師職業最起碼的要求。一直以來我都嚴格圍繞這四點要求自己,腳踏實地地當一只紅燭,教書育人,為教育事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2、加強學習、實踐,促進專業成長。我深深知道,作為一名新時代教師,必須有深厚的教育理論基礎及廣博的文化知識。為此,我讀了很多教育理論著作,并積極撰寫心得體會,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繼續教育學習,積極參與遠程教育培訓,完成了在職大專和本科函授學習,不斷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及專業水平。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步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一門深不可測的藝術,要上好每節課不下功夫是不行的。所以我從聽課入手,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回來和有經驗的老師反復討論交流,從中找出優缺點,自己備課時選擇性地加以利用吸收。課后我認真聽取各位老師建議和意見,并做好總結。

  3、在反思中不斷成長。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教師越來越需要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以適應新事物、新變化。因為"變化總是在發生,他們總是不斷地拿走你的奶酪",要盡快跟上新課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長的速度,我們應該善于反思,善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時時注意反思,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對于自己的每一次實踐進行深入的反思,通過不斷總結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在解決矛盾中促進發展。我堅持寫教學后記,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力爭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二、專業發展愿景

    學無止境,來到新的學校,我意識到自己有明顯的不足,與名師有著巨大的差距,需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努力,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了更好地實現專業的成長,我將立足崗位,以學校大局和學生的發展為重,認真踏實工作,嚴于律己。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積累最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研究教育教學藝術,探討、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1、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努力每學必有收獲;積極參加名師班的專業培訓,達到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理論素養的目的;認真摘抄業務知識和新課程的相關知識,做好業務積累;認真觀摩名家課堂教學實錄,向校內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藝術;積極參加各類繼續教育培訓,參加課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2、認真實踐,提高教育教學成績和水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積極構建自主合作、探究高效的理想的課堂;開展課題研究,及時搜集資料,撰寫課題小結、經驗總結和教育教學論文,以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自己利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的能力,力爭每課都有自己親自制作的高效實用的多媒體課件。總之,我會以名師為引領,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原則,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本文已影響6827
上一篇:大學生打工調研報告 下一篇:環境衛生調研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钦州市| 历史| 察雅县| 永川市| 永泰县| 天镇县| 延边| 勃利县| 虹口区| 韶关市| 华亭县| 江孜县| 舟山市| 吕梁市| 遂宁市| 华宁县| 精河县| SHOW| 滨海县| 霞浦县| 谢通门县| 铅山县| 九龙坡区| 江西省| 那曲县| 武强县| 葵青区| 疏勒县| 民勤县| 乐至县| 丰台区| 阿拉善左旗| 江城| 朝阳市| 凉城县| 政和县| 县级市| 松滋市| 雅安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