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研報告的含義
調研報告是針對某一現象、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對獲得材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
發現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
調研報告既是認識客觀事物的手段,又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起點,還是制定方針政策的依據,更是人們調
研目的的通向社會效益的橋。
二、調研報告的特點
1.目標的針對性
針對某一情況、某一社會問題、某一成功經驗,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為了進一步得到它的詳情、真
相,認識它的性質,才需要有人專門對它進行調研、研究,向有關機關提供報告。可見,調研報告是一種針
對性很強的文體。
2.材料的翔實和典型性
調研報告首先體現在材料的真實可信上。即以事實為依據,用確鑿的證據、合理的判斷來說明問題。從
大量的客觀存在事實中篩選出來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具有代表性的。最能有力證明觀點和結論的事實。
3.表述的簡括性
調研報告是以敘述為主、議論為輔、敘議結合的文體。對基本事實和主要觀點的表述要簡潔而概況,即
敘述事實、說明情況要簡單明了,分析、判斷、推理要合乎邏輯。
4.認識的規律性
調研報告確切地說應該叫調研研究報告,它的價值不僅在于調研和報告,更在于研究。研究的結果就是
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并把這些規律性認識以書面的形式提供出來。
三、調研報告的類型。
(一)按照調研的范圍和內容劃分
1、綜合調研報告。這是圍繞某一地區、某一部門的重大事項,從多方面入手做普遍調研,然后進行分析
、研究、綜合整理而成的書面材料。
2、專題報告。這是對某項工作、典型事件或某項業務做系列調研后寫出的書面材料。
(二)按照調研的作用劃分
1、反映社會情況的調研報告
這是針對一些社會情況所寫的調研報告。這里所說的社會情況,主要是指社會風氣、百姓意愿、婚戀、
贍養、衣食住行等群眾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況。
這類調研報告雖不直接反映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的。另外,
這也是群眾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
2、總結經驗的調研報告
這是為了反映調研對象某一方面成績或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個別事物,對指導面上的工作將產生參考
和借鑒價值,為總結典型經驗而寫出來的書面材料。
3、揭露問題的調研報告
這是針對某一存在問題展開調研,以揭示這一問題的種種現象和深層原因為主要目的的調研報告。它的
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4、推廣新生事物的調研報告:這是針對社會現實中某種新近產生或新近有了長足發展的事物而寫的調研
報告。
在現實社會中,新生事物總是不斷涌現的。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是顯示了社會發展的某種趨勢,有著光
明的發展前景,還是曇花一現的偶然現象?對這些新生事物,究竟應該肯定,還是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反映
新生事物的調研報告的文體功能,就是全面的報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況和特點,分析它的性質和意義
,指出它的發展規律和前景。
5、昭示案件的調研報告
是指司法、檢查、紀檢、信訪等部門根據現實工作的需要或當事人的申訴或請求對某些歷史事件、歷史
階段、歷史人物的史實疑案進行周密調研,進而披露真相,還之以本來面目二形成的書面材料。
6、探討研究性調研報告
針對現實管理中出現爭議和分歧而進行調研后寫出的書面材料。
四、調研報告的寫法
調研報告的寫法
從外部形式上看,調研報告由標題、前言、主體、結語四個部分組成。
(一) 標題
1.單標題
公式化寫法。
公式化寫法就是按照“調研對象+調研課題+文體名稱”的公式擬制標題。如《一個富裕居委會的財務調
研》就是這樣的標題,其中“一個富裕居委會”是調研對象,“財務”是調研課題,“調研”顯示文體是調
研報告。這樣寫的好處是要素清楚,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寫的什么單位,涉及的是哪些問題,文種也很明確
。這樣寫的不足之處是太模式化,不夠新鮮活潑。
常規文章標題寫法。
具體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用問題作標題,如《兒童究竟需要什么讀物?》。可以顯示作者自己的觀點,如
《莘莘打工者,維權何其難》。可以直接敘述事實,如《三個孩子去蛇島》。可以用形象畫面暗示文章內容
。
2.雙標題
雙標題由正副標題組成,其中正標題一般采用常規文章標題寫法,具體手段如上所述。副標題則采用公
式化寫法,由調研對象、調研課題、文體名稱組成。如《明晰產權起風波——對太原市一集體企業被強行接
管的調研》。
(二)前言
調研報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據主體部分組織材料的結構順序來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幾種類型:
1.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調研對象最主要的情況進行概括后寫在開頭,使讀者一入篇就對它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
的了解。
2.交代式
在開頭簡單地交代調研的目的、方法、時間、范圍、背景等,使讀者在入篇時就對調研的過程和基本情
況有所了解。
這個開頭包括目的、方法、范圍和結論等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屬于交代式的開頭。
3.問題式
在開頭提出問題來,引起讀者對調研課題的關注,促使讀者思考。這樣的開頭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出
問題,也可以直接將問題擺出來。又如前一段入筆先提問,后一段是采用敘述的方式直接暴露問題,都屬于
問題式寫法。
(三)主體
前言之后、結語之前的文字,都屬于主體。這部分的材料豐富、內容復雜,在寫作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結
構的安排。其主要結構形態有三種:
1.用觀點串聯材料
由幾個從不同方面表現基本觀點的層次組成主體,以基本觀點為中心線索將它們貫穿在一起。
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調研報告《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民增收——山東省微山縣調
研》的主體就是這樣的形態。它由四個部分構成:“抓住了規律就抓住了根本”,“把握市場需求,發揮自
身優勢”,“圍繞市場競爭,加強聯合與協作”,“遵循價值規律,推進農業‘四化’”。這四個部分是由
標題所顯示的基本觀點貫穿起來的。
2.以材料的性質歸類分層
課題比較單一,材料比較分散的調研報告,可采用這種結構形式。作者經分析、歸納之后,根據材料的
不同性質,將它們梳理成幾種類型,每一個類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進行表達,形成一個層次。每個層次之前
可以加小標題或序號,也可以不加。
例如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刊登的調研報告《不信民心喚不回——從寧鄉縣五個鄉鎮的變化看做
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別從原因、措施、啟示三個方面著眼,寫了三個大的層次。其中原因又
概括為五條,啟示也概括為三條,又形成大層次下的若干小層次。
3.以調研過程的不同階段自然形成層次
事件單一、過程性強的調研報告,可采用這種結構形式。它實際上是以時間為線索來謀篇布局的,類似
于記敘文的時間順序寫法。
例如1999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記者調研”欄目發表的《暗訪北京站前發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別
寫了這樣幾層內容:12月6日15時35分,記者在北京站東側出站口遇到第一個賣發票的人;過馬路前,又遇到
四五個賣發票的小伙子;過馬路后,被一個穿棕色皮衣的賣發票者攔住糾纏難以脫身;在站前丁字路口東北側
又遇到幾個賣發票的男女。這種有清晰過程的寫法,可以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注意:撰寫調研報告必須有觀點、有事實、有分析只有三種結合,才能寫好調研報告。一般寫:
1、反映社會情況的調研報告,其基本結構是:情況-結果-問題
2、介紹典型的經驗的調研報告,其基本結構是:情況-結果-問題
3、揭露問題的調研報告,其基本結構是: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
4、昭示案件的調研報告,其基本結構是:事件過程-事件處理結論-意見或建議
(四)結尾
調研報告常在結尾部分顯示作者的觀點,對主體部分的內容進行概括、升華,因此,它的結尾往往是比
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常見的寫法有下述三種:
1.概括全文,明確主旨
在結束的時候將全文歸結到一個思想的立足點上,
2.指出問題,啟發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問題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
法,那么,只要把問題指出來,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或者啟發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也是很有價值的。
3.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在揭示有關問題之后,對解決問題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